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十二生肖起源哪个国家

十二生肖起源哪个国家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一刹时的永恒 访问量:248 更新时间:2024/1/17 0:24:30

说起十二生肖,相信大家都非常的熟悉了,这是我国重要的传统文化之一,已经深深的烙印在了我国的社会当中。但是鲜为人知的是,十二生肖的起源确实迷雾重重,有人说是国产文化,也有说是进口文化,到底谁对谁错,至今也没有个定论。上个世纪70、80年代,在湖北与甘肃分别出土了一批秦朝时期的秦简,在这上面记载的内容在一定程度上改写了历史。

1、欧洲中心主义与十二生肖起源

尽管我们国家传世史籍资料浩如烟海,却没有哪一部史书明确记载了十二生肖的形成过程,直到东汉时期的王充才在《论衡》中第一次提及十二生肖,这就让十二生肖起源成了一个谜团,由此也导致“外来说”一度非常流行。

十二生肖的外来说可以追溯到明朝,明朝陆深认为起源于“北狄”,清朝赵翼认为起源于“北俗”,“后汉时其说甚行,更推之汉以前则未有言及者,窃意此本起于北俗”,认定生肖的外来性质。但在近代之前,中国主流观点还是认为十二生肖是本土孕育出的文化习俗。

近代以来,随着欧洲中心主义的宣扬,中国十二生肖“外来说”甚为流行。1906年,法国学者沙畹在《突厥十二动物轮回》中提出“十二生肖起源于西域或突厥”的假说。1929年,近代学者郭沫若在《释干支》中认为中国生肖说源于巴比伦的黄道十二宫,汉代西域诸国仿十二宫而造十二生肖,由此逐渐引入中原地区,形成了如今的十二生肖。

外来说有二个重要立论依据:一是十二生肖的最早文献记载是东汉王充的《论衡》,之前没有任何传世文献记载,二是巴比伦有黄道十二宫,星座学就源于巴比伦十二宫文化,而巴比伦黄道十二宫早于中国生肖。不过,外来说只是逻辑推断,没有充分的考古证据链支撑。

当然,与外来说争锋相对的是本土说,细分为“图腾说”、“动物崇拜说”、“天文说”、“地支说”、“多种成因说”等,但与外来说一样,都缺乏充足的论据证实。

2、秦简证实至少秦朝时已有十二生肖

1975年12月,湖北云梦睡虎地发掘两批秦代竹简,其中一篇叫《日出·盗者》的文章引起了学者们的高度重视,因为上面清楚地记载了十二生肖(见下图),只是与如今的相比略有不同。

1986年4月,甘肃天水放马滩秦代墓葬出土甲、乙两种《日书》竹简,年代与睡虎地秦简相近,甲种竹简也有“盗者”的记录,与现代生肖相比,除“辰虫巳鸡”外,其余完全相同:

甘肃放马滩甲种竹简十二生肖:“子,鼠矣。丑,牛矣。寅,虎矣。卯,兔矣。辰,虫矣。巳,蛇矣。午,马矣。未,羊矣。申,猴矣。酉,鸡矣。戌,犬矣。亥,豕矣。”

毫无疑问,这两批秦简的出土,表明先秦时代中国已有十二生肖说,改写了生肖文化始于东汉的历史,推翻了印度起源说、北俗或北狄起源说等,生肖文化在中国的历史远比想象的还要久远。学者饶宗颐考证指出:“十二兽之形成,已在先秦时……汉时十二属名已经人整理一致……其后行于边裔各邦……皆采用之。十二属自子为鼠至亥为猪,无不同然,盖用汉人固定之名称也。”也就是说,先秦时代十二生肖已经形成,只是各地可能存在一定差异,汉朝时将之彻底定型。

值得一提的是,十二生肖所在的篇章叫“盗者”很有意思,这是古人根据干支求得盗者形貌、藏身之处等方法的数术文献,就性质而言属于民间的迷信,简单地说就是借助数术迷信占测盗者,但反过来说,形成了这么“严谨”的一套占测系统,说明十二生肖历史悠久,否则不会形成如此“严谨”的系统。下图,睡虎地秦简中“盗者与十二生肖”的整理。

3、中国有没有可能独自孕育出十二生肖文化?

当然,从时间线来看,巴比伦黄道十二宫依然远在秦朝之前,不过尽管秦简无法证实十二生肖源于中华文明自身,但从中华文明自身来看,却有着孕育出十二生肖文化的基础。

3.1、上古中国采取“岁星(木星)纪年法”,木星绕太阳公转的周期为4332.589天,约合11.86年约是12年,因此“十二”在中国是一个重要的数字。甲骨文中已有成熟的十二地支,地支与岁星运行周期、地支与巴比伦黄道十二宫有何关系如今还未破解,但商朝只比古巴比伦(约公元前1894年-约公元前1595年)略晚,很难说中国的十二地支源于古巴比伦。

尽管甲骨文中没有记载十二生肖,但甲骨文中已有成熟的“天干地支”体系,早已有了孕育出十二生肖文化的基础。需要注意的是,甲骨文只是商王祭祀占卜性质的文辞,上面没有记载不意味着不存在。

另外,《史记》记载帝时期,确定中春、中夏、中秋、中冬四时,“岁三百六十六日,以闰月正四时”。四时一方面代表节气,一方面也暗示一季有三个月,一年十二个月。考虑到阴阳理论,天干与太阳有关,因此地支很可能与月亮有关。帝尧大约出生于公元前2000年,比古巴比伦建国还要早。

3.2、《史记·五帝本纪》记述黄帝“教熊罴貔貅躯虎,以与炎帝战于阪泉之野”,相传夏族的图腾是熊或鱼,商族的图腾是玄鸟,周族的图腾是龙、鸟、龟、犬、虎等。十二生肖中除了龙之外,其他都是日常所见之动物,即“六畜”(马牛羊鸡狗猪)和“六兽”(鼠虎兔龙蛇猴)。因此,古老的图腾崇拜与十二地支结合起来,就有了形成生肖动物文化的基础。

3.3、从河图洛书、《周易》等可知,古人一直都想揭开自然界万事万物的兴衰规律,认为人、动物、植物等都有兴衰周期,由于不同年份的生活条件大不相同,总会有某一种动物兴旺,于是古人认为不同年份出生的人如果能够模仿当年生长旺盛的动物,可能会给自己带来某种运道。也就是说,十二生肖与中国传统文化非常契合,没有什么违和之处。

综上,从时间线上看,十二生肖似乎是外来文化,或受到了外来文化的影响,但从文献记载来看,十二生肖在中国也有比较充分的原创证据。笔者认为,不论“外来说”的逻辑多么完整,理由多么丰富,但所有的一切在没有确凿证据支持的情况下,都只是空中楼阁,与之相反的是,中国至少在考古上已经出土了秦朝版的十二生肖。

标签: 传统文化

更多文章

  • 《江城子·密州出猎》原文及赏析

    文史百科编辑:我亦王者标签:传统文化

    读过《江城子·密州出猎》这首词的朋友应该挺多的,那该词也是出了很多名句,例如“老夫聊发少年狂”、“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等。作者苏轼这次展现出了自己“狂”态的一面,让读者体会到豪放、激愤的情绪,十分痛快。对于喜欢诗词的

  • 杜荀鹤《题弟侄书堂》作品赏析

    文史百科编辑:长街听风标签:传统文化

    诗人杜荀鹤写下这首七言律诗,是为了告诫自己的侄子珍惜光阴,刻苦读书,只有这样人生才能不断有所收获。那该诗对所有人都能起到激励的作用,所以非常适合我们阅读。全诗内容质朴之至,但每一句都是精华,值得学子们谨记于心。那关于《题弟侄书堂》的更多讲解,一起来欣赏看看吧。1、《题弟侄书堂》何事居穷道不穷,乱时还

  • 郑谷《菊》作品赏析

    文史百科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传统文化

    郑谷是唐朝末代诗人,《全唐诗》中,郑谷的作品共收录了327首。郑谷从小好学,据说他七岁就能作诗,可见其才华十分出众。只是郑谷没有生在盛唐,他经历了唐朝的灭亡,心中多有悲愤,自己想要为国建功立业的理想也未能实现。这次,我们准备和大家一起欣赏下郑谷的作品《菊》,通过这首诗,也能对郑谷性格有一个基本的了解

  • 《桂枝香·观木樨有感寄吕郎中》全文及赏析

    文史百科编辑:人生初见标签:传统文化

    《桂枝香·观木樨有感寄吕郎中》这首词,是由南宋词人陈亮所写。作者借用木樨表达了自己对用世与忤世的想法,给读者带来很多思考。历史上,吕祖谦隐退后,陈亮经常去找吕祖谦聊天,两人理念相近,相谈甚欢。后来陈亮便写下这首《桂枝香·观木樨有感寄吕郎中》,算是托物言志,发出自己的感叹。1、《桂枝香·观木樨有感寄吕

  • 卍卐有啥区别怎么区分

    文史百科编辑:冷默言语标签:传统文化

    “卍”和“卐”这两个字看起来极其的相似,而且这两个字的读音也是完全相同的,全部都读wàn。但是这两个字所表达的意思和含义却是完全不同的,所以想要很清楚的区分这两个字,那么就需要了解这两个字的内涵。在史料中记载到,“卍”和&ldq

  • 甄宓的宓怎么读,为什么叫fu不叫mi

    文史百科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传统文化

    甄宓的“宓”该怎么读?到底是读“mi”还是“fu”呢?甄宓在我国历史上有经历过什么呢?很多朋友们在读甄宓的时候会下意识的读作“mi”,其实这个字读“mi”也没错,但是这个&ldqu

  • 洛神赋中最唯美的句子

    文史百科编辑:女王范儿标签:传统文化

    说起洛神,也可称之为宓妃,是我国远古神话传说当中的女神,是伏羲氏之女,由于迷恋洛河两岸的美景,降临凡间,来到洛阳。曹操的儿子曹植,对洛神非常的爱慕,为此还幻想着自己与洛神来了一段人神之间的旷世爱情,并写下了千古名篇《洛神赋》。那么今天我们就一起来欣赏一下这《洛神赋》吧。1、《洛神赋》全文黄初三年,余

  • 彝族与日本的关系是什么

    文史百科编辑:我亦王者标签:传统文化

    关于日本这个国家的由来,我门听过的最多的版本就是徐福当年出海为秦始皇找长生药,然后来到了如今的日本发展的故事。因此很多人都认为,正式因为徐福东渡日本,并在这里进行了发展,才有了后来的日本人。关于这一种说法,在《史记》当中也是有所记载的。不过对于这样的说法,大多数日本人表示不赞同。有日本的史学家称在中

  • 怎么理解河洛文化是关中文明的附庸

    文史百科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传统文化

    最近很多人也都在说这个河洛文化的事情的,很多人估计也都发现了,那就是最近很多人都在说这个河洛文化话说是这个关中文明的附庸了,那么这个说法到底对不对呢?我们又怎么理解这个说法呢?下面我们可以一起来简单的分析学习下,感兴趣的别错过了。河洛文化是关中的附庸不假,但也变味了。自从周人夺取天下后,为了统治东方

  • 为了让煮出来的粽子更美味,下锅时最好用冷水还是热水

    文史百科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传统文化

    最近端午节大家都会吃粽子,那么很多人要问了,那这个粽子到底要怎么吃呢?很多人不会煮,其实也还是有很大学问的,最近很多人说的就是这个端午节煮粽子到底是要用冷水还是热水呢?对于这些问题我们可以一起来简单的分析学习下了。1、煮粽子用冷水还是热水好煮粽子当然是用冷水好,一般情况下,煮食物都是用冷水的。所以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