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道教的撒豆成兵用的是什么豆?

道教的撒豆成兵用的是什么豆?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莫笑少年梦 访问量:682 更新时间:2023/12/28 7:03:13

中国有一个历史典故叫“撒豆成兵”。传说中道教有一种很神奇的魔法,把豆子撒在地上就能能变成士兵甚至军队帮人打仗。世人大多听过撒豆成兵这个典故,却很少有人知道撒豆成兵的真相是什么。所谓“撒豆成兵”并不是将豆子变成士兵,而是以豆子为载体,每一粒豆子承受施法者一息灵气,告祭天地之后画符召请地府阴兵现身阳世,阴魂最喜欢的食物是豆腐,但豆腐是无法承载灵气的,只能退而求其次用豆子,阴兵现身之后会抢食豆子,吞入豆子的同时也吞食了豆子上承载的灵气,由此接受施法者的神识控制。

撒豆成兵

不过豆科植物那么多,撒豆成兵到底用的是什么豆呢?是黄豆?是黑豆?还是绿豆?这个问题经引起过激烈的争论,主流意见普遍认为,撒豆成兵撒的应该是黄豆,主要原因有这么几个:

第一,黄豆便宜,一斤大概四五块,其他红豆黑豆绿豆基本上一斤至少都得七八块,土豆倒是更便宜,但是一斤没几个啊,而且修道之人谁没事背着一堆土豆出门啊,像个卖菜的,跟道家形象差的有点儿远,所以还是黄豆的性价比高。

第二,黄豆比较容易携带,而且金灿灿的,撒出来的兵也应该是金盔金甲,能体现大天庭的气派神武,能体现仙家道法的高大光辉形象。你可以脑补一下撒绿豆,撒红豆,豌豆……这变的都是些啥玩意嘛。

第三,因为只有撒黄豆才会变成黄种人。

事实上,撒豆成兵这种办法其实不止可以用黄豆,其他豆子也行,在一些古书上有记载,比如《道藏·太上通玄灵印经》上说:若使豆子为兵者,用赤豆一千枚。

还有《三国遗事·卷第五》,用的是白豆黑豆:

时唐室有公主疾病……以白豆一斗咒银器中。变白甲神兵。逐崇不克。又以黑豆一斗咒金器中。变黑甲神兵。令二色合逐之。忽有蛟龙走出。疾遂瘳。

《道藏·鬼谷子天髓灵》所说的撒豆成兵倒是用了黄豆:若要撒豆为兵,斩草为马,纵横自在万里,荡荡无忧,依法用兵……大豆一斗二升……

所以,撒豆成兵这种事儿,用什么豆子都行,只是早期黑豆只有在东北和安徽有种植,所以用的人不多,芸豆原产美洲,16世纪引入,所以也没有入选,蚕豆呢,西汉引入,但是水分太多,不宜长时间储存,只能现做现用……所以主流上都用黄豆,毕竟易储存,好携带,而且全国各地都有种植,比较容易练手。

说了这么多,千万别以为撒豆成兵是多牛的事儿,其实就是最基础的道教符术,乍一看挺牛的,但弊端太大,这招最怕水,想要破解,普通人拿水一泼便能解决。

标签: 所以豆子黄豆而且什么黑豆绿豆变成

更多文章

  • 历史名城南京差点改名“中山城”

    文史百科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先生,收藏,南京,孙中山,报纸,中山,改名,纪念

    朱军华是扬州高邮一位知名的收藏爱好者,热衷收藏孙中山先生的专题老报纸多年。近日,朱军华从家中收藏的老报纸中,整理出许多有关孙中山先生报道的老报纸,大量内容还原了孙中山先生逝世前后的一些鲜为人知的细节。中山城收藏爱好者买下1925年3月的老报纸朱军华是我省知名集报家,收藏报纸已有26年。朱军华介绍,九

  • 清朝满清女人为何爱穿花盆底鞋?

    文史百科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花盆,成为,自己,女子,中国,满族,小脚,宫中

    在中国古代,女子以小脚为美,就这是人们口中的“三寸金莲”。据说这种扭曲的审美来源于南塘后主李煜的特殊嗜好,当时李煜的一位妃子为了能得到李煜的宠幸,于是用帛缠足,屈上作新月状,以完成一种在金莲高台上跳动的舞蹈。时间久了,李煜迷上了这样的小脚,于是宫中妃嫔竞相模仿,成为风气。花盆底鞋原因二、满族妃嫔喜欢

  • 古代有翻译官这种职业吗?

    文史百科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职业,翻译,记载,语言,工作,北方,中国,古代

    荧屏上有一部《亲爱的翻译官》热播。翻译官而今是高大上的职业,那么古代有没有这种职业呢?翻了下资料,发现翻译官还真是一古老职业。关于翻译官最早的记述出现在周朝,那时的“译”专职从事北方民族语言的翻译工作。《礼记·王制》如是记载:“五方之民,言语不通,嗜欲不同。达其志,通其欲,东方曰寄,南方曰象,西方曰

  • 破釜沉舟,打一次仗要砸多少锅?

    文史百科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万人,项羽,打仗,只有,魏国,最后,满足,一个

    吃饭的事情常常被用来作为战争的计谋派上用场,历史上齐国攻打魏国之时,孙膑与魏军接触后假装败退,败退中第一天挖10万个炉灶,第二天减少到5万个炉灶,第三天减少到3万个炉灶,用减灶之计让魏国误以为齐军士兵无心打仗,半路上就不断有逃兵,觉得追赶过去会轻易取得胜利,魏国如此轻敌,也难怪最后被歼灭了10多万人

  • 宋代的提刑官到底干的啥工作?

    文史百科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一级,死刑,决定,什么,中央,可以,官员,直接

    《大宋提刑官》这部电视剧的主角宋慈是一名提刑官,断案如神,在常人看来几乎没有什么破绽的案件中寻找蛛丝马迹,通过验尸最终找到真凶,该剧剧情充满了悬疑诡异,故事情节紧密相连,引人入胜,人们对宋慈大家赞赏,那么宋代的提刑官到底是个什么样的官职呢?主要工作是做什么的,相当于现在的什么官职呢?大宋提刑官提刑官

  • 从五行角度分析为何“秦人尚黑”?

    文史百科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崇尚,代表,秦国,认为,衣服,喜欢,五行,黑色

    看过电视剧《芈月传》的人,或许注意到这样一个现象:剧中除了秦宫里的女人,无论是秦国的大王、大臣还是普通士兵都喜爱穿黑色的衣服。秦国人似乎有着浓厚的黑色情结。秦国人崇尚黑色。上至王公贵族下至平民百姓,甚至杂役奴仆全都穿着以黑色为主色系的衣服。朝堂之上的大臣们清一色都是黑色衣服。就连朝堂的装修风格也有别

  • 古代圣旨也有防伪标志

    文史百科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皇帝,奉天,汉文,书写,防伪,圣旨,承运,古代

    在中国古代,帝令并不都称为“圣旨”,而是称“命”、“令”、“政”等。直到宋代,皇帝和大臣们才通称帝令为“圣旨”。而最早在圣旨开头使用“奉天承运皇帝诏曰”八个字的,是明太祖朱元璋。古代圣旨“奉天承运皇帝诏曰”是什么意思?该怎么断句?朱元璋定都南京后,为了彰显其“天子”的合法性,自称“奉天法祖”,还在手

  • 民国时骑自行车有多难?要上牌照还要交养路费

    文史百科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规定,长沙市,脚踏车,马路,自行车,车行,环城,长沙

    “自行车”在我国的历史已有百余年。电影《末代皇帝》里就有溥仪在紫禁城骑自行车的场景:1922年溥仪16岁时,其堂弟溥佳将一辆自行车当成礼物送给了他。为此溥佳还被宫廷师傅陈宝琛训斥了一顿,说他“不应该将这种危险之物进呈给皇上,摔坏了皇上,如何了得!”民国自行车其实,溥仪骑的自行车并非开时髦之先河,早在

  • 秦始皇陵墓内惊现“动物世界”

    文史百科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大量,发现,考古,陪葬,动物,秦始皇陵,表示,出土

    秦始皇陵博物院总工程师周铁日前表示,在对秦始皇陵最新钻探工作中,通过对道路系统的局部发掘,考古人员已基本了解陵区的大体结构。专家还发现了大量陪葬坑,有的陪葬坑面积甚至达几千平方米。发现400多座陪葬坑 大量石制盔甲周铁表示,在秦始皇陵园内已发现大大小小的陪葬坑400余座,在周边又发现了几十座小型墓葬

  • 胡适批蒋介石:老百姓因为穷才养成了不好的生活习惯

    文史百科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一个,生活,我们,运动,蒋介石,国民,新生活,全国

    1934年年初,蒋介石在南昌发起“新生活运动”。这个运动以儒家的“礼义廉耻”为中心思想,以蒋介石的“三化”为行动指南,其目的是要在全国范围内推行一场“改造国民生活形态以及行为模式”的教育运动。蒋介石和胡适蒋介石的“三化”,是指“生活艺术化、生活生产化、生活军事化”。所谓“生活艺术化”,是以“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