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历史名城南京差点改名“中山城”

历史名城南京差点改名“中山城”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莫笑少年梦 访问量:682 更新时间:2023/12/28 9:43:32

朱军华是扬州高邮一位知名的收藏爱好者,热衷收藏孙中山先生的专题老报纸多年。

近日,朱军华从家中收藏的老报纸中,整理出许多有关孙中山先生报道的老报纸,大量内容还原了孙中山先生逝世前后的一些鲜为人知的细节。

中山城

收藏爱好者买下1925年3月的老报纸

朱军华是我省知名集报家,收藏报纸已有26年。朱军华介绍,九年前的夏天,他在北京潘家园旧货市场做生意的一位朋友,进了一批建国前老报纸合订本,其中就有一册1925年3月的北京《顺天时报》合订本,这个月的报纸正好是孙中山先生去世那个月出版的。朱军华听了这位朋友的介绍后,毫不犹豫地掏出重金买了下来。

这个月新闻都说了些啥

3月12日:孙中山病已危在旦夕

收到后一翻报纸,关于孙中山先生的消息非常多,特别是3月1日至12日,该报每天都刊登孙中山先生在北京协和医院最后日子里的病情。比如3月12日介绍昨日(3月11日,即孙中山去世的前一天)病情时用的大标题是“孙中山病已危在旦夕”,两个副标题分别是“饮食不能进脉搏激增”和“注射‘驱癌药液’之经过”,于是,大家都知道中山先生的生命已经快到尽头了。

3月12日号外:孙中山先生千古

1925年3月12日上午9时30分,一代伟人孙中山离开了他亲手缔造的中华民国。当天的《顺天时报》以最快速度发行了一份号外,号外大标题是“孙中山先生千古”。第二天的《顺天时报》以多个版面详尽地介绍了孙中山先生去世后的种种情形,特别是第二版,很有纪念收藏价值。该版中上部是孙中山先生的遗像,首要大标题是“共和元勋孙中山死矣”,另外还有论说——“敬吊(diào,同吊)孙中山先生”、“中山与紫金山同不朽”、“中山十一日签字之遗嘱”等内容。

3月14日:国民党开会,议南京城改名

记者注意到,1925年3月14日的《顺天时报》中,还有以“为孙中山留永久纪念,议改南京城为中山城”的报道。

报道称,“孙中山遗命、葬于南京紫金山等情,已志昨报。兹闻国民党北京市党部,前晚(十二日)开会,以孙氏功在民国、应留大纪念,以昭垂百世,当决定两项:(一)中山葬于紫金山,南京城改名中山城,(二)北京之中央公园,改名中山公园,建立孙先生铜像。此两项议决案,当积极进行云。”

3月19日:国共两党要人为中山移灵

1925年3月19日的《顺天时报》,刊登“今日之中山移灵大典”,国民党人中,汪精卫、林森、宋子于右任戴季陶等自行举柩。除了国民党要人,举柩名单中还出现了李大钊、林祖涵(林伯渠)两位中国共产党的早期领袖的名字。这也是中山先生“联俄、联共、扶助农工”三大政策落实和第一次国共合作的具体体现,同样也说明了孙中山先生的伟大之处。

后来,广东香山改名“中山”

那里是孙中山先生的诞生地

1925年,国民党要把南京城改名为中山城的“议决案”最终没有实现,什么原因?没有公开的报道可查。不过“中山”这个为纪念孙中山先生而专门设立的地名还是在孙先生的诞生地,广东香山县“落实”下来。

1152年设立的香山县,在1925年为纪念孙中山而改名为中山县,如今已升级为中山市(地级市),面积1783.67平方公里,人口312.09万(第六次人口普查)。

北接广州市番禺区和佛山市顺德区,西邻江门市区、新会区和珠海市斗门区,东南连珠海市,东隔珠江口伶仃洋与深圳市和香港特别行政区相望,中山市区位优势明显,经济总量多年来连续保持广东省第五,与顺德、南海、东莞一起被称为“广东四小虎”。

标签: 先生收藏南京孙中山报纸中山改名纪念

更多文章

  • 清朝满清女人为何爱穿花盆底鞋?

    文史百科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花盆,成为,自己,女子,中国,满族,小脚,宫中

    在中国古代,女子以小脚为美,就这是人们口中的“三寸金莲”。据说这种扭曲的审美来源于南塘后主李煜的特殊嗜好,当时李煜的一位妃子为了能得到李煜的宠幸,于是用帛缠足,屈上作新月状,以完成一种在金莲高台上跳动的舞蹈。时间久了,李煜迷上了这样的小脚,于是宫中妃嫔竞相模仿,成为风气。花盆底鞋原因二、满族妃嫔喜欢

  • 古代有翻译官这种职业吗?

    文史百科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职业,翻译,记载,语言,工作,北方,中国,古代

    荧屏上有一部《亲爱的翻译官》热播。翻译官而今是高大上的职业,那么古代有没有这种职业呢?翻了下资料,发现翻译官还真是一古老职业。关于翻译官最早的记述出现在周朝,那时的“译”专职从事北方民族语言的翻译工作。《礼记·王制》如是记载:“五方之民,言语不通,嗜欲不同。达其志,通其欲,东方曰寄,南方曰象,西方曰

  • 破釜沉舟,打一次仗要砸多少锅?

    文史百科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万人,项羽,打仗,只有,魏国,最后,满足,一个

    吃饭的事情常常被用来作为战争的计谋派上用场,历史上齐国攻打魏国之时,孙膑与魏军接触后假装败退,败退中第一天挖10万个炉灶,第二天减少到5万个炉灶,第三天减少到3万个炉灶,用减灶之计让魏国误以为齐军士兵无心打仗,半路上就不断有逃兵,觉得追赶过去会轻易取得胜利,魏国如此轻敌,也难怪最后被歼灭了10多万人

  • 宋代的提刑官到底干的啥工作?

    文史百科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一级,死刑,决定,什么,中央,可以,官员,直接

    《大宋提刑官》这部电视剧的主角宋慈是一名提刑官,断案如神,在常人看来几乎没有什么破绽的案件中寻找蛛丝马迹,通过验尸最终找到真凶,该剧剧情充满了悬疑诡异,故事情节紧密相连,引人入胜,人们对宋慈大家赞赏,那么宋代的提刑官到底是个什么样的官职呢?主要工作是做什么的,相当于现在的什么官职呢?大宋提刑官提刑官

  • 从五行角度分析为何“秦人尚黑”?

    文史百科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崇尚,代表,秦国,认为,衣服,喜欢,五行,黑色

    看过电视剧《芈月传》的人,或许注意到这样一个现象:剧中除了秦宫里的女人,无论是秦国的大王、大臣还是普通士兵都喜爱穿黑色的衣服。秦国人似乎有着浓厚的黑色情结。秦国人崇尚黑色。上至王公贵族下至平民百姓,甚至杂役奴仆全都穿着以黑色为主色系的衣服。朝堂之上的大臣们清一色都是黑色衣服。就连朝堂的装修风格也有别

  • 古代圣旨也有防伪标志

    文史百科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皇帝,奉天,汉文,书写,防伪,圣旨,承运,古代

    在中国古代,帝令并不都称为“圣旨”,而是称“命”、“令”、“政”等。直到宋代,皇帝和大臣们才通称帝令为“圣旨”。而最早在圣旨开头使用“奉天承运皇帝诏曰”八个字的,是明太祖朱元璋。古代圣旨“奉天承运皇帝诏曰”是什么意思?该怎么断句?朱元璋定都南京后,为了彰显其“天子”的合法性,自称“奉天法祖”,还在手

  • 民国时骑自行车有多难?要上牌照还要交养路费

    文史百科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规定,长沙市,脚踏车,马路,自行车,车行,环城,长沙

    “自行车”在我国的历史已有百余年。电影《末代皇帝》里就有溥仪在紫禁城骑自行车的场景:1922年溥仪16岁时,其堂弟溥佳将一辆自行车当成礼物送给了他。为此溥佳还被宫廷师傅陈宝琛训斥了一顿,说他“不应该将这种危险之物进呈给皇上,摔坏了皇上,如何了得!”民国自行车其实,溥仪骑的自行车并非开时髦之先河,早在

  • 秦始皇陵墓内惊现“动物世界”

    文史百科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大量,发现,考古,陪葬,动物,秦始皇陵,表示,出土

    秦始皇陵博物院总工程师周铁日前表示,在对秦始皇陵最新钻探工作中,通过对道路系统的局部发掘,考古人员已基本了解陵区的大体结构。专家还发现了大量陪葬坑,有的陪葬坑面积甚至达几千平方米。发现400多座陪葬坑 大量石制盔甲周铁表示,在秦始皇陵园内已发现大大小小的陪葬坑400余座,在周边又发现了几十座小型墓葬

  • 胡适批蒋介石:老百姓因为穷才养成了不好的生活习惯

    文史百科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一个,生活,我们,运动,蒋介石,国民,新生活,全国

    1934年年初,蒋介石在南昌发起“新生活运动”。这个运动以儒家的“礼义廉耻”为中心思想,以蒋介石的“三化”为行动指南,其目的是要在全国范围内推行一场“改造国民生活形态以及行为模式”的教育运动。蒋介石和胡适蒋介石的“三化”,是指“生活艺术化、生活生产化、生活军事化”。所谓“生活艺术化”,是以“艺术”(

  • 中国人拜关公是啥时候兴起的?

    文史百科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南宋,崇拜,关羽,荆州,关公

    虽然关公崇拜在建国后逐渐淡出了大陆人的日常生活,但八、九十年代香港警匪片中频频露面的关羽神龛还是给观影民众留下了深刻印象。作为一种本土信仰,关公崇拜在历史上曾广泛分布于中国的大江南北,甚至连满洲、吐蕃等少数民族聚集区也受到过影响。严格讲,关公崇拜的准确起点已无法考证。但从目前掌握的史料证据推测,其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