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魏碑楷书五大代表作

魏碑楷书五大代表作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做你的英雄 访问量:4394 更新时间:2024/2/25 6:04:31

说到魏碑想必大家都知道的啊,话说魏碑是我国南北朝时期北朝文字刻石的通称了,所以艺术造诣非常非常高,所以好的作品层出不穷,那么有的人问了,有没有什么比较有代表的作品呢?其实还真的,话说有人做了个排行前五的,对这个感兴趣的网友别错过了,速度来一起揭秘看看吧。

01/

《张黑女墓志》

《张黑女墓志》(黑hè女rǔ),原名《魏故南阳太守张玄墓志》,又称《张玄墓志》。

张玄字黑女,因避清康熙帝爱新觉罗·玄烨名讳,故清人通俗称《张黑女墓志》。

北魏普泰元年(公元531年)刻,为魏墓志代表作。

原石久失,清道光年间何绍基觅得原石原拓本。

书风骏利疏朗,何绍基评为:"化篆分入楷,遂尔无种不妙,无妙不臻,然遒厚精古,未有何比肩《黑女》者。"

沈曾植评其:“笔意风气,略与《刘玉》、《皇甫鳞》相近,溯其渊源,盖中岳北岳二《灵庙碑》之苗裔。"

结字扁方,波磔处明显地带有隶书意味。楷书20行,每行20字,共367字。志文书法精美遒古,峻宕朴茂,结构扁方疏朗,多参隶意,颇带质拙。

此墓志虽属正书,行笔却不拘一格,风骨内敛,自然高雅。笔法中锋与侧锋兼用,方圆兼施,以求刚柔相济,生动飘逸之风格,堪称北魏书法之精品。

02/

《张猛龙碑》

《张猛龙碑》全称《鲁郡太守张府君清颂碑》。

北魏正光三年(522)正月立,无书写者姓名,碑阳24行,行46字。碑阴刻立碑官吏名计十列。额正书"魏鲁郡太守张府君清颂之碑"三行十二字。

古人评价其书“正法虬已开欧之门户”,向被世人誉为“魏碑第一”。

《张猛龙碑》为正宗北碑书体,碑石在山东曲阜孔庙。书法劲健雄俊。

清杨守敬评其:“书法潇洒古淡,奇正相生,六代所以高出唐人者以此”。

沈曾植评:“此碑风力危峭,奄有钟梁胜景,而终幅不染一分笔,与北碑他刻纵意抒写者不同。”

康有为谓:“结构精绝,变化无端”、“为正体变态之宗”,该碑已开初唐楷书法则的规模。

碑文记载了张猛龙兴办教育的事迹,运笔刚健挺劲、斩钉截铁,可以看到《始平公》的影响,如横、直划的方笔起笔,转折处的方棱及三角形的点等,都保留了《始平公》的旧貌。

但也并非笔笔都方,而是变化多端,有方有圆,比《始平公》更精美细腻。

字体略长,结体已经是比较标准的楷书了,结体非常端丽,有的笔画结体中,甚至有一点行书的味道,尤其是碑阴。

03/

《郑文公碑》

《郑文公碑》分为上、下两碑,用以记述郑道昭父亲郑羲生平事迹,文多谀词且有失实。

二碑书法飘逸,字态蕴藉风雅,结体宽博宕逸,气势雄浑开张,有篆之势、隶之意、草之情,清代包世臣对它大加赞赏后名气骤增,康有为称其为北魏“圆笔之宗”。

其中,下碑肃穆庄重、气宇轩昂,自清代中叶以来即为著名书法家包世臣、叶昌炽、康有为等所推重。

《郑文公碑(上碑)》正是从隶书向楷书过渡时期,笔势尚有隶意,也出现了楷书笔法。

故而集众体之长:既有篆书的笔法,隶书的体势,行书的纵逸风姿,又有楷书的端庄。

其用笔,既有篆法圆转形成的圆笔印象,又有隶法方折形成的方笔感受。

方圆兼备,变化多端,雍容大雅。

或以侧得妍,或以正取势,混合篆势、分韵、草情在一体,刚劲姿媚于一身,堪称不朽。

04/

《爨龙颜碑》

《爨龙颜碑》始建于南朝刘宋孝武帝大明二年(公元458年),距今为一千五百四十一年。

爨龙颜碑现存陆良贞元堡小学。

碑文追溯了爨换家族的历史,记述了爨龙颜的事迹。

为后人研究爨换家族及晋南北朝时代的云南历史,提供了宝贵的资料。

爨龙颜碑,词采富丽,文笔凝炼,富于感情,反映出南中知识分子爨道庆有相当高的文学修养。

就书法而言,笔力雄强,结体茂密,继承汉碑法度,有隶书遗意,运笔方中带圆,笔画沉毅雄拔,兴酣趣足,意态奇逸。

有人将它与嵩高灵庙碑相比,认为“淳朴之气则灵庙为胜,隽逸之姿则爨碑为长”,“魏晋以还,此两碑为书家之鼻祖”。

05/

苏孝慈墓志》

《苏孝慈墓志》,又称《苏慈墓志》、《苏使君墓志》等。

刻于隋仁寿三年(603)。墓志正方形,边长83厘米,37行,行37字。

光绪十四年(1888)夏出土于陕西省蒲城县,原石现存陕西蒲城县博物馆。

此墓志楷法成熟而工整,方中带圆,字体又小,兼有南帖之绵丽和北碑之峻整,集秀丽与雄劲于一身。

由此可见,唐代的楷书在隋时已定下根基,风格和欧体相近,章法整齐,结体平正。

书法结字谨严,用笔劲力,神采飞动,是隋代书法的代表作,是唐代欧阳询一派楷法的先驱。

由于墓志出土较晚,还以字迹清晰完好而著称,成为学习书法最佳范本,历来为人们所重。

标签: 传统文化

更多文章

  • 光荣时代观后感

    文史百科编辑:星辰落怀标签:传统文化

    国庆节上映的年代剧《光荣时代》可引起了不少人的关注,从播出带现在,评价一直都非常不错。这部剧主要是围绕着新中国的第一批警察与反动特务之间的斗争而展开的。由刘海波执导,张译/ 赵立新 / 潘之琳主演的一部剧情类型的电影,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观众的观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观后感1打开江苏卫视《光

  • 匹夫无罪怀璧其罪什么意思?

    文史百科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传统文化

    匹夫无罪,怀璧其罪,其实是一个成语,我们知道,成语的背后都是有一个历史故事的,后人根据这个故事总结出来一个简短的话语,可以用来警示后人。那么,这个八个字的成语到底是什么意思呢?匹夫无罪怀璧其罪讲的是什么时期的故事,故事的主人公又是什么人,这个成语又可以给我们带来怎样的道理呢?出自《春秋左传·桓公十年

  • 第七届西塘汉服文化周,各个不同方阵你都认识吗?

    文史百科编辑:落叶无声标签:传统文化

    熟悉西塘汉服文化周的人都知道,在每年的活动第一天,都会有不同的方阵表演,这些方阵按照不同时期的服饰,或者不同种类的服饰划分,几乎包含了汉服的各种形制,展现了古代不同时期的人的服饰文化,不过,如果不告诉你的话,你是否能单凭图片就辨认出这些方阵的同袍们,穿的都是什么时期,或者什么形制的汉服呢?今天的西塘

  • "赶鸭子上架"是什么意思?

    文史百科编辑:红楼梦魇标签:传统文化

    养过鸭子的人都知道,鸭子是不能上架的,与鸡是有不同的。所以要是要将鸭子赶上架是强其所难的,也可以说这位养鸭子的人也就只会养鸭子,但是却养不明白,也不同鸭子的生活规律。关于这个还有一句俗语:赶鸭子上架。那么这句话到底是怎么来的呢?接下来我们就一起来了解一下吧。用在管理上,就是说一个领导人在不了解下属的

  • 56个民族都是怎么演变而来的呢?

    文史百科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传统文化

    说到名族其实复杂也不复杂,我们中国有56个名族,其实更早的时候还不止这么多,但是现在确定下来,就有56个了,那么有的人要问了,这56个名族到底是怎么来的呢?他们的起源是什么呢?下面我们一起来分析揭秘看看吧!我们常说“56个民族是一家”,但到底是哪56个民族,他们又分别是怎么演

  • 故宫九龙壁重300吨,是如何运到故宫的?

    文史百科编辑:不惹红尘标签:传统文化

    去过故宫的人应该都看到过,故宫当中有一个九龙壁,所谓的九龙壁就是影壁的一种,而影壁是古代一种用来遮挡视线的墙壁。我们经常会在一些电视剧里面看到,一些大户人家里面,正对着大门的不是房间或者客厅,而是一个墙壁,这个墙壁遮挡住了外面的视线,这就是影壁。而故宫的影壁就是九龙壁,然而九龙壁总重量达到300吨,

  • 朱元璋有没有建成阅江楼?

    文史百科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传统文化

    很多古文写一个建筑,前提是这个建筑已经存在了,然后人们写一些赞美它的文字,抒发一下自己的感情,这是肯定的,但是现如今流传下来了一篇《阅江楼记》,可是古代却没有阅江楼这样的建筑,这是为何?或许有人说是不是毁于战火了,其实还真的不是,据说阅江楼根本就没有建起来。为什么一座没有建起来的楼,却能够有一篇文章

  • 古代守孝为什么要三年?有什么来历吗?

    文史百科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传统文化

    看过很多古代的历史,很多人都知道,在古代如果父母去世了,是需要回去守孝三年的,即便是官员,也要回家守孝三年,三年期满了之后才能够回来继续做官。而且,如果有人没有守孝,还会被人们看作是不孝,哪怕这段时间处于国家危难,或许在当时的人眼中,都是不对的。但是为什么会有这样的习俗,为什么一定要是三年的时间呢?

  • 狼狈为奸中的“狈”指的是什么

    文史百科编辑:语文霸霸标签:传统文化

    咱们中国拥有着上下5000年的万花,勤劳智慧的华夏先民们创造出了很多脍炙人口的典籍故事,以及成语之类的精神财富。可能有些人会对这些东西不会太在意,但是不得不否认的是,懂得引经据典的人,到哪里都更容易给人留下博学典雅的好印象。成语故事千千万,其中不乏赞赏溢美之词,当然拐着弯数落别人的词汇也不会少了,&

  • 尸位素餐蝇营狗苟什么意思

    文史百科编辑:胖次标签:传统文化

    说到尸位素餐和蝇营狗苟小编听得很多的地方其实就是在小说里面,但是也不太能理解到底是什么意思,但是其实问题大吗?显然也不大的,最近不少老哥都问了,那这个尸位素餐蝇和营狗苟到底是什么意思呢?下面我们一起来分析揭秘看看吧!尸位素餐尸位素餐的意思比较复杂,没有和尸体和吃的联系起来,毕竟古代字的意思和现在的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