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端午》古诗屈原写的版本赏析

《端午》古诗屈原写的版本赏析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等你回来 访问量:1578 更新时间:2024/1/16 13:57:27

最近很多人在说这个端午节马上要到了,其实大家也知道,端午节和屈原关系还是非常大的,所以很多人在求这个《端午节》古诗屈原写的那一首,还有关于屈原写的关于端午节的古诗大全,下面给大家收集了一些,欢迎大家一起来赏析吧。

屈原没有写过叫《端午》的古诗,屈原也没有写过关于端午节的相关诗词,这个大家要知晓,但是很多人古代诗词人为了纪念屈原写了很多关于端午节的诗词,这个是有很多的,下面我们一起来盘点看看吧。

1、《江上吟》唐·李白

木兰之枻沙棠舟,玉箫金管坐两头。

美酒尊中置千斛,载妓随波任去留。

仙人有待乘黄鹤,海客无心随白鸥。

屈平词赋悬日月,楚王台榭空山丘。

兴酣落笔摇五岳,诗成笑傲凌沧洲。

功名富贵若长在,汉水亦应西北流。

2、《祠南夕望》唐·杜甫

百丈牵江色,孤舟泛日斜。

兴来犹杖履,月断更云沙。

山鬼迷春竹,湘娥倚暮花。

湖南清绝地,万古一长嗟。

3、《端午》唐·文秀

节分端午自谁言,万古传闻为屈原。

堪笑楚江空渺渺,不能洗得直臣冤。

4、《题屈原祠》唐·洪州将军

苍藤古木几经春,旧祀柌堂小水滨。

行客谩陈三酎酒,大夫元是独醒人。

5、《屈原庙》唐·崔涂

谗胜祸难防,沈冤信可伤。

本图安楚国,不是怨怀王。

庙古碑无字,洲晴葸有香。

独醒人尚笑,谁与奠椒浆。

6、《竞渡诗》唐·卢肇

石溪久住思端午,馆驿楼前看发机。

鼙鼓动时雷隐隐,兽头凌处雪微微。

冲波突出人齐譀,跃浪争先鸟退飞。

向道是龙刚不信,果然夺得锦标归。

7、《端午》唐·李隆基

端午临中夏,时清日复长。

盐梅已佐鼎,曲糵且传觞。

事古人留迹,年深缕积长。

当轩知槿茂,向水觉芦香。

亿兆同归寿,群公共保昌。

忠贞如不替,贻厥后昆芳。

8、《竞渡曲》唐·刘禹锡

浣江五月平堤流,邑人相将浮彩舟。

灵均何年歌已矣,哀谣振楫从此起。

扬枹击节雷阗阗,乱流齐进声轰然。

蛟龙得雨鬐鬣动,螮蝀饮河形影联。

刺史临流搴翠帏,揭竿命爵分雌雄。

先鸣余勇争鼓舞,未至衔枚颜色沮。

9、《表夏十首》之十唐·元稹

灵均死波后,是节常浴兰。

彩缕碧筠粽,香粳白玉团。

逝者良自苦,今人反为欢。

10、《端午日》唐·殷

不效艾符趋习俗,但祈蒲酒话升平。

鬓丝日日添白头,榴锦年年照眼明。

11、《祠南夕望》唐·杜甫

百丈牵江色,孤舟泛日斜。兴来犹杖履,月断更云沙。

山鬼迷春竹,湘娥倚暮花。湖南清绝地,万古一长嗟。

12、《浣溪沙》宋·苏轼

轻汗微微透碧纨,明朝端午浴芳兰。

流香涨腻满晴川,彩线轻缠红玉臂。

小符斜挂绿云鬟,佳人相见一千年。

13、《五月五日》宋·梅尧臣

屈氏已沉死,楚人哀不容。

何尝奈谗谤,徒欲却蛟龙。

未泯生前恨,而追没后踪。

沅湘碧潭水,应自照千峰。

14、《和端午》宋·张耒

竞渡深悲千载冤,忠魂一去讵能还。

国亡身殒今何有,只留离骚在世间。

15、《乙卯重五诗》宋·陆游

重五山村好,榴花忽已繁。

粽包分两髻,艾束著危冠。

旧俗方储药,羸躯亦点丹。

日斜吾事毕,一笑向杯盘。

16、《端阳采撷》宋·许文通

玉粽袭香千舸竞,艾叶黄酒可驱邪。

骑父稚子香囊佩,粉俏媳妇把景撷。

17、《屈原祠》宋·宋祁

五日长蛟虚问祭,九关雕虎枉招魂。

18、《屈原塔》宋·苏轼

楚人悲屈原,千载意未歇。

精魂飘何在,父老空哽咽。

至今仓江上,投饭救饥渴。

遗风成竞渡,哀叫楚山裂。

19、《屈原祠》宋·宋祁

五日长蛟虚问祭,九关雕虎枉招魂。

20、《鱼家傲》(五月榴花妖艳烘)宋·欧阳修

五色新丝缠角粽,金盘送,生绡画扇盘双凤。正是浴兰时节动,菖蒲酒美清尊共。

21、《少年游 端午赠黄守徐君猷》宋·苏轼

好酒沈醉酬佳节,十分酒,一分歌。

22、《浣溪沙 端午》下阕 宋·苏轼

彩线轻缠红玉臂,小符斜挂绿云鬣。佳人相见一千年。

23、《浣溪沙·端午》宋·苏轼

入袂轻风不破尘,玉簪犀壁醉佳辰。

24、《端午》词断句 宋·张耒失调名

小团冰浸砂糖裹,有透明角黍松儿和。

25、《和端午》宋·张耒

竞渡深悲千载冤,忠魂一去讵能还。

国亡身殒今何在,只留《离骚》在世间。

26、《已酉端午》元·贝琼

风雨端阳生晦冥,汨罗无处吊英灵。

海榴花发应相笑,无酒渊明亦独醒。

27、《七律•端午》现代·老舍

端午偏逢风雨狂,村童仍着旧衣裳;

相邀情重携蓑笠,敢为泥深恋草堂;

有客同心当骨肉,无钱买酒卖文章;

当年此会鱼三尺,不似今朝豆味香。

28、《过汨罗江感怀》现代·郭沫若

屈子行吟处,今余跨马过。晨曦耀江渚,朝气涤胸科。

揽辔忧天下,投鞭问汨罗。楚犹有三户,怀石理在那?

标签: 传统文化

更多文章

  • 折桂令·叹世其二作品赏析

    文史百科编辑:活在梦里标签:传统文化

    马致远是元曲作家,他年轻时有着远大的抱负,但现实给了他沉重一击。马致远漂泊二十载,对人生大彻大悟,希望晚年能够退隐林泉,还写下了《蟾宫曲·叹世》两首散曲。那今天是准备和大家讲讲这第二首,看看作者是如何看待“功名”二字的。有感兴趣的小伙伴,欢迎来阅读看看。1、《折桂令·叹世》咸

  • 汉宫春·立春日全文及赏析

    文史百科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传统文化

    《汉宫春·立春日》出自著名词人辛弃疾之手,当时辛弃疾刚结婚,那该词还有一个比较有意义的点,《汉宫春·立春日》可能辛弃疾从金人占领区南归的第一首作品。作者将立春定为主题,通过立春时的习俗,表达对生活上的一些感触,以及思乡之情。整首词还是比较好理解的,一起赏析看看吧。1、《汉宫春·立春日》春已归来,看美

  • 慈禧写的可怜天下父母心的全文是什么

    文史百科编辑:君莫笑标签:传统文化

    在我国近代历史当中,叶赫那拉氏的慈禧绝对是个不得不提,无法忽略掉的人物,而且这个人贯穿了我国整个晚清历史,影响着晚清的走向,见证清朝慢慢走向衰败,走向灭亡的过程。可以说慈禧是一位天生的权谋家,统治了中国将近半个世纪之久。在很多人的印象中,她是个纲常独断,坐镇储秀宫中只手遮天,掌控天下的主,是晚清时期

  • 喝茶不洗杯阎王把命催是什么意思说法对吗

    文史百科编辑:元气少女标签:传统文化

    最近很多人也都在说这样一句俗语,那就是“喝茶不洗杯,阎王把命催”,那么这句话说法对不对呢?又有什么样的寓意呢?对于这个问题大家比较感兴趣的,可以一起来看看,感兴趣的一定别错过了,速度的来看看吧。一、不洗的茶杯中有什么1、茶垢:茶叶中的茶垢附着力特别强,不洗的茶杯上面用不了多久

  • 东栏梨花原文及赏析

    文史百科编辑:胖次标签:传统文化

    公元1076年,苏轼离开密州,当时的他经历了家庭变故,自己的仕途也不顺利,内心自然很不好受。当时接替苏轼职位的人是孔宗翰,苏轼便写下这首《东栏梨花》赠予他。这首诗其实非常直白,能直接体会到作者当时到底是一种怎样的心情。只要认真读进去,相信各位也能够感同身受。1、《东栏梨花》梨花淡白柳深青,柳絮飞时花

  • 刘方平《春雪》全文及赏析

    文史百科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传统文化

    今天给各位介绍的五言绝句《春雪》,是唐朝诗人刘方平的一首作品。刘方平早期曾应进士试,后又打算从军,结果都未能如愿。无奈的刘方平决定四处隐居,在离开故乡洛阳时创作出了《春雪》。这首诗非常优美,也比较容易理解,大家要是有兴趣的话,可以来仔细欣赏看看。1、《春雪》飞雪带春风,徘徊乱绕空。君看似花处,偏在洛

  • 刑不上大夫,礼不下庶人是什么意思

    文史百科编辑:星辰落怀标签:传统文化

    说到这个“刑不上大夫,礼不下庶人”,是一个成语,而且这个成语是出现在《周礼》当中的。不过对于这个成语的意思,一直都是有很多种不同的看法,而且很多人甚至觉得这个并不是很合理。那么这个成语到底是什么意思呢?下面就和小编一起来看看吧!所谓的“刑不上大夫,礼不下庶人&rd

  • 金瓶梅是一部怎样的书,金瓶梅有何特别之处

    文史百科编辑:晴天标签:传统文化

    金瓶梅到底是一部怎样的书?在古代名著中,金瓶梅可以说是最独特的存在。明末清初时,西游记、三国演义、水浒传和金瓶梅被称为四大奇书,后来红楼梦问世后,渐渐取代了金瓶梅。当然,论艺术成就很多人觉得红楼梦更高,但金瓶梅会逐渐被取代,跟它的内容也有很大关系。大家都知道金瓶梅大概是一部怎样的书,它的标签很显著,

  • 唐代酒文化对胡人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文史百科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传统文化

    作为令世界瞩目的大国,我国的唐朝在经济和文化上都取得了非常不错的成就,再加上实行对外开放的政策,对于周边的国家和域外民族自然是影响非常深远的。在唐朝时期,随处可见民族特色,并且在酒文化中有着非常多的具体表现。随着民族之间来往不断频繁,唐朝的文化对湖人也产生了深层的影响盲从酒令以及酒礼中就可以看出来。

  • 中华文明的独特性是什么

    文史百科编辑:女王范儿标签:传统文化

    众所周知,中国是一个拥有者上下5000年历史的泱泱大国,一部中国传统的社会历史表明,自古以来,中华民族就被披荆斩棘、筚路蓝缕,走过了一条非常艰难切漫长的道路。我们的祖先战胜了难以胜数的洪灾、虫灾、旱灾等等各种自然灾害,同时还抵御着外敌入侵的残酷压迫,沿着自己的道路生生不息的发展着。我们在保国保种的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