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刘禹锡《咏史·其一》赏析

刘禹锡《咏史·其一》赏析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晴天 访问量:4271 更新时间:2024/1/18 13:35:23

唐朝诗人刘禹锡的仕途之路可以说是十分的不顺,但他并没有屈服过,他的斗士形象深入人心。永贞革新的失败,导致刘禹锡被贬朗州,此后刘禹锡被唐宪宗召回京城,但他看不惯朝中那些趋炎附势之徒,于是写下了一首带有讽刺意味的诗,这也导致他再度被贬。那这首《咏史》其实很好的反映出了作者的态度和精神,适合我们每个人进行阅读。

1、《咏史》

【其一】

骠骑非无势,少卿终不去。

世道剧颓波,我心如砥柱。

2、赏析

这首诗赞扬了汉武帝时任安坚守节操,不肯趋炎附势的高风亮节,表达了作者不向权贵屈服,誓不低头的坚定信念。

“骠骑”,指的是汉代骠骑将军霍去病,“少卿”,是任安的字,他是大将军卫青的下属。

霍去病是卫青的外甥,曾跟随卫青抵御匈奴,后期独自率军作战,赢得显赫战功,得到汉武帝信任,官拜骠骑将军。

霍去病的权势逐渐超过卫青,许多原来跟随卫青的军官,都跑到霍去病帐下,建功立业,拜将封侯,唯独任安坚守初心,始终没有离开卫青。

视任安为知己的刘禹锡,绝对是古代文人中不屈的战士。

公元805年,刘禹锡因“永贞革新”失败,被贬离京。十年之后,他应召回长安,看到一个岌岌可危的朝廷和一群争权夺利之徒,激愤提笔写下了“玄都观里桃千树,尽是刘郎去后栽”讽刺诗,又触怒权贵,再度遭贬。又过了十四年,刘禹锡再次被召回,他挥笔写下了《再游玄都观》,宣称“前度刘郎今又来”,言高志昂,绝不屈服。

几度沉浮,不屈不挠,坚决与权贵之徒斗争到底,“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刘禹锡,真汉子也!

古往今来,人与人之间尔我诈,勾心斗角,落井下石,互相倾轧,做到“我心如砥柱”能有几人?

佩服刘禹锡,佩服他的才学,更佩服他的为人。以诗为鉴,不忘初心,持守信念,一路前行!

标签: 传统文化

更多文章

  • 《踏莎行·郴州旅舍》原文及赏析

    文史百科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传统文化

    公元1091年,苏轼被贾易弹劾,而秦观也是被附带弹劾的官员之一。秦观得知后,便找关系想疏通一番,秦观的这个行为,导致他和苏轼之间的关系发生了一些微妙的变化。那今天要和大家一起欣赏的《踏莎行·郴州旅舍》,就被认为是秦观被流放后,专门替苏轼所做的一首词。1、《踏莎行·郴州旅舍》雾失楼台,月迷津渡,桃源望

  • 崔涂《孤雁·其二》原文及赏析

    文史百科编辑:语文霸霸标签:传统文化

    《孤雁》是诗人崔涂的作品,该诗一共是有两首,那这次主要和大家讲讲第二首。崔涂是江南人,他经常会在蜀、湘、鄂等地区生活,所以难免心生羁旅之思。那《孤雁》是崔涂在湘鄂时,创作的作品。下面就准备简单讲讲作者通过这首诗表达了怎样的情感,以及带给读者的思考,一起来欣赏看看吧。1、《孤雁》几行归塞尽,念尔独何之

  • 《古怨别》全文及赏析

    文史百科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传统文化

    《古怨别》算是一首比较有名的五言诗,作者是唐朝诗人孟郊。孟郊的代表作《游子吟》相信很多朋友都读过,有些应该还会背。那这首《古怨别》是讲述一对恋人之间的难舍难分,非常令人动容。该诗整体还是比较好理解的,翻译成白话文后就成了一个感人的故事,可能会唤醒各位读者的一些情感回忆。1、《古怨别》飒飒秋风生,愁人

  • 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是否过于偏激,以偏概全

    文史百科编辑:轻描淡写标签:传统文化

    在多数人的印象当中,李白是一位高富帅,到处游山玩水,与杜甫整天忧国忧民的形象完全是格格不入的。那么真实的情况也是如此吗?事实上杜甫早年的时候也是一位高富帅,毕竟也是在想杜审言的孙子,家里怎么会没钱呢?所以说杜甫在少年的时候,这小日子过得还是相当滋润的,正因如此才有优越的被教育条件。天上地上、琴棋书画

  • 《城东早春》作品赏析

    文史百科编辑:与世无争标签:传统文化

    《城东早春》是唐朝诗人杨巨源的作品。该诗推测是杨巨源在京城任职时所作,因为原文中有提到长安城。那这次作者是以早春为主题,为读者们描绘出了一幅春意盎然,生机勃勃的景象,能留下很深刻的印象。下面就和大家一起了解下《城东早春》,这首诗还是非常值得阅读的。1、《城东早春》诗家清景在新春,绿柳才黄半未匀。若待

  • 韩愈《湘中》原文及赏析

    文史百科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传统文化

    唐朝大诗人韩愈的仕途之路也十分不顺。因看到关中旱饥,百姓日子困苦,韩愈便上疏请求免徭役赋税。结果自己却被贬到阳山县当县令,实在令人寒心。后来韩愈来到汨罗江,想要宣泄内心郁闷,便有感而发写下了这首《湘中》。韩愈借屈原来表达自己的惆怅心情,十分令人动容。1、《湘中》猿愁鱼踊水翻波,自古流传是汨罗。蘋藻满

  • 将进酒赏析,将进酒的历史背景

    文史百科编辑:等你回来标签:传统文化

    说起将进酒这首诗,相信大家都非常的熟悉了,上学的时候可是要求全文背诵的。关于这首诗的写作时间,说法是不同的。在郁贤皓《李白集》认为这首诗是创作于开元二十四年,也就是公元736年前后。不过在黄锡珪《李太白编年诗集目录》系于天宝十一载,也就是公元752年。一般定位是李白在天宝年离开京城后,漫游在梁宋,与

  • 二十四节气真的是中国古代人发明的吗

    文史百科编辑:与世无争标签:传统文化

    最近很多人也都在说这个二十四节气的问题,二十四节气其实已经非常厉害了,那么很多人要问了,这个二十四节气是不是古代的中国人发明的呢?对于这些问题我们可以一起来详细简单的分析揭秘看看了,感兴趣的别错过了。首先,坚定肯定的回答:一年二十四个节气完全是我们的古中国人先发明的!!!人类最初的原始文明,就是生态

  • 郫县豆瓣酱是哪个省的特产

    文史百科编辑:黑姑娘标签:传统文化

    最近很多人在问这个郫县豆瓣酱的事情,很多人并不知道这个郫县豆瓣酱是哪个省的,因为其实中国很多省份都还是非常喜欢吃辣的,所以这个郫县豆瓣酱到底是哪个省的特产呢?下面我们一起来分析看看。1、郫县豆瓣酱是哪个省的特产郫县豆瓣酱是“四川省”的特产,并不是这个湖南省了,这个大家一定要区

  • 王昌龄《采莲曲》全文及赏析

    文史百科编辑:晴天标签:传统文化

    说到我们古代的各种诗词,大家应该都很熟悉,很多诗词的寓意都是非常美好的。王昌龄的这首《采莲曲》,真的是描述出了荷花永不凋零的意象,同时也写出了荷花之美。这首诗可是关乎于荷花的千古名作。下面就和小编一起来赏析一下。1、王昌龄《采莲曲》全文荷叶罗裙一色裁,芙蓉向脸两边开。乱入池中看不见,闻歌始觉有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