位置:首页文史百科>盘点李清照最脍炙人口的五首词(含赏析)

盘点李清照最脍炙人口的五首词(含赏析)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异世邪君 访问量:808 更新时间:2024/2/20 14:25:21

清照出生于书香门第,其父亲是著名北学家——李格非。她的父亲藏书颇丰,导致她自小就耳濡目染,有了非好的文学基础。她早期生活优渥,词风怡然悠闲。后期却流落南方,境遇凄凉,词风也一改悠然,转而悲生叹世。虽然作为历史上为数不多的女词人,流传作品也甚少,但是脍炙人口的却特别多。喜欢清丽哀婉小词的,千万不要错过了赏析哦~

1.声声慢·寻寻觅觅

寻寻觅觅,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

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这首词一起调便不同寻常,一连用七组叠词。不但在填词方面,即使在诗赋曲也绝无仅有。这一串叠词不仅极富音乐美,读起来也是朗朗上口,颇有“大珠小珠落玉盘”的感觉。字字珠玑,在舌尖缠绵悱恻;婉转凄凄,在心头久转不散。读来凄凄惨惨,回味起又是“怎一个愁字了得”。

2.一剪梅·红藕香残玉簟秋

红藕香残玉簟秋。轻解罗裳,独上兰舟。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

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这首词最妙的就是最后两句“才下眉头,却下心头”。作者不仅牢牢抓住了一个人在愁苦时的动作神态,还刻画的看似简单却不简单。一个“才下”却紧紧接着一个“才上”,将作者心中的苦闷哀怨表现得具体形象。

3.武陵春·春晚

风住尘香花已尽,日晚倦梳头。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

闻说双溪春尚好,也拟泛轻舟。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

全词也是描写了非常多的暮春景象,只为了衬托最后一句的“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这小小的一只船儿,载不动“我”对故国对丈夫的思念,更加突出了“物是人非事事休”。漱玉词一含蓄婉约,却也架不住这汹涌的情绪直漫出心堤。既然阻止不了,干脆就任其发泄流淌。

4.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

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

这首词是作者在“溪亭”游玩时所作。想象一下在日暮时分,作者兴致未尽的往回走,却记不得回家的路了。于是撑起小船,把停在水面觅食的小鸟都给吓跑了。整首词浑然天成,虽只有短短三十来字,却把情景人都融在了一起,写出了少女游玩到流连忘返的好兴致。

5.醉花阴·薄雾浓云愁永昼

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销金兽。佳节又重阳,玉枕纱厨,半夜凉初透。

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这首词是李清照婚后所作,抒发的是她在重阳佳节时思念丈夫的心境。古时重阳是阖家团圆的日子,而在这样美好的日子里,自己的丈夫却不在身边,难免有凄凉之意。这首词的点睛之笔在于“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以景喻人,古往今来太多太多,而正是因为这样,才能让她的词脱颖而出。这句词不仅有时令、有风景、有佳人,更有浓浓的凄清之感。她怀念的是以前“赌书泼茶香”,怀念的是丈夫为她“绾发画眉”。

标签: 传统文化

更多文章

  • 关于月亮的古诗10首

    文史百科编辑:我亦王者标签:传统文化

    古来描写月亮的诗句有很多很多,写的最好的当属李白、杜甫和白居易三大家。“青莲居士”李白的诗句风格浪漫唯美;“少陵野老”杜甫的诗句风格写实泪目;“香山居士”白居易的诗句风格通俗易懂。古来人们多以月亮寄相思,无论是喜悦还是离愁,月亮

  • 黄梅戏10大经典唱段有哪些?

    文史百科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传统文化

    说起黄梅戏,大家可能都在平时生活中接触的比较少。小编还记得自己对黄梅戏最深的印象就是“树上的鸟儿成双对,绿水青山带笑颜。从此不再......”了,当时听着觉得这个调子简单好听,还跟着电视唱呢。后来年纪大了些,跟着爷爷去剧院看戏,虽然只看了几出,但是有意思极了。黄梅戏与京剧、越

  • 圆圆曲表达了什么意思?

    文史百科编辑:女王范儿标签:传统文化

    古来“英雄难逃美人关”,就连平西王吴三桂和名妓陈圆圆也是如此。可能是历史上相似的故事已经太多了吧,到明末清初的时候,将军和名妓的爱情已经不足为奇了。虽然吴三桂曾经为了陈圆圆“冲冠一怒为红颜”,但是吴三桂也并没有对陈圆圆不离不弃,反而在一代江南名妓年老色

  • 黄梅戏最经典的一出戏是什么?

    文史百科编辑:我亦王者标签:传统文化

    说起黄梅戏,大家是不是还比较陌生?那说到我们小时候都爱看的一部电视剧呢,那必定有《欢天喜地七仙女》了。关于七仙女的传说,最早记载在汉代。七仙女也并非是玉皇大帝的女儿,虽然是在天上的七个神仙,但是也只传闻是王母娘娘身旁的婢女而已。很多人就要问了《欢天喜地七仙女》和黄梅戏有什么关系呢?《欢天喜地七仙女》

  • 为救李郎离家远出自哪里?

    文史百科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传统文化

    最近喜欢刷短视频的朋友是不是都被一首歌洗脑了呢?这首歌的前几句是这样的“为救李郎离家园,谁料皇榜中状元。中状元,着红袍,帽插宫花好啊好新鲜。”那大家知道这首歌具体出自哪里吗?其实啊这首歌是一个经典黄梅戏《女驸马》的选段。可是大家都知道,古代只有男子能够入朝为官,为何这剧名叫做

  • 历史上月饼的来历是什么

    文史百科编辑:语文霸霸标签:传统文化

    相信大家应该都知道,一年一度的中秋佳节就要到来了。在这个团员的日子,大家肯定都是和家里人一起坐在家里吃月饼吧?月饼这个东西确实是非常的好吃啊,再这个特殊的节日里吃月饼,自然是美好的寓意的。那么这个月饼到底是怎么来的呢?下面就和小编一起来看看吧!说到中秋节,大家应该都知道,毕竟是我们中国的传统节日,也

  • 二十四孝图中24个故事的主要内容

    文史百科编辑:胖次标签:传统文化

    中国历史上下五千年,是个文化悠久,礼仪制度完善的国度。中国历史上的伟人也很多,有发现圆周率的刘徽,有提出“交点月”的祖冲之,有发明地动仪的张衡等等。他们是为中国科技做出了杰出贡献的伟人,还有一些人是为了自己的父母做出贡献的。在这里就不得不提《二十四孝》了,里面记载了我国从古至

  • 你知道新二十四孝是指什么吗?

    文史百科编辑:不惹红尘标签:传统文化

    中国文化一直都非常注重礼仪,尤其是晚辈和长辈之间的礼仪。在古代有一部书叫做《二十四孝》,里面列举了二十四个孝子的孝行。比如:孝感动天、弃官寻母、卖身葬父等。不过也有很多人都觉得古代的这些看起来很孝顺的故事其实放到现在已经不适用了。于是乎就有了现在的“新二十四孝”,下面小编就来

  • 笑林广记杨一笑传讲的是啥?杨一笑是谁?

    文史百科编辑:冷默言语标签:传统文化

    《笑林广记》中有一则《初从文》的笑话有很多小伙伴都很感兴趣,说这个人太“非”了,干啥老天都和他对着干。那小伙伴们既然这么喜欢这个笑话,你知道这个笑话其实是有原型的不。而且这个原型的墓志铭上的话就是《初从文》的原文哦。那肯定有很多小伙伴问了,《初从文》原出处是啥呢?这个笑话的原

  • 笑林广记最好笑的笑话是什么?

    文史百科编辑:黑姑娘标签:传统文化

    大家平时肯定都爱看些段子、搞笑视频之类的吧,那你知不知道古时候的段子长啥样呢?有人就说了,古时候不是有说书的嘛,那说书的是不是就是古时候的段子?其实不是的,古时候也有笑话,甚至还有一本笑话全集,叫做《笑林广记》。这本书里面据说记载了一千多则笑话,今天小编就来给大家分享其中的一则。这是小编自己觉得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