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床前明月光的床指什么,究竟是窗还是胡床

床前明月光的床指什么,究竟是窗还是胡床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星辰落怀 访问量:914 更新时间:2024/1/24 23:38:40

李白的《静夜思》在国内可以说是家喻户晓,这首诗表达了李白对家乡的思念之情,语言虽然朴素,但让人感同身受。不过这首诗有很多细节,可能很多人都理解错了,例如第一句“床前明月光”中的“床”字,其实这里的“床“并不是指我们睡的床,而是“窗”。不过还有另一种说法,称“床”是胡床,那胡床又是什么东西?下面就准备跟各位讲讲这个问题,如果感兴趣的话就别错过啦。

“床”是“窗”之说和“胡床”之说

目前比较主流的说法有,床前明月光的床其实是“窗”的通假字,理由有二。一是床和窗读音相似,再者在窗前赏月比较符合我们的正常思维。但对这种说法的反驳理由也十分有力,一是根据古人通假字的习惯,一般是有这个读音而没有这个字才会用已有的字代替,且这是一种约定俗成的方式。但明显在古代早已有“窗”这个字,而且也没有其它诗句能够佐证“窗”是床的通假字。

另一种说法则是“胡床”之说。以马未都为代表的学者认为“床前明月光”的床应该是胡床。胡床就是古时候一种可以折叠的交椅,类似方便折叠携带的小板凳或者吊床。再者李白出生在胡地,在自己的诗中,使用自己家乡的方言也不足为奇。但从《静夜思》的写作背景可知,这首诗创作于太白下榻扬州旅社时,在汉地之处,又从何处去找胡地的“胡床”呢?

床为本意之说

郭沫若先生提出质疑之前,很长一段时间学术界并未对“床前明月光”中的“床”即睡床提出异议,在李白的其它诗中,“床”也都为睡床,比如“床中绣被卷不寝”、“罗帷绣被卧春风”、“笑倚东窗白玉床”······其中“床”都属于单独使用,并未有其它代指之意。但笔者认为以其它之诗佐证此诗,并非有足够的力量能够支撑。李太白的诗歌历来以随意夸张著名,联想之时各种修辞更是信手拈来,谁说在经典诗歌中,就不允许诗仙有自己的想象和创新呢?

另一方面,若是做床本意之说,那么应该是在旅社的室内,“疑是地上霜”作何解释呢?地上又如何全是“霜”呢?再者,若是躺在床上“举头望明月”,低头的动作岂不是太过高难度?

井床之说

另一种被普遍认可的说法则是井床之说。首先《说解字》中并未收录有“床”字,而是“牀”字。原始的床是版筑两堵墙矮墙,中间堆放填充草或者皮以供坐躺,牀字左边的偏旁就是“墙”的古字。后来,床演变为有底座、有围栏的基本样式,比如河道就是在两岸夹水,所以也叫做河床。再到后来,就直接管有一定承载能力的平台叫床了。

再说到井床,古时候人们凿井,为了维持井水的清澈,不被周围的泥泞污染,会特意将水井周围的地面铺上砖石或者木板之类,做一些硬化处理。水井周围这些硬化的地面就叫做“井床”,同时为了以防万一,避免人和牲畜掉入井中,发生意外,人们又在井旁加上了井栏,也就是类似于我们今天的防护栏,因此,井栏也算是井床的一部分。杜甫的诗中就曾有描写井床的诗句:后园凿井银作床,金瓶素绠汲寒浆。

所以为什么床前明月光的床就是井床呢?

首先从诗歌的主题分析,这是一首思念家乡的诗歌。我们知道成语中常有“背井离乡”这样的词语,也有比较常说的“乡井”,虽然最开始这些词语成语中的井都是指井田制,古时候八家为一井,井田制也是周代最基层的组织形式,但井田制在战国末年就趋近消灭,后来的人民对这样一种组织形式逐渐陌生,但却对于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水井记忆深刻。

在那时,家中生了小孩也得向水井报告,表示从此希望水井养育。再者那时祭祀水井也是一项十分重要的活动,从某种意义上说,“井”代表了家乡,象征着家乡的养育。

再说水,水是流动的,人们常常认为天下的水是一体的,比如“日日思君不见君,共饮长江水”,这里的水,通着家乡的水,见到水,又怎能不怀念家乡?加上月光也是千里之外,共同寄思念的物,例如“滟滟随波千万里,何处春江无月明”,井水映照着月亮,月光洒满扬州大地,思乡之情,何以为载?

第二,水井边是农耕社会人们社交娱乐和货物交易的公共场所。《说文解字》中就曾记载:“古者二十亩为一井,因为市井易,故称市井”,井边对诗人来说或许承载着幼时的记忆,也承载着家乡的风土人情,更有街坊四邻的身影,思念之情,溢于言表。

第三,井床与霜。自然现象中,我们都知道井水的蒸发会让旁边的井床春夏天多露水,而秋冬则多霜,李白写下《静夜思》时正值开元十四年的九月,“霜”之谜自然迎刃而解。

李白一代诗仙,一生创作经典诗歌无数,为中华民族留下了宝贵的文化记忆。太白的诗素来放荡不羁,浑然天成,不喜刻意雕琢,也正因此给了后人更多想象和探讨的空间,但无论作何解释,“床前明月光”所代表的意境都是独一无二的。

标签: 传统文化

更多文章

  • 黄鹤楼古诗都有哪些

    文史百科编辑:君莫笑标签:传统文化

    说到黄鹤楼想必大家也是清楚的,还是比较著名的一个地方了,在历史上黄鹤楼也是经常性的出现在了大家的视野里面,诗词里面也有,散文里面也有,小说里面也有,反正就是很多了,今天小编也给大家做一个盘点,看看这个黄鹤楼相关的古诗都有那些吧,感兴趣的一起来学习看看!《与史郎中钦听黄鹤楼上吹笛 / 题北榭碑》唐代:

  • 乡村四月古诗的意思什么?(含拼音、下一句)

    文史百科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传统文化

    最近很多人都在说了有一首叫这个《乡村四月》的古诗了,其实这一首古诗非常知名的,但是又少有人知道了,小编就不知道,第一次听说了,那么有的人要问了,这个乡村四月故事到底是什么意思呢?下面我们一起来学习看看,看看意思是什么,还有这个拼音了,还有下一句了,感兴趣的别错过了!乡村四月古诗意思:山陵、原野间草木

  • 马诗的意思及诗意注释

    文史百科编辑:异世邪君标签:传统文化

    最近很多人都在说这个马诗的意思是什么呢?这个马诗的诗意又是什么呢?下面我们不妨就着这个问题一起来分析看看吧,一起看看这个马诗的注释是什么吧,一起来学习学习经典的古诗词——马诗,感兴趣的别错过了!马诗的意思:在燕山大漠,明月如银钩,在月光照耀下,沙尘像雪片纷纷扬扬。何时能够骑上我的铁甲快马,在清秋时节

  • 九族五服什么意思,五服指的是什么

    文史百科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传统文化

    “九族五服”是一个传统文化用语,在古代父系社会中,是以父宗为重。从高祖到玄孙,中间的九世被称为九族。而“五服”的含义更加复杂一些,一般是从两个角度来做解读。“五服论”是以天子为核心,根据亲疏和距离的不同,分别画出五个同心圆,简单

  • 管宁是一个怎样的人,管宁割席的典故是真的吗

    文史百科编辑:轻描淡写标签:传统文化

    管宁是东汉末年隐士,在天下大乱之际,他选择到辽东隐居,此后专心研究学问,不在过问世事。当时有不少人和管宁抱着同样的想法,管宁便逐渐负责起教导的工作,因此深受人们的尊敬。在《世说新语》中,有一个很著名的故事叫“管宁割席”,主要讲述了管宁和华歆绝交的原因。不过“管宁割

  • 鹿柴古诗的意思是什么

    文史百科编辑:卖萌天才标签:传统文化

    说到《鹿柴》这首古诗想必大家也都还是非常清楚的,但是说实话啊,小编竟然不知道这首诗,这个就显得十分的尴尬了,不过不要紧的,不知道的可以速度来学习学习了,下面我们就一起来分析看看这个鹿柴古诗到底是什么意思吧,感兴趣的别错过了,一起看看!鹿柴古诗的意思:幽静的山谷里看不见人,只能听到那说话的声音。落日的

  • 流觞的觞是什么意思?

    文史百科编辑:与世无争标签:传统文化

    很多可能听说过这样一个词,“曲水流觞”,听起来非常的文雅,但同时也会让人不太理解,这个词到底是什么意思?很多人可能只是了解一部分,曲水流觞的大概意思,那你知道曲水流觞具体的含义是什么吗?曲水流觞这个词又是怎么来的,是什么人发明了这种文人之间的游戏呢?曲水流觞在历史上又有着怎样

  • 中秋美食除了月饼还有什么?各地的有什么不同?

    文史百科编辑:冷默言语标签:传统文化

    很快又到了一年一度的中秋节了,中秋节作为一个传统节日,很多人都知道这一天有一种非常有代表性的美食,那就是月饼,像月亮一样很圆的月饼,寓意着团圆美满,寓意非常好。不过很多人可能除了月饼之外,很少知道中秋节的其他美食了,那么今天我们就来介绍一下,中秋节的时候除了月饼之外,还有哪些很具有代表性的美食呢?我

  • 穿青人是什么民族的人,穿青人共有多少人口

    文史百科编辑:黑姑娘标签:传统文化

    最近,南通大学来了一位新生,因为她的身份证上民族一栏填写的是“穿青人”,从而受到很大的关注。不少网友都是第一次听说穿青人这个民族,所以对此十分好奇。据悉,穿青人是明朝汉族征南将士和土族的后代,他们的传统服饰主要以尚青色为主。不过对于穿青人到底是不是少数民族其实是有争议的,之前

  • 根特祭坛画赏析

    文史百科编辑:心作祟标签:传统文化

    这是世界上的第一幅油画,创作员15世纪早期,如今珍藏与比利时根特市的辛特巴甫教堂,其主要绘画的内容是关于早期基督教的祭祀场景,所以被外界称之为“根特祭坛画。”下面小编就带着大家一起来赏析一下这幅画吧。全幅祭坛画的面积甚大,拥有3430毫米X4400毫米的可观尺寸。除艺术层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