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先天下之忧而忧是为纪念重修哪座楼而写的名句

先天下之忧而忧是为纪念重修哪座楼而写的名句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红楼梦魇 访问量:3787 更新时间:2024/1/19 11:20:54

最近很多人也都在说这个“先天下之忧而忧”的名句,很多人也都问了,这个“先天下之忧而忧”名句话说是为了纪念一座著名的楼重修而写的名句了,那么到底是为了纪念哪一座楼呢?这个问题也非常的有意思了,下面我们可以一起来简单的分析揭秘看看,感兴趣的你别错过了。

1、先天下之忧而忧是为纪念重修哪座楼而写的名句

是为了纪念“岳阳楼”哦,并不是这个黄鹤楼了,所以大家不要搞错了,“先天下之忧而忧”是出自于岳阳楼的,并不是黄鹤楼的,所以大家一定不要搞错了。

2、先天下之忧而忧原文全文

《岳阳楼记》

宋代-范仲淹

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守巴陵郡。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具兴,乃重修岳阳楼,增其旧制,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属予作文以记之。

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前人之述备矣。然则北通巫峡,南极潇湘,迁客骚人,多会于此,览物之情,得无异乎?

若夫淫雨霏霏,连月不开,阴风怒号,浊浪排空,日星隐曜,山岳潜形,商旅不行,樯倾楫摧,薄暮冥冥,虎啸猿啼。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

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

时六年九月十五日。

3、先天下之忧而忧原文翻译

庆历四年的春天,滕子京被降职到巴陵郡做太守。到了第二年,政事顺利,百姓和乐,各种荒废的事业都兴办起来了。于是重新修建岳阳楼,扩大它原有的规模,把唐代名家和当代人的诗赋刻在它上面。嘱托我写一篇文章来记述这件事情。

我观看那巴陵郡的美好景色,全在洞庭湖上。它连接着远处的山,吞吐长江的水流,浩浩荡荡,无边无际,一天里阴晴多变,气象千变万化。这就是岳阳楼的雄伟景象。前人的记述已经很详尽了。虽然如此,那么向北面通到巫峡,向南面直到潇水和湘水,降职的官吏和来往的诗人,大多在这里聚会,他们观赏自然景物而触发的感情大概会有所不同吧?

像那阴雨连绵,接连几个月不放晴,寒风怒吼,浑浊的浪冲向天空;太阳和星星隐藏起光辉,山岳隐没了形体;商人和旅客不能通行,船桅倒下,船桨折断;傍晚天色昏暗,虎在长啸,猿在悲啼,这时登上这座楼啊,就会有一种离开国都、怀念家乡,担心人家说坏话、惧怕人家批评指责,满眼都是萧条的景象,感慨到了极点而悲伤的心情。

到了春风和煦,阳光明媚的时候,湖面平静,没有惊涛骇浪,天色湖光相连,一片碧绿,广阔无际;沙洲上的鸥鸟,时而飞翔,时而停歇,美丽的鱼游来游去,岸上的香草和小洲上的兰花,草木茂盛,青翠欲滴。有时大片烟雾完全消散,皎洁的月光一泻千里,波动的光闪着金色,静静的月影像沉入水中的玉璧,渔夫的歌声在你唱我和地响起来,这种乐趣真是无穷无尽啊!这时登上这座楼,就会感到心胸开阔、心情愉快,光荣和屈辱一并忘了,端着酒杯,吹着微风,那真是快乐高兴极了。

唉!我曾经探求古时品德高尚的人的思想感情,或许不同于以上两种人的心情,这是为什么呢?是由于不因外物好坏和自己得失而或喜或悲。在朝廷里做高官就应当心系百姓;处在僻远的江湖间也不能忘记关注国家安危。这样来说在朝廷做官也担忧,在僻远的江湖也担忧。既然这样,那么他们什么时候才会感到快乐呢?他们一定会说:“在天下人忧之前先忧,在天下人乐之后才乐”。唉!如果没有这种人,我同谁一道呢?

写于庆历六年九月十五日。

4、先天下之忧而忧原文赏析

《岳阳楼记》是作者应好友巴陵郡太守滕子京之请为重修岳阳楼而创作的一篇散文。这篇文章通过写岳阳楼的景色,以及阴雨和晴朗时带给人的不同感受,揭示了“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古仁人之心,也表达了自己“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爱国爱民情怀。文章超越了单纯写山水楼观的狭境,将自然界的晦明变化、风雨阴晴和“迁客骚人”的“览物之情”结合起来写,从而将全文的重心放到了纵议政治理想方面,扩大了文章的境界。全文记叙、写景、抒情、议论融为一体,动静相生,明暗相衬,文词简约,音节和谐,用排偶章法作景物对比,成为杂记中的创新。

《岳阳楼记》全文有三百六十八字,共六段。

文章开头即切入正题,叙述事情的本末缘起。以“庆历四年春”点明时间起笔,格调庄重雅正;说滕子京为“谪守”,已暗喻对仕途沉浮的悲慨,为后文抒情设伏。下面仅用“政通人和,百废具兴”八个字,写出滕子京的政绩,引出重修岳阳楼和作记一事,为全篇文字的导引。

第二段,格调振起,情辞激昂。先总说“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设定下文写景范围。以下“衔远山,吞长江”寥寥数语,写尽洞庭湖之大观胜概。一“衔”一“吞”,有气势。“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极言水波壮阔;“朝晖夕阴,气象万千”,概说阴晴变化,简练而又生动。前四句从空间角度,后两句从时间角度,写尽了洞庭湖的壮观景象。“前人之述备矣”一句承前后,并回应前文“唐贤今人诗赋”一语。这句话既是谦虚,也暗含转机,经“然则”一转,引出新的意境,由单纯写景,到以情景交融的笔法来写“迁客骚人”的“览物之情”,从而构出全文的主体。

三、四两段是两个排比段,并行而下,一悲一喜,一暗一明,像两股不同的情感之流,传达出景与情互相感应的两种截然相反的人生情境。

第三段写览物而悲者。以“若夫”起笔,意味深长。这是一个引发议论的词,又表明了虚拟的情调,而这种虚拟又是对无数实境的浓缩、提炼和升华,颇有典型意义。“若夫”以下描写了一种悲凉的情境,由天气的恶劣写到人心的凄楚。这里用四字短句,层层渲染,渐次铺叙。淫雨、阴风、浊浪构成了主景,不但使日星无光,山岳藏形,也使商旅不前;或又值暮色沉沉、“虎啸猿啼”之际,令过往的“迁客骚人”有“去国怀乡”之慨、“忧谗畏讥”之惧、“感极而悲”之情。

第四段写览物而喜者。以“至若”领起,打开了一个阳光灿烂的画面。“至若”尽管也是列举性的语气,但从音节上已变得高亢嘹亮,格调上已变得明快有力。下面的描写,虽然仍为四字短句,色调却为之一变,绘出春风和畅、景色明丽、水天一碧的良辰美景。更有鸥鸟在自由翱翔,鱼儿在欢快游荡,连无知的水草兰花也充满活力。作者以极为简练的笔墨,描摹出一幅湖光春色图,读之如在眼前。值得注意的是,这一段的句式、节奏与上一段大体相仿,却也另有变奏。“而或”一句就进一步扩展了意境,增强了叠加咏叹的意味,把“喜洋洋”的气氛推向高潮,而“登斯楼也”的心境也变成了“宠辱偕忘”的超脱和“把酒临风”的挥洒自如。

第五段是全篇的重心,以“嗟夫”开启,兼有抒情和议论的意味。作者在列举了悲喜两种情境后,笔调突然激扬,道出了超乎这两者之上的一种更高的理想境界,那就是“不以物喜,不以己悲”。感物而动,因物悲喜虽然是人之常情,但并不是做人的最高境界。古代的仁人,就有坚定的意志,不为外界条件的变化动摇。无论是“居庙堂之高”还是“处江湖之远”,忧国忧民之心不改,“进亦忧,退亦忧”。这似乎有悖于常理,有些不可思议。作者也就此拟出一问一答,假托古圣立言,发出了“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誓言,曲终奏雅,点明了全篇的主旨。“噫!微斯人,吾谁与归”一句结语,“如怨如慕,如泣如诉”,悲凉慷慨,一往情深,令人感喟。文章最后标明写作时间,与篇首照应。

这篇文章表现作者虽身居江湖,心忧国事,虽遭迫害,仍不放弃理想的顽强意志,同时,也是对被贬战友的鼓励和安慰。《岳阳楼记》的著名,是因为它的思想境界崇高。和它同时的另一位文学家欧阳修在为他写的碑文中说,他从小就有志于天下,常自诵曰:“士当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也。”可见《岳阳楼记》末尾所说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是范仲淹一生行为的准则。孟子说:“达则兼善天下,穷则独善其身”。这已成为封建时代许多士大夫的信条。范仲淹写这篇文章的时候正贬官在外,“处江湖之远”,本来可以采取独善其身的态度,落得清闲快乐,但他提出正直的士大夫应立身行一的准则,认为个人的荣辱升迁应置之度外,“不以物喜,不以己悲”要“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勉励自己和朋友,这是难能可贵的。这两句话所体现的精神,那种吃苦在前,享乐在后的品质,无疑仍有教育意义。

标签: 传统文化

更多文章

  • 刘禹锡《咏史·其一》赏析

    文史百科编辑:晴天标签:传统文化

    唐朝诗人刘禹锡的仕途之路可以说是十分的不顺,但他并没有屈服过,他的斗士形象深入人心。永贞革新的失败,导致刘禹锡被贬朗州,此后刘禹锡被唐宪宗召回京城,但他看不惯朝中那些趋炎附势之徒,于是写下了一首带有讽刺意味的诗,这也导致他再度被贬。那这首《咏史》其实很好的反映出了作者的态度和精神,适合我们每个人进行

  • 《踏莎行·郴州旅舍》原文及赏析

    文史百科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传统文化

    公元1091年,苏轼被贾易弹劾,而秦观也是被附带弹劾的官员之一。秦观得知后,便找关系想疏通一番,秦观的这个行为,导致他和苏轼之间的关系发生了一些微妙的变化。那今天要和大家一起欣赏的《踏莎行·郴州旅舍》,就被认为是秦观被流放后,专门替苏轼所做的一首词。1、《踏莎行·郴州旅舍》雾失楼台,月迷津渡,桃源望

  • 崔涂《孤雁·其二》原文及赏析

    文史百科编辑:语文霸霸标签:传统文化

    《孤雁》是诗人崔涂的作品,该诗一共是有两首,那这次主要和大家讲讲第二首。崔涂是江南人,他经常会在蜀、湘、鄂等地区生活,所以难免心生羁旅之思。那《孤雁》是崔涂在湘鄂时,创作的作品。下面就准备简单讲讲作者通过这首诗表达了怎样的情感,以及带给读者的思考,一起来欣赏看看吧。1、《孤雁》几行归塞尽,念尔独何之

  • 《古怨别》全文及赏析

    文史百科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传统文化

    《古怨别》算是一首比较有名的五言诗,作者是唐朝诗人孟郊。孟郊的代表作《游子吟》相信很多朋友都读过,有些应该还会背。那这首《古怨别》是讲述一对恋人之间的难舍难分,非常令人动容。该诗整体还是比较好理解的,翻译成白话文后就成了一个感人的故事,可能会唤醒各位读者的一些情感回忆。1、《古怨别》飒飒秋风生,愁人

  • 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是否过于偏激,以偏概全

    文史百科编辑:轻描淡写标签:传统文化

    在多数人的印象当中,李白是一位高富帅,到处游山玩水,与杜甫整天忧国忧民的形象完全是格格不入的。那么真实的情况也是如此吗?事实上杜甫早年的时候也是一位高富帅,毕竟也是在想杜审言的孙子,家里怎么会没钱呢?所以说杜甫在少年的时候,这小日子过得还是相当滋润的,正因如此才有优越的被教育条件。天上地上、琴棋书画

  • 《城东早春》作品赏析

    文史百科编辑:与世无争标签:传统文化

    《城东早春》是唐朝诗人杨巨源的作品。该诗推测是杨巨源在京城任职时所作,因为原文中有提到长安城。那这次作者是以早春为主题,为读者们描绘出了一幅春意盎然,生机勃勃的景象,能留下很深刻的印象。下面就和大家一起了解下《城东早春》,这首诗还是非常值得阅读的。1、《城东早春》诗家清景在新春,绿柳才黄半未匀。若待

  • 韩愈《湘中》原文及赏析

    文史百科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传统文化

    唐朝大诗人韩愈的仕途之路也十分不顺。因看到关中旱饥,百姓日子困苦,韩愈便上疏请求免徭役赋税。结果自己却被贬到阳山县当县令,实在令人寒心。后来韩愈来到汨罗江,想要宣泄内心郁闷,便有感而发写下了这首《湘中》。韩愈借屈原来表达自己的惆怅心情,十分令人动容。1、《湘中》猿愁鱼踊水翻波,自古流传是汨罗。蘋藻满

  • 将进酒赏析,将进酒的历史背景

    文史百科编辑:等你回来标签:传统文化

    说起将进酒这首诗,相信大家都非常的熟悉了,上学的时候可是要求全文背诵的。关于这首诗的写作时间,说法是不同的。在郁贤皓《李白集》认为这首诗是创作于开元二十四年,也就是公元736年前后。不过在黄锡珪《李太白编年诗集目录》系于天宝十一载,也就是公元752年。一般定位是李白在天宝年离开京城后,漫游在梁宋,与

  • 二十四节气真的是中国古代人发明的吗

    文史百科编辑:与世无争标签:传统文化

    最近很多人也都在说这个二十四节气的问题,二十四节气其实已经非常厉害了,那么很多人要问了,这个二十四节气是不是古代的中国人发明的呢?对于这些问题我们可以一起来详细简单的分析揭秘看看了,感兴趣的别错过了。首先,坚定肯定的回答:一年二十四个节气完全是我们的古中国人先发明的!!!人类最初的原始文明,就是生态

  • 郫县豆瓣酱是哪个省的特产

    文史百科编辑:黑姑娘标签:传统文化

    最近很多人在问这个郫县豆瓣酱的事情,很多人并不知道这个郫县豆瓣酱是哪个省的,因为其实中国很多省份都还是非常喜欢吃辣的,所以这个郫县豆瓣酱到底是哪个省的特产呢?下面我们一起来分析看看。1、郫县豆瓣酱是哪个省的特产郫县豆瓣酱是“四川省”的特产,并不是这个湖南省了,这个大家一定要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