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豆蔻年华、破瓜年华是指多少岁,古代对女性年龄的称谓介绍

豆蔻年华、破瓜年华是指多少岁,古代对女性年龄的称谓介绍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晴天 访问量:2261 更新时间:2024/1/16 4:11:31

古代部分文人都比较有风情诗雅,所以在给女性年龄的称谓上面,也是采用了很多特别的叫法。例如杜牧就在自己的诗中,用“豆蔻”代指少女的青春年华。可能多数朋友都不了解豆蔻究竟是个怎么样的植物,那在下文会给大家做个简单的介绍。除了“豆蔻年华”这个说法,在其他不同年龄段,也有不同的称谓,例如金钗之年、破瓜年华等,想了解更多的话,就一起来看看吧。

1、豆蔻年华

唐代诗人杜牧有一首赠别诗:“娉娉袅袅十三馀,豆蔻梢头二月初。春风十里扬州路,卷上珠帘总不如。”成了流芳千古的经典,将十三、四岁的妙龄少女比作“豆蔻”,真乃神来之笔,带给后人无尽的遐想。

农历二月恰是豆蔻含苞待放之时,非常粉嫩,杜牧用豆蔻比喻少女,充满了小清新。

据说这首诗是杜牧写给心仪的女孩子张好好,这张好好是一个初涉风流场的小稚儿,是人见人爱的小玲珑,是清纯未染尘埃的花骨朵,让杜牧一下联想到豆寇花,充盈着暧昧与香艳的元素:姿态美好,举止清雅的十三四的年华,宛如这二月初含苞待放的一朵豆蔻花。我看遍了扬州城中十里长街的美人儿,卷起珠帘卖俏流媚,哪个也比不上你呀!

于是,十三岁被称之为“豆蔻年华”,那么,古人为什么以“豆蔻”形容十三四的女孩子呢?

在古时,早婚早嫁,十三四就要出嫁了,这时女孩子刚刚发育差不多,鲜嫩可人,宛如一朵豆蔻花,含苞未放,正是未出阁,初长成的娇羞小模样,美妙的芳龄,尤如现在十八九的姑娘,是最美好的年华,于是,后世文人约定俗成,也都以“豆蔻”代指十三四的少女。

那么豆蔻花指什么?

豆蔻,有草豆蔻、白豆蔻、红豆蔻等,

一般是指艳山姜,草木植物,叶子有点像芭蕉,果实可以食用或入药,含苞待放时非常水嫩,又称“含胎花”,其意就是“含苞待放”,未开的花苞里有一包蜜水,又叫“香水包”,用豆寇形容十三四岁的少女,体现了青涩未熟,刚刚发育。

在翠绿的叶子顶端是一根簇拥着无数花苞的茎葶,娇小玲玲的花苞一朵一朵地有序排列,当下面的花苞悄然绽放,宛如粉蝶,而上面的花苞才刚刚含羞待放。这样的娇嫩又清纯,皎洁又烂漫,唯有初长成的懵懵懂懂的十三四岁的女孩子可以与之比拟,人见人爱的小玲珑。

据说杜牧在扬州时,整日寻花问柳,风流倜傥,喜欢品论美人之姿,自称可以鉴别仙格(给这些青楼女子分等级)。

豆蔻初绽,令人倾慕,顿生情愫,精巧又绝伦,那苞蕾殷红微张,粉嫩乍现,柔若凝脂,晶莹剔透,玉般温润,绢样细腻,那抹胭脂的造型,娇艳欲滴,勾动联想,令人窒息。

2、破瓜年华

那么,古时对女人的年龄都有哪些称呼?

十二岁的女孩子称“金钗之年”,女孩子到了十二岁左右便开始二次发育,进入青春期,便可以戴钗,预示着告别童年,进入青春期的单纯羞涩,天真烂漫。

十五岁称“及笄之年”笄就是簪子,要把头发盘起来,用簪子绾住,一般情况,古时的女孩子十五岁已经初为人妇,身体发育成熟了,惹人怜爱。

《礼记》中记载:“女子许嫁,笄而字。”也就是说:女子成年,许嫁才能命“字”,故女子尚未婚嫁称之为“待字闺中”。

女人十六岁叫“破瓜年华”或“碧玉年华”,那么,何为“破瓜”,人们总会从形而下考虑,认为是指女人初次破身,也有的说是指女人月经初潮。

最早出现“破瓜”的字眼,似乎是南朝乐府民歌《碧玉歌》:碧玉破瓜时,郞为情颠倒。感君不羞赧,回身就郞抱。

清代袁枚在其所著的《随园诗话》中对这形而下的解释进行了批判,认为不是“瓜破则见红潮者”,而是文人形容女人采取的一种“拆字法”,二“八”之意,也就是两个八,指十六岁的芳龄,并举了唐代诗人“碧玉初分瓜字年”。而“碧玉”是指如“玉”般温润剔透,干净清纯,妩媚动人。

晚唐诗人段成式有“犹怜最小分瓜日,奈许迎春得藕时”;五代和凝有“正是破瓜年几,含情惯得人饶”,都是用“破瓜”代指芳龄。

翟灏的《通俗编》中也认为是拆字法,既把瓜字剖成两个“八”,来形容女人十六岁。

清代褚人获的《坚匏集》中认为:其一,“谓二八也”;其二,“女子初破体曰破瓜”。“破瓜”这字眼被“污”,演变成女人身体,是那些写小说的文人给玩坏了,增加了龌龊而肮脏的臆意,成了“破身”的代指。

明代冯梦龙在《杜十娘怒沉百宝箱》中说:“那杜十娘自十三岁破瓜”,其意“破身”,开“破瓜”被曲解之先河,与“初夜”、“破身”、“见红”联系到一起。

清代蒲松龄的《聊斋志异》中的《狐梦》中说:“妹子已破瓜矣,新郞颇如意否?”

清代李渔在《玉搔头》中写道:“到了这样年纪也该出嫁了,岂有做妓女的人,十六七还不破瓜的道理。”

由之,人们逐渐开始庸俗地用“破瓜”代指女人破身了。

客观地讲,“处女”转变成“少妇”,是正常女性的一个过程,是真正意义上成为了“女人”,没必要望而生“淫”。

3、徐娘半老

二十岁便是“桃李年华”,恰处于青春旺盛期,如桃花、李花盛开时的艳丽动人。大诗人陆游有“粉淡香清自一家,未容桃李占年华”。

二十四岁称“花信年华”,也就是暗指花期,生儿育女,享受婚姻生活。花信,应花期而来的风,节令中有“二十四番花信风”,体现了女人的温婉,柔情,靓丽与美好,花样年华,宋代诗人范成大歌曰:“东风花信十分开,细意留连待我来。”

三十岁便是“徐娘半老”了(古时人寿命短,而今日徐娘半老是指四十之后的女人),逐渐人老珠黄。

“徐娘半老”的典故出自南朝梁元帝萧绎的妃子徐昭佩

徐昭佩是南朝齐太尉、枝江文忠公徐孝嗣的孙女,侍中、信武将军徐绲的女儿,正是豆蔻年华时便嫁给了时为湘东王(后来的梁元帝)萧绎。

她年少时也是一个风采照人的大美人,但岁月催人老,妙龄一过,就没有了吸引力,时为皇帝的萧绎自然对她色衰爱驰,追逐更加年轻的女子,对她失去兴趣,这是很正常的自然规律。

但她有点不甘心被冷落,便打扮的十分风骚,浓妆艳抹来诱惑人,私下与荆州后堂瑶光寺的和尚智远私通,后来又勾搭上萧绎的随从,年轻英俊的暨季江。

暨季江发现这徐妃欲望超强,便感慨地说:“柏直狗虽老犹能猎,萧溧阳马虽老犹骏,徐娘虽老犹尚多情”,故留下“徐娘半老,犹尚多情”的典故,后来人们多取其贬义,来指那些人到中年,不甘寂寞而出轨的女人。

而其褒义词是指已经是中年的女性依旧拥有成熟的魅力,风韵犹存。

写到这里,不由“开窗逢一笑,未觉徐娘老”。

【作者简介】陈二虎,笔名红叶,蒙古族中的契丹人。翁牛特旗作家协会副秘书长。

标签: 传统文化

更多文章

  • 亡羊补牢告诉我们什么道理寓意

    文史百科编辑:女王范儿标签:传统文化

    最近很多人都问了这个亡羊补牢都告诉了我们什么道理呢?其实大家估计有知道,但是也有很多人都不知道,今天就给大家说说这些不知道的吧,有感兴趣的网友可以看看,看看这个这个亡羊补牢到底告诉了我们什么寓意吧!亡羊补牢告诉我们的道理是:出了问题之后不要一直在那懊悔不做改变,需要速度的想出补救的办法,然后去解决,

  • 哈尔滨什么意思?地名的由来

    文史百科编辑:我亦王者标签:传统文化

    说起哈尔滨,相信大家都不会陌生了,这是我国东北黑龙江省的省会,有着冰城一说。哈尔冰不仅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还是“一国两朝”发祥地即金、清两代王朝发祥地,素有“东方莫斯科”、“东方小巴黎”的美誉。那么大家知道为何要叫做&ldquo

  • 以梦为马,不负韶华是什么意思?又怎么读?

    文史百科编辑:心作祟标签:传统文化

    想必大家也都应该听说过这样的一句话叫“以梦为马不负韶华”,那么有的人要问了,这句话到底是什么意思呢?这个一句话又怎么读呢?下面我们就着这些个问题一起跟谁小编来分析看看吧。看看这些话都表达了什么样的故事吧!以梦为马不负韶华其实原话是:“以梦为马莫负韶华”

  • 四书五经指的是什么书?作者又分别是谁?

    文史百科编辑:红楼梦魇标签:传统文化

    最近很多人都在问小编这个四书五经到底是指哪几本书呢?其实这几本书大家都知道,但是如果硬要说出来这几本书具体叫什么还是比较复杂的,小编反正是说不出来的,但是问题也不大的,说不出来的网友可以跟谁小编一起来分析看看,看看具体的情况吧!四书五经指的是什么书:1、四书:《大学》《中庸》《论语》《孟子》2、五经

  • 冰心的作品有哪些

    文史百科编辑:活在梦里标签:传统文化

    最近很多人都在问这个冰心的作品集,说到冰心想必大家都知道的,非常的熟悉的,但是这个冰心都分别有哪些作品呢?这个问题一般人不怎么知道的,小编也说不出个所以然来,其实冰心的作品很多很多了,下面我们可以一起来做个盘点,下面跟随小编一起来分析看看吧,一起来学习学习了!冰心的作品大全集:著作1、 1920 《

  • 安徽三千年古镇柘皋镇怎么读柘皋镇简介

    文史百科编辑:黑姑娘标签:传统文化

    在我国一些历史悠久的城市,很多都存在一些年份非常久远的古镇,这里所说的古镇自然不是现代人建造的古镇,而是真正的从古代流传下来的古镇,今天我们要介绍的就是安徽的柘皋镇。柘皋镇这个名字可能有很多人也并不认识,那么柘皋这个名字究竟应该怎么念呢,发音是什么?柘皋镇的历史又是怎么样的,三千年的古镇柘皋镇又有着

  • 公羊传和谷梁传的区别是什么?

    文史百科编辑:语文霸霸标签:传统文化

    最近很多人都在问这个公羊传和谷梁传的区别是什么,其实这个问题也好理解,知道这两个传的特点就好了,下面小编就给大家来分析看看这个公羊传和谷梁传到底有什么区别吧,感兴趣的网友别错过了呀!说到公羊传和谷梁传的区别其实还得加上这个左传,这三个放在一起,才能对比出真实的区别,下面我们就一起来具体分析看看。《春

  • 辛酉刀法图解教程教学

    文史百科编辑:轻描淡写标签:传统文化

    最近很多人都在说这个戚继光的《辛酉刀法》还是比较厉害的,而且也流传的非常广泛,估计大家也有很多人都知道这个刀法的厉害之处了,所以也有很多人都比较想学学,那么有的人要问了,这个辛酉刀法的图解教程有没有呢?如果有的话,就一起来来练练基本功吧,期待你的加入哦!本篇戚家刀法之辛酉刀法文字,以《武艺诸谱》所载

  • 老子出关是哪个关,老子出关去了哪里

    文史百科编辑:不惹红尘标签:传统文化

    老子对于中国人来说,是最重要的思想家、哲学家之一,老子思想内涵的影响力延续至今,而道教学派更是成为不少人的信仰。老子是春秋人士,当他意识到周天子已经每况愈下后,便决定出关巡游,后来还创作出了伟大的名著《道德经》。很多朋友好奇,老子出关出的是哪个关,据记载应该是函谷关,老子在函谷关遇到尹喜,尹喜原本是

  • 最毒妇人心是谁说的,古代为何会有严重的重男轻女思想

    文史百科编辑:与世无争标签:传统文化

    不少人认为,“最毒妇人心”依然成了一句颇具歧视意味的话,谁说天下最毒的人就一定是妇人,难道男人就没有坏心肠的吗?其实会有这样一句话诞生,主要还是因为在古代封建社会,重男轻女、男尊女卑的现象太过严重,所以有些女性才会被扣上这样一顶帽子。“最毒妇人心”最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