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中华文明的独特性是什么

中华文明的独特性是什么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女王范儿 访问量:3284 更新时间:2024/2/11 10:36:09

众所周知,中国是一个拥有者上下5000年历史的泱泱大国,一部中国传统的社会历史表明,自古以来,中华民族就被披荆斩棘、筚路蓝缕,走过了一条非艰难切漫长的道路。我们的祖先战胜了难以胜数的洪灾、虫灾、旱灾等等各种自然灾害,同时还抵御着外敌入侵的残酷压迫,沿着自己的道路生生不息的发展着。

我们在保国保种的同时,不断走进步和光明,体现了强大的民族生命力。中华民族创造了符合自身特点、适应传统社会要求的社会制度和体大思精、夺人眼目的灿烂化,走出了一条与世界各国有所不同的独特道路。

我们常说,中国是“文明古国、礼仪之邦”,这八个字大有深意。按照流传既久的说法,全世界共有四大文明古国。与其他文明古国相比,中国古代文明具有自己的特点。

1、历史十分悠久。距今约3800—3500年的河南二里头遗址,是中外学界所公认的中国古代文明标志之一。2019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又将良渚古城遗址列入世界遗产名录,这进一步表明,国际社会已认同中国的古代文明迄今有5000年。

2、形成多元一体的中华民族。自远古至先秦,先之以诸夏,后之以东夷、西戎、南蛮、北狄,历经周初的封建和制礼作乐、春秋战国的民族融合,华夏族逐渐形成并发展。自华夏族形成以后,源泉混混,开枝散叶,到汉代形成了汉族。进入唐代,伴随着更大规模的民族融合,又有了唐人之称。之后,以汉族为主体,各民族间的融合和交流不断深入,最终形成了多元一体的中华民族。

3、文字未曾中断。中国的古文字起源于陶泥刻符、彩绘符号和玉器、石器、骨器刻文等,至殷商时期的甲骨文,初步形成了以方块字为特点、较为成熟而完整的文字系统。之后,经金文、小篆及至隶、草、楷、行的书体演变,最终发展为今天的文字系统。

4、史载传承有序。按照现存的史籍所载,中国有确切纪年的历史始于西周的共和元年,也就是说,从公元前841年开始,中国就有了不间断的、系统的历史记载。正史、实录、方志、谱牒等灿然在列,中国成为全世界史学高度发达的古老国度之一。而自近代以来,随着各种考古发现,我们对历史编年的认证又提前了2000年。

5、文化一脉相承。从商人尊神到周公制礼作乐,华夏族实现了由神到人的重大转变,开了德治之路,并为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文化所继承。之后,中华文化历经各代百家争盛,在相推相荡、相克相生过程中,逐渐形成了以儒家文化为主体的华夏文明。

6、逐渐奠定了作为世界大国的基础。早熟和高度发达的华夏文明具有强大吸引力和向心力,使中国的人口不断增加,也使国土得到开发、疆土得到有效治理。更重要的是,中华民族共同体伴随着华夏文明的进步,不断发展和巩固,逐渐奠定了中国作为世界大国的基础。

7、统一成为大势。中国的国体先后经历了邦国时代、封建时代和郡县制时代。其间,邦国的数量先是从周初的上千个急剧减少为春秋时期的百个,到战国后期形成了“七雄并峙”的局面,并最终由秦统一中国。之后,割据和统一交替上场。到了代,中国发生了几个重大变化,如北人南迁促进了南方经济的大发展和南北方交流,科举制度的推行使大一统的政治观念和忠孝核心价值观成为主流思想。这些重大变化,促进了中华民族共同体的更高水平发展,促进了中华各民族的文化认同、民族认同和国家认同。从此之后,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形成,认同统一是常态、割据是变态。自宋以后,中国就没有出现过长期和大规模的地方割据,走向统一成为中国历史发展的必然大势。

8、倡礼义而远宗教。中国人主张以德治国、以德润身,以仁义之理和等级之礼处理人和事,至于六合之外,则“圣人存而不论”。中国虽长期存续各种宗教,其中既有本土的宗教(道教),也有外来的宗教(如佛教、伊斯兰教等),但自西周走上敬德保民之路后,中国人更相信道德的力量,用人伦礼义规约人,用美德良俗提升人,不需要宗教来约束人,更不需要用宗教来代替政治和法律。因而,自西周以后,中国多数时代是世俗社会占主导,很少有过政教合一的统治,也很少出现宗教法庭。

以上论及的八方面,既是中国传统社会的特点,也是中华五千多年文明的特点。正是因为这些特点,可以看出,中国走过了一条与世界其他国家和民族有所不同的发展道路。

标签: 传统文化

更多文章

  • 汉字最大的魅力是什么

    文史百科编辑:等你回来标签:传统文化

    说起汉字,这是我们每一位中国人每天都会接触到的文字,汉字,是现今世界上唯一的表意文字。汉字,也是目前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与汉字同时代出现的象形表意文字都已经消失殆尽了,汉字是唯一幸存者。那么汉字到底有什么独特之处呢?汉字的魅力在哪里呢?那么接下来小编就来跟大家介绍一下吧。汉字的独特之处,就在于其独特

  • 《南浦别》原文及赏析

    文史百科编辑:异世邪君标签:传统文化

    《南浦别》这首五言绝句是唐朝三大诗人白居易的作品,这首诗字数虽然不多,但每个字所传达的感情都十分到位,令人感同身受,不自觉的就会想起年轻时的一些场景。《南浦别》理解起来还是比较容易的,各位小伙伴如果感兴趣的话,就来好好欣赏一番吧,或许能给你带来一些收获。1、《南浦别》南浦凄凄别,西风袅袅秋。一看肠一

  • 刘禹锡《春词》全文及赏析

    文史百科编辑:策马西风标签:传统文化

    刘禹锡是古代非常著名的诗人,有着“诗豪”之称,各位应该都有读过刘禹锡的作品。这次准备和大家介绍一首刘禹锡没那么出名的诗——《春词》。其实这首诗是刘禹锡为自己的好朋友白居易所作的一首和诗,那该诗主要描写了一位宫女在宫中的故事,整体风格轻松、传神,品一品还是非常有意思的。1、《春

  • 宋朝的官服胸前挂着的白圈是什么,有什么作用

    文史百科编辑:活在梦里标签:传统文化

    在反应古代的影视作品当中,我们经常会看到各种各样不同的服饰,老百姓一般穿的都是比较朴素的,衣物都很简单,而那些达官贵人的衣物就比较的光鲜亮丽了。在朝堂之上,皇帝的蟒袍总是会让人印象深刻的,而底下大臣的服装也是非常有讲究的,有些朝代大臣的手中还会拿着一块牌子。看过1998年央视出版的《水浒传》后,我想

  • 孟郊《结爱》全文及赏析

    文史百科编辑:长街听风标签:传统文化

    《结爱》这首古诗出自唐朝诗人孟郊之手。孟郊的《游子吟》相信各位都有读过,诗中歌颂了母爱的伟大。那在《结爱》中,作者准备重点讲讲古代男女之间的婚姻爱情,也是非常具有特色,而且引人深思。该诗比较好懂,在下方还有相关解析,如果各位读后有一些想法的话,欢迎积极留言。1、《结爱》心心复心心,结爱务在深。一度欲

  • 《戏赠张先》原文解析

    文史百科编辑:女王范儿标签:传统文化

    《戏赠张先》这首七言绝句,是苏轼比较经典的作品之一。全文字数虽不多,但信息量巨大,而且隐藏了很多讽刺的意思,阅读起来非常有趣。那今天的准备和大家对《戏赠张先》这首诗做一个简单的解析,了解下这背后究竟讲的是一个什么故事。各位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就不要错过啦。1、《戏赠张先》十八新娘八十郎,苍苍白发对红妆。

  • 裕固族是什么人的后裔

    文史百科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传统文化

    世界上的民族很很多,分的也非常的细,在不同民族漫长的行程过程中,血缘有时候并不会起到很决定性的作用,反而有时环境和政治的影响等因素要更为重要一些。就像是裕固族,原本是回鹘的的一个分支,在明朝初年的时候迁徙到了河西走廊,慢慢的成为了一个半农半牧的民族。那么接下来小编就带着大家一起来聊聊裕固族。回鹘的前

  • 十二生肖起源哪个国家

    文史百科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传统文化

    说起十二生肖,相信大家都非常的熟悉了,这是我国重要的传统文化之一,已经深深的烙印在了我国的社会当中。但是鲜为人知的是,十二生肖的起源确实迷雾重重,有人说是国产文化,也有说是进口文化,到底谁对谁错,至今也没有个定论。上个世纪70、80年代,在湖北与甘肃分别出土了一批秦朝时期的秦简,在这上面记载的内容在

  • 《江城子·密州出猎》原文及赏析

    文史百科编辑:我亦王者标签:传统文化

    读过《江城子·密州出猎》这首词的朋友应该挺多的,那该词也是出了很多名句,例如“老夫聊发少年狂”、“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等。作者苏轼这次展现出了自己“狂”态的一面,让读者体会到豪放、激愤的情绪,十分痛快。对于喜欢诗词的

  • 杜荀鹤《题弟侄书堂》作品赏析

    文史百科编辑:长街听风标签:传统文化

    诗人杜荀鹤写下这首七言律诗,是为了告诫自己的侄子珍惜光阴,刻苦读书,只有这样人生才能不断有所收获。那该诗对所有人都能起到激励的作用,所以非常适合我们阅读。全诗内容质朴之至,但每一句都是精华,值得学子们谨记于心。那关于《题弟侄书堂》的更多讲解,一起来欣赏看看吧。1、《题弟侄书堂》何事居穷道不穷,乱时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