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饮中八仙",带给你不一样的"八仙"

"饮中八仙",带给你不一样的"八仙"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高傲的气质花 访问量:4792 更新时间:2024/2/9 22:43:45

说起“八仙”,很多人第一想到的,一定是神话传说里的八位神仙,他们的故事也是流传甚广,还有许多以他们为主角的成语、俗语。其实,不只是虚幻飘渺,在历史上也有这样的“八仙”,他们生活在唐朝,而且有一个共同的爱好,那就是饮酒。杜甫为他们八个人作了一首诗,就是《饮中八仙歌》,虽然每个人只有一句话,却最真实地刻画出了八个掉进酒葫芦里不愿出来的“仙人”。

一仙贺知章:知章骑马似乘船,眼花落井水底眠。

贺知章以诗歌见长,但同时他也是一位书法家,在朝为官数十年,却依然磨灭不了他对于酒的喜爱。他信奉道教,除却诗歌,他还会写祭神的乐章,看到美景忍不住赋诗一首,清新潇洒。只是可惜,他的作品大多失传,《全唐诗》中收录的仅有十九首。也许他最擅长的并非是绝句,但是既然只有这一点流传下来了,我们也没办法去探知究竟了。

二仙汝阳王:汝阳三斗始朝天,道逢麴车口流涎,恨不移封向酒泉。

“汝阳王”这个名字,总会让人忍不住想起《倚天屠龙记》里女主角赵敏的父亲,事实上,诗中的汝阳王和小说中的并不是同一时期,这位汝阳王生活在唐代,名为李进,是唐玄宗长兄让皇帝李宪的儿子,被封为汝阳王,与上一句的贺知章可是诗酒好友。可以想象,两个同好诗酒的人聚在一起,谈笑间饮一杯赋一首,该是多么自在。

三仙李适之:左相日兴费万钱,饮如长鲸吸百川,衔杯乐圣称避贤。

李适之是李世民的曾孙,早年在各地做过官,后来担任左相,却在与李林甫的争权过程中落败被贬,后因听闻罗希奭杀了不少人,而且来到了自己的治下,恐惧之下自尽而死。这就有些悲剧了,也许是在政治斗争中被斗得害怕了吧,毕竟不是所有人都能从中获得利益和成功。李适之酒量相当好,晚上宴饮,第二天还能照常处理公务。

四仙崔宗之:宗之潇洒美少年,举觞白眼望青天,皎如玉树临风前。

看到一个眼熟的词语了吗?玉树临风,我们都知道这个词是什么意思,它最初就是从这里来的,可以想见,崔宗之此人,必然是八仙里面长相好看的。潇洒美少年,让人不禁想起了魏晋时代那些文人们,想来,崔宗之也是一个竹林七贤般的人物吧,只不过他有袭封的齐国公的爵位罢了。

五仙苏晋:苏晋长斋绣佛前,醉中往往爱逃禅。

苏晋可以算在神童的行列里了,几岁的时候就能作文章,王绍还曾夸他“后来之王粲也”。做过中书舍人、崇文馆学士、吏部侍郎。但是他流传下来的诗并不多,与写过以“孤篇压全唐”的《春江花月夜》的张若虚一样,只传下来两首诗。当然,这两首诗并不能像张若虚的诗一样获得那么高的赞誉,毕竟做到极致的,只有一个人。

六仙李白:李白斗酒诗百篇,长安市上酒家眠。天子呼来不上船,自言臣是酒中仙。

李白,不需要介绍了吧?谁如果不知道李白,这么多年的书真的是白读了。他被称为诗仙,与这首诗的作者杜甫合称“李杜”,虽然两人并没有见过几面,但是杜甫可是李白的大迷弟,写过很多首关于李白的诗。李白虽然也做过官,但是都不是参与朝政的那种,这也很符合他的人设,这样一个张狂不羁的人,真的做官的话,没几天就会被赶出来吧。杜甫对李白的重视从这首诗就可见一斑,别人只有两三句,偏偏他一个人有四局,都可以单独拎出来成一首了。

七仙张旭:张旭三杯草圣传,脱帽露顶王公前,挥毫落纸如云烟。

说到张旭,不能不提他的狂草,也正因为狂草,可以猜到,他一定离不开酒。张旭每次喝醉以后都会号呼狂走,见人就要笔写字,被人称作“张颠”。张旭的狂草,也与李白的诗歌、裴旻的剑舞并成为三绝。当然了,既然是狂草,写出来的字自然不是所有人都能认得的。就是不知道,张旭酒醒之后,会不会也是一脸懵地看着自己写的字,思考人生。

八仙焦遂:焦遂五斗方卓然,高谈阔论惊四筵。

关于焦遂,有人说他口吃,有人说没有。且不说他到底是不是口吃,反正酒量也特别好,喝到五斗酒才有醉意,这个时候他就变成了一个话篓子,滔滔不绝,能惊动一同喝酒的所有人。不过他在后世的名气也不大,与苏晋、崔宗之相比都不能,更不用说其他人了。

标签: 传统文化

更多文章

  • 八大山人是哪八个人?别被名字骗了

    文史百科编辑:卖萌天才标签:传统文化

    我们常常用一个简单的带有数字的词语,来概括同一时期或者不同时期成就比较高的几个人,比如建安七子、唐宋八大家、竹林七贤等。所以,第一眼看到“八大山人”这个称呼,不少人都在想会是哪八个了不起的人物。其实,这是一个很容易骗人的称呼,真正的八大山人究竟是谁?事实上,“八大

  • 词牌名和曲牌名是怎么来的?

    文史百科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传统文化

    每一个时期都有自己特定的产物,有些朝代以诗见长,有些朝代以赋闻名,而说到词、曲,第一印象自然就是宋朝和元朝了。我们都接触过宋词元曲,知道它们每一首都有自己的词牌名和曲牌名,因为这些词曲在当时是以唱出来的方式流传的。虽然现在已经没有办法再唱,但是字里行间依然流露出一种音律的美。那么,这些确定每首词曲音

  • 端午节是纪念屈原还是伍子胥?

    文史百科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传统文化

    现在的端午节,俨然已经成为了“粽子节”,人们的关注点更多的是在咸粽子与甜粽子的争论上,似乎并不是很在意端午节是怎么出现的。也许很多人都说,端午节是为了纪念爱国诗人屈原,他一生的抱负无法施展,众人皆醉,带着遗憾投江。然而这一个认知,却得到了不少人的怀疑,认为端午节并非为了纪念屈

  • 各个朝代女子婚姻情况的变迁

    文史百科编辑:卖萌天才标签:传统文化

    其实,并不是所有朝代的女子都像我们印象中那样没有婚姻自由,出嫁要听从父母的安排,结婚之前甚至连丈夫都没见过,结婚之后又必须一切听从丈夫的,丈夫不幸过世就要听从孩子的。很多时候,当时的大环境会对女子的婚姻状况有一定的影响,改嫁并不是一件不被允许的事情。那么,历史上有哪些朝代对女子的婚姻自由没有过多约束

  • 中国古代人写的诗词是很美,但是现代人写的反而感觉很水?

    文史百科编辑:笑红尘标签:传统文化

    说到中国的古代诗词很多网友都知道的,那叫一个有意思啊,那叫一个厉害啊,但是你慢慢的会发现其实好像我们现代人写的诗词怎么感觉好水,完全就是不在一个水平上面,那么这到底是为什么呢?是中国人丢失了写现代诗词的方法还是说到底出了什么问题呢?下面就着这个问题一起来揭秘看看吧!应该说,现代人写的诗很水只是个别现

  • 三国有关的成语有哪些?关于三国的成语介绍

    文史百科编辑:语文霸霸标签:传统文化

    你知道在三国时期有哪些成语被发明出来么?其实整个三国的历史并不长,但是文学作品却有很多,其中也加上了一些东汉末年时期。至于说成语那就更多了,想想我们现在还在使用几千年前人们使用过的表达用语,也是感叹中文的魅力和强大。下面就为大家介绍七个在三国里的成语,或许是因为一件事或者是一个人发明出了这个成语,一

  • 泰山压卵是什么意思?泰山压卵典故出处介绍

    文史百科编辑:活在梦里标签:传统文化

    三国时期,虽然是三分天下老百姓的日子也不是很好过,但是上层文化的一些东西还是有发展的,整个三国时期就有很多成语被发明了出来。其实成语也就是古人一种简化表达方式,不过形容的实物非常的准确。下面就为大家介绍一下泰山压卵这个成语的典故和意思,泰山压卵是指双方的力量非常悬殊,类似于以卵击石,一起来看看详细介

  • 明代思想家李贽的思想是什么?李贽为什么是怪老头?

    文史百科编辑:笑红尘标签:传统文化

    说到李贽小编相信很多人都是知道的,李贽是中国明代历史上非常著名的一位思想家,关于李贽,是倡导心学的一位思想家,同时,李贽反对八股文,关于李贽的评价也还是有很多的,大家议论最多的还是李贽为什么被评为老头子了?话说当时的人都叫李贽为老头子,这可能是当时李贽的思想和大众不统一便有了被叫做怪老头吧,具体的我

  • 唐诗时期的王维是什么派诗人?王维有哪些代表诗词

    文史百科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传统文化

    说到王维小编知道很多都是知道的,王维是唐代著名的诗人,作家,同时,王维也号摩诘居士。王维的诗词都非常的文艺小清新,一般说到唐诗,其实,理解并不难,唐诗一般都是非常押韵,朗朗上口的。但是唐朝社会风气非常好,唐诗以肥为美以肥为贵是人们的审美标准,那么,当时王维是哪个派的诗人呢?王维有哪些典型的代表诗词?

  • 为什么要用连理枝来比喻夫妻同心?

    文史百科编辑:心作祟标签:传统文化

    我们常常用到“连理枝”来说明夫妻之间的关系,这个词也成为了一个专有名词,好像它从诞生之日起就是这个意思。那么,我们有没有思考过为什么用连理枝来表示夫妻同心?今天就带大家一起来看看,连理枝背后有着什么样的典故,它又是怎样衍生出来这个意思的。连理枝,两棵树枝干分不开、纠结在一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