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划拳五魁首是什么意思?

划拳五魁首是什么意思?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长街听风 访问量:616 更新时间:2024/3/26 6:47:33

我们经常可以在各种影视剧里面看到这样的一个场景,一群人聚在一起喝酒吃饭,喝到劲头上来的时候,都会开始划拳,不仅手上一直在比划,嘴里也一直在喊,比如“哥俩好”“五魁首”“八匹马”等等,很显然都是和数字有很大的关系的。但是这里面其他的都还好理解,那五魁首指的又是什么呢?划拳这个习俗又是从何而来的呢?今天就让小编带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1、喝酒助兴的习俗有哪些

自打酒圣杜康发明了酒,这种饮品很快的就融入了中华五千年的文化。上到王侯将相,下到贩夫走卒,不上不下的迁客骚人无意不好酒。

有诗云:天若不爱酒,天上无酒星。地若不爱酒,地上无酒泉。天地皆爱酒,爱酒不愧天。

刚开始酒这个东西是一人独饮,很快的就变成了对饮,接下来是酒逢知己千杯少,所以变成了群饮。虽然说一直到宋朝出现蒸馏酒(尚在考证中),但即使是低度酒也禁不住一碗一碗的干喝。第一,这样喝形如闷酒容易醉;第二,酒这种东西是可以刺激神经兴奋的,这么喝实在是无趣得很。

于是乎围绕着酒开始了各种各样的游戏。譬如像什么大家都熟知的飞花令,像什么宝塔诗(第一行一个字,第二行两个字,一直到十个字以后再递减,现在被一些不太了解的人多称为百字令),这些都属于喝酒中进行的游戏,也就是酒令。

当然这些都会有很多局限性,你要是文采不行,像薛蟠对了句“女儿愁,绣房里钻出个大马猴”这种词一处非但贻笑大方,而且也扰了喝酒的雅兴。

2、划拳是怎么来的

那么酒在民间是更有市场的东西,总不能让一些老粗也来这个吧?于是在唐朝喝酒中供以助兴的游戏出现了革命性的创新——手势令的出现。手势令,也称豁拳,猜拳或拇战,即饮酒时两人同时伸出手指并各说一个数,谁说的数目跟双方所伸手指的总数相符,谁就算赢,输的人喝酒。

这种玩法到了现在就被成为了划拳,而且玩法简单到了猜“十五,二十”。当然古人不是这么简单,而且当年发明划拳的人非但不是个粗鲁不文目不识丁的匹夫,反而是为颇有学问的文人。这种玩法代代相传,为了体现出大俗即大雅,所以多了许多所谓的辞令。

3、划拳的词是什么意思

譬如“零”,最早的是“宝一对”,这个宝指的就是开元通宝,手势为握拳不出,代表财不外露。

再如“一”,最早为“一心敬”。这里有两种说法,一种是出自《高都护骢马行》中的一句“与人一心成大功”,表示咱们虽然是酒桌拼杀,但咱们还是属于同心共饮;还有一种说法是佛教用语“一心礼敬”,即“敬礼三宝之心不二也”,表示我是诚心诚意敬你喝酒,你别有什么误会。

“二”,旧时叫“两相好”,后来演变成了哥俩好,要是跟长辈就改成“爷俩好”,这个用意明显不用细说。

“三”,分成两种,一种是“三星照”,三星代表着福禄寿,喝一杯就增福添禄加寿,听着也痛快,喝着也痛快;还有一种是“三结义”,取的是“宴桃园英雄三结义”,还是代表感情好。

“四”,大部分说的是四季财,四季发财,全年皆是钱。

“五”,这个就有点讲究了,也是分成两种说法。第一种是科举考试历来要考五经,即诗,书,礼,易,春秋,单科考试第一名就成为经魁,五魁首指的就是五经魁首,这句话是用来祝福文运亨通。

这个是正说,第二种说法则是据说。相传朱棣当了皇上以后主持编纂了《永乐大典》,当时觉得天下文人莫过于此了。某次开科考的时候,朱棣心血来潮化名去了考场。没想到发榜的时候只得了全榜第五,当时龙颜大怒。皇上震怒,主考官连同一众监考官自然是吓得魂不附体,生怕朱棣砍了他们的脑袋。于是乎一帮人想出了个办法,榜是改不了了,但后面多加了个注解,表明第五名为前四名之魁首,于是五魁首这个词就流传下来了,后来还越来越被重视。

“六”,指的是六六顺。《左传》里面写明:“君义,臣行,父慈,子孝,兄爱,弟敬;此数者累谓六顺也。”

“七”,七个巧。七同乞,乞巧节,牛郎织女鹊桥相会,传到现在更被赞为是中国的情人节。

“八”,八匹马。这个又是问题中着重问的了。八匹马指的是八骏,一说是周穆王的驾车的八骏((穆)王驭八龙之骏:一名绝地,足不践土;二名翻羽,行越飞禽;三名奔霄,夜行万里;四名超影,逐日而行;五名逾辉,毛色炳耀;六名超光,一行十影;七名胜雾,乘云而奔;八名挟翼,身有肉翅。),还有一说是明成祖心爱的八骏,也就是长陵八骏(一是龙驹,二是赤兔,三是乌兔,四是飞兔,五是飞黄,六是银褐,七是枣骝,八是黄马。)。这些马都是帝王坐骑,尊贵非凡

“九”,酒常有。酒同久,长久一词出自《治安策》,“建久安之势,成长治之业”,所以酒这个令即代表杯中酒不空,又可以代表四方安定,海晏河清。

“十”,十全到。十全无论是指生病十治十愈,还是指完美无缺,亦或是十分把握,都是收尾的说法。

可见划拳简单,其背后意义并不简单。

标签: 传统文化

更多文章

  • 沆瀣一气中的沆瀣指什么

    文史百科编辑:女王范儿标签:传统文化

    最近很多人都在问这个沆瀣一气到底是什么意思,还有这个沆瀣一气中的沆瀣又是什么意思,这个成语其实听了很多很多了,但是就是不知道这个成语具体的意思是什么了,其实也就那么一回事了,下面我们一起来分析揭秘看看吧!1、沆瀣指什么沆瀣一气中的沆瀣指:两个人名。2、沆瀣出处沆瀣是指两个人名。宋钱易《南部新书戊集》

  • 一龙一猪用来比喻两个人什么

    文史百科编辑:异世邪君标签:传统文化

    最近有人对这个一龙一猪成语非常的感兴趣,那么有的人要问了,这个一龙一猪到底是什么意思呢?又用来比喻什么样的两个人呢?这个问题也比较有意思了,下面我们一起来分析揭秘看看到底是怎么回事吧!1、一龙一猪比喻什么一龙一猪用来比喻两个人:"相差悬需高下立判"。2、一龙一猪的意思比喻两个人高下相差极大。3、一龙

  • 阳春白雪和下里巴人是指两种人吗

    文史百科编辑:不惹红尘标签:传统文化

    最近有很多人都在问这个阳春白雪和下里巴人是不是指两种人呢?这个问题也比较有意思了,下面我们可以一起来分析研究看看了,嘿嘿,这个问题还是能学到很多的知识的,有对这个问题感兴趣的可以一起来学习看看吧!1、阳春白雪和下里巴人是指两种人吗答:不是,说的是作品。2、阳春白雪和下里巴人意思阳春白雪比喻高深的、不

  • 无肠公子是什么动物的代称?

    文史百科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传统文化

    说到无肠公子不知道大家知道不知道,小编反正是不知道的,最近小编有看到这样的一个问题,也还是比较有意思的,如果不知道的话,那就跟随小编一起来揭秘分析看看吧,期待大家加入了!无肠公子在古代是对“螃蟹”的别称了,值得一提的是并不是这个鸡哦,和小肚鸡肠没有什么关系了,哈哈!详细解释:

  • 唐朝时人们过中秋也会有假期吗?

    文史百科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传统文化

    最近有人问这个中秋节现在也一定是要过的,那么在古代也就是我们熟悉的唐朝。当时的人们都分别是怎么样过中秋的呢?他们是不是也有这个中秋节过呢?他们过中秋节放假不放呢?下面我们就在这些问题一起来分析看看吧!1、唐朝人过中秋有假期吗?唐朝人过中秋是有假期的。唐朝是国泰民安,国力强盛的盛世,唐开元年间《唐六典

  • 婵娟是什么意思解释

    文史百科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传统文化

    最近很多人都在说这个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这句话还是很多人都知道的,很多人也都在说的,那么大家都知道这句话是什么意思吗?还有这句话里面这个婵娟又是什么意思呢?下面我们就着这些问题一起来分析揭秘看看吧,感兴趣的网友一定别错过了,一起来学习看看!婵娟是什么意思形容姿态美好。古诗文里多用来形容女子,也形容月

  • 十首绝美宋词盘点,看看婉约之美到底怎么显现

    文史百科编辑:胖次标签:传统文化

    最近很多人不知道怎么就喜欢上了这个词了,诗词诗词,其实很多时候看的诗还是多一些,这个词就少很多了,但是词也是真正有它独特的地方,今天就给大家来盘点盘点这个比较给力的十首宋词了,一起看看来看看什么婉约之美!1、《醉花阴·薄雾浓云愁永昼》宋代:李清照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消金兽。佳节又重阳,玉枕纱橱,半夜

  • 扬汤止沸利用了什么原理避免安全事故?

    文史百科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传统文化

    最近很多人都在说这个成语“扬汤止沸”,那么有人要问了,这个成语“扬汤止沸”是什么意思呢?如果拿到现在来看的话,这个成语又告诉了我们是道理呢?也就是说成语“扬汤止沸”利用了什么原理来避免安全事故呢?这个问题也比较有意思了,下面我们

  • 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该如何正确理解,孔子这番话有道理吗

    文史百科编辑:我亦王者标签:传统文化

    “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这句话出自《论语·泰伯篇》。一般释义为,统治者需要让老百姓按照他们的意愿去做事,但不能告诉老板姓为什么要这样做。这自然不是一句好听的话,但在古代封建时期,很多帝王确实是这样做的。不过有关“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的释义其实不止

  • 眼疲劳者和醉酒者谁不适合泡温泉?

    文史百科编辑:黑姑娘标签:传统文化

    最近不少冬天了吗,很多人会选择去泡个温泉什么的,泡温泉这样的养生活动其实在中国历史上很早就有了,也是非常养生的一件事情,但是也不见得人人都适合泡温泉哦,下面就有一个问题,那就是这个醉酒者和这个眼疲劳者谁不适合泡温泉呢?下面我们一起来分析揭秘看看吧!眼疲劳者和醉酒者中这个“醉酒者&rdq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