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古代老百姓是如何打官司的?

古代老百姓是如何打官司的?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莫笑少年梦 访问量:682 更新时间:2023/12/28 7:01:21

在我国,检察院是国家的法律监督机关。对重大犯罪案件,行使检察权;对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权实施的犯罪案件进行侦查;对于公安机关等侦查机关侦查的案件进行审查、监督等职权。那么,在没有检察制度的古代,官员如何审案?老百姓又是如何打官司的呢?

古代老百姓打官司

击鼓不为鸣冤是县太爷下班铃

“我们经常在影视剧中看到击鼓鸣冤的情节,便以为在古代,打官司就一定要击鼓鸣冤,事实并不是这样。”昨日,晏晶告诉重庆晚报记者,衙门前所设的鼓原本是用来宣告县太爷下班的,相当于下班铃,到了明清时期才作为紧急情况下来不及写诉状的百姓鸣冤使用。晏晶介绍,清代老百姓报案,一般程序是直接官府递诉状,“击鼓鸣冤也被称为登闻鼓,指老百姓有重大冤情通过正常程序得不到昭雪时,找上层官府或权贵伸冤。”

晏晶说,清朝有规定,只许击鼓鸣冤不许拦车诉冤。咸丰时期,皇帝从西陵回京,有当地妇女希望减免粮租就拦驾呈诉。因为兵丁拦阻引发冲突,妇女们拿石头掷打兵丁。后来,此事为首的张伊氏,以“妇女犯殴差哄堂罪”,被发配边疆驻防地为奴。

媳妇状告公婆不是想告就能告

报案不是你想报就能报。西南政法大学法史专业副教授周欣宇介绍,古时候报案称“告发”、“告状”。清朝时期,对女性诉权有一定限制。

“告长辈,比如媳妇告公婆,需要有宗族人士陪同、参与。”周教授说,这是封建时期对卑幼诉权的限制,以维护尊卑秩序。

用刑套取口供古代都合法

古时候开堂或者升堂,就相当于现在的开庭,县令即法官。重庆邮电大学法学院副教授志刚介绍,不独清代一朝,在中国古代用刑都是合法的。

“在现代社会,案件调查过程中是不能用刑的,但古代允许合理用刑。”王志刚说,古时候口供是最重要的证据,为让罪犯招供,很多时候会用刑,清朝时期最常用的是“笞刑”,是一种用竹子、木板责打犯人背部、臀部或腿部的轻刑。

法庭开到院坝清朝有先例

同现在一样,清朝时期也会公开审理案件,允许老百姓旁听。不同的是,判案不完全遵照律条,还会考虑当地人情、关系及化。

“有的案件开堂不在公堂,而是设在当事人居住的地方,就像现在的炕上法庭、院落法庭。”周欣宇介绍,一般情况下都是当庭宣判,除了案件比较复杂、影响较大,官员需要仔细斟酌,会推迟几天宣判。

当事人若对判决不服,找分巡道、知府上诉,这时候才有“检察”“监督”进入司法程序。在检查制度尚未建立前,分巡道和知府扮演了部分检察官的角色。

检察制度中国始于1906年,长寿区检察院检察简史展览馆筹备人之一晏晶,向记者展示了一张清朝审理案件时的历史图片:“中国近代意义上的检察制度始于1906年,在此之前我国没有检察制度。”晏晶介绍,晚清时期,为维持封建政权,慈禧太后派载沣端方等要员赴日本、欧美各国考察政治。出使各国的大臣归国后向清廷陈奏:“实行变法必先改定官制。”1906年9月,清政府发布预备立宪谕,随即颁布《大理院审判编制法》和《各级审判厅试办章程》,系统地引入了以日、德等国为代表的大陆法系检察制度。

标签: 检察时期制度案件介绍老百姓清朝古代

更多文章

  • 将房事称作“云雨”,古人的表达真隐晦

    文史百科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巫山,房事,高唐,一大,成为,云雨,游览,小说

    看《红楼梦》的时候,记得有一回是“宝玉初试云雨情”,然后往下一看。哎呀辣眼睛啊!这云雨情说的原来是宝玉和丫鬟袭人的房事。其实,我们经常会在一些古代的小说里看到作者会把房事叫做“共赴巫山云雨”,那为什么古人会这么称呼呢?有人说,房事就有一种飘飘欲仙的感觉,所以古人的房事称“云雨”。是谁?谁这么说的,简

  • 道教的撒豆成兵用的是什么豆?

    文史百科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所以,豆子,黄豆,而且,什么,黑豆,绿豆,变成

    中国有一个历史典故叫“撒豆成兵”。传说中道教有一种很神奇的魔法,把豆子撒在地上就能能变成士兵甚至军队帮人打仗。世人大多听过撒豆成兵这个典故,却很少有人知道撒豆成兵的真相是什么。所谓“撒豆成兵”并不是将豆子变成士兵,而是以豆子为载体,每一粒豆子承受施法者一息灵气,告祭天地之后画符召请地府阴兵现身阳世,

  • 历史名城南京差点改名“中山城”

    文史百科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先生,收藏,南京,孙中山,报纸,中山,改名,纪念

    朱军华是扬州高邮一位知名的收藏爱好者,热衷收藏孙中山先生的专题老报纸多年。近日,朱军华从家中收藏的老报纸中,整理出许多有关孙中山先生报道的老报纸,大量内容还原了孙中山先生逝世前后的一些鲜为人知的细节。中山城收藏爱好者买下1925年3月的老报纸朱军华是我省知名集报家,收藏报纸已有26年。朱军华介绍,九

  • 清朝满清女人为何爱穿花盆底鞋?

    文史百科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花盆,成为,自己,女子,中国,满族,小脚,宫中

    在中国古代,女子以小脚为美,就这是人们口中的“三寸金莲”。据说这种扭曲的审美来源于南塘后主李煜的特殊嗜好,当时李煜的一位妃子为了能得到李煜的宠幸,于是用帛缠足,屈上作新月状,以完成一种在金莲高台上跳动的舞蹈。时间久了,李煜迷上了这样的小脚,于是宫中妃嫔竞相模仿,成为风气。花盆底鞋原因二、满族妃嫔喜欢

  • 古代有翻译官这种职业吗?

    文史百科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职业,翻译,记载,语言,工作,北方,中国,古代

    荧屏上有一部《亲爱的翻译官》热播。翻译官而今是高大上的职业,那么古代有没有这种职业呢?翻了下资料,发现翻译官还真是一古老职业。关于翻译官最早的记述出现在周朝,那时的“译”专职从事北方民族语言的翻译工作。《礼记·王制》如是记载:“五方之民,言语不通,嗜欲不同。达其志,通其欲,东方曰寄,南方曰象,西方曰

  • 破釜沉舟,打一次仗要砸多少锅?

    文史百科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万人,项羽,打仗,只有,魏国,最后,满足,一个

    吃饭的事情常常被用来作为战争的计谋派上用场,历史上齐国攻打魏国之时,孙膑与魏军接触后假装败退,败退中第一天挖10万个炉灶,第二天减少到5万个炉灶,第三天减少到3万个炉灶,用减灶之计让魏国误以为齐军士兵无心打仗,半路上就不断有逃兵,觉得追赶过去会轻易取得胜利,魏国如此轻敌,也难怪最后被歼灭了10多万人

  • 宋代的提刑官到底干的啥工作?

    文史百科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一级,死刑,决定,什么,中央,可以,官员,直接

    《大宋提刑官》这部电视剧的主角宋慈是一名提刑官,断案如神,在常人看来几乎没有什么破绽的案件中寻找蛛丝马迹,通过验尸最终找到真凶,该剧剧情充满了悬疑诡异,故事情节紧密相连,引人入胜,人们对宋慈大家赞赏,那么宋代的提刑官到底是个什么样的官职呢?主要工作是做什么的,相当于现在的什么官职呢?大宋提刑官提刑官

  • 从五行角度分析为何“秦人尚黑”?

    文史百科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崇尚,代表,秦国,认为,衣服,喜欢,五行,黑色

    看过电视剧《芈月传》的人,或许注意到这样一个现象:剧中除了秦宫里的女人,无论是秦国的大王、大臣还是普通士兵都喜爱穿黑色的衣服。秦国人似乎有着浓厚的黑色情结。秦国人崇尚黑色。上至王公贵族下至平民百姓,甚至杂役奴仆全都穿着以黑色为主色系的衣服。朝堂之上的大臣们清一色都是黑色衣服。就连朝堂的装修风格也有别

  • 古代圣旨也有防伪标志

    文史百科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皇帝,奉天,汉文,书写,防伪,圣旨,承运,古代

    在中国古代,帝令并不都称为“圣旨”,而是称“命”、“令”、“政”等。直到宋代,皇帝和大臣们才通称帝令为“圣旨”。而最早在圣旨开头使用“奉天承运皇帝诏曰”八个字的,是明太祖朱元璋。古代圣旨“奉天承运皇帝诏曰”是什么意思?该怎么断句?朱元璋定都南京后,为了彰显其“天子”的合法性,自称“奉天法祖”,还在手

  • 民国时骑自行车有多难?要上牌照还要交养路费

    文史百科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规定,长沙市,脚踏车,马路,自行车,车行,环城,长沙

    “自行车”在我国的历史已有百余年。电影《末代皇帝》里就有溥仪在紫禁城骑自行车的场景:1922年溥仪16岁时,其堂弟溥佳将一辆自行车当成礼物送给了他。为此溥佳还被宫廷师傅陈宝琛训斥了一顿,说他“不应该将这种危险之物进呈给皇上,摔坏了皇上,如何了得!”民国自行车其实,溥仪骑的自行车并非开时髦之先河,早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