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老子出关是哪个关,老子出关去了哪里

老子出关是哪个关,老子出关去了哪里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不惹红尘 访问量:505 更新时间:2024/1/19 8:33:42

老子对于中国人来说,是最重要的思想家、哲学家之一,老子思想内涵的影响力延续至今,而道教学派更是成为不少人的信仰。老子是春秋人士,当他意识到周天子已经每况愈下后,便决定出关巡游,后来还创作出了伟大的名著《道德经》。很多朋友好奇,老子出关出的是哪个关,据记载应该是函谷关,老子在函谷关遇到尹喜,尹喜原本是想挽留老子,才要求他留下一部著作才能出关,没想到老子最后做到了。那老子出关后,究竟是去往何地了呢?

1、天降祥瑞,太上老君灵符现世

诗人在诗中所提到的“关门令尹”指的便是二千五百多年前东周时期把守函谷关的关令尹喜,他后来成为了老子的学生。

“河上仙翁”则是传说中给汉文帝讲授过老子《道德经》后化仙而去的河上公。

函谷关位于今河南省三门峡灵宝市,扼古代由洛阳西去长安所经之路的咽喉地段,因”关在谷中,深险入函”而得名,地形十分险要,自古便是兵家必争之地。

据《资治通鉴》中记载:唐玄宗开元十九年(公元741年),河南郡桃林县(今河南省三门峡灵宝市)人陈王府参军田同秀给玄宗皇帝李隆基上了一道奏折,奏折中说他睡梦中梦见了老子对他说:“我有灵符,在尹喜故宅。”

这可真是天降祥瑞,没有想到太上老君老子竟还传有灵符在世!一时间这件大事震动了整个朝野上下,唐玄宗立即遣人前去挖掘,果然在尹喜的故宅中掘得了灵符。

一心求仙访道的玄宗皇帝大喜,认为这是上天对自已的莫大恩赐,群臣也纷纷拍马屁上表称贺,并奏请加尊号改元天宝。于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盛唐时期“开元之治”的玄宗年号“开元”被改成了“天宝”年号,而发现灵符之地的“桃林”也改称作“灵宝”地名而一直沿用至今。

诗人有感于此事太过于荒诞遂写了上面的这首诗,对当时的朝庭和皇帝热衷于求仙拜道荒疏朝政不理民生的举动不无讽喻之意。

我们知道:中国古代神话传说中的老子被尊为太上老君是天上的一个大神仙,地位极其崇高,连玉皇大帝见到他都要礼让三分。所以在凡间上至皇帝老儿文武百官下至一般庶民百姓,无不对老子崇敬万分,对他的道教学说推崇备至。

历史上西汉初期由于长期战乱后社会经济民生凋敝,汉文帝汉景帝两代君主就是依靠推行了老子的“无为而治”学说,轻徭薄赋,与民修养,才使国家逐渐富强起来,造就了中国封建社会中第一个有名的盛世“文景之治”。

2、紫气东来,老子西出函谷著书

其实历史上真实的老子本姓李名耳,字聃,公元前571年的东周时期周灵王元年,老子出生于楚(原为陈)国苦县厉乡曲仁里,也就是现在的河南省周口市鹿邑县太清宫镇附近。

少年时期的老子聪明灵慧,跟随精通殷商周礼乐的老师常枞(商容)学习了许多知识。周灵王二十一年(公元前551年),老子在东周当时的国都洛邑(今河南洛阳)担任了周王朝的守藏室史。

守藏室史相当于现在的国家图书馆长,而老子当时也不过二十岁左右,可见青年时期的老子便已经学有所成知识十分渊博了。据说后来连大圣人大教育家孔子都还专门到洛邑去向老子请教学习有关周礼的知识。

大约在周敬王三十五年(公元前485年),老子时年八十多岁了,他见天下大乱,诸侯列国纷纷崛起称雄夺霸,东周王朝根本无力掌控,国势已日渐衰微,便决意离开洛邑西出函谷关去云游四方。

后来的大历史学家司马迁在《史记•老子韩非列传》中是这样记叙的:“老子修道德,其学以自隐无名为务。居周久之,见周之衰,乃遂去。至关,关令尹喜曰:‘子将隐之,强为我著书。’于是老子乃著书上下篇言道德之意五千余言而去,莫知其所终。”

却说那一日函谷关关令尹喜站在城楼上望见东方一轮明日耀出,此刻天空中恰有一团紫气自东向西浩浩荡荡飘逸而来,远远地他还看到关外道路上有一个人骑着一头牛正缓缓向城关行来。尹喜见此天文异象,心中不免暗忖道这可不是有贵人到来的迹象!

他不敢怠慢,急急忙忙地走下城楼门边恭候。不一会儿一位身着素袍、红颜大耳、双眉垂鬓、长须拂膝的老人骑着一头青牛到了关下,尹喜见来人神采奕奕道骨仙貌非同一般,急忙趋上前去恭恭敬敬地将老人迎进关内好生安歇好。得知来人正是大名鼎鼎的大学者老子,此行是欲西出关去云游四方。

尹喜早已闻得老子的大名,知道老子博学多才,学问高深,所以对老子尊重万分并拜老子为师。他心中十分不舍老子就此离去,再三恳切要求老子行前无论如何也要留下一篇著作将学问传授世人。

老子极喜爱尹喜乃一至诚至善好学之人也就答应了他的请求,于是在函谷关住下著书写作。几日后一篇广博精深文采裴然洋洋洒洒五千余字的文章写成,这就是后来传世的经典不朽著作老子的《道德经》。

从此,二千多年前老子骑着青牛西出函谷关著书一事被传为千古佳话流传下来,“紫气东来”一词也成为了汉语中的一句成语沿用至今。

后来诗圣杜甫在他的著名的《秋兴八首》律诗第五首“秋兰”诗中曾这样写道:“西望瑶池降王母,东来紫气满函关,”就是化用了这一典故。

3、经典不朽,添色中华文化宝库

老子的《道德经》只有不算太长的五千余字,全书上下两篇分成八十一章,围绕着“道德”二字阐述了极其深刻的思想内容,字字珠玑,句句经典,不愧是一部伟大的哲学思想著作,在中国古代文学史上也佔有重要的地位。

全书章法变化有致,文字参差错落,句式骈散结合,音韵和谐柔美,取得了很高的艺术成就。

书中还形成了许多在汉语文字中后世广泛使用的脍炙人口的成语:例如“紫气东来、上善若水、天长地久、善始善终、视而不见、听之不闻、深不可识、自知之明、大器晚成、宠辱若惊、功成身退、天网恢恢、疏而不漏……”等等,这些精彩成语为我们伟大的中华文化宝库添色不少!

至于那句广为人知的“福兮祸之所伏,祸兮福之所倚”更是充满了朴素的辨证主义思想火花而为人们所啧啧称道。

老子写完书后骑青牛飘然出关究竟去了何地,人们都很好奇,但史书上记载不祥,历来人们便是众说纷纭,莫衷一是。

一般来说有几种说法比较流行:

一是他出关后便一路西行去了秦地隐居,因为当时春秋未期的秦国相比中原算是比较落后的“夷狄之地”,所以就有了“入夷狄不知所终”的这种说法。

还有的说他西行之路走得更远,一直到了西域的天竺国,并且在那边帮助创立了佛教,促成了佛教和道教一起向中原内地传播,在《后汉书》中就出现了“老子化胡说”的这种说法。

另外,人们根据《庄子•外篇•天运》一书进行推测,认为老子最后还是又回到了故乡,并且在那里隐居下来。

近来有些学者根据对古籍史料的研究和实地考察,认为老子西出函谷关后经过散关(今陕西宝鸡市西南)进入了甘肃天水,后来来到了陇西的临洮一带,在那里老子修道养生,最后在临洮东山超然台“飞升(去世)”。

传说老子长寿,大约于周元王五年(公元前471年)逝世,享年一百零一岁。

老子在陇西临洮去世后,其子孙后代在此繁衍生息,发展成为“陇西李氏”一脉。唐太宗李世民其祖上也为陇西李氏出身,他在修撰的《氏族志》中称:“李氏凡十三望,以陇西为第一。”自此后世天下的李氏都尊称老子为李姓的“太上始祖”,以老子李氏一脉为宗。

古往今来千百年来,老子就是一个誉滿神州扬名世界的大思想家大哲学家大文学家,他是道家学说的创始人和始祖,他的思想对中国哲学的发展具有深刻的影响,他的经典著作《道德经》更是流传到了世界各地,被奉为世界文化名人和历史名人。

农历二月十五日是老子的生日,每年此时在他的出生地河南鹿邑太清宫,人们都要举行隆重的祭祀仪式和庙会,纪念这位充满传奇色彩的睿智的古代先哲。

【作者简介】朱新渝(欣雨),重庆市诗词学会会员。热爱学习历史文化及古典诗词,有诗文作品发表。祖籍浙江海宁盐官,现居重庆。

标签: 传统文化

更多文章

  • 最毒妇人心是谁说的,古代为何会有严重的重男轻女思想

    文史百科编辑:与世无争标签:传统文化

    不少人认为,“最毒妇人心”依然成了一句颇具歧视意味的话,谁说天下最毒的人就一定是妇人,难道男人就没有坏心肠的吗?其实会有这样一句话诞生,主要还是因为在古代封建社会,重男轻女、男尊女卑的现象太过严重,所以有些女性才会被扣上这样一顶帽子。“最毒妇人心”最早

  • 富不过三代的真正意思是什么?

    文史百科编辑:笑红尘标签:传统文化

    有句老话:“富不过三代。”如今一听到这句话,很多人脑海中就会浮现出“败家子、坑爹”等一系列的贬义词汇,同时也是反映着当下非常现实的一些词汇。诚然,骄奢淫逸确实是从古至今,致使富贵之家家道败落的重要原因之一。然而除此之外,就再没有其他原因“富

  • 家中有三象,神鬼不敢撞什么意思,三象指的是什么

    文史百科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传统文化

    “家中有三象,神鬼不敢撞”是一句俗语,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听说过。不过很多人就算知道这句话,可能他也不了解其中的“三象”到底是什么意思。那今天就准备借此机会,跟各位讲讲有关“三象”的含义,以及背后的故事。其实老祖宗给我们留下了很多智

  • 盖亚与女娲对比,中西母系社会的产物

    文史百科编辑:与世无争标签:传统文化

    人类的诞生对于很多人来说都是非常有意思的哲学问题,同时也引起了各界的猜测,也正是因为人们对于这个问题的好奇,所以才使得各个地区的文化对于人类的起源都有所谈岁,乃至于在许多文明的神话系统中都产生了创世母神。那么今天小编就来给大家讲一讲中西方母系社会的区别。古代中国文明和古希腊文明,虽然是两个独立发展且

  • 今日大暑上蒸下煮什么意思?

    文史百科编辑:卖萌天才标签:传统文化

    大暑作为夏季的最后一个节气,但也是一年中最热的一段时间的开始,因此大暑的时候,最要注意的就是防止中暑了。大暑的天气,很多地方都是一种湿热的状态,而在民间,大暑世界也有上蒸下煮的说法,那这个上蒸下煮是什么意思呢?大暑的时候需要注意些什么样的问题,在养生方面又要注意些什么呢?大暑的节气如何保养自己的身体

  • 大暑如何养生有什么禁忌?

    文史百科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传统文化

    大暑马上就要到来了,大暑节气是二十四节气中,夏季的最后一个节气,虽然说如此,但高温的天气却并不会马上就过去,秋天的凉爽天气也不会很快就到来。那么你知道2020年的大暑是几月几日星期几吗?大暑的时候在养生方面需要注意一些什么样的问题,大暑节气吃点什么会比较好呢?大暑时节在这方面又有什么禁忌吗?如何保养

  • 蜀字有什么秘密?

    文史百科编辑:元气少女标签:传统文化

    说起我国的古蜀国,这个国家一直都是一个神秘的存在。那么这个“蜀”到底是怎么来的呢?给蜀字又赋予了哪些意义呢?可以说“蜀”的起源和发展是扑朔迷离,起身世是令人神往的,但是却无法触摸到。就连身为四川人的李白也说:“蚕丛及鱼凫,开国何茫然。&rd

  • 酒过三巡什么意思,酒过三巡起源介绍

    文史百科编辑:异世邪君标签:传统文化

    “酒过三巡”是我们非常熟知的成语,意思是酒喝的比较多了,潜在含义为大家准备散场。相信多数朋友都不太清楚,这里的“三巡”到底是什么意思,其实这个不难理解。唐代以后,古人喝酒不再是席地而坐,而是围着桌子,从分餐变成了合餐,所以给客人斟酒时需要绕一圈,就像巡

  • 急急如律令什么意思,揭秘咒语中敕令的含义

    文史百科编辑:卖萌天才标签:传统文化

    喜欢看僵尸题材电影的朋友,肯定不会对“急急如律令”这句话陌生,那你知道“急急如律令”到底有着怎样的含义吗,为什么道士在施完法后,都要说这句话呢?“急急如律令”出自白居易的《祭龙文》,后来成为道教念咒驱鬼的末语。其实它的含义很简单

  • 三伏天有什么习俗

    文史百科编辑:元气少女标签:传统文化

    每一年都会有三伏天,而三伏天则是这一年中最热的一段时间。一般来说,三伏天的时间有大概一个月的时间,分为初伏、中伏和末伏。虽然往常一般是有30天,但是2020年的三伏天却有长达40天,因为中伏的时间有20天,比往常要更长一些。而2020年7月16日就是入伏的第一天。那么面对这个加长版的三伏天,又有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