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四书五经指的是什么书?作者又分别是谁?

四书五经指的是什么书?作者又分别是谁?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红楼梦魇 访问量:3085 更新时间:2024/1/30 4:32:21

最近很多人都在问小编这个四书五经到底是指哪几本书呢?其实这几本书大家都知道,但是如果硬要说出来这几本书具体叫什么还是比较复杂的,小编反正是说不出来的,但是问题也不大的,说不出来的网友可以跟谁小编一起来分析看看,看看具体的情况吧!

四书五经指的是什么书:

1、四书:《大学》《中庸》《论语》《孟子

2、五经:《诗经》《书经》《礼记》《易经》《春秋》

四书五经的作者分别是谁:

1、《大学》的作者——曾子

2、《中庸》的作者——孔伋

3、《论语》的作者——孔子弟子及再传弟子

4、《孟子》的作者——孟子及其弟子万章、公孙丑等著

5、《诗经》的作者——佚名,传为尹吉甫采集、孔子编订

6、《书经》的作者——先秦诸子 (其中的《古文尚书》系晋人伪作)

7、《礼记》的作者——戴圣

8、《易经》的作者——根据现代学界研究,一般认为,《周易》(64卦及卦爻辞)为周初周人所作,重卦出自文王之手,卦爻辞为周公所作。

9、《春秋》的作者——韩愈

四书五经分别讲了什么:

1、《大学》:

《大学》是一篇论述儒家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思想的散文,原是《小戴礼记》第四十二篇,相传为春秋战国时期曾子所作,实为秦汉时儒家作品,是一部中国古代讨论教育理论的重要著作。

经北宋程颢、程颐竭力尊崇,南宋朱熹又作《大学章句》,最终和《中庸》、《论语》、《孟子》并称“四书”。宋、元以后,《大学》成为学校官定的教科书和科举考试的必读书,对中国古代教育产生了极大的影响。

《大学》提出的“三纲领”(明明德、亲民、止于至善)和“八条目”(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强调修己是治人的前提,修己的目的是为了治国平天下,说明治国平天下和个人道德修养的一致性。

《大学》全文文辞简约,内涵深刻,影响深远,主要概括总结了先秦儒家道德修养理论,以及关于道德修养的基本原则和方法,对儒家政治哲学也有系统的论述,对做人、处事、治国等有深刻的迪性。

2、《中庸》:

《中庸》是中国古代论述人生修养境界的一部道德哲学专著,原属《礼记》第三十一篇,是儒家经典之一,相传为战国时期子思所作。其内容肯定“中庸”是道德行为的最高标准,把“诚”看成是世界的本体,认为“至诚”则达到人生的最高境界,并提出“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的学习过程和认识方法。

宋代学者将《中庸》从《礼记》中抽出,与《大学》《论语》《孟子》合为“四书”。宋元以后,成为学校官定的教科书和科举考试的必读书,对中国古代教育和社会产生了极大的影响。其主要注本有程颢《中庸义》、程颐《中庸解义》、朱熹《中庸章句》、李塨《中庸传注》、戴震《中庸补注》、康有为《中庸注》、马其昶《中庸谊诂》和胡怀琛《中庸浅说》等。

3、《论语》:

《论语》,是孔子弟子及再传弟子记录孔子及其弟子言行而编成的语录集,成书于战国前期。全书共20篇492章,以语录体为主,叙事体为辅,较为集中地体现了孔子及儒家学派的政治主张、伦理思想、道德观念及教育原则等。

4、《孟子》:

《孟子》是儒家的经典著作,被南宋朱熹列为“四书”(另外三本为《大学》《中庸》《论语》)。战国中期孟子及其弟子万章、公孙丑等著。最早见于赵岐《孟子题辞》:“此书,孟子之所作也,故总谓之《孟子》”。

《汉书·艺文志》著录《孟子》十一篇,现存七篇十四卷。总字数三万五千余字,260章。相传另有《孟子外书》四篇,已佚(今本《孟子外书》系明姚士粦伪作)。书中记载有孟子及其弟子的政治、教育、哲学、伦理等思想观点和政治活动。古代考试主要考《四书》与《五经》。

5、《诗经》:

《诗经》,是中国古代诗歌开端,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收集了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前11世纪至前6世纪)的诗歌,共311篇,其中6篇为笙诗,即只有标题,没有内容,称为笙诗六篇(《南陔》、《白华》、《华黍》、《由庚》、《崇丘》、《由仪》),反映了周初至周晚期约五百年间的社会面貌。

《诗经》的作者佚名,绝大部分已经无法考证,传为尹吉甫采集、孔子编订。《诗经》在先秦时期称为《诗》,或取其整数称《诗三百》。西汉时被尊为儒家经典,始称《诗经》,并沿用至今。诗经在内容上分为《风》、《雅》、《颂》三个部分。《风》是周代各地的歌谣;《雅》是周人的正声雅乐,又分《小雅》和《大雅》;《颂》是周王庭和贵族宗庙祭祀的乐歌,又分为《周颂》、《鲁颂》和《商颂》。

孔子曾概括《诗经》宗旨为“无邪”,并教育弟子读《诗经》以作为立言、立行的标准。先秦诸子中,引用《诗经》者颇多,如孟子、荀子、墨子、庄子韩非子等人在说理论证时,多引述《诗经》中的句子以增强说服力。至汉武帝时,《诗经》被儒家奉为经典,成为《六经》及《五经》之一。

《诗经》内容丰富,反映了劳动与爱情、战争与徭役、压迫与反抗、风俗与婚姻、祭祖与宴会,甚至天象、地貌、动物、植物等方方面面,是周代社会生活的一面镜子。

6、《书经》:

《尚书》,最早书名为《书》,是一部追述古代事迹著作的汇编。分为《虞书》、《夏书》、《商书》、《周书》。因是儒家五经之一,又称《书经》。现在通行的《十三经注疏》本《尚书》,就是《今文尚书》和伪《古文尚书》的合编本。现存版本中真伪参半。

西汉学者伏生口述的二十八篇《尚书》为今文《尚书》,鲁恭王在拆除孔子故宅一段墙壁时,发现的另一部《尚书》,为古文《尚书》。西晋永嘉年间战乱,今、古文《尚书》全都散失了。东晋初,豫章内史梅赜给朝廷献上了一部《尚书》,包括《今文尚书》33篇,以及伪《古文尚书》25篇。

《尚书》列为重要核心儒家经典之一,历代儒客研习之基本书籍,“尚”即“上”,《尚书》就是上古的书,它是我国最早的一部历史文献汇编。传统《尚书》(又称《今文尚书》)由伏生传下来。传说是上古文化《三坟五典》遗留著作。

2018年11月,清华大学战国竹简研究成果发布,证实其中古文《尚书》系后人伪作。

7、《礼记》:

《礼记》又名《小戴礼记》、《小戴记》,成书于汉代,为西汉礼学家戴圣所编。《礼记》是中国古代一部重要的典章制度选集,共二十卷四十九篇,书中内容主要写先秦的礼制,体现了先秦儒家的哲学思想(如天道观、宇宙观、人生观)、教育思想(如个人修身、教育制度、教学方法、学校管理)、政治思想(如以教化政、大同社会、礼制与刑律)、美学思想(如物动心感说、礼乐中和说),是研究先秦社会的重要资料,是一部儒家思想的资料汇编。

《礼记》章法谨严,映带生姿,文辞婉转,前后呼应,语言整饬而多变,是“三礼”之一、“五经”之一,“十三经”之一。自东汉郑玄作“注”后,《礼记》地位日升,至唐代时尊为“经”,宋代以后,位居“三礼”之首。《礼记》中记载的古代文化史知识及思想学说,对儒家文化传承、当代文化教育和德性教养,及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有重要影响。

8、《易经》:

《易经》是阐述天地世间关于万象变化的古老经典,是博大精深的辩证法哲学书。包括《连山》《归藏》《周易》三部易书,其中《连山》和《归藏》已经失传,现存于世的只有《周易》。《易经》被誉为诸经之首大道之源”,是中华传统文化的总纲领,蕴涵着朴素深刻的自然法则和和谐辨证思想,是中华民族五千年智慧的结晶。

《易经》从整体的角度去认识和把握世界,把人与自然看做是一个互相感应的有机整体,即“天人合一”。《易经》长期被用作“卜筮”。“卜筮”就是对未来事态的发展进行预测,而《易经》便是总结这些预测的规律理论的书。《易经》含盖万有,纲纪群伦,是中华文化的杰出代表;广大精微,包罗万象,亦是中华文明的源头。其内容涉及哲学、政治、生活、文学、艺术、科学等诸多领域,是群经之首,儒家、道家共同的经典。

9、《春秋》:

《春秋》即《春秋经》,又称《麟经》或《麟史》等,是中国古代儒家典籍“六经”之一,是我国第一部编年体史书,也是周朝时期鲁国的国史,现存版本据传由孔子修订而成。

《春秋》用于记事的语言极为简练,然而几乎每个句子都暗含褒贬之意,被后人称为“春秋笔法”、“微言大义”。后来出现了很多对《春秋》所记载的历史进行补充、解释、阐发的书,被称为“传”。代表作品是称为“春秋三传”的《左传》、《公羊传》、《谷梁传》。

标签: 传统文化

更多文章

  • 冰心的作品有哪些

    文史百科编辑:活在梦里标签:传统文化

    最近很多人都在问这个冰心的作品集,说到冰心想必大家都知道的,非常的熟悉的,但是这个冰心都分别有哪些作品呢?这个问题一般人不怎么知道的,小编也说不出个所以然来,其实冰心的作品很多很多了,下面我们可以一起来做个盘点,下面跟随小编一起来分析看看吧,一起来学习学习了!冰心的作品大全集:著作1、 1920 《

  • 安徽三千年古镇柘皋镇怎么读柘皋镇简介

    文史百科编辑:黑姑娘标签:传统文化

    在我国一些历史悠久的城市,很多都存在一些年份非常久远的古镇,这里所说的古镇自然不是现代人建造的古镇,而是真正的从古代流传下来的古镇,今天我们要介绍的就是安徽的柘皋镇。柘皋镇这个名字可能有很多人也并不认识,那么柘皋这个名字究竟应该怎么念呢,发音是什么?柘皋镇的历史又是怎么样的,三千年的古镇柘皋镇又有着

  • 公羊传和谷梁传的区别是什么?

    文史百科编辑:语文霸霸标签:传统文化

    最近很多人都在问这个公羊传和谷梁传的区别是什么,其实这个问题也好理解,知道这两个传的特点就好了,下面小编就给大家来分析看看这个公羊传和谷梁传到底有什么区别吧,感兴趣的网友别错过了呀!说到公羊传和谷梁传的区别其实还得加上这个左传,这三个放在一起,才能对比出真实的区别,下面我们就一起来具体分析看看。《春

  • 辛酉刀法图解教程教学

    文史百科编辑:轻描淡写标签:传统文化

    最近很多人都在说这个戚继光的《辛酉刀法》还是比较厉害的,而且也流传的非常广泛,估计大家也有很多人都知道这个刀法的厉害之处了,所以也有很多人都比较想学学,那么有的人要问了,这个辛酉刀法的图解教程有没有呢?如果有的话,就一起来来练练基本功吧,期待你的加入哦!本篇戚家刀法之辛酉刀法文字,以《武艺诸谱》所载

  • 老子出关是哪个关,老子出关去了哪里

    文史百科编辑:不惹红尘标签:传统文化

    老子对于中国人来说,是最重要的思想家、哲学家之一,老子思想内涵的影响力延续至今,而道教学派更是成为不少人的信仰。老子是春秋人士,当他意识到周天子已经每况愈下后,便决定出关巡游,后来还创作出了伟大的名著《道德经》。很多朋友好奇,老子出关出的是哪个关,据记载应该是函谷关,老子在函谷关遇到尹喜,尹喜原本是

  • 最毒妇人心是谁说的,古代为何会有严重的重男轻女思想

    文史百科编辑:与世无争标签:传统文化

    不少人认为,“最毒妇人心”依然成了一句颇具歧视意味的话,谁说天下最毒的人就一定是妇人,难道男人就没有坏心肠的吗?其实会有这样一句话诞生,主要还是因为在古代封建社会,重男轻女、男尊女卑的现象太过严重,所以有些女性才会被扣上这样一顶帽子。“最毒妇人心”最早

  • 富不过三代的真正意思是什么?

    文史百科编辑:笑红尘标签:传统文化

    有句老话:“富不过三代。”如今一听到这句话,很多人脑海中就会浮现出“败家子、坑爹”等一系列的贬义词汇,同时也是反映着当下非常现实的一些词汇。诚然,骄奢淫逸确实是从古至今,致使富贵之家家道败落的重要原因之一。然而除此之外,就再没有其他原因“富

  • 家中有三象,神鬼不敢撞什么意思,三象指的是什么

    文史百科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传统文化

    “家中有三象,神鬼不敢撞”是一句俗语,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听说过。不过很多人就算知道这句话,可能他也不了解其中的“三象”到底是什么意思。那今天就准备借此机会,跟各位讲讲有关“三象”的含义,以及背后的故事。其实老祖宗给我们留下了很多智

  • 盖亚与女娲对比,中西母系社会的产物

    文史百科编辑:与世无争标签:传统文化

    人类的诞生对于很多人来说都是非常有意思的哲学问题,同时也引起了各界的猜测,也正是因为人们对于这个问题的好奇,所以才使得各个地区的文化对于人类的起源都有所谈岁,乃至于在许多文明的神话系统中都产生了创世母神。那么今天小编就来给大家讲一讲中西方母系社会的区别。古代中国文明和古希腊文明,虽然是两个独立发展且

  • 今日大暑上蒸下煮什么意思?

    文史百科编辑:卖萌天才标签:传统文化

    大暑作为夏季的最后一个节气,但也是一年中最热的一段时间的开始,因此大暑的时候,最要注意的就是防止中暑了。大暑的天气,很多地方都是一种湿热的状态,而在民间,大暑世界也有上蒸下煮的说法,那这个上蒸下煮是什么意思呢?大暑的时候需要注意些什么样的问题,在养生方面又要注意些什么呢?大暑的节气如何保养自己的身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