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富不过三代的真正意思是什么?

富不过三代的真正意思是什么?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笑红尘 访问量:3282 更新时间:2024/2/2 8:52:36

有句老话:“富不过三代。”如今一听到这句话,很多人脑海中就会浮现出“败家子、坑爹”等一系列的贬义词汇,同时也是反映着当下非现实的一些词汇。诚然,骄奢淫逸确实是从古至今,致使富贵之家家道败落的重要原因之一。然而除此之外,就再没有其他原因“富不过三代”的原因了吗?我们有必要找寻一下这富不得长久的另外真因。

“富不过三代”这一古语是从《孟子·离娄章句下》之“君子之泽,五世而斩”衍生而来。但是,我们来看,孟子的这句经典语录本意是:正人君子的美好品质,到了第五代子孙之时,基本上就看不到了。

那么明明是讲品质,怎么就“扯”到富贵上了呢?这是因为人们发现品质与财富之传承,都很难代代延续,难免由盛转衰。那么为什么保持如此之难?而那些消失的财富又哪去了呢?这还得从古代社会制度上扒一扒了。

一、先秦时期的嫡长子继承制与战争侵略

在先秦时期,贵族与士大夫爵位与财产的继承,基本遵循嫡长子继承制。这个制度既能够一定程度上保证继承时的安全性,同时也可以保留住原本实力。

如此一来,除了嫡长嫡孙这一支之外,其他宗室就会离贵族越来越远,基本上三代之后也就只剩下“贵族后裔”这么一个所谓头衔了,落魄自然不在话下,也就“富不过三代”。至于三代时期,贵族阶层特有的特质与品质,也很可能会逐渐地与这些“贵族圈”之外的贵族后裔们越分越远,“五世而斩”如此也。

有朋友可能会说,这不是还有一支人代代相承保住“富”了吗?的确如此,因为在古代有一条不变的原则,就是“财富随着权力走”。贵族有特权更有权力,财富自然掌握在这些人手中。

二、对民间资本的强大压制

上述的例子似乎只与上流社会有关,贫民百姓为什么也“富不过三代”?看看“大一统”之后的个别制度,便可窥见一二。

虽“有权就有钱”,但是毕竟还会有少部分财富留在了民间。普通百姓如果想在权力之外发家致富,基本上就两条路:

1. 勤勤恳恳,任劳任怨,经过几代人的奋斗与积攒,有可能达到一定程度的富有;

2. 从事商业。通过智慧与勤奋能够更快地聚集财富,实现致富。

那么在古代,君主对于民间财富的发展,态度又如呢?

众所周知,秦之所以能够完成“大一统”,一个原因就是将法家制度发挥到了极致。而法家基本思想,或者说是基本原则之一,就是“重君而轻民”。体现之一,就是极力剥削民间财富而为国家或者说为君主所有。

在法家思想看来,人民富有是十分危险的事情,认为人民富有了就不会老老实实地听君主的话,就有了敢于触犯君主权威的资本。正是在法家这般极度偏激的思想左右下,秦朝严厉打击民间财富的发展。

对于勤劳耕作之家,强行推行“分家”制度。也就是说儿子娶妻成家之后,必须要从父亲那分割出一部分财产,如此一代接一代的分割下去,自然很难“富得过三代”了。

秦亡汉替,原本在景两帝“无为之治”的大方针下,民间商业得到迅速发展,地方上出现了不少富庶大户。如果硬说我国出现过“资本主义萌芽”,笔者认为可能也就是“文景之治”这一时期了。然而,武帝在位时期,为了加强中央财政收入,先后推行的“算缗”与“告缗”等一系列政策,强有力地将地方商业寡头们收拾殆尽,顺道也来了一次民间大搜刮,而寡头们的私有产业也归为“国有”。至于这种“国有化”其中之利弊,乃不言而喻,就不做赘述了。

在这样政策指导下,民间财富完全被散沙化,确实有效地实现了普通百姓“富不过三代”的官本位梦想。而且更可怕的是,这样的政策并没有随着秦汉王朝的灭亡而消失,相反却被后世王朝奉为根本国策而发扬光大。直到甲午战争之后,迫于无奈的晚清政府才摒弃了国有垄断的政策而鼓励发展民营经济。

三、对士族家族资本的有效限制

前文提及,封建帝王们致力于对民间财富的打压,还有就是“财富随着权力走”,其实此二者乃相辅相成之。帝王们想要实现打击民间财富以达到敛财目的,就离不开官僚集团,这就给了官僚们贪腐的机会。因为有利可图,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官僚集团也确实展现了尤为多的热情与积极性。再加之官僚阶层原本的特权以及汉朝“察举制”这一变相官僚世袭制度的实施,使得这一阶层权力与财富迅速膨胀,甚至到了足以抗衡皇权的程度。

这一时期,官僚阶层又称士族阶层,确实实现了“富过几代”的逆“非规律”之发展,而势头之强劲,这一阶层俨然成为了新贵族。对于这一阶层的尾大不掉之情形,历经几个朝代,几位雄才大略的君王,都不能很好地弥补这个皇权统治下的大漏洞,直到中国历史上真心最伟大的制度突破的出现与壮大,实现了这一问题的基本解决,这个制度就是科举。

科举,起源于隋朝,发展于唐朝,而完善于朝。

“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书中自有颜如玉,书中自有黄金屋”,这些广为人知的对于文化改变命运的诗句,都源自于宋朝。可以讲我国古代知识分子地位之高,赵宋一朝可谓是空前绝后。

科举制度不但为“穷人家孩子”,提供了一条改变命运的光明大道,更是一定程度上突破了官僚世袭这一政治弊端,从而起到了进一步加强皇权集中的目的,这是帝王们真正喜欢的。

当然,科举之所以能打击士族做大做强,仅仅是解决了官僚世袭问题,并没有根除士宦特权问题。因为士宦特权是吸引知识分子为皇帝所用的筹码,更是封建社会严苛等级制度的根本,这同时更是我国封建社会,中央集权体制制度的根本原则之一。因此科举只能为这一制度服务。

既然世袭制度已经被打破,那么能否延续甚至超越父祖辈的成就就得凭本事“考”来,因此那些官宦之家特别重视对子弟们的文化教育。以此寄希望于子孙后代能够持续金榜题名,保持家族名望,这也促成了“家风文化”的形成,这对于君子品质的传承也起到了积极作用。

当然了,并非投资教育以及寄予希望就一定能够达到目的,对于那些落榜,又纨绔之徒,致使家道中落,是完全正常的,因此原本的官宦之家“富不过三代”更并非鲜有。

同时,相对贫弱之家族,也可以举全族之力,给予年少子弟们尽可能好的文化教育,期望期间终能出一二才子能够光宗耀祖,从而改变家族命运。实际上“富不过三代”还有后一句,就是“穷不过五服”,这也是穷人为之奋斗的原动力。

应该说,科举被给予了太多,非拥有绝对特权阶层人民的希望。

通过上文综述,“富不过三代”与古代封建社会制度有很多关系,当然其中的个人因素也不容忽视。

然而另一方面,“富不过三代”也并非完全如此,由于特权阶级在封建社会的持续存在,“富不过三代”的社会普遍规律并不适用于这类人群。而更是由于不劳而获的财富,使得这些特权阶层逐渐沦落为社会与国家的蛀虫,更成为了吸食民脂民膏的魔鬼。这也是封建王朝周期性轰塌原因之一。在笔者看来,这些都值得当代人乃至当今社会引以为戒。

标签: 传统文化

更多文章

  • 家中有三象,神鬼不敢撞什么意思,三象指的是什么

    文史百科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传统文化

    “家中有三象,神鬼不敢撞”是一句俗语,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听说过。不过很多人就算知道这句话,可能他也不了解其中的“三象”到底是什么意思。那今天就准备借此机会,跟各位讲讲有关“三象”的含义,以及背后的故事。其实老祖宗给我们留下了很多智

  • 盖亚与女娲对比,中西母系社会的产物

    文史百科编辑:与世无争标签:传统文化

    人类的诞生对于很多人来说都是非常有意思的哲学问题,同时也引起了各界的猜测,也正是因为人们对于这个问题的好奇,所以才使得各个地区的文化对于人类的起源都有所谈岁,乃至于在许多文明的神话系统中都产生了创世母神。那么今天小编就来给大家讲一讲中西方母系社会的区别。古代中国文明和古希腊文明,虽然是两个独立发展且

  • 今日大暑上蒸下煮什么意思?

    文史百科编辑:卖萌天才标签:传统文化

    大暑作为夏季的最后一个节气,但也是一年中最热的一段时间的开始,因此大暑的时候,最要注意的就是防止中暑了。大暑的天气,很多地方都是一种湿热的状态,而在民间,大暑世界也有上蒸下煮的说法,那这个上蒸下煮是什么意思呢?大暑的时候需要注意些什么样的问题,在养生方面又要注意些什么呢?大暑的节气如何保养自己的身体

  • 大暑如何养生有什么禁忌?

    文史百科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传统文化

    大暑马上就要到来了,大暑节气是二十四节气中,夏季的最后一个节气,虽然说如此,但高温的天气却并不会马上就过去,秋天的凉爽天气也不会很快就到来。那么你知道2020年的大暑是几月几日星期几吗?大暑的时候在养生方面需要注意一些什么样的问题,大暑节气吃点什么会比较好呢?大暑时节在这方面又有什么禁忌吗?如何保养

  • 蜀字有什么秘密?

    文史百科编辑:元气少女标签:传统文化

    说起我国的古蜀国,这个国家一直都是一个神秘的存在。那么这个“蜀”到底是怎么来的呢?给蜀字又赋予了哪些意义呢?可以说“蜀”的起源和发展是扑朔迷离,起身世是令人神往的,但是却无法触摸到。就连身为四川人的李白也说:“蚕丛及鱼凫,开国何茫然。&rd

  • 酒过三巡什么意思,酒过三巡起源介绍

    文史百科编辑:异世邪君标签:传统文化

    “酒过三巡”是我们非常熟知的成语,意思是酒喝的比较多了,潜在含义为大家准备散场。相信多数朋友都不太清楚,这里的“三巡”到底是什么意思,其实这个不难理解。唐代以后,古人喝酒不再是席地而坐,而是围着桌子,从分餐变成了合餐,所以给客人斟酒时需要绕一圈,就像巡

  • 急急如律令什么意思,揭秘咒语中敕令的含义

    文史百科编辑:卖萌天才标签:传统文化

    喜欢看僵尸题材电影的朋友,肯定不会对“急急如律令”这句话陌生,那你知道“急急如律令”到底有着怎样的含义吗,为什么道士在施完法后,都要说这句话呢?“急急如律令”出自白居易的《祭龙文》,后来成为道教念咒驱鬼的末语。其实它的含义很简单

  • 三伏天有什么习俗

    文史百科编辑:元气少女标签:传统文化

    每一年都会有三伏天,而三伏天则是这一年中最热的一段时间。一般来说,三伏天的时间有大概一个月的时间,分为初伏、中伏和末伏。虽然往常一般是有30天,但是2020年的三伏天却有长达40天,因为中伏的时间有20天,比往常要更长一些。而2020年7月16日就是入伏的第一天。那么面对这个加长版的三伏天,又有一些

  • 孙子兵法中计篇的“计”是什么意思,并非指计谋

    文史百科编辑:语文霸霸标签:传统文化

    《孙子兵法》共有十三篇,第一篇讲的是《始计篇》。很多人理解这里“计”字的含义出现了偏差,认为书中“计”是计策、计谋的意思,其实不然。《计篇》的核心是告诉世人,在开战之前需要制定好战略策划,估算己方胜与负的概率。“慎战”才是孙子在

  • 甄嬛传娘娘同款花生酪如何制作?

    文史百科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传统文化

    《甄嬛传》这部剧相信不少朋友们都有看过了,重刷即便的朋友也是不占少数了。在关注精彩剧情额同时,很多朋友们也会关注起这部剧中出现的一些美食,就比如说眉姐姐最爱的藕粉桂花糖糕、华妃爱吃的蟹粉酥,以及经常被提到的花生酪。那么与《甄嬛传》同款的花生酪该怎么制作呢?下面小编就来给大家分享一下。花生酪,非常传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