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土崩瓦解典故出处介绍

土崩瓦解典故出处介绍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一刹时的永恒 访问量:567 更新时间:2024/1/19 12:33:52

实际上在三国中,东吴一直被大家小看,其实孙权身边也是人才辈出。从周瑜鲁肃陆逊,个个都是能比肩顶级军师的人选。特别是陆逊,东吴能在夷陵之战中大胜刘备,就是多亏陆逊的计谋,当然陆逊其实早就显露才华,但当时周瑜的光芒实在太过耀眼。今天将的这个成语土崩瓦解就和陆逊有关,一起来看看是发生了什么故事吧。

今天的三国成语故事见于《三国志·陆逊传》,时间是在蜀汉章武二年(公元222年),主人公是刘备和陆逊。原文如下:

(陆逊)乃敕各持一把茅,以火攻拔之。一尔势成,通率诸军同时俱攻,斩张南、冯习及胡王沙摩柯等首,破其四十余营。备将杜路、刘宁等穷逼请降。备升马鞍山,陈兵自绕。逊督促诸军四面蹙之,土崩瓦解,死者万数。备因夜遁,驿人自担,烧铙铠断后,仅得入白帝城。其舟船器械,水步军资,一时略尽,尸骸漂流,塞江而下。备大惭恚,曰:“吾乃为逊所折辱,岂非天邪!”

这段记载的大意是:陆逊于是下令让士兵们都手拿一把茅草,用火攻对付刘备。蜀军营寨顿时火起,各路东吴大军同时向蜀军发动总攻,斩杀蜀军将领张南、冯习和胡王沙摩柯等人,一举攻破蜀军四十多座营寨。蜀军将领杜路、刘宁无路可逃,不得不向东吴大军投降。

刘备带着残部抢占马鞍山,负隅顽抗。陆逊又率部展开四面围攻,蜀军防线像土崩塌,瓦破碎一样,不可收拾,一万多名士兵阵亡。刘备趁黑夜冲出重围,靠沿途驿站烧毁将士们丢弃的乐器、铠甲来阻挡东吴大军的追兵,这才仓皇逃至白帝城。蜀军所有的舟船、军械等军用物资丧失殆尽,将士们的尸骸漂满江面,顺江而下。刘备非常悔恨地说道:“我居然被陆逊这个小子所羞辱,这难道是天意吗?!”

本文要介绍的三国成语,便是这段记载中所提到的“土崩瓦解”,意为像土崩塌,瓦破碎一样,不可收拾,形容彻底崩溃。这句成语的最早出处见于司马懿所著《史记·秦始皇本纪论》当中的“秦之积衰,天下土崩瓦解。”

这则成语故事中所介绍的战事,相信大家都非常熟悉,这便是决定三国疆域的一场重要战役——夷陵之战。这场战争因关羽被杀、荆州易主而起。刘备亲自挂帅,以数万大军发动东征,孙权则任命陆逊为前敌统帅对抗留别。尽管在战争开始阶段刘备取得了一些战国,但随后在战略、战术上犯下了很多错误,被东吴主帅陆逊抓住机会,火烧连营,终于兵败夷陵,不但未能夺回荆州,还使得蜀汉帝国大伤元气。

标签: 传统文化

更多文章

  • 望梅止渴的故事是怎么样的?望梅止渴典故出处介绍

    文史百科编辑:星辰落怀标签:传统文化

    望梅止渴这个成语我们大家应该非常熟悉,平时生活中见的应该也比较多,其实这个成语是根据一则三国时期的故事而来,后人就根据这个故事总结出了这个成语。下面就为大家详细介绍下这则成语的典故到底是怎么样的,不过还有一个成语和望梅止渴的意思相近,也是由曹家人发明,这又是怎么一回事呢?下面一起来看看吧。提起曹操,

  • 威震天下典故出处介绍

    文史百科编辑:红楼梦魇标签:传统文化

    在三国时期,曹操身边从来都不缺能人异士,而且更是有大把人挤破头都想帮曹操效力。一方面是因为曹操的确爱才,还有就是百姓想要改变自己的命运、施展自己的抱负也就只有这一条路选择了。不过早期郭嘉还是曹操最信任的军师,郭嘉最遗憾的就是活的不长,但是郭嘉的能力绝对毋庸置疑,毕竟是能压制住司马懿的人,今天讲的这个

  • 端午节的由来和风俗介绍,端午节真的只是为了纪念屈原么?

    文史百科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传统文化

    还有几天就是端午节了,各位小伙伴是怎么安排这个小长假的呢?端午节也算是我国历史悠久的传统节日了,从第一次出现端午开始已经过去了千年。我们现在说到端午就会想到是纪念屈原,不过实际上端午节不仅仅是为了纪念屈原,还有很多其他的风俗也是非常有意义的。下面就为大家介绍下端午节的由来和风俗,让你对端午节有一个全

  • 中国传统节日为什么只有端午节是纪念人的?

    文史百科编辑:与世无争标签:传统文化

    马上就要到端午节了,不知道大家有没有注意,中国有很多已经传承千年的传统节日,但是好像只有端午节是用来纪念人的。说起端午我们都知道是为了纪念屈原,其实端午节不仅仅是为了纪念屈原,还有伍子胥、曹娥也都是纪念对象。只是屈原最出名,而且死的太悲壮,所以后人对他的渲染要多出很多。“端午&rdquo

  • 辛弃疾满江红·送李正之提刑入蜀译文翻译,文中的绣衣是什么意思?

    文史百科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传统文化

    今年语文考高,有一道古诗词题目引起了一些讨论。题目是一首辛弃疾写的满江红·送李正之提刑入蜀,其中诗词里的“绣衣”给出的解释是官服,但有人认为这里的“绣衣”并不是指官服,而是李正之的提刑身份。那到底这里的“绣衣”应该怎么解释呢?下

  • 万世一时是什么意思?万世一时典故出处介绍

    文史百科编辑:语文霸霸标签:传统文化

    三国时期,每一次战役最终的胜负都决定历史的走向,所以双方谁也不敢怠慢。当然最自信的肯定还是曹操,毕竟当时他还是最强的。所以对刘备和孙权来说就需要抓住万世一时的机会,才有可能占据上风。所以万世一时这个成语到底是什么意思呢?下面就会为大家介绍到,而且关于这个成语还有一个典故也很有意思,一起来看看吧。今天

  • 并日而食典故出处介绍,并日而食是什么意思?

    文史百科编辑:轻描淡写标签:传统文化

    诸葛亮可以说是我们家喻户晓的一位历史人物了,当然在三国演义中,作者罗贯中对诸葛亮进行了很多神话。不过在正史中诸葛亮也是一位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大功臣,他的精神起码非常值得我们学习。诸葛亮写的《出师表》我们在上学的时候都有学过,今天就和大家讲讲其中一个成语并日而食的故事,来看看并日而食到底是什么意思吧

  • 博览群书典故出处介绍,博览群书背景故事是怎样的?

    文史百科编辑:冷默言语标签:传统文化

    博览群书这个成语应该是我们非常熟悉的了,毕竟知道今天也还算是一个高频成语,那博览群书的历史典故到底是怎样的呢?今天就为大家做一个解答。这次的主人公是一位不太出名的人物,放在三国的历史当中你可能都没有听说过他,但是在古代能被称为博览群书的人应该也是相当的出名了。并古时候真正的读书人并不多,一起来看看这

  • 闭门思愆典故出处介绍,闭门思愆是什么意思?

    文史百科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传统文化

    诸葛亮给我们的感觉似乎一直都是非常顺利,从出仕到最后病逝都是自带光环的人,如果说三国里被神化最高的人可能就是诸葛亮了。但是在正史中,诸葛亮并不是一开始就非常受刘备重视,也是从各种小事开始做起,毕竟刘备的起点也没曹操和孙权那么高。对于诸葛亮来说也是心中抱负满满,想要上位的人,所以对于一些传统的东西就需

  • 中国历史悠久的蹴鞠为什么被现代足球取代了?

    文史百科编辑:女王范儿标签:传统文化

    最近世界杯我们继续来说说足球的事情吧,话说我们都知道了在上一期给大家介绍了现代足球就是中国古代历史非常悠久的蹴鞠演变而来的,这也不是我们中国人自己自我陶醉,这是国际足联还有超多的人都是证明了的,那么小编就想问了,既然足球就是以前的蹴鞠,那么现在人为什么踢足球反而不踢蹴鞠了呢?下面我们就这这个问题一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