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成语“残杯冷炙”有着怎样的历史故事

成语“残杯冷炙”有着怎样的历史故事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伸手摘星星 访问量:1385 更新时间:2023/12/17 15:49:40

对于成语“残杯冷炙”,相信很多人都明白其含义,指残剩的饭菜或者权贵施舍的东西。但是关于这个成语的典故,相信很多人还不了解,那这个成语有着怎样的历史故事呢?今天随着中国古代历史故事的小编一起看看吧!

北齐的文学家颜之推,学富五车,他有一部《颜氏家训》流传下来。这本书的内容是以儒家的传统思想作为立身治家之道的。《颜氏家训》中有一处告诫说:“不可令有称誉,见役勋贵,处之下坐,以取残杯冷炙之辱。”意思是说,不能因为有点称赞,你就去受权贵驱使;不能因为处在低下的座位上,你就去受取权贵施舍的屈辱。

唐代的大诗人杜甫,有一段时间就被迫在颜之推提到过的这种悲苦的处境里生活。

杜甫从小聪明好学,志高务实,但一直没有遇到施展才华的机会。直到三十五岁那年,早已盛负诗名的他才踏上通往京都长安的大道。考试完后,杜甫觉得文章写得得心应手,但他哪里知道,主持这次考试的大臣李林甫,根本不想选用贤才,而对有才能有胆识的人,一概采取排斥的态度,竟然向唐玄宗说无人中举。

杜甫没有料到自己会应试落第,内心非常痛苦,对前途悲观失望。从此,他流落长安,以“宾客”的身份出入于达官贵人之家,过着寄人篱下的生活。他时常陪王公大臣宴饮,席间吟诗赋词助兴。这样做,是为了维持生计,也是希望得到权贵们的推荐,求得一官半职。最后,终于得到右卫率府胄曹参军(主要是看守兵甲仗器,库府锁匙的小官)的职位。

后来,杜甫有一首名叫《赠韦左丞》的诗作:“骑驴十三载,旅食京华春。残怀与冷炙,到处潜悲辛。”这首诗是写杜甫当年身困长安时遭受的冷落。境遇如此可悲,令人“消魂”。不过呢,杜甫这种“朝扣富儿门,暮随肥马尘”的屈辱生活,也使他看到了下层人民的痛苦和统治阶级的罪恶,从而写出了《兵车行》《丽人行》《赴奉先咏怀》等现实主义杰作。

标签: 权贵杜甫生活有一没有考试长安成语

更多文章

  • 邯郸学步的结局不是不会走路:而是没走出艺术

    文史百科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应该,走路,青年,发出,就是,邯郸,声音,学步

    现在对“邯郸学步”这个成语解释是:有一个燕国人,到了赵国都城邯郸,看到那里的人走路姿势很美,就跟着学了起来。结果不但学得不像,而且连自己原来的走法也忘了,只好爬着回家。学人家学得不像,固然可笑。可一个好好的人非要去学别人走路,这更为可笑。然而,看着可笑其实并不可笑,实际上,这个人并不是因为邯郸人走路

  • 糟糠之妻指的是谁的妻子?

    文史百科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公主,妻子,不可,卑贱,一个,人情,武帝,自己

    指共过患难的妻子。糟糠:穷人用来充饥的酒渣、米糠等粗劣食物。将妻子称为“糟糠”出自《后汉书·宋弘传》里记载的一个典故:“(光武帝)谓弘曰: 谚言贵易交,富易妻,人情乎? 弘曰: 臣闻贫贱之知不可忘,糟糠之妻不下堂。 ”东汉初年大司空宋弘,为人正直,做官清廉,对皇上直言敢谏。曾先后为汉室推荐和选拔贤能

  • 洛阳纸贵成语道出一位才子出名之路

    文史百科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可是,开始,文章,三都,洛阳,一个,故事,父亲

    洛阳纸贵的故事讲的是西晋时候的一位叫左思的才子写了一篇《三都赋》,大家争相传抄,以至洛阳之纸张供不应求,货缺而贵。洛阳纸贵的主人公左思也因此成名,但是这位才子的出名路却非常坎坷,这个故事也充分地表明了一件事,没有伯乐识才,也许这篇风靡一时的名作《三都赋》便成为一堆废纸,不得流传。那么洛阳纸贵到底是个

  • 蒋干盗书成语典故

    文史百科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东吴,有人,水军,今日,同窗,说道,都督,周瑜

    蒋干盗书,成语典故。这个故事发生在三国赤壁大战前夕,曹操亲率百万大军,驻扎在长江北岸,意欲横渡长江,直下东吴。东吴都督周瑜也带兵与曹军隔江对峙,双方剑拔弩张。曹操手下的谋士蒋干,因自幼和周瑜同窗读书,便向曹操毛遂自荐,要过江到东吴去作说客,劝降周瑜。结果周瑜设下计策,令蒋干盗得假冒曹操水军都督蔡瑁、

  • 梅开二度的由来

    文史百科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日升,感动,最终,梅开二度,足球,梅花,意思,没有

    梅开二度,指同一件事成功地做到两次,通常接连两次喜事都可以叫“梅开二度”。此成语在足球很常见,意指在足球比赛中一名足球员在一场赛事中进两球。梅开二度实源于惜阴堂主人所编小说《二度梅》,京剧、越剧均有此戏。【梅开二度】近义词:独中二元、锦上添花【梅开二度】由来及典故“梅开二度”源于惜阴堂主人(宣澍甘)

  • 成语学富五车的释义解

    文史百科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不是,就是,庄子,可以,也就,一石,战国,一车

    现在,成语“学富五车”是形容人的学问大、读书多,“五车”就是说人有五车书。其实,原来这个成语并不是这个意思。咱们先看看五车书到底是多少书?“学富五车”出自《庄子·天下篇》,《庄子》成书在战国时期,得先说说战国时候的车。《墨子·鲁问》中,墨子说,自己造的车,质量极好,可以“任五十石之重”。这话是极力说

  • 刘邦最牛掰的遗嘱--白马之盟

    文史百科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皇帝,刘邦,白马,当初,大臣,天下,刘氏,你们

    白马之盟就是汉高祖十二年(前195年)三月中旬,离刘邦去世还有一个月时间,刘邦拖着重病之身将朝廷重臣和他的老婆吕后聚集在一起,杀掉了一匹白马,对天盟誓。这就是在汉朝历史上影响极为深远的白马之盟。白马之盟共有两个内容,第一,(对大臣们发誓)国以永存,施及苗裔(只要汉帝国存在,大臣们及其子孙就永远有酒喝

  • 借刀杀人的故事典故

    文史百科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认为,吴国,齐国,异己,损失,攻打,自己,孔明

    【成语故事】三国时期,孔明病故,魏延在军中做了一个头上生角的梦就认为自己可以称王的预兆,就对孔明的安排不满,与马岱起兵攻打杨仪,杨仪看了孔明的锦囊妙计,就叫魏延叫“谁敢杀我”,魏延高呼,马岱在后杀死魏延,这是孔明生前安排的。【成语示列】凤姐虽恨秋桐,且喜借他先可发脱二姐,用借刀杀人之法。清·曹雪芹《

  • 成语害群之马的本意

    文史百科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小孩子,黄帝,小童,知道,天下,危害,牧马,没有

    危害集体的人,就叫害群之马。可是,追根溯源,现在的害群之马与原始的害群之马意思竟然是反的。成语害群之马出自《庄子·杂篇·徐无鬼》。黄帝将见大隗乎具茨之山……适遇牧马童子,问涂焉,曰:“若知具茨之山乎?”曰:“然。”“若知大隗之所存乎?”曰:“然。”黄帝曰:“异哉小童!非徒知具茨之山,又知大隗之所存。

  • 成语沉鱼落雁本意和美女无关

    文史百科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美丽,庄子,沉鱼落雁,标准,意思,人们,这些,女子

    现在,成语“沉鱼落雁”常和“羞花闭月”连用,是形容女人美丽的。意思是说,女子美丽得让鱼儿都沉入水下,让大雁都落下来,让美丽的花朵儿都羞得不好意思开放了,让月儿都躲藏了起来。明朝汤显祖《西厢记》惊梦中就有“沈鱼落雁鸟惊喧,羞花闭月花愁颤”。其实,在汤显祖之前,《朝野新声·太平乐府·采莲女曲》中已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