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孔子的出生是怎样的,他真是“野合”而生吗

孔子的出生是怎样的,他真是“野合”而生吗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野性稳江山 访问量:1180 更新时间:2024/1/18 8:24:54

大家都知道孔子是一位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经典《论语》也是一部国人必读的语录文集。可以说孔子对中国人的影响,持续了两千多年,并且会一直影响下去。那今天我们不是来探讨有关孔子的那些思想,而是聊一聊孔子的私事,传闻孔子是“野合”而生,这个“野合”到底是什么意思呢?不知道各位小伙伴是否对这个问题感到好奇,如果想了解的话,那就别错过下文了。

1、野合什么意思

可能很多人一直认为,说孔子是“野合”而生是指叔梁纥与颜徵在“在野外生下了孔子”。事实上,这是对“野合”两个字的误解。

当时,叔梁纥已经66岁,颜徵在还不到20岁。两人结婚,按照当时的礼仪来说,是不恰当的。因为叔梁纥是鲁国贵族,颜徵在出身平民,地位不一样。再加上年纪太悬殊,所以没办法举行婚礼。而“野合”的意义是不合礼制的婚姻。

孔子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儒家后来成为整个封建社会最经典的学说。并且,后来还在儒家的基础上,发展出了以儒家学说为基础的礼教。同时,礼教也是封建社会为人行事的基本道德规范。就是说,全社会无论是皇亲国戚,还是普通老百姓,都必须按照礼教的规范来做。在古代,礼教的地位是比法律的地位还要高的。违背了法律,只可能受到国家的惩罚;但违背了礼教,不但会受到国家的处罚,还会受到家族的处罚、道德的审判。

由此可见,礼教是一件非常严肃,一件非常神圣的事情。

既然如此,如果说孔子是父亲和母亲在违背礼教的情况下生下孔子,就有些不恰当了。一个出生就违背礼教的人,却用他来作为维护礼教的鼻祖,这不是显得不伦不类吗?

基督教在讲耶稣出生的时候,说的是耶稣的母亲玛利亚,作为一位少女,在童真的时候就生下了耶稣。基督教之所以这样做,目的就是不让玛利亚结婚。如果玛利亚保持童真而有孩子,因此他成为圣母是很恰当的。如果玛利亚是通过结婚的方式,生下耶稣,那就失去了神圣性,就不能被称为圣母了。

显然,基督教给他们崇拜的偶像,安排了一个非常好的出生。可是,为什么中国的儒教,没有给自己的创始人孔子,安排一个非常好的出生呢?

2、孔子出生

当然了,也有人认为,孔子的出身是一个历史事实。历史上已经这样记载下来了,是不能改变的了。司马迁在写史记的时候,是根据史料来进行写的,他也不可能修改。

但是事实上,司马迁在写孔子出生的时候,也有可以进行甄别的。因为当时存在各种各样的史料以及传说。春秋战国时期,儒家虽然是当时的第一大家,但是诋毁儒家的人是非常多的,把孔子的出身写得不堪的人,也是非常多的。司马迁完全可以通过甄别,认为那种所谓“野合”的记载,是有意歪曲孔子,是对孔子的侮辱,因而选择一种更恰当的史料。

事实上,司马迁确实也做过这样的事,包括他写商朝的先祖、周朝的先祖、刘邦的出身等等,大都是在一些传说的基础上,经过他甄别,采信了其中的一种。司马迁完全可以在孔子出生的问题上这样做。

那么,司马迁为什么没有给孔子一个好的出生呢?

我认为,司马迁给孔子一个不好的出生,比给他一个好的出生更好。

朱熹曾说过一句话:“天不生仲尼,万古如长夜。”

这句话的意思,就是说在孔子没有出生之前,整个社会是混乱无序的,是没有礼仪规范的。只有孔子出生后,创建了儒学,并在儒学的基础上,出现了礼教,因此,社会才有了规范,才有了秩序,因此社会才变得一派和谐。这就像太阳出来,黑夜离开一样。

既然如此,孔子的出生不合礼教,恰恰能够体现这种精神。

如果孔子的出身是符合礼教的,整个社会是非常规范的,那就用不着孔子什么事了,孔子的存在就没什么意义了。

显然,写孔子的出生,和写商朝先祖、周朝先祖及刘邦的出生,都是不一样的。因为孔子不是帝,他的意义在于另一方面。所以说,司马迁留下孔子是“野合”而生,是充满微言大义的。

标签: 传统文化

更多文章

  • 先天下之忧而忧是为纪念重修哪座楼而写的名句

    文史百科编辑:红楼梦魇标签:传统文化

    最近很多人也都在说这个“先天下之忧而忧”的名句,很多人也都问了,这个“先天下之忧而忧”名句话说是为了纪念一座著名的楼重修而写的名句了,那么到底是为了纪念哪一座楼呢?这个问题也非常的有意思了,下面我们可以一起来简单的分析揭秘看看,感兴趣的你别错过了。1、

  • 刘禹锡《咏史·其一》赏析

    文史百科编辑:晴天标签:传统文化

    唐朝诗人刘禹锡的仕途之路可以说是十分的不顺,但他并没有屈服过,他的斗士形象深入人心。永贞革新的失败,导致刘禹锡被贬朗州,此后刘禹锡被唐宪宗召回京城,但他看不惯朝中那些趋炎附势之徒,于是写下了一首带有讽刺意味的诗,这也导致他再度被贬。那这首《咏史》其实很好的反映出了作者的态度和精神,适合我们每个人进行

  • 《踏莎行·郴州旅舍》原文及赏析

    文史百科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传统文化

    公元1091年,苏轼被贾易弹劾,而秦观也是被附带弹劾的官员之一。秦观得知后,便找关系想疏通一番,秦观的这个行为,导致他和苏轼之间的关系发生了一些微妙的变化。那今天要和大家一起欣赏的《踏莎行·郴州旅舍》,就被认为是秦观被流放后,专门替苏轼所做的一首词。1、《踏莎行·郴州旅舍》雾失楼台,月迷津渡,桃源望

  • 崔涂《孤雁·其二》原文及赏析

    文史百科编辑:语文霸霸标签:传统文化

    《孤雁》是诗人崔涂的作品,该诗一共是有两首,那这次主要和大家讲讲第二首。崔涂是江南人,他经常会在蜀、湘、鄂等地区生活,所以难免心生羁旅之思。那《孤雁》是崔涂在湘鄂时,创作的作品。下面就准备简单讲讲作者通过这首诗表达了怎样的情感,以及带给读者的思考,一起来欣赏看看吧。1、《孤雁》几行归塞尽,念尔独何之

  • 《古怨别》全文及赏析

    文史百科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传统文化

    《古怨别》算是一首比较有名的五言诗,作者是唐朝诗人孟郊。孟郊的代表作《游子吟》相信很多朋友都读过,有些应该还会背。那这首《古怨别》是讲述一对恋人之间的难舍难分,非常令人动容。该诗整体还是比较好理解的,翻译成白话文后就成了一个感人的故事,可能会唤醒各位读者的一些情感回忆。1、《古怨别》飒飒秋风生,愁人

  • 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是否过于偏激,以偏概全

    文史百科编辑:轻描淡写标签:传统文化

    在多数人的印象当中,李白是一位高富帅,到处游山玩水,与杜甫整天忧国忧民的形象完全是格格不入的。那么真实的情况也是如此吗?事实上杜甫早年的时候也是一位高富帅,毕竟也是在想杜审言的孙子,家里怎么会没钱呢?所以说杜甫在少年的时候,这小日子过得还是相当滋润的,正因如此才有优越的被教育条件。天上地上、琴棋书画

  • 《城东早春》作品赏析

    文史百科编辑:与世无争标签:传统文化

    《城东早春》是唐朝诗人杨巨源的作品。该诗推测是杨巨源在京城任职时所作,因为原文中有提到长安城。那这次作者是以早春为主题,为读者们描绘出了一幅春意盎然,生机勃勃的景象,能留下很深刻的印象。下面就和大家一起了解下《城东早春》,这首诗还是非常值得阅读的。1、《城东早春》诗家清景在新春,绿柳才黄半未匀。若待

  • 韩愈《湘中》原文及赏析

    文史百科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传统文化

    唐朝大诗人韩愈的仕途之路也十分不顺。因看到关中旱饥,百姓日子困苦,韩愈便上疏请求免徭役赋税。结果自己却被贬到阳山县当县令,实在令人寒心。后来韩愈来到汨罗江,想要宣泄内心郁闷,便有感而发写下了这首《湘中》。韩愈借屈原来表达自己的惆怅心情,十分令人动容。1、《湘中》猿愁鱼踊水翻波,自古流传是汨罗。蘋藻满

  • 将进酒赏析,将进酒的历史背景

    文史百科编辑:等你回来标签:传统文化

    说起将进酒这首诗,相信大家都非常的熟悉了,上学的时候可是要求全文背诵的。关于这首诗的写作时间,说法是不同的。在郁贤皓《李白集》认为这首诗是创作于开元二十四年,也就是公元736年前后。不过在黄锡珪《李太白编年诗集目录》系于天宝十一载,也就是公元752年。一般定位是李白在天宝年离开京城后,漫游在梁宋,与

  • 二十四节气真的是中国古代人发明的吗

    文史百科编辑:与世无争标签:传统文化

    最近很多人也都在说这个二十四节气的问题,二十四节气其实已经非常厉害了,那么很多人要问了,这个二十四节气是不是古代的中国人发明的呢?对于这些问题我们可以一起来详细简单的分析揭秘看看了,感兴趣的别错过了。首先,坚定肯定的回答:一年二十四个节气完全是我们的古中国人先发明的!!!人类最初的原始文明,就是生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