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惊蛰当天吃什么

惊蛰当天吃什么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策马西风 访问量:3033 更新时间:2024/2/25 6:01:19

说到这个二十四节气中的惊蛰节气,想必大家也都知道的吧,非常重要,而且有意义的一个节日,万物复苏了,那么也有人问了,惊蛰竟然是二十四节气里面的节日,那这个惊蛰当天吃什么呢?这个问题也比较有意思了,下面我们一起来分析学习看看。

1、惊蛰当天吃什么

1.1、梨子

惊蛰吃梨是北方的民间习俗。农民在惊蛰日要吃梨,意为与害虫别离。春回大地,气候比较干燥,很容易使人口干舌燥。生梨性寒味甘,有润肺止咳、滋阴清热的功效,所以梨特别适合在这个季节食用。

传说闻名海内的晋商渠家,先祖渠济是上党长子县人,明代洪武初年,带着信、义两个儿子,用上党的潞麻与梨倒换祁县的粗布、红枣,往返两地间从中赢利,天长日久有了积蓄,在祁县城定居下来。雍正年间,十四世渠百川走西口,正是惊蛰之日,其父拿出梨让他吃后说,先祖贩梨创业,历经艰辛,定居祁县,今日惊蛰你要走西口,吃梨是让你不忘先祖,努力创业光宗耀祖。渠百川走西口经商致富,将开设的字号取名“长源厚”。后来走西口者也仿效吃梨,多有“离家创业”之意,再后来惊蛰日也吃梨,亦有“努力荣祖”之念。

1.2、蛋

除了吃梨,民间还有惊蛰吃蛋的说法,据说是因为惊蛰这一天要祭祀白虎,而白虎通常獠牙张嘴,只有以蛋喂食,饱食后它就不会伤人了。而经过演变,当初喂给白虎的鸡蛋,如今变成了喂给人们自己啦。

每星期不宜吃超过三只蛋黄,蛋白则不在此限,而且每天不应摄取超过300毫克胆固醇。原来蛋白不含脂肪,也不含胆固醇,是接近纯蛋白质的食物,所以蛋白的摄取量不像蛋黄般受限制。

1.3、炒豆

在陕西,一些地区过惊蛰要吃炒豆。人们将黄豆用盐水浸泡后放在锅中爆炒,发出噼啪之声,象征虫子在锅中受热煎熬时的蹦跳之声。

黄豆真的是价廉物美,对于女人来说,它含有的异黄酮素又能产生与雌激素荷尔蒙相似的效用,降低血液胆固醇,保护心脏,预防乳癌骨质疏松的情况。

1.4、玉米

在少数民族地区,广西金秀县的瑶族在惊蛰日家家户户要吃“炒虫”,“虫”炒熟后,放在厅堂中,全家人围坐一起大吃,还要边吃边喊:“吃炒虫了,吃炒虫了!”尽兴处还要比赛,谁吃得越快,嚼得越响,大家就来祝贺他为消灭害虫立了功。其实“虫”就是玉米,是取其象征意义。

玉米是很多人非常喜欢的食品,美味可口,营养价值高。它含纤维素特别高,而纤维素可加速肠道蠕动,降低胆固醇吸收,预防冠心病。此外,玉米中还含有大量镁,镁可加强肠壁蠕动,促进机体废物的排泄,对于减肥非常有利。

1.5、芋头

赣南闽西一带的客家人,在惊蛰这天要在热水中煮带的芋子、炒黄豆(代表消灭多种虫害)。

中医认为芋头可补中益气,因其含有丰富的黏液皂素及多种微量元素,可帮助机体纠正微量元素缺乏导致的生理异常,同时能增进食欲,帮助消化。

1.6、醪酒

春天到来,人的全身汗毛孔也开了,西北有些地方在惊蛰节要家家户户喝醪酒、吃鸡蛋煎饼拌芥末汁,驱除身体积存的寒气。

醪酒的制作方法简便而有独特的技巧,须得有匠人专酿,并非人人都会。它的做法:先将糯米用水淘进杂质,再浸泡温水中约十二小时,搭出上笼蒸熟,倒在未使用过的油脂肉类的净案板上,凉冷,用蒸了米的蒸锅水撒在米上,使米的适量的甜酒曲,装入瓷盆,放在约摄氏50度的热炕上,用干净棉褥盖严,过一昼夜半,揭开被褥,就可以闻到浓郁的酒香气味,说明醪酒已经酿成,连盆放到冷凉处,准备食用。

1.7、煎饼

在山东的一些地区,农民在惊蛰日要在庭院之中生火炉烙煎饼,意为烟熏火燎整死了害虫。

煎饼因是用原粮制作,麸皮没有去掉,所以营养丰富,吃起来香酥松柔,且便于存放和携带,是一种极富特色的地方食品。有人认为,食用煎饼需要较长时间的咀嚼,因而可生津健胃,促进食欲,促进面部神经运动,有益于保持视觉、听觉和嗅觉神经的健康,减缓衰老,不失为一种保健食品。

2、惊蛰节气简介

惊蛰,又名“蛰”,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三个节气。斗指丁,太阳到达黄经345°,于公历3月5—6日交节。

惊蛰反映的是自然生物受节律变化影响而出现萌化生长的现象。春雷始鸣,气温回升,昆虫萌动,“九九”已尽,“九尽桃花开,春耕不能歇”。物候:桃红李白,莺鸣燕来,布谷催耕。惊蛰万物萌动,细菌滋生,容易引发感冒发热和肝病发生。养生需注意防春温流感,饮食清淡养肝脾,多吃蔬菜清肠胃,早睡早起多锻炼。[1]

惊蛰,为干支历卯月的起始;卯,仲春之月,卦在震位,万物出乎震,乃生发之象。一岁十二个月建,每个月建对应一卦,卯月(含惊蛰和春分两个节气)对应的是雷天大壮一卦;大壮卦的卦象就是天上开始打雷了,雷在天上响,非常形象。“卯”,冒也,万物冒地而出,代表着生机;所以卯月(二月)也是能量迸发的月份,一年春耕由此开始了。

惊蛰时节,春气萌动,大自然有了新的活力。所谓“春雷惊百虫”,是指惊蛰时节,春雷始鸣,惊醒蛰伏于地下越冬的蛰虫。惊蛰节气的标志性特征是春雷乍动、万物生机盎然。从中国各地自然物候、气候进程看,“惊蛰始雷”仅与中国南方部分地区的自然节律相吻合。

3、惊蛰节气历史渊源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说:“二月节,万物出乎震,震为雷,故曰惊蛰。是蛰虫惊而出走矣。”实际上,昆虫是听不到雷声的,大地回春,天气变暖才是使它们结束冬眠,“惊而出走”的原因。中国各地春雷始鸣的时间早迟各不相同,就多年平均而言,云南南部在1月底前后即可闻雷,而北京的初雷日却在4月下旬。“惊蛰始雷”的说法则与沿江江南地区的气候规律相吻合。[3]

惊蛰在历史上曾被称为“启蛰”。在现今的汉字化圈中,日本仍然使用“启蛰”这个名称。西汉时期辑录的《大戴礼记·夏小正》曰:“正月启蛰”。据说是因为汉朝第六代皇帝汉景帝的讳为“启”,为了避讳而将“启”改为了意思相近的“惊”字。唐代以后,“启”字的避讳已无必要,“启蛰”的名称又重新被使用,但由于也有不用惯的原因,大衍历再次使用了“惊蛰”一词,并沿用至今。日本与中国一样,在历代的具注历中使用“惊蛰”。此后,日本也采用了大衍历与宣明历。“启蛰”的名称在日本的使用始于贞享改历的时候。

西汉戴德《大戴礼记·夏小正》曰:正月启蛰,言发蛰也。万物出乎震,震为雷,故曰惊蛰。是蛰虫惊而出走矣。元代吴澄《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二月节……万物出乎震,震为雷,故曰惊蛰,是蛰虫惊而出走矣。”

3、惊蛰习俗风俗

3.1、综述

惊蛰的主要习俗有蒙鼓皮、驱虫、打小人、吃梨等。

3.2、吃梨

惊蛰有吃梨的习俗。这是因为惊蛰后天气明显变暖,人们容易口干舌燥、外感咳嗽。而梨子性寒味甘,有润肺止咳、滋阴清热的功效。吃梨,对身体很有滋养作用。

3.3、蒙鼓皮

响雷,是惊蛰节气的重要特征。古人想象雷神是位鸟嘴人身,长了翅膀的大神,一手持锤,一手连击环绕周身的许多天鼓,发出隆隆的雷声。惊蛰这天,天庭有雷神击天鼓,人间也利用这个时机来蒙鼓皮。《周礼》卷四十《挥人》篇上说:"凡冒鼓必以启蛰之日。“注:“惊蛰,孟春之中也,蛰虫始闻雷声而动;鼓,所取象也;冒,蒙鼓以革。”可见不但百虫的生态与一年四季的运行相契合,万物之灵的人类也要顺应天时,凡事才能达到事半功倍之效。

3.4、打小人

香港、澳门一向有“打小人”的习俗。传说中白虎是口舌、是非之神,每年都会在这天出来觅食,犯之则在年内遭邪恶小人兴风作浪,阻挠前程发展,引致百般不顺。因此大家都要买份纸料,内含纸老虎、吉纸、小人纸等去“打小人”。

3.5、祭白虎化解是非

在广东一带民间有在惊蛰“祭白虎化解是非”的说法,据称白虎为口舌之神,每年会在这天出来觅食,开口伤人,所谓“祭白虎”,便是祭拜用绘制黄色黑斑纹的纸老虎。

标签: 传统文化

更多文章

  • 惊蛰节气的古诗词赏析

    文史百科编辑:黑姑娘标签:传统文化

    惊蛰一到,气温就要开始回暖了,春雷乍响,惊醒了蛰伏于地下过冬的蛇鼠虫蚁。“蛰”是藏的意思,惊蛰则是春雷乍动,雨水增多,气温开始回升,万物生机盎然,是万物生长的好时光,惊蛰是耕种的好时节,我国各地随着气温回升,日照增加,由南向北渐次进入春耕时节。1、描写惊蛰古诗赏析1.1、[唐

  • 惊蛰节气吃什么

    文史百科编辑:女王范儿标签:传统文化

    惊蛰,这是二十四节气当中的第三个节气。在惊蛰之后,春季的氛围就更加浓厚了,一声声的春雷惊醒了冬眠“蛰伏”中的虫子、动物,故称之为“惊蛰”。那么在惊蛰这天有什么习俗呢?吃些什么东西呢?下面就跟着小编一起来了解一下吧。1、惊蛰需要注意什么春雷响,万物长。惊

  • 惊蛰节气的古诗词大全

    文史百科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传统文化

    又到了惊蛰了,惊蛰这个节气的到来就很明显的说明了,春天就真的来了,冬眠的动物都复苏了,所以二十四节气中的惊蛰这个节气意义非凡。今天我们就一起来看看古代人是怎么来看待这个惊蛰节气的吧,一起看看惊蛰的古诗词有哪些吧,对这个问题感兴趣的一定别错过了!1、《有怀正仲还雁峰诗》宋·舒岳祥松声夜半如倾瀑,忆坐西

  • 万人空巷形容哪种场合,庆祝欢迎还是人烟稀少

    文史百科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传统文化

    其实从字面意思大概就能猜到万人空巷是用来形容哪种场合,该成语出自苏轼的七言律诗《八月十七复登望海楼》。在现代也是一个使用频率非常高的成语,大部分朋友应该都听说过。如果不清楚万人空巷的含义的话,就不要错过下文啦。顺便和大家介绍下《八月十七复登望海楼》的全文,以及苏轼的资料。1、万人空巷含义万人空巷本义

  • 贵州茅台镇十大酒厂排名

    文史百科编辑:胖次标签:传统文化

    最近很多人也都在说这个茅台镇的酒,是真的很贵了,小编一直以为这个茅台镇的酒就只有一家,就叫茅台酒,其实并不是这样的,茅台镇的酒厂很多很多的,有知名的,有不知名的,大大小小的酒厂不知道多少家,所以这个大家不要搞错了。今天我们就一起来看看这个贵州茅台镇的十大酒厂排名吧,看看贵州茅台镇排名前十的酒厂是哪些

  • 全国喝早酒的地方盘点

    文史百科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传统文化

    说到这个早酒文化其实也还是有很多地方有的,但是这个湖北地区其实比较多一点,但是其他的一些地方也是有的,比如说北方地区也有,所以并不是独一无二的,最近很多人也都问了,这个全国各地喝早酒的地方有哪些呢?哪些地方有喝早酒的文化呢?下面我们不妨就着这个问题一起来研究看看!1、湖北地区湖北的公安,监利,松滋,

  • 相敬如宾能用在哪些人之间

    文史百科编辑:君莫笑标签:传统文化

    说到这个相敬如宾这个成语也还是有很多人很多人都知道的,也是非常的经典的一个成语了,那么最近也有人问了。这个相敬如宾具体能在哪些人之间呢?到底是爱人,还是说家人朋友之间呢?这个问题也值得深思,下面我们一起来分析看看!1、相敬如宾能用在哪些人之间相敬如宾能用在“夫妻之间”,并适合

  • 大风歌好在哪,大风歌具有哪些特点

    文史百科编辑:胖次标签:传统文化

    《大风歌》虽然只有朴素的三句话,但读下来会有一种气势磅礴的感觉。刘邦并不是一位读书人,但也不妨碍他写出这样的诗句。当然,有不少朋友还理解不了《大风歌》到底好在哪,这三句话的意思很简单,也没有什么特殊的含义,为什么会得到比较高的评价呢?其实如果展开来看,《大风歌》具有三大特点,当然这也是结合了整个汉朝

  • 荆州人为什么喝早酒

    文史百科编辑:策马西风标签:传统文化

    说到这个早酒文化,小编一开始还真的不知道,在影响中,喝早酒的人那肯定是酒麻木了,就是一天天除了喝酒什么事情都不干的人。但是其实当我们真正的了解这个早酒文化之后,你会发现其实我们都错了,早酒文化是有很多很多这个讲究的,也是有很长一段历史的,是一个地区生活习性的保留,是文化的符合。所以下面我们就一起来研

  • 全国喝早酒的地方都有哪些

    文史百科编辑:活在梦里标签:传统文化

    最近在看一些文化的相关的内容,发现有一些地方存在一种早酒文化,小编百思不得其解,一大早就喝醉了,那白天还做事情不做事情呢?这个疑问一直萦绕在小编的脑海里面,经过小编的各种查询发现了,这个早酒文化其实由来已久了,而且也还是有很多讲究的,不得不承认很有地方风俗,值得研究。今天我们就先来盘点一下,全国都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