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男色文化所表达的是什么

男色文化所表达的是什么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策马西风 访问量:4930 更新时间:2024/1/18 4:46:41

在日本的江户幕府的时代结束之后,武士的众道便很快就消失了。不过时至明治时代,男色化却依然保留了下来,而且并没有受到当时社会的歧视。在日本的明治时代除了市井的卖春业者之外,国家未来栋梁一即那学生之间的哪些男色可以说是一大特色了。而存在的原因在于,胸怀大志、潜心学的男子认为,与其沉迷“软派”的女色,不如选择“硬派”的男色。

1、同侪间流行的“硬派”男色

米泽藩士云井龙雄,在戊辰战争中参与幕府阵营,受明治政府提防,从此抑郁不得志。云井龙雄师事江户儒学者安井息轩时,曾为色欲所困,无法专心向学,他向老师请教此事,老师回答:“色欲是人的天性,难以抑制。不得已的情况下可以藉由男色排遣色欲,这么做总比耽溺女色来得好。”长州出身的三浦梧楼,于明治政府官至陆军中将,他留有下面这段逸闻:西元一八八二年(明治十五年),三浦梧楼担任陆军士官学校校长时,该校学生每晚都会侵犯陆军幼年学校的学生,三浦梧楼得知此事后,斥责幼年学校学生:“就算你们年纪较小,也不能甘心忍受他人凌辱。”三浦梧楼认为默默受辱的人不具将官资格,但他斥责的既非男色行为,也没有歧视学校中的男色风气。

大杉荣,生于西元一八八五年(明治十八年),他在自传中回顾陆军幼年学校时代,淡淡地谈起当时的男色经历:“修学旅行游泳练习时,';伙伴';几乎每晚都会侵犯左翼和低年级的少年。当晚我们也和坂田一起,闯进了第四期学生的寝室。”此外,坪内逍遥的小说《当世书生气质》于西元一八八六年(明治十九年)出版,坪内逍遥借书中一名学生之口说道:“与其沉溺女色,还不如沉溺龙阳呢。”这部小说的时代背景为明治十年,而“龙阳”则为中国战国时代魏宠爱的美男子龙阳君,后作为男色的代称。该名学生的话亦即“男色更胜女色”。明治时代的学生可说是将男色当作一种禁欲方式,因而形成独特的男色风尚。

2、文豪们年轻时的男色回忆

明治时代男学生之间的男色关系并不少见。小说家里见弴在其著作中提到:“我十二、三岁时,学生间依然有股男色风气,其中尤属学习院1等校最为兴盛。我也……曾被比我大好几届的学长追求过。”里见弴十二、三岁时,即西元一八九九年∼一九○○年(明治三十二∼三十三年)。可见即使到了明治时代后期,男色行为在学校里仍然相当见。

日本几位大文豪,于明治及后来的大正时代度过少年、青年时期,正好经历过这股男色风潮,因此经常将自己的男色体验写进作品里。

其中,森鸥外于西元一九○九年(明治四十二年)在文艺杂志《昴》发表的小说《性欲的生活》(VitaSexualis),详细记录了明治时代学生间的男色风气。这是本自传体小说,描写少年在寄宿学校的生活,主角金井湛的原型正是森鸥外自己。

主角某天来到学长的宿舍,学长突然对他说:“你过来一下,和我一起睡吧。”并想强迫主角和他发生关系。主角好不容易逃了出来,向父亲报告这件事。主角父亲一点也不惊讶,只是静静地说:“嗯,就是有那种人,你自己以后小心一点。”从这些场景可以推知当时一般人对男色的观感。时人将女色视为软派、男色视为硬派,软派虽占多数,男色却有“书生本色”的美名。小说主角金井湛在这股风潮中不耽溺女色,却也无法适应男色风俗,这部小说即是在描写他烦闷的VitaSexualis(性生活)。西元一九○一年(明治三十四年)的《万朝报》中,有一篇名为〈学生的堕落〉的文章,文中提到“父兄也认为这件事(男色)没有女色来得令人担忧”,可见《性欲的生活》主角父亲对男色的态度,在当时并不少见。

此外,太宰治于西元一九三六年(昭和十一年)发表自传性小说《回忆》,他在书中坦言,自己在学生时代曾和同学有过同性恋情。小说主角“我”十五岁时,“我和班上一个皮肤黝黑、个头娇小的同学偷偷爱着对方。放学回家的路上,我们总是两个人并肩而行。就算只是不小心碰到对方的小指,我们也会不禁脸红。”太宰治十五岁那年,即西元一九二四年(大正十三年)。

3、一窥明治至大正时代的男色风景

今东光生于西元一八九八年(明治三十一年),身兼天台宗僧侣和小说家等身分。今东光在自传小说《十二阶崩坏》中,回顾他和他所景仰的谷崎润一郎之间的对话。他谈到自己的男色经历:“我国中时有很多这方面的经验,光是同学就有三个对象,至于学弟,只要是美少年我就遇见一个是一个。”而生于西元一八八六年(明治十九年)、较今东光年长的谷崎润一郎回应道,自己小时候曾被家人提醒“绝对不可以一个人跑到户山原去玩”。

现在看来,这句话背后的含意是“去了户山原,如果被早稻田大学的学生捉住,很可能会被强暴”。户山原位于早稻田大学附近,当时盛传早大爱好男色的学生会袭击路过的男子。另外,谷崎润一郎也谈到自己就读第一高等学校时(西元一九○五年∼一九○八年),学校也有男色情事发生。

既谈到早稻田大学,就不得不提另一位文豪。井伏鳟二生于一八九八年(明治三十一年),西元一九二一年(大正十年)师事早稻田大学俄文系教授片上伸。当时片上伸强迫井伏鳟二与他发生关系,井伏鳟二拒绝后,两人之间产生嫌隙,井伏鳟二最终被迫退学。他将这段不愉快的回忆,写进了自传性小说《鸡肋集》当中。而今东光谈到片上伸时也说:“片上伸教授颇好此道,我当时听到传闻,他会捉住不排斥这类行为的学生,对他们为所欲为。”片上伸于西元一九二四年(大正十三年)辞职,离开早稻田大学。据说他离职的理由正是因为男色。杂志《日本及日本人》提及片上伸离职一事时写道:“事件起因于长期的同性恋问题,片上伸的对象至今已有十数名学生,而且片上伸对学生的爱恨情感随时在改变,连带影响学生的课业评分,学生对此愤恨不平,骚动因而扩大。”

川端康成生于西元一八九九年(明治三十二年),其小说《少年》带有回忆录性质,记录他就读住宿制中学时谈的一场淡淡的恋爱。西元一九一六年(大正五年),川端康成当时是高年级学生,同时也是宿舍的室长,他和同寝室的学弟清野互相爱慕,每晚都在棉被里拥抱、接吻。他将这段美好的回忆以及当时的心情毫无保留地写了下来。川端康成回忆这段恋情时,称这名少年是“我一生中最初的爱”,且说“他或许是我的初恋”。

藉由文学作品也可看出男色文化的时代变迁,别有一番趣味。

标签: 传统文化

更多文章

  • 为何铁路便当成为日本代表性文化之一

    文史百科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传统文化

    在日本东北山林间的津川小车站,周围是住户不过几十人的小镇,这个小镇很不起眼,除了长期居住在此处的居民之外,很少会有人在此驻足。没多久时间,远远的传来了火车的汽笛声,不是电气化火车的喇叭声,还是真真实实的火车汽笛声。声音在山谷当中回荡,是如此的宏亮、栩栩如生,有如从电影的场景上中开了出来。蒸汽火车没有

  • 春分诗词民谚俗语,关于春分谚语有哪些

    文史百科编辑:星辰落怀标签:传统文化

    说到关于春分这个节气,是一个比较重要的日子,在这一天,将会出现白天和晚上时间一样的情况。在这段时间也是一个农耕的好日子。那么关于春分的诗词谚语俗语有哪些呢?今天小编就给大家分享一下关于春分的谚语!赶紧一起来看看吧!1、关于春分的诗词《春分》西汉 司马相如日月阳阴两均天,玄鸟不辞桃花寒。从来今日竖鸡子

  • 朽木不可雕也骂的是谁,孔子为何会大动肝火

    文史百科编辑:卖萌天才标签:传统文化

    孔子很少动怒,但有一次他却大动肝火,还说出了一句非常严重的话,便是“朽木不可雕也”。朽木不可雕也虽然没有一个脏字,但本义是指一个人的品性已经败坏到了极点,已无药可救,等于是彻底否定了一个人,所以说出这样的话语,可想而知当时孔子是有多么的生气。那孔子是对谁说的呢?下面就来跟各位

  • 德国普鲁士贵族姓氏是怎样的,揭秘德国姓氏文化

    文史百科编辑:长街听风标签:传统文化

    在我国这个14亿人口的大国志宏,对于姓氏,主要是百家姓。但是对于德国这个仅仅8000万人口的国家来说,却拥有着近百万个姓氏。而且非常有趣的是,这些姓氏都有着自己的含义,就比如说厕所(Toilet)、油煎猪肉(Schweinebraten)到屁股(Po)、啤酒(Bier),可谓只有你想不到的、没有你找

  • 老人死后寿衣由谁穿上

    文史百科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传统文化

    近有看到一些比较有传统习俗的问题,人总得有一死,所以死后的一些事情到底要怎么处理呢?这个对于现在的年轻人来说,真的是太复杂了,但是其实在古代这些事情都是有不成文的规定和规矩的,就拿这个老人死了之后,寿衣由谁穿上的这个问题也还是值得大家讨论讨论的,下面我们不妨就着这个问题一起来分析揭秘看看吧!1、老人

  • 谷雨的寓意是什么,2021谷雨结婚好吗

    文史百科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传统文化

    谷雨是春季的最后一个节气,也预示着农作物即将开始茁壮成长。在气候方面,将表现为多雨天气,虽然有利于谷物生长,但空气中湿度增加,患有神经痛的人可能会进入发病期。当然,谷雨并不是一个准确的天气预报,气候是不断变化的。很多网友好奇谷雨的含义到底是什么,还有在谷雨这一天是否适合结婚呢?下面就来做个简单的介绍

  • 关于春分节气知识点详细介绍

    文史百科编辑:不惹红尘标签:传统文化

    最近不少的人也都在说春分的事情的,毕竟马上要到春分了,春分是二十四节气里面非常重要的一个节气,那么这个春分节气又有哪些讲究呢?这个问题也比较有意思的,下面我们不妨一起来仔细的学习和分析看看!1、春分节气是什么意思春分:分是平分的意思。春分表示昼夜平分。春分,是春季九十天的中分点。二十四节气之一,每年

  • 寒食节是为了纪念谁

    文史百科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传统文化

    冬至后的第105日就是寒食节,寒食节一般就是清明节的前一两天。清明节既是一个农业上的节气,同时也是人们祭奠祖先的重要时节。在清明节的衬托下,寒食节似乎就显得各位的无足轻重了,慢慢淡出了人们的视野。对于寒食节的来历,人们大多认为这是为了纪念春秋时期的介子推而设立的。1、介子推割股啖君公元前656年,春

  • 清明节最简短的来历

    文史百科编辑:语文霸霸标签:传统文化

    说起清明节,也可以称之为踏青节或冥节等等,在中国文化节令体系中有着非常独特的地位,数千年来,一直都是中华民族的重大纪念日。那么大家知道清明节是什么时候开始的吗?关于清明节有哪些传说和故事呢?那么接下来小编就来跟大家分享一些关于清明节的简短小故事吧。1、清明节简短小故事1.1、故事一传说有一年清明节,

  • 仓央嘉措《见与不见》诗词全文赏析

    文史百科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传统文化

    说到最出名的藏族诗人,那可真的是要说仓央嘉措了。他也是中国历史上非常著名的诗人。不得不说,仓央嘉措虽然是一个佛教中人呢,但是对于诗词这方面可是拿捏的非常稳。写出了很多非常有意义的情诗,而且大多都是非常细腻真挚的。比如说大家比较熟悉的《见与不见》!下面一起来看看吧!1、仓央嘉措《见与不见》全文《见与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