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成语“望门投止”讲述的是怎么样一个历史故事

成语“望门投止”讲述的是怎么样一个历史故事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伸手摘星星 访问量:1385 更新时间:2023/12/27 6:14:41

望门投止的意思是逃难或出奔时,见有人家就去投宿,求得暂时存身。后泛指在仓猝情况下,来不及选择存身的地方。那关于这个成语有着怎样的典故呢?又讲述了怎样一个历史故事呢?

张俭是东汉山阳高平(今山东邹县西南)人,出身名门望族,祖上是楚汉时代曾和刘邦并列诸侯的赵王张耳,他以操行高洁闻名当世。张俭曾做过山阳东部督邮,深受汉桓帝宠信的中常侍侯览,家乡就在山阳郡。侯览是当时权势很大的宦官,他不但横行朝廷,而且称霸乡里。侯览先后夺占民宅三百余所,良田一百多顷。他自己建造住宅十几所,和宫廷的规模一样,他还给自己建造了规模宏大的陵族。

侯览如此残害百姓,作恶多端,张俭非常愤慨。于是,他上书汉桓帝,告发侯览的罪行,要求从严惩办侯览。因为侯览是皇帝身边的人,张俭的奏章还没到皇帝手里,就被侯览扣下了。从此,侯览对张俭怀恨在心,伺机报复。

张俭有个同乡,名叫朱并,是个恶棍。张俭曾经严厉地惩处过他,因此他对张俭怀恨在心。后来,朱并投靠侯览,在侯览的指使下,朱并给朝廷上书,诬告张俭勾结同郡二十四人,结成党羽,图谋不轨。宦官曹节抓住这个机会,吩咐他的心腹上奏章,要求汉灵帝下令逮捕党人。汉灵帝才十四岁,根本不懂得什么是党人。他问曹节:“为什么要杀他们,他们有什么罪?”曹节指手划脚把党人怎样可怕、怎样图谋造反等所谓的罪行乱编了一通。汉灵帝居然相信了他们,连忙下令逮捕党人。

张俭得知消息后,只得连夜逃走。侯览假借皇帝命令,向各郡县发出搜捕张俭的通令,对于敢擅自收藏张俭的人,一律格杀勿论。张俭见官府人马来势汹汹,只好匆匆逃跑,看到谁家可以避难,就投在谁家门下,暂时安身。

当时,人们恨透了宦官,都知道张俭历来正直,名声很好,所以人们都甘冒风险收留他。一天,张俭逃到鲁郡,投奔好友孔褒。孔褒不在,孔褒的小兄弟孔融当时只有十六岁,他热情地接待了张俭。张俭走后,官府闻讯赶来,逮捕了孔褒、孔融及他们的老母亲加以审问。孔融说:“是我招待了张俭,要治罪就治我吧!”孔褒说:“张俭是来投奔我的,要办就办我的罪,与我弟弟无关。”孔母说:“我是一家之主,要办就办我的罪。”他们一家争着承担责任,闹得官府不知如何处置。

由于大家的保护,朝廷始终没有抓到张俭,直到公元184年,爆发了黄巾农民大起义后,汉灵帝才下令解除“党锢”,张俭结束逃亡生括。这时候,东汉王朝已濒临灭亡。

标签: 皇帝下令怎样朝廷党人逮捕当时他们

更多文章

  • 成语“残杯冷炙”有着怎样的历史故事

    文史百科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权贵,杜甫,生活,有一,没有,考试,长安,成语

    对于成语“残杯冷炙”,相信很多人都明白其含义,指残剩的饭菜或者权贵施舍的东西。但是关于这个成语的典故,相信很多人还不了解,那这个成语有着怎样的历史故事呢?今天随着中国古代历史故事的小编一起看看吧!北齐的文学家颜之推,学富五车,他有一部《颜氏家训》流传下来。这本书的内容是以儒家的传统思想作为立身治家之

  • 邯郸学步的结局不是不会走路:而是没走出艺术

    文史百科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应该,走路,青年,发出,就是,邯郸,声音,学步

    现在对“邯郸学步”这个成语解释是:有一个燕国人,到了赵国都城邯郸,看到那里的人走路姿势很美,就跟着学了起来。结果不但学得不像,而且连自己原来的走法也忘了,只好爬着回家。学人家学得不像,固然可笑。可一个好好的人非要去学别人走路,这更为可笑。然而,看着可笑其实并不可笑,实际上,这个人并不是因为邯郸人走路

  • 糟糠之妻指的是谁的妻子?

    文史百科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公主,妻子,不可,卑贱,一个,人情,武帝,自己

    指共过患难的妻子。糟糠:穷人用来充饥的酒渣、米糠等粗劣食物。将妻子称为“糟糠”出自《后汉书·宋弘传》里记载的一个典故:“(光武帝)谓弘曰: 谚言贵易交,富易妻,人情乎? 弘曰: 臣闻贫贱之知不可忘,糟糠之妻不下堂。 ”东汉初年大司空宋弘,为人正直,做官清廉,对皇上直言敢谏。曾先后为汉室推荐和选拔贤能

  • 洛阳纸贵成语道出一位才子出名之路

    文史百科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可是,开始,文章,三都,洛阳,一个,故事,父亲

    洛阳纸贵的故事讲的是西晋时候的一位叫左思的才子写了一篇《三都赋》,大家争相传抄,以至洛阳之纸张供不应求,货缺而贵。洛阳纸贵的主人公左思也因此成名,但是这位才子的出名路却非常坎坷,这个故事也充分地表明了一件事,没有伯乐识才,也许这篇风靡一时的名作《三都赋》便成为一堆废纸,不得流传。那么洛阳纸贵到底是个

  • 蒋干盗书成语典故

    文史百科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东吴,有人,水军,今日,同窗,说道,都督,周瑜

    蒋干盗书,成语典故。这个故事发生在三国赤壁大战前夕,曹操亲率百万大军,驻扎在长江北岸,意欲横渡长江,直下东吴。东吴都督周瑜也带兵与曹军隔江对峙,双方剑拔弩张。曹操手下的谋士蒋干,因自幼和周瑜同窗读书,便向曹操毛遂自荐,要过江到东吴去作说客,劝降周瑜。结果周瑜设下计策,令蒋干盗得假冒曹操水军都督蔡瑁、

  • 梅开二度的由来

    文史百科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日升,感动,最终,梅开二度,足球,梅花,意思,没有

    梅开二度,指同一件事成功地做到两次,通常接连两次喜事都可以叫“梅开二度”。此成语在足球很常见,意指在足球比赛中一名足球员在一场赛事中进两球。梅开二度实源于惜阴堂主人所编小说《二度梅》,京剧、越剧均有此戏。【梅开二度】近义词:独中二元、锦上添花【梅开二度】由来及典故“梅开二度”源于惜阴堂主人(宣澍甘)

  • 成语学富五车的释义解

    文史百科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不是,就是,庄子,可以,也就,一石,战国,一车

    现在,成语“学富五车”是形容人的学问大、读书多,“五车”就是说人有五车书。其实,原来这个成语并不是这个意思。咱们先看看五车书到底是多少书?“学富五车”出自《庄子·天下篇》,《庄子》成书在战国时期,得先说说战国时候的车。《墨子·鲁问》中,墨子说,自己造的车,质量极好,可以“任五十石之重”。这话是极力说

  • 刘邦最牛掰的遗嘱--白马之盟

    文史百科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皇帝,刘邦,白马,当初,大臣,天下,刘氏,你们

    白马之盟就是汉高祖十二年(前195年)三月中旬,离刘邦去世还有一个月时间,刘邦拖着重病之身将朝廷重臣和他的老婆吕后聚集在一起,杀掉了一匹白马,对天盟誓。这就是在汉朝历史上影响极为深远的白马之盟。白马之盟共有两个内容,第一,(对大臣们发誓)国以永存,施及苗裔(只要汉帝国存在,大臣们及其子孙就永远有酒喝

  • 借刀杀人的故事典故

    文史百科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认为,吴国,齐国,异己,损失,攻打,自己,孔明

    【成语故事】三国时期,孔明病故,魏延在军中做了一个头上生角的梦就认为自己可以称王的预兆,就对孔明的安排不满,与马岱起兵攻打杨仪,杨仪看了孔明的锦囊妙计,就叫魏延叫“谁敢杀我”,魏延高呼,马岱在后杀死魏延,这是孔明生前安排的。【成语示列】凤姐虽恨秋桐,且喜借他先可发脱二姐,用借刀杀人之法。清·曹雪芹《

  • 成语害群之马的本意

    文史百科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小孩子,黄帝,小童,知道,天下,危害,牧马,没有

    危害集体的人,就叫害群之马。可是,追根溯源,现在的害群之马与原始的害群之马意思竟然是反的。成语害群之马出自《庄子·杂篇·徐无鬼》。黄帝将见大隗乎具茨之山……适遇牧马童子,问涂焉,曰:“若知具茨之山乎?”曰:“然。”“若知大隗之所存乎?”曰:“然。”黄帝曰:“异哉小童!非徒知具茨之山,又知大隗之所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