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泼寒胡戏是什么?唐朝人冬天还有泼水节?

泼寒胡戏是什么?唐朝人冬天还有泼水节?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不惹红尘 访问量:2154 更新时间:2024/2/25 15:56:56

其实,古代人的生活,并没有我们现在想象中那么无聊,相反,古人真的是比现代人还要会玩,比如唐朝时期的“泼水节”,竟然是泼寒胡戏,是在大冬天的时候举办的类似于泼水节的游戏。我们知道,泼水当然是天气很热的时候,玩起来会比较舒服,但是为什么唐朝人竟然在冬天举办泼寒胡戏?

唐朝前期,有一种起源于西域的疯狂游戏渐渐流行开来,那就是泼寒胡戏。

泼寒胡戏最初是古代西域的一种乐舞。每年寒冬腊月,戏者头载面具,赤身裸体,击鼓歌唱,互相追逐泼水,为乞寒之戏,据说可以消灾祛病。

泼寒胡戏的另一个名称是“苏莫遮”。苏莫遮是西域妇人的一种帽子,羊皮制成,外面涂油。

献通考》中对泼寒胡戏讲得最为详尽,还列举出戏乐时所使用的各种乐器:……本西国外蕃唐国之乐,其乐器有大鼓、小鼓、琵琶、五弦、箜篌、笛。其乐大抵以十一月裸露形体,浇灌衢路,鼓舞跳跃而索寒也。

泼寒胡戏传入中原的时间很久,最早为宫廷之戏,到初唐时在民间广泛流行,参与者不仅自娱,并且以之悦人。

到武周末年,这种表演性很强的娱乐再一次被宫廷重视起来。武则天之后的中宗、睿宗两位皇上都喜欢看这种极有异域风采的狂欢活动,每到有泼寒胡戏表演的时候,皇子们微服出行,都跑到长安街头去观看。

史书上对此也多有记载,如《新唐书》载:神龙元年十一月,唐中宗“幸洛城南门,观泼寒胡戏”;景云二年十二月丁未,睿宗“作泼寒胡戏。”

原本是自娱自乐的群体活动,类似于今日狂欢节上的表演。经过几十年的演化,尤其因为有了圣上的喜爱,泼寒胡戏也渐渐变了味道,越来越像大型的团体操表演。

泼寒胡戏的日渐风行,各地纷纷组建自己的乞寒队伍,互相攀比,看哪一队的服饰更华美气派。如此即失去了原有的那种驳杂活泼的趣味,又花费奢靡,引来众多的非议,一些大臣开始发出反对的声音。

史载,唐中宗在东都洛阳南楼上观看泼寒胡戏,殿中侍御史吕元泰上疏劝谏,认为游戏的人们穿胡服、骑骏马,击鼓旗,有战争之象,很不适合在都城里表演。而且参加者竞相夸耀自己的服饰,助长奢靡之风,浪费国家财富。

吕元泰认为,时寒则顺之,“必裸露形体,浇灌衢路,鼓舞跳跃,而索寒焉?”这种风俗有百害而无一利,请求皇上禁绝这种野蛮之戏。

但唐中宗并未采纳这份谏议,照看不误。

到了唐玄宗时代,宠臣张说也上疏批评泼寒胡戏,认为这种外来之戏没有典故,有悖先礼,“……裸体跳足,盛德何观?挥水投泥,失容斯甚。”再次请求禁绝泼寒胡戏。

这一次唐玄宗采纳了张说的建议,开元元年冬天,敕令“腊月乞寒,外蕃所出,渐浸成俗因循已久。自今已后,无问蕃汉即宜禁断。”

那样一个生机勃勃的戏乐从此消失,想来实在可惜。如果泼寒胡戏能够一直传承下来,今天的隆冬腊月我们也会有一个热闹而刺激的好去处了。

唐代,在西域乐舞大量传入内地的同时,一种叫“泼寒胡戏”,又叫“泼胡气寒”的西域风俗性歌舞游乐活动也传了进来。这是源出于大秦国(东罗马帝国)的习俗,后经丝绸之路传到西域,又传到内地。这种活动类似于至今仍流行于傣族地区的泼水节。不过“泼寒胡戏”是在十一月的寒冬季节进行。届时,旗帜飘扬,鼓声震天,人们穿着胡服骑着骏马,有的戴着兽面,有的裸露着身体,相互泼水嬉戏,奔驰追逐,喧噪喊叫,尽情欢乐,成群结队跳着《浑脱》舞蹈,唱起《苏莫遮》歌曲,真像是军队一样的阵势,简直如战争一般的火爆,说是这样能够压火去病。从唐武则天当政末年兴起,到中宗时,已大为盛行,一时间上上下下都热衷于此。唐玄宗即位之后,对这种比较粗放的外来风俗不大赏识,加之朝臣极力进谏,在开元元年(公元713年)十月中旬,玄宗颁了“禁断”此俗的诏书。这种在中原地区渐成蔓延之势的群众性泼水及歌舞游乐活动,就逐渐绝迹了。

标签: 传统文化

更多文章

  • 古代屏风有什么作用?为何屏风会逐渐没落

    文史百科编辑:女王范儿标签:传统文化

    屏风是中国传统文化里一种十分常见的家具,古人家中几乎都会摆放屏风。据说屏风早在周朝就已经出现,不过当时只有周天子才能享用,也是作为权力和地位的象征。从名字就能得知,屏风早期就是用来挡风的,后来随着人们审美的提高,屏风又有了美化、协调、分隔等作用。如果挑选适当,往往能和家中其他家具形成一种自然的美感,

  • 短动画《饮湖上初晴后雨》讲述的是什么?

    文史百科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传统文化

    人这一生不如意的事情有很多,是不可能改变现有事实的,唯一能改变的就是自己的心态,我们应该去换一个角度去看待事物。“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这首诗朋友们熟悉吗?为何要提到这首诗呢?其实理由很简单,因为今天小编要说到的是与这首诗同名的短动

  • 中国唱诗班短动画《元日》讲述的是什么故事?

    文史百科编辑:星辰落怀标签:传统文化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宋代王安石的这首《元日》诗相信大家都有学过了,几乎人人都能倒背如流。中国唱诗班将《元日》作为背景制作了一部动漫,今天小编就为大家简评一下中国唱诗班系列的段动画《元日》。首先给大家做个小科普,元“旦”与元&ldqu

  • 中国唱诗班短动画《游子吟》讲述的是什么故事?

    文史百科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传统文化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唐朝孟郊的这首《游子吟》相信很多朋友们在读书的时候都有学过了。随着中国动漫水平的提升,中国唱诗班系列的第三话以《游子吟》同名制作了短动画《游子吟》,动漫一出感动了不少人,今天就一起来简评一下短动漫《游子吟》。《游子吟》这一话的故

  • 中国唱诗班短动画《夜思》讲述的是什么故事?

    文史百科编辑:策马西风标签:传统文化

    近几年中国的本土动漫一直不断的蓬勃发展,无论是动画电影还是短片动画,都已经涌现出了很多非常优秀的作品了。虽说这些作品仍然会存在一些瑕疵,但是这也充分说明了国漫在成长,在进步。中国唱诗班是上海嘉定区委宣传部投资出品的系列原创动画短片,到目前已经更新有《元日》,《相思》,《游子吟》,《饮湖上初晴后雨》以

  • 满城尽带黄金甲出自哪首诗?为什么说是历史上杀气最重的一首诗?

    文史百科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传统文化

    “满城尽带黄金甲”,很多人都知道这是多年前一部电影的名字,而其中的《菊花台》也算是一首很经典的歌曲。其实,这个名字是取自于古代的一首诗,但是这首诗的作者并不见得有很多人都知道,但是这首诗却堪称是历史上杀气最重的一首诗。全诗是怎么写的,什么意思,有什么历史故事?为何说它杀气最重

  • 中国唱诗班短动画《相思》讲述的是一个怎样的故事?

    文史百科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传统文化

    “中国唱诗班”系列的短动画《相思》相信已经有不少人看过了,很多人都为之感动。目前《相思》这部短动画只出了上部,而下部可能会与《饮湖上初晴后雨》、《游子吟》等慢慢一起出炉。这短短9分45秒的动画就感动了上万人,以王维的《相思》作为传作背景,主要讲述的是中国古代嘉定名士王初桐与发

  • 往事不言愁余生不悲秋什么意思?心灵稿全文阅读

    文史百科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传统文化

    “往事不言愁,余生不悲秋”是最近在网络上很火的一句话。从字面来理解,意思是说过去的事情就不要在多忧愁,这样以后日子也能更轻松一些。实际上还是讲的一些老道理,只不过换了一种表现形式。当然这篇心灵稿的质量还是挺高的,也不是什么千篇一律的鸡汤文,这次能实打实的给你一种完全不同的感觉

  • 《老酒馆》观后感

    文史百科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传统文化

    年代剧《老酒馆》相信很多人都在看了,截止到目前,整部剧的剧情已经过去了一半了,相信每个看了的人在自己的心中都有着不同的感受。这部年代剧是有众多个老戏骨连个出演的,主演是陈宝国,主要就是围绕着老酒馆而展开来的故事。接下来小编就给大家分享一些观众的剧评以及观看后的感受。剧评刚刚登陆北京卫视、广东卫视的&

  • 崇祯死局是什么意思?

    文史百科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传统文化

    了解过明朝历史的小伙伴们都知道,大明在进入覆灭前的一段时间里,步入了一个被后人所称之为的“崇祯死局”的困境当中。抛开明朝灭亡,亡于嘉靖的说法,也正式这个死局导致了大明朝的彻底覆灭。那么这个崇祯死局到底是一个什么意思呢?接下来我们就一起来了解一下吧。简单来说,崇祯时期因为天灾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