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战史风云>为什么说大唐能延续下去,名将浑瑊功不可没?

为什么说大唐能延续下去,名将浑瑊功不可没?

所属分类:战史风云 编辑:野性稳江山 访问量:3425 更新时间:2023/12/15 12:21:07

如果说郭子仪李光弼是大唐平定“安史之乱”的擎天白玉柱,那么铁勒族名将浑瑊就是纾解“奉天之围”的架海紫金梁。没有他,大唐王朝很可能提前退出历史舞台了。

唐朝铁勒族名将浑瑊

浑瑊是铁勒族人,祖辈很早就已归附唐朝。他的父亲浑释之也是一位名将,他自幼跟随父亲得到熏陶锻炼。11岁时,他跟着父亲参加边境换防,朔方节度使张齐丘看他是个娃娃,就开玩笑说:“你带奶妈来了没有?”

殊不知,这位别人口中的“奶娃娃”之后不到一年,刚满12岁就顶盔掼甲上了战场,而且凭借单骑冲锋斩杀敌将,立下了军中难得的“跳荡功”。两年之后,浑瑊又随军击破贺鲁部,参与石堡城之战,收复龙驹岛,大破阿布思部,不断累功升任中郎将。不到20岁,浑瑊就已经名扬天下。

后来安史之乱爆发,浑瑊先后跟随李光弼、郭子仪、仆固怀恩等名将南征北战,历经九门之战、收复两京之战、新乡血战、平定史朝义之战等大小数十战,沙场浴血,屡立战功,为平定安史之乱做出了重要贡献,凭借战功当上了开府仪同三司、太常卿。

浑瑊早期军旅生涯中跟随郭子仪的时间比较长,感情也比较深。他像对待父亲一样伺候郭子仪,从不说辛苦。冬天他将郭子仪晚上用的夜壶带着睡觉,保证郭子仪用的时候都是温的。郭子仪也被他的诚心、孝心所感动,将兵法韬略毫无保留地传授给了浑瑊。

郭子仪脚掌上有一颗黑痣,有一天浑瑊帮他洗脚,看到了这颗黑痣,把玩了许久,还说“自己的脚上也有颗黑痣”。郭子仪让他脱了鞋袜一看,笑着说“你的比不上我”,认为浑瑊脚上痣的形态预示着他只能到中寿,就是大约能活50-60岁。虽是玩笑话,但实际情况也差不多,浑瑊活到64岁,郭子仪活到84岁。

浑瑊独当一面之后,主要任务是防御吐蕃的入侵。永泰年间,吐蕃10万大军攻唐,戍守奉天(今陕西乾县)的浑瑊趁敌立足未稳,率领二百名骑兵勇闯敌阵,吐蕃大军惊慌溃败,浑瑊生擒敌军将领一人,凯旋而回,唐军士气大振。此后又经多次激战,斩杀敌军5000余人。经此一役,浑瑊威名远震西陲,吐蕃上下对他畏之如虎。

公元779年,唐德宗李适继位,他对浑瑊很器重,将他调入京城做了左金吾卫大将军。李适是位很想干事的皇帝,一心要平定边患和藩镇之乱,可惜缺少战略眼光和权谋手段,削藩不成,反被藩镇围攻,唐王朝一度陷入了非常危险的境地。

在削藩之战中,发生了令人震惊的“泾原兵变”。起因说起来挺滑稽,朝廷为了抵御李希烈叛军进攻,紧急命令泾原节度使姚令言率5000兵马赶到长安驻守。没想到泾原兵马到了长安后,不但没有得到他们期望中的赏赐,而且朝廷提供的饮食住宿条件很差。泾原的将士们不干了,越闹越凶,最后演变成了叛乱,援军变成了叛军。

泾原兵变

泾原叛军把苦苦规劝的节度使姚令言撂到一边,斩断城门,列兵丹凤楼下。当天,德宗李适就仓皇出逃,直奔奉天而去。五千叛军在京城大肆抢掠。他们一不做二不休,干脆把太尉朱泚抬出来做了皇帝,并与叛乱的藩镇联合起来,起兵追杀唐德宗,一路杀到奉天城下。

因为逃的仓促,德宗李适身边跟着的人很少,而叛军却不断增加,把奉天围了个水泄不通,形势万分危急。关键时刻,浑瑊率着宗族子弟和家属来到德宗身边,临危受命主持守城之战,开始了他人生中最壮烈的一次大战,这就是关乎唐王朝生死存亡的“奉天血战”。

浑瑊身先士卒,率领守军与数万攻城叛军展开浴血激战,鲜血浸透铠甲,打退叛军无数次进攻,坚守奉天城一个多月。此时城内粮食消耗殆尽,将士死伤无数、疲惫不堪。德宗李适拿出1000多张无名委任状,交给浑瑊,让他招募死士守城,浑瑊也走遍全城安抚将士,激励大家奋勇守城。

战斗到了最危急时刻,叛军架着高达九丈高的云梯攻城,云梯车中的兵士箭发如雨,守城唐军死伤惨重,浑瑊也身中数箭。他把箭头拔出,泣血呐喊,声震九霄,与已经登上城头的叛军展开殊死肉搏。在他的带动下,疲惫至极的守军将士迸发出了高昂士气,抵挡住了叛军的疯狂进攻。而且浑瑊事先安排的地道陷阱、火攻计划此时也显露了威力,敌军的巨大云梯陷进了地道,笼罩在一片火海之中,数千攻城叛军来不及逃跑,都被活活烧死。敌军无奈退守,奉天城保住了!

火烧云梯

随后,各路勤王大军先后赶到,德宗依照韩信拜将的故事,加封浑瑊为奉天行营兵马副元帅,让他率军与李晟的神策军东西呼应、包围长安,聚歼叛军主力。不久,李晟率领唐军收复长安,浑瑊率军收复咸阳。叛军溃不成军,纷纷投降,叛军头目朱泚也被部将杀死,首级传于朝廷。至此,叛乱平定,天下转危为安。

浑瑊虽然屡立大功,但他为人谦虚谨慎,从不狂妄懈怠。就算是德宗李适一向生性多疑,对浑瑊也是另眼相看,信任有加。公元800年初,浑瑊因病去世,享年六十四岁。李适异常悲痛,辍朝五日,大哭不已,追赠浑瑊为太师,谥号“忠武”。

标签: 唐朝浑瑊战史风云

更多文章

  • 为什么古代中原国家,都要坚持不断往西域打?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汉朝,历史解密

    中国古代从汉武帝开始,就一直在往西域那一块打。以至于那时候中国古代的地域,从汉朝到唐初的很长一段时间里,都是从中原往西域延伸出了狭长的一块。西域这狭长的一块,对古代中国的意义是十分重要的,我们现在把从那一块往西亚及欧洲延伸的那条路称作是“丝绸之路”。我们认为,这一条“丝绸之路”,对中国古代经济文化的

  • 郑成功坚持抗清,为什么他的父亲叔叔都在帮助清朝?

    野史秘闻编辑:君莫笑标签:郑成功,清朝,野史秘闻

    抗清英雄郑成功,从1646年起,在东南沿海坚持抗清,虽然其占地很少,只有福建沿海几个府县,但是他的水师却成功地牵制了清军大量的军力和财力,郑成功在东南沿海的抗清一直坚持到了1661年。而在这15年的斗争生涯中,如果没有百姓们的支持肯定不可能坚持这么久,但是反观郑成功的家人,有时候却是拖累郑成功的主要

  • 左宗棠出征新疆前和一老头下棋赢了,为什么回来之后却连输三局?

    历史人物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左宗棠,清朝,风云人物

    这个故事我是从小就听父母讲过,无非就是借古讽今,告诉我们做人要谦虚一点,不能太骄傲,骄者必败。但是这个故事发生得过于巧合,我现在怀疑它到底是否发生过,又或者是后人为了歌颂左宗棠而故意编写出来的。什么出征前大胜三盘,让其心情愉悦,打仗时没有顾虑。得胜后大输三盘,告诫左宗棠要谦虚谨慎,否则就会像下棋一样

  • 超级月亮的出现罕见吗?它是由哪位美国人提出的名词?

    文史百科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超级月亮,美国,文史百科

    超级月亮(Supermoon)是1979年由美国占星师理查德·诺艾尔提出的名词,是一种新月或满月时月亮位于近地点附近的现象,月亮位于近地点时正好出现新月,称为超级新月;月亮位于近地点时正好满月,称为超级满月。由于月球以椭圆形轨道绕行地球,月球和地球间的距离不断变化,因此满月发生时月亮离地球越近,人们

  • 夷陵之战如何是诸葛亮率军,最终的结果会怎样?

    战史风云编辑:君莫笑标签:战史风云

    蜀国当年从建国时的巅峰实力到后来的没落,有一个很关键的战役让它出现这样的变化。这场战役就是三国中最著名的三大战役之一的夷陵之战。夷陵之战当时的背景是刘备为了关羽报仇,于是便亲自挂帅,出兵东吴。三国志中是这样介绍的“先主忿孙权之袭关羽,遂帅诸军伐吴”。那么,以当时蜀吴的实力对比,蜀国能够灭掉吴国吗?事

  • 明熹宗朱由校一生三男二女都早早夭折了 这和魏忠贤究竟有没有关系呢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明朝,明熹宗,历史解密

    明熹宗朱由校即位之初,生母王氏已然去世。明熹宗朱由校的父亲明光宗朱常洛在正妃死后没有再立妃子,即位后也没有册封皇后。因此,明熹宗朱由校也就没有嫡母了。宫中地位较高的是两位李选侍,即东李和西李。客氏以乳母受宠于明熹宗朱由校,在宫中的气焰远高于两位选侍。客氏名巴巴,本是定兴县侯巴儿(侯二)之妻,生子侯国

  • 李白有个日本朋友,被李白写死了

    野史秘闻编辑:不惹红尘标签:李白,唐朝,野史秘闻

    镌笔济世杜少陵,重情重义太白君。如果说杜甫是把笔给黎民百姓当饭吃的愁客,那么李白一定是用笔为天下苍生请客的狂人。除了张狂嚣度,李白最大的特点就是重情重义了,一顿酒就可以结下十年的友情,一首诗就能装满千斗的情谊。还记得那首流传千古的《赠汪伦》吗?实际上,在写这首诗之前李白和汪伦根本不熟,或者说只是陌生

  • 三国时期魏国将领 大将军夏侯惇之子夏侯楙简介

    历史人物编辑:胖次标签:三国,夏侯惇,风云人物

    夏侯楙(máo),字子林,沛国谯县(今安徽亳州)人,大将军夏侯惇之子,三国时期魏国官员、将领,其妻为曹操之女清河公主。在魏国历任侍中、尚书、安西将军、镇东将军,假节,封列侯。曾一度驻守长安,但蜀汉北伐后就被调离。人物生平夏侯楙年轻时与魏文帝曹丕亲近友善。黄初元年(220年),曹丕受禅登基,建立魏国,

  • 在三国那个战火纷飞的年代,曹操又是如何享年六十六岁?

    文史百科编辑:卖萌天才标签:文史百科

    三国那个战火纷飞的年代,人的平均寿命只有二三十岁,曹操享年六十六岁,已经算高龄。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他长期过艰苦的军旅生活,时刻处于政治斗争的旋涡,始终在与武装的和非武装的、公开的和隐蔽的敌人进行较量,如果没有强健的体魄和良好的心理素质,不可能承受那么沉重的负荷。然而,随着

  • 太平天国北伐的伤亡情况如何?两万孤师悲壮远征,最终全军覆没!

    战史风云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太平天国北伐,清朝,战史风云

    1851年,随着拜上帝教徒在金田发动了起义,太平天国运动正式爆发,由于清朝政府此时实在是无能。仅仅两年多太平军就打下了南京,占领东南半壁河山,1853年,太平天国定都南京,改为天京,建立政权。建立政权后,太平天国的军事策略有三,一是西征,打下长江中游的安庆,九江,武昌等地,使其能够成为天京的上游屏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