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成语毛嫱西施中的毛嫱到底是谁呢?在历史上真的有这个人存在吗?

成语毛嫱西施中的毛嫱到底是谁呢?在历史上真的有这个人存在吗?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高跟鞋的旋律 访问量:168 更新时间:2023/12/24 6:50:40

毛嫱西施”这个成语知道的人很少,大多对这个成语的理解只限于“毛嫱和西施都是当时春秋时期有名的美人,后来泛指美人”上。但是你真的了解这背后的典故吗?为何提起毛嫱和西施二人时,毛嫱永远是在西施前头?为何世人皆知西施有“沉鱼落雁”之资,却很少有人知道这个成语最开始的原型其实也是毛嫱?喜欢这种成语典故的可不要走开哦~下面我们就详细说说。

一、人物介绍

1.毛嫱

首先说毛嫱,她是赵勾践的妻子,是和西施同时代的女子。相传她只是一个普通民农家的女儿,有一天在河边洗衣被赵王勾践撞见。勾践对她是一见钟情,当即就带她回了宫。毛嫱为人素雅温柔,虽有天人之姿,但从不以此为傲。勾践也正是看中了这一点,后来更是封她做了王后。包括后来勾践“卧薪尝胆”,也是她陪在他身边。

说她才是“沉鱼落雁”的原型,也不是空口无凭的。在《庄子》中有这样的记载:“毛嫱、丽姬,人之所美也,鱼见之深入,鸟见之高飞”。可见她确实是在古代比西施还动人的美女。至于后来她为什么没在四大美女的榜单上,大约是因为她的事迹可以留在青史的实在太少了吧。

2.西施

西施大家都不陌生吧,从一个浣衣女到魅惑人心灭掉吴国的美人,所做的事迹累累。她不仅仅是一个美人,还是一个智勇双全的女英雄。她用容貌蛊惑吴王夫差,与赵王勾践里应外合,一举灭了吴国。西施与国家有大义,在国家存亡之际,是她勇敢的站了出来。她骨子里深怀对吴国的恨,在被吴王夫差宠爱的日子里,她也丝毫没有忘却。虽然她在容貌上确实比不过同时期的毛嫱,甚至连同为浣衣女的郑旦也比不过,但却是最为国家、为人民忧心的那一个。所以她占去“沉鱼落雁”的美称,也不是没有道理。

二、毛嫱和西施谁更美

这两个都是春秋战国时期享有盛名的美人儿,单单论容貌,那确实是毛嫱远在西施之上,可若是论对家国做的贡献,那肯定是西施更值得被记载在青史中。因为毛嫱再怎么倾国倾城,也只是服侍了赵王一人而已,于国家的贡献几乎没有。而反观西施,凭一己之力和赵王里应外合,成功复国。所以这也是为什么西施虽然容貌不如毛嫱,名声却在毛嫱之上的重要原因吧。

肯定又有小伙伴要问了,为什么郑旦和西施都是浣衣女,而且都被赵王送给了吴王夫差,最后复国却是西施的功劳呢?难道郑旦在容貌上远不如西施吗?感兴趣的小伙伴可以先自己查查史料,也可以看看后续解答哦~

标签: 传统文化

更多文章

  • 盘点李清照最脍炙人口的五首词(含赏析)

    文史百科编辑:异世邪君标签:传统文化

    李清照出生于书香门第,其父亲是著名北宋文学家——李格非。她的父亲藏书颇丰,导致她自小就耳濡目染,有了非常好的文学基础。她早期生活优渥,词风怡然悠闲。后期却流落南方,境遇凄凉,词风也一改悠然,转而悲生叹世。虽然作为历史上为数不多的女词人,流传作品也甚少,但是脍炙人口的却特别多。喜欢清丽哀婉小词的,千万

  • 关于月亮的古诗10首

    文史百科编辑:我亦王者标签:传统文化

    古来描写月亮的诗句有很多很多,写的最好的当属李白、杜甫和白居易三大家。“青莲居士”李白的诗句风格浪漫唯美;“少陵野老”杜甫的诗句风格写实泪目;“香山居士”白居易的诗句风格通俗易懂。古来人们多以月亮寄相思,无论是喜悦还是离愁,月亮

  • 黄梅戏10大经典唱段有哪些?

    文史百科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传统文化

    说起黄梅戏,大家可能都在平时生活中接触的比较少。小编还记得自己对黄梅戏最深的印象就是“树上的鸟儿成双对,绿水青山带笑颜。从此不再......”了,当时听着觉得这个调子简单好听,还跟着电视唱呢。后来年纪大了些,跟着爷爷去剧院看戏,虽然只看了几出,但是有意思极了。黄梅戏与京剧、越

  • 圆圆曲表达了什么意思?

    文史百科编辑:女王范儿标签:传统文化

    古来“英雄难逃美人关”,就连平西王吴三桂和名妓陈圆圆也是如此。可能是历史上相似的故事已经太多了吧,到明末清初的时候,将军和名妓的爱情已经不足为奇了。虽然吴三桂曾经为了陈圆圆“冲冠一怒为红颜”,但是吴三桂也并没有对陈圆圆不离不弃,反而在一代江南名妓年老色

  • 黄梅戏最经典的一出戏是什么?

    文史百科编辑:我亦王者标签:传统文化

    说起黄梅戏,大家是不是还比较陌生?那说到我们小时候都爱看的一部电视剧呢,那必定有《欢天喜地七仙女》了。关于七仙女的传说,最早记载在汉代。七仙女也并非是玉皇大帝的女儿,虽然是在天上的七个神仙,但是也只传闻是王母娘娘身旁的婢女而已。很多人就要问了《欢天喜地七仙女》和黄梅戏有什么关系呢?《欢天喜地七仙女》

  • 为救李郎离家远出自哪里?

    文史百科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传统文化

    最近喜欢刷短视频的朋友是不是都被一首歌洗脑了呢?这首歌的前几句是这样的“为救李郎离家园,谁料皇榜中状元。中状元,着红袍,帽插宫花好啊好新鲜。”那大家知道这首歌具体出自哪里吗?其实啊这首歌是一个经典黄梅戏《女驸马》的选段。可是大家都知道,古代只有男子能够入朝为官,为何这剧名叫做

  • 历史上月饼的来历是什么

    文史百科编辑:语文霸霸标签:传统文化

    相信大家应该都知道,一年一度的中秋佳节就要到来了。在这个团员的日子,大家肯定都是和家里人一起坐在家里吃月饼吧?月饼这个东西确实是非常的好吃啊,再这个特殊的节日里吃月饼,自然是美好的寓意的。那么这个月饼到底是怎么来的呢?下面就和小编一起来看看吧!说到中秋节,大家应该都知道,毕竟是我们中国的传统节日,也

  • 二十四孝图中24个故事的主要内容

    文史百科编辑:胖次标签:传统文化

    中国历史上下五千年,是个文化悠久,礼仪制度完善的国度。中国历史上的伟人也很多,有发现圆周率的刘徽,有提出“交点月”的祖冲之,有发明地动仪的张衡等等。他们是为中国科技做出了杰出贡献的伟人,还有一些人是为了自己的父母做出贡献的。在这里就不得不提《二十四孝》了,里面记载了我国从古至

  • 你知道新二十四孝是指什么吗?

    文史百科编辑:不惹红尘标签:传统文化

    中国文化一直都非常注重礼仪,尤其是晚辈和长辈之间的礼仪。在古代有一部书叫做《二十四孝》,里面列举了二十四个孝子的孝行。比如:孝感动天、弃官寻母、卖身葬父等。不过也有很多人都觉得古代的这些看起来很孝顺的故事其实放到现在已经不适用了。于是乎就有了现在的“新二十四孝”,下面小编就来

  • 笑林广记杨一笑传讲的是啥?杨一笑是谁?

    文史百科编辑:冷默言语标签:传统文化

    《笑林广记》中有一则《初从文》的笑话有很多小伙伴都很感兴趣,说这个人太“非”了,干啥老天都和他对着干。那小伙伴们既然这么喜欢这个笑话,你知道这个笑话其实是有原型的不。而且这个原型的墓志铭上的话就是《初从文》的原文哦。那肯定有很多小伙伴问了,《初从文》原出处是啥呢?这个笑话的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