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中秋节有哪些传说故事?关于中秋的传说典故介绍

中秋节有哪些传说故事?关于中秋的传说典故介绍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一个人精彩 访问量:2226 更新时间:2024/2/25 15:59:12

马上就要迎来今年的中秋节了,现代人跟古人过中秋的方式已经变的十分不同。古人过中秋还是以各种习俗为主,但现代人可能只是把中秋当成一个小假期。其实中秋在古代算是一个比较盛大的节日,会展开各种有趣的活动。当然现代人的生活节奏已经完全不同,所以也没太多可比性,那这次是要为大家讲讲和中秋有关的神话故事,嫦娥奔月大家都很熟悉,除了这个中秋还有哪些传说典故呢?

第一传说:唐高祖与“祝捷饼”

中秋节的第一主角是月饼。关于月饼的来历,传说很多,较流行的观点是出现在唐朝。唐初,东突厥势力强大,李渊太原起兵时曾向突厥始毕可汗称臣,以换取北方的相对安定。唐朝建立后,突厥一方面支持薛举刘武周等割据势力,与唐朝分庭抗礼。另一方面,又自恃兵强马壮,不断举兵南下侵扰。为了平定北方外患,唐高祖李渊委任当时著名将领李靖为北征总指挥(行军总管),反击突厥,最终得胜。

李靖凯旋之日正好是八月十五,恰巧当晚有吐鲁番人向李渊献饼祝捷。李渊其时正与群臣分享李靖胜利的喜讯,看到圆圆的祝捷饼十分高兴,笑对当空,脱口而出——“应将胡饼邀蟾蜍”。这句话的大概意思是,应该邀请月亮之神下凡来,与大家一起分享这可口的胡饼。李渊遂将胡饼分给群臣,君臣一道品尝,赏月。据说,八月十五中秋节吃月饼习俗由此而来,并由宫中传到民间。

其实,这个传说并不能作为月饼起源的依据。上古时,中国古人对日、月、星辰等天体十分崇拜,便有“春祭日,秋拜月,夜占星”的风俗,在拜月时,都会供上一种圆圆的小饼子,这个小饼子才是月饼的雏形。

第二传说:杨贵妃为“月饼”起名

说了月饼来历的传说,再说月饼这个名字的故事。在早期,人们并不把月饼叫“月饼”,其叫法很多,如李渊说的“胡饼”,还有“小饼”、“月团”、“宫饼”、“金饼”(宋代)、“月糕”(元代)等叫法。在唐朝,最流行的叫法自然是胡饼。过去,汉人把生活在中国北方、西方的匈奴、鲜卑、氐、羌、吐蕃、突厥等游牧民族,统称为“胡人”。胡人特有的日常食用的面饼,被汉人称为“胡饼”。这种饼圆圆的,糖馅、包以果仁等,很好吃。

那么,胡饼又是如何改称月饼的?这便与中国四大美女之一的杨玉环——杨贵妃有关了。

杨玉环,原名杨芙蓉,本是唐玄宗李隆基第十八子、寿王李瑁的妃子。杨美人通晓音律,能歌善舞,最重要的是姿色出众,真若出水芙蓉,男人见了没有不动心的。好色的李隆基听说后,便把时年已27岁的儿媳妇搞到了自己的后宫,册封为贵妃,万千宠爱集于她一身。有一年中秋节,李隆基和杨贵妃一起吃胡饼赏月。风流成性的李隆基故作风雅,觉得胡饼一名不好听,想改个名字。但起什么名字好呢?一时想不出来。杨贵妃抬头一望,其时高悬空中的一轮圆月,恰如这圆圆的胡饼,遂脱口而出——月饼。李隆基一听,连连拍手叫绝。“月饼”一名,由此叫出来了。

但这个传说似乎不靠谱。有这样的记载,唐僖宗李儇曾在中秋节赐饼给新科进士,当时此饼并不叫月饼。李儇比李隆基晚生177年,可以肯定在唐代,至少在晚唐,月饼仍不叫月饼的。有的学者称“月饼”一词出现在南宋吴自牧的《梦梁录》一书中,我查了一下,并无此词。

其实,在宋代,人们也不把月饼叫“月饼”,文人喜欢称之为“金饼”,如与梅臣齐名的宋代文学家苏舜卿有诗句:“云头艳艳开金饼”、“金饼隔林月”。在宋代,中秋吃月饼的风俗尚没有普及。到了元代,中秋吃月饼的风俗才变浓,但多称之为“月糕”。一直到明代,“月饼”才正式定名,中秋节吃月饼风俗也广为流行。如“明嘉靖《威县志》称,”中秋,置酒玩月,为月饼馈之。“明田汝成的《西湖游览志会》记载:”八月十五日谓之中秋,民间以月饼相遗,取团圆之义。"

第三传说:吃月饼与“杀鞑子”

中秋的传说多是美妙的,但这个“杀鞑子”的故事却渗透了一段不愉快,它与元末起义的传说有关。在元未,天灾人祸连连,民不聊生,蒙古人对中原汉人的统治也更为严厉。为防止汉人造反,还不准民间私藏铁器,十户人家才能有一把菜刀。这些奴化政策,激起了汉人的不满,民间反抗情绪强烈,各地都在酝酿起义,相约“杀鞑子”,推翻元政权。当时公开聚会是行不通的。为了传递统一行动的信号,保证隐秘,南方的朱元璋,即后来的明太祖,便选择八月十五吃月饼的机会,将写有起义信号的纸条包在月饼里,通过这种传递方式,形成了声势浩大的起义势力。

其实,这个传说应该是张冠李戴了,想出“吃月饼,杀鞑子”妙计的是当时江苏泰州的大盐商、后来在苏州称王的的吴王张士诚,而不是明太祖朱元璋。朱元璋当年并没有这么牛,他和尚、要饭出身,后来过不下去了,才跟着郭子兴闹革命,并最终夺得江山的。

第四传说:嫦娥奔月与“不老药”

嫦娥奔月,是一则家喻户晓的爱情传说,在所有中秋传说中,它是最为凄美的。嫦娥奔月怎么与中秋节联系上的?这里故事就多了。

嫦娥,原名姮娥,她是神话人物后羿的妻子。到西汉时,为避汉文帝刘恒的讳,而改称“嫦娥”。嫦娥奔月有两种版本,均见于《淮南子》。一种版本是,嫦娥偷吃不老药奔月:“羿请不死药于西王母,未及服食之,姮娥盗食之,得仙,奔入月中为月精也”。这句话的意思是,后羿从西王母那里得到了长生不死药,贪心的嫦娥背着丈夫偷后吃后,跑到了月亮上,成为了月亮女神。

另一种版本是,嫦娥被迫吃不老药:跟后羿学习射箭术的逢蒙听说后羿搞到了长生不老药,于是前去偷窃。逢蒙未能得手,恶从胆边生,欲加害嫦娥。情急之下,嫦娥自己吞下不死药,飞到了天上。

在这两种版本之外,我曾依古人笔记进行过分析,提出了嫦娥奔月的另一种版本:她是因为丈夫后羿有了婚外情,绝情之下,才跑到了月亮上。此观点后被不少人拿去了,成了他们自己的研究心得。闲话少说。嫦娥奔月后,变成了“月精”,即月亮女神。

成神了,人间便就开始拜神嫦娥了,但拜月是女人的事情,即所谓“男不拜月,女不祭灶”。特别是结了婚的女人,在中秋节一定要拜拜月的,因为月属阴,主生育,过去是多子多福,拜月自然是希望自己多怀孕。拜月时,会供上一种圆圆的有馅的饼子,这种圆饼后来逐渐演变成了“月饼”。除了供月饼,另会有瓜果之类的时鲜,特别是有籽的瓜是不能少的。除了拜月,过去女人在中秋时,还要“摸秋”和“送瓜”,送瓜就是送子,此行为是过去中国民间乞子心愿的一种流露。

标签: 传统文化

更多文章

  • 小鸟依人的意思是什么?最开始指的是男人?

    文史百科编辑:不惹红尘标签:传统文化

    小鸟依人的意思,看字面意思其实就很好理解了,这个词将女性比作是小鸟,像小鸟一样依人,是一种柔弱可爱的状态,用小鸟来形容女性可以说是非常形象的了。但是,这个词最开始是如何诞生的?这个词背后有什么历史故事,而在这个故事里,谁又是那只小鸟,谁又是那个人?其实最开始这个词指的是一个男人。有很多形容女子的词语

  • 女真族为何要改名叫满族?

    文史百科编辑:我亦王者标签:传统文化

    说起女真族,估计不了解历史的朋友们对这个词还很陌生,但是只要说到满族,相信没有人不知道的。这个满族也可以被称之为“满洲族”,就像维吾尔族也被称之为“维族”一样。事实上所谓的女真族就是现在满族的前身,那么为何女真族要改名叫做满族呢?熟悉历史的朋友都知道,

  • 泼寒胡戏是什么?唐朝人冬天还有泼水节?

    文史百科编辑:不惹红尘标签:传统文化

    其实,古代人的生活,并没有我们现在想象中那么无聊,相反,古人真的是比现代人还要会玩,比如唐朝时期的“泼水节”,竟然是泼寒胡戏,是在大冬天的时候举办的类似于泼水节的游戏。我们知道,泼水当然是天气很热的时候,玩起来会比较舒服,但是为什么唐朝人竟然在冬天举办泼寒胡戏?唐朝前期,有一

  • 古代屏风有什么作用?为何屏风会逐渐没落

    文史百科编辑:女王范儿标签:传统文化

    屏风是中国传统文化里一种十分常见的家具,古人家中几乎都会摆放屏风。据说屏风早在周朝就已经出现,不过当时只有周天子才能享用,也是作为权力和地位的象征。从名字就能得知,屏风早期就是用来挡风的,后来随着人们审美的提高,屏风又有了美化、协调、分隔等作用。如果挑选适当,往往能和家中其他家具形成一种自然的美感,

  • 短动画《饮湖上初晴后雨》讲述的是什么?

    文史百科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传统文化

    人这一生不如意的事情有很多,是不可能改变现有事实的,唯一能改变的就是自己的心态,我们应该去换一个角度去看待事物。“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这首诗朋友们熟悉吗?为何要提到这首诗呢?其实理由很简单,因为今天小编要说到的是与这首诗同名的短动

  • 中国唱诗班短动画《元日》讲述的是什么故事?

    文史百科编辑:星辰落怀标签:传统文化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宋代王安石的这首《元日》诗相信大家都有学过了,几乎人人都能倒背如流。中国唱诗班将《元日》作为背景制作了一部动漫,今天小编就为大家简评一下中国唱诗班系列的段动画《元日》。首先给大家做个小科普,元“旦”与元&ldqu

  • 中国唱诗班短动画《游子吟》讲述的是什么故事?

    文史百科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传统文化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唐朝孟郊的这首《游子吟》相信很多朋友们在读书的时候都有学过了。随着中国动漫水平的提升,中国唱诗班系列的第三话以《游子吟》同名制作了短动画《游子吟》,动漫一出感动了不少人,今天就一起来简评一下短动漫《游子吟》。《游子吟》这一话的故

  • 中国唱诗班短动画《夜思》讲述的是什么故事?

    文史百科编辑:策马西风标签:传统文化

    近几年中国的本土动漫一直不断的蓬勃发展,无论是动画电影还是短片动画,都已经涌现出了很多非常优秀的作品了。虽说这些作品仍然会存在一些瑕疵,但是这也充分说明了国漫在成长,在进步。中国唱诗班是上海嘉定区委宣传部投资出品的系列原创动画短片,到目前已经更新有《元日》,《相思》,《游子吟》,《饮湖上初晴后雨》以

  • 满城尽带黄金甲出自哪首诗?为什么说是历史上杀气最重的一首诗?

    文史百科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传统文化

    “满城尽带黄金甲”,很多人都知道这是多年前一部电影的名字,而其中的《菊花台》也算是一首很经典的歌曲。其实,这个名字是取自于古代的一首诗,但是这首诗的作者并不见得有很多人都知道,但是这首诗却堪称是历史上杀气最重的一首诗。全诗是怎么写的,什么意思,有什么历史故事?为何说它杀气最重

  • 中国唱诗班短动画《相思》讲述的是一个怎样的故事?

    文史百科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传统文化

    “中国唱诗班”系列的短动画《相思》相信已经有不少人看过了,很多人都为之感动。目前《相思》这部短动画只出了上部,而下部可能会与《饮湖上初晴后雨》、《游子吟》等慢慢一起出炉。这短短9分45秒的动画就感动了上万人,以王维的《相思》作为传作背景,主要讲述的是中国古代嘉定名士王初桐与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