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乾隆皇帝以什么为理由,决定在乾隆十六年首巡江浙?

乾隆皇帝以什么为理由,决定在乾隆十六年首巡江浙?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策马西风 访问量:4004 更新时间:2023/12/6 15:23:33

乾隆一心想把清帝国推一个全盛的时代。他认为江浙等南方诸省在政治、经济、化于全国举足轻重的地位,对于他建立起强盛的帝国至关重要。他的祖父康熙皇帝再也曾六次南下。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

因此他决定要到南方去,以“循其旧例”为由,也要六巡江南。就在乾隆十四年(1749年)十月,乾隆以督察河务海防、考察官方戎政、了解民间疾苦以及陪母游览为由,决定首巡江浙。乾隆十六年(1751年)正月十三日,乾隆皇帝开始了第一次南巡。

这次南巡大约做了两年多的准备工作,同行的有公大臣、侍卫官员、兵丁仆役等共两千多人,使用船只一千多艘其行程的路线是:从京师出发,经直隶、山东到江苏,沿运河南下,经扬州、镇江、丹阳州、苏州抵浙江,再经嘉兴、石门冂到达杭州。

返程时,沿运河北上,在顺河集登岸,由陆路经泰安,五月初四回到北京从北京出发的时候,为了表示他对所要巡视地区的关怀,乾隆诏令将直隶、山东、江苏浙江所过州县当年应征额赋蠲免3/10,其中受灾敝收地区蠲免5/10;把皇帝巡行驻跸之地江宁、苏州、杭州及附近诸县当年应征的地丁银全部免除。同时他还命令增加江苏、浙江安徽三个省的学额,由学政代为选拔推荐有才学之人,授以功名或予以录用。

二月份,乾隆行到达江苏的清口(今清江市)后,渡过黄河,阅视了天妃闸高家堰。渡黄河的时候,当他看到汹涌的黄河水时,不停地询问随从官员和专家历年治理黄河的情况,然后根据他得知的情况,不断提出治理黄河的意见。经过淮安时看到城北一带都是水,只建有土堤,便下令改建成石堤以增强抗洪能力。

归途中,在天然坝、蒋家坝阅视堤工。指示河臣在洪泽湖原有三座坝的基础上,再兴建两座,以緞解和减少湖水的流速、流量,保证下游河道的安全,减少下游居民的受灾程度。乾隆皇帝到苏州、杭州时,看到这里人文荟萃,充满文化氛围,便命内阁选拔有真才实学的人加以录用,表现了他对人才的重视和对汉文化的浓厚兴趣。

到南京时,乾隆以隆重的仪式拜谒了明太祖陵,意在笼络人心,树立威信。四月,乾隆在回程经山东时,到泰山的岱庙焚香,于五月初四回到北京圆明园(2)后五次南巡乾陲二十二年(1757年)正月十一日开始,乾隆皇帝开始了第二次南巡。这次的行程与第一次南巡相同。行前照例免除江、浙、皖三省民欠及经过直隶、山东、江南等地方额赋的3/10。

在苏州,乾隆皇帝和皇太后亲临织造机房了解生产情况。在路上,乾隆皇帝特别留意了各地驻防军队的情况,为了整饬军纪、强化军队战斗力,每到一处,都告诫官兵们要向当年满洲八旗兵丁那样,提倡尚武精神力戒武备松弛。当看到有的军官外出乘轿子,乾隆下今军官外出不许坐轿,只能骑马,否则予以治罪。

在杭州他还检阅了水师操练,看到接驾的汉族绿营兵有演奏乐器的,乾隆提出士兵应以骑射勇力为主,此种陋习以后要禁止。他还在回程中视察了州的河务情况,在徐州的一段黄河,河身狭窄,一遇涨水便有堤溃之患,他亲自勘察之后,指示对北面护城的石堤“应加帮以培其势”,没有石堤的地方“应接筑以重其防”。

当他经过徐州附近桃源、宿迁等州县时,见灾民很多,下令地方官给以赈济,并提出让这些灾民去修坝筑堤,以工代赈,既解决了河工所需劳动力,又解决了灾民的衣食问题接着,乾隆沿陆路到山东曲阜祭奠孔林,四月二十六日回到圆明园乾隆于二十七年(1762年)正月十二日开始了第三次南巡。

标签: 乾隆江浙文史百科

更多文章

  • 为什么说大唐能延续下去,名将浑瑊功不可没?

    战史风云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唐朝,浑瑊,战史风云

    如果说郭子仪、李光弼是大唐平定“安史之乱”的擎天白玉柱,那么铁勒族名将浑瑊就是纾解“奉天之围”的架海紫金梁。没有他,大唐王朝很可能提前退出历史舞台了。唐朝铁勒族名将浑瑊浑瑊是铁勒族人,祖辈很早就已归附唐朝。他的父亲浑释之也是一位名将,他自幼跟随父亲得到熏陶锻炼。11岁时,他跟着父亲参加边境换防,朔方

  • 为什么古代中原国家,都要坚持不断往西域打?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汉朝,历史解密

    中国古代从汉武帝开始,就一直在往西域那一块打。以至于那时候中国古代的地域,从汉朝到唐初的很长一段时间里,都是从中原往西域延伸出了狭长的一块。西域这狭长的一块,对古代中国的意义是十分重要的,我们现在把从那一块往西亚及欧洲延伸的那条路称作是“丝绸之路”。我们认为,这一条“丝绸之路”,对中国古代经济文化的

  • 郑成功坚持抗清,为什么他的父亲叔叔都在帮助清朝?

    野史秘闻编辑:君莫笑标签:郑成功,清朝,野史秘闻

    抗清英雄郑成功,从1646年起,在东南沿海坚持抗清,虽然其占地很少,只有福建沿海几个府县,但是他的水师却成功地牵制了清军大量的军力和财力,郑成功在东南沿海的抗清一直坚持到了1661年。而在这15年的斗争生涯中,如果没有百姓们的支持肯定不可能坚持这么久,但是反观郑成功的家人,有时候却是拖累郑成功的主要

  • 左宗棠出征新疆前和一老头下棋赢了,为什么回来之后却连输三局?

    历史人物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左宗棠,清朝,风云人物

    这个故事我是从小就听父母讲过,无非就是借古讽今,告诉我们做人要谦虚一点,不能太骄傲,骄者必败。但是这个故事发生得过于巧合,我现在怀疑它到底是否发生过,又或者是后人为了歌颂左宗棠而故意编写出来的。什么出征前大胜三盘,让其心情愉悦,打仗时没有顾虑。得胜后大输三盘,告诫左宗棠要谦虚谨慎,否则就会像下棋一样

  • 超级月亮的出现罕见吗?它是由哪位美国人提出的名词?

    文史百科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超级月亮,美国,文史百科

    超级月亮(Supermoon)是1979年由美国占星师理查德·诺艾尔提出的名词,是一种新月或满月时月亮位于近地点附近的现象,月亮位于近地点时正好出现新月,称为超级新月;月亮位于近地点时正好满月,称为超级满月。由于月球以椭圆形轨道绕行地球,月球和地球间的距离不断变化,因此满月发生时月亮离地球越近,人们

  • 夷陵之战如何是诸葛亮率军,最终的结果会怎样?

    战史风云编辑:君莫笑标签:战史风云

    蜀国当年从建国时的巅峰实力到后来的没落,有一个很关键的战役让它出现这样的变化。这场战役就是三国中最著名的三大战役之一的夷陵之战。夷陵之战当时的背景是刘备为了关羽报仇,于是便亲自挂帅,出兵东吴。三国志中是这样介绍的“先主忿孙权之袭关羽,遂帅诸军伐吴”。那么,以当时蜀吴的实力对比,蜀国能够灭掉吴国吗?事

  • 明熹宗朱由校一生三男二女都早早夭折了 这和魏忠贤究竟有没有关系呢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明朝,明熹宗,历史解密

    明熹宗朱由校即位之初,生母王氏已然去世。明熹宗朱由校的父亲明光宗朱常洛在正妃死后没有再立妃子,即位后也没有册封皇后。因此,明熹宗朱由校也就没有嫡母了。宫中地位较高的是两位李选侍,即东李和西李。客氏以乳母受宠于明熹宗朱由校,在宫中的气焰远高于两位选侍。客氏名巴巴,本是定兴县侯巴儿(侯二)之妻,生子侯国

  • 李白有个日本朋友,被李白写死了

    野史秘闻编辑:不惹红尘标签:李白,唐朝,野史秘闻

    镌笔济世杜少陵,重情重义太白君。如果说杜甫是把笔给黎民百姓当饭吃的愁客,那么李白一定是用笔为天下苍生请客的狂人。除了张狂嚣度,李白最大的特点就是重情重义了,一顿酒就可以结下十年的友情,一首诗就能装满千斗的情谊。还记得那首流传千古的《赠汪伦》吗?实际上,在写这首诗之前李白和汪伦根本不熟,或者说只是陌生

  • 三国时期魏国将领 大将军夏侯惇之子夏侯楙简介

    历史人物编辑:胖次标签:三国,夏侯惇,风云人物

    夏侯楙(máo),字子林,沛国谯县(今安徽亳州)人,大将军夏侯惇之子,三国时期魏国官员、将领,其妻为曹操之女清河公主。在魏国历任侍中、尚书、安西将军、镇东将军,假节,封列侯。曾一度驻守长安,但蜀汉北伐后就被调离。人物生平夏侯楙年轻时与魏文帝曹丕亲近友善。黄初元年(220年),曹丕受禅登基,建立魏国,

  • 在三国那个战火纷飞的年代,曹操又是如何享年六十六岁?

    文史百科编辑:卖萌天才标签:文史百科

    三国那个战火纷飞的年代,人的平均寿命只有二三十岁,曹操享年六十六岁,已经算高龄。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他长期过艰苦的军旅生活,时刻处于政治斗争的旋涡,始终在与武装的和非武装的、公开的和隐蔽的敌人进行较量,如果没有强健的体魄和良好的心理素质,不可能承受那么沉重的负荷。然而,随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