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酒过三巡什么意思,酒过三巡起源介绍

酒过三巡什么意思,酒过三巡起源介绍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异世邪君 访问量:2924 更新时间:2024/2/13 6:38:57

“酒过三巡”是我们非熟知的成语,意思是酒喝的比较多了,潜在含义为大家准备散场。信多数朋友都不,这里的“三巡”到底是什么意思,其实这个不难理解。唐代以后,古人喝酒不再是席地而坐,而是围,从分餐变成了合餐,所以给客人斟酒时需要绕一圈,就像巡城一样,那连着斟酒三次便称为“三巡”。今天就准备跟各位简单介绍下“酒过三巡”这个成语,想了解的话就别错过啦。

为“酒过三巡”

从“三巡”的字面看,最直的意思就是喝酒过了三轮。人给每位客人斟一次酒,如巡城一圈,斟过三次,客人都喝了,这就叫“酒过三巡”。

所谓“三巡”具体指的是什么呢?三巡一般是指主人敬主宾,主宾回敬主人,主人敬本桌客人。另外,酒过三巡,菜过五味,意思是酒菜都吃得差不多了。

比如,同桌的人有五位,那么每个人都喝了一次,就是一轮,也就是“一巡”。这是“巡”的最初的意思。后来个别地区有个延伸的意思,就是必须每个人把酒干了,才叫一巡。

但对于大多数宴饮来说,其并没有明确的数字,大多都是泛指。主人为每位客人斟酒时,就得绕桌子一圈,斟过三遍后,客人都把酒喝过了,这就叫“酒过三巡”。

因为古人有喝酒有节,过则违礼的礼节,所以在三巡完后,大家都会克制自己的酒欲,不再相互斟酒。所以说,酒过三巡,也有点到为止的意思。

也可以理解为已经给在座的每个人斟过三次酒了。这句套话明宴饮已经到了一定的深度,有什么实质性的问题可以开始谈了,或者说宴饮已经到了尾声。

“酒过三巡”来源

在唐代以前,人们进食方式一般都是席地而坐,每人配套一套餐具,分开享用,这时倒酒还未有“巡”的感觉。而随着胡床的家具传入中原后,桌子随之流行开来,人们才开始用桌子吃饭。

有一种说法:酒过三巡这种说法大概起源于人们围桌进食以后,直到到了唐代以后,才开始出现桌子这种东西,宫女执柄杓为其他宫女轮流斟酒,这才有“巡”的意味。

在宫廷之中,宫女会为其他人斟酒,随即便有了巡的意味。而古人又总喜欢倡导饮酒要节制,故而饮酒不可过三巡,而所谓的三巡,其实就是三遍的意思。

在古代,喝酒是件大事,最初喝酒的规格是按照老幼尊卑的顺序,一个个地喝,一人喝完,才轮到下一人,在座所有人都喝完一次酒,就为一轮,就像巡城一周那样,于是渐渐把喝完一轮酒比作一巡酒。

还有一说,“酒过三巡”这个词正式出现在《酒规》之后,又成了一种规矩,不过这书虽然不出名,但是这词却是被广为使用。这个说法起源于春秋战国时期。

那个时候人们的进食方式都是席地而坐,而且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餐具,分餐而食,而这种坐座位的方法在斟酒的时候也无法让人感觉到巡的感觉。

总之,“酒过三巡”不论是源于《酒规》,还是起源于唐代,我们无法考究,但是这一说法广泛流传于民间,至今适用,不得不说这是传统酒的经典。各位看,您说呢?

标签: 传统文化

更多文章

  • 急急如律令什么意思,揭秘咒语中敕令的含义

    文史百科编辑:卖萌天才标签:传统文化

    喜欢看僵尸题材电影的朋友,肯定不会对“急急如律令”这句话陌生,那你知道“急急如律令”到底有着怎样的含义吗,为什么道士在施完法后,都要说这句话呢?“急急如律令”出自白居易的《祭龙文》,后来成为道教念咒驱鬼的末语。其实它的含义很简单

  • 三伏天有什么习俗

    文史百科编辑:元气少女标签:传统文化

    每一年都会有三伏天,而三伏天则是这一年中最热的一段时间。一般来说,三伏天的时间有大概一个月的时间,分为初伏、中伏和末伏。虽然往常一般是有30天,但是2020年的三伏天却有长达40天,因为中伏的时间有20天,比往常要更长一些。而2020年7月16日就是入伏的第一天。那么面对这个加长版的三伏天,又有一些

  • 孙子兵法中计篇的“计”是什么意思,并非指计谋

    文史百科编辑:语文霸霸标签:传统文化

    《孙子兵法》共有十三篇,第一篇讲的是《始计篇》。很多人理解这里“计”字的含义出现了偏差,认为书中“计”是计策、计谋的意思,其实不然。《计篇》的核心是告诉世人,在开战之前需要制定好战略策划,估算己方胜与负的概率。“慎战”才是孙子在

  • 甄嬛传娘娘同款花生酪如何制作?

    文史百科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传统文化

    《甄嬛传》这部剧相信不少朋友们都有看过了,重刷即便的朋友也是不占少数了。在关注精彩剧情额同时,很多朋友们也会关注起这部剧中出现的一些美食,就比如说眉姐姐最爱的藕粉桂花糖糕、华妃爱吃的蟹粉酥,以及经常被提到的花生酪。那么与《甄嬛传》同款的花生酪该怎么制作呢?下面小编就来给大家分享一下。花生酪,非常传统

  • 四川话速成指南,速成教学

    文史百科编辑:红楼梦魇标签:传统文化

    说起四川,相信大家都再熟悉不过了,每天都会有无数的朋友们来到四川成都这座网红城市打卡。成都的节奏很慢,很休闲,一个非常适合生活的地方,外地的朋友来到成都,带着他们吃喝玩乐,那是再好不过的了。带着外地朋友们吃喝玩乐,自然不在话下,但若是想融入到本地的风土人情,那四川方言就是必须要通过的一关了。那么今天

  • 真正杨家将家谱

    文史百科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传统文化

    最近很多人都在问这个杨家将的真正的家谱是什么样的呢?其实这个也算有一点的说法的,下面小编就给大家慢慢分析吧,有感兴趣的可以看看,话说这个族谱什么的还是非常有争议的,意义也是非凡的,大家可以速度来看看吧!杨家将家谱简介杨家将是指我国北宋前期以杨继业为首的杨氏一门。他们戍守北疆、精忠报国,一门血洒疆场,

  • 唐宋刺青文化是怎样的?

    文史百科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传统文化

    说起纹身,相信大家不会陌生了,在大多数人的印象中,纹身的前身就是刺青了。在历史上,没有如今的纹身技术,通常都是一针一针的将图案或是文字刺在身上的。犹豫使用的是黑色颜料,不是使用的专用的刺身颜料,存在身上久了之后,颜色会变蓝或发青,所以才被称之为刺青。刺青的历史源远流长,有的刺青被当做一种刑罚,称为墨

  • 山居秋暝古诗翻译及赏析

    文史百科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传统文化

    最近很多人都在问这个山居秋暝到底是谁写的呢?还有这个山居秋暝的赏析以及翻译又是什么呢?下面我们就着这个问题一起来分析看看吧,祝福大家一起来学习看看吧,嘿嘿,期待大家的加入了!感兴趣的也别错过了!《山居秋暝》原文:作者:王维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随意春

  •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翻译以及赏析(带原文)

    文史百科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传统文化

    最近很多人都在说李白的一首诗,这首诗没有其他的诗出名,但是却非常的有内涵了,这首诗就是这个《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那么有的人要问了,这个《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到底什么意思呢?下面一起来看看《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的翻译和赏析吧!《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原文: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

  • 花甲之年是多少岁

    文史百科编辑:语文霸霸标签:传统文化

    最近有人问了这个花甲之年到底是多少岁呢?这个问题虽然比较小众,但是问题的答案什么的还是值得研究的,毕竟这些东西也是这个文化的一部分了,所以不知道的可以来学学了,下面我们就一起来研究看看!花甲之年是“60岁”了。1岁以下——襁褓2-3岁——孩提8岁(男)——始龀、韶年幼年——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