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读懂“四书”能更好地提高人生逼格

读懂“四书”能更好地提高人生逼格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胖次 访问量:3879 更新时间:2023/12/10 12:22:11

先读《大学》,以立其规模

这就好比建造房子应当先打好地基。《大学》包含的是为人为学的纲目。“大学”的意思,便是教人学做大人,为人为学要先立一个做“大人”的规模。做“大人”的规模是从“格致诚正”,一直到“修齐治平”。

一个“大人”不仅体贴、理解天地万物,省察自己内心的每一个念头,而且心怀家国天下,更为重要的是,“大人”将万物、自身与天下贯通成一个相互关联的整体。

因此,《大学》不仅展现了一个包括“万物--自我--他人”的阔大人生内容,而且厘清并指明了人生努力的目标与次第。

所以,朱子强调,《四书》应当先读《大学》,可以把《大学》的内容作为一个构架,然后再将其他书填补进去。

《论语》是孔门诸弟子答问的记录,孔子的语默静动皆有记载,最为亲切可信。儒家思想的精义亦囊括其中。因此,次读《论语》,可以从中了解并体悟圣人中正平和之道。

孟子》言:“吾养吾浩然之气。”《孟子》的气极为雄壮,如孟子其人,泰山乔岳。儒家以孔子发端,孟子畅其源流。朱子以《孟子》次《论语》,是在学者大根大本确立之后,激发其昂扬的志气。如《易·乾》云:“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读《孟子》,以激其发越,即是期望通过阅读《孟子》来激发学者乾健不已的精神。

《中庸》一书难读,初学者未当理会。需要在其他三书都读完了,于其中道理都有所了悟之后再来读。朱子在《中庸章句》中称其为“孔门传授心法”,“放之则弥六合,卷之则退藏于密”。因此,《中庸》的道理非常精奥,要放在最后来研究。

《四书》的阅读次序,不仅包含了朱子对于《四书》内容的理解,而且也蕴涵了朱子自身立教教人的深意。

关于《四书》具体的阅读原则与方法,朱子曾说:

讲习孔孟书。孔孟往矣,口不能言。须以此心比孔孟之心,将孔孟心作自己心。要须自家说时,孔孟点头道是,方得。不可谓孔孟不会说话,一任己见说将去。若如此说孟子时,不成说孟子,只是说“子”也!

因此,阅读《四书》最重要的原则,便是要“将心比心”。

读者需要用自己的心去体贴孔子、孟子的心。古人古书不会说话,如若任凭自己的私见、偏见去读,最后所得,也只是自己的私见、偏见而已。

所以阅读《四书》首贵虚心,如此才能看出古人下字的用意,才能领略其精神妙处。

读《论语》时,如无《孟子》;读前一段,如无后一段。否则的话,读这里,又想那里,纷纷扰扰,无有终始。

第三,看《孟子》的时候,与读《论语》不同,《论语》要看,《孟子》要熟读。

《论语》逐文逐意各是一义,因此需要一字一句的去读,涵咏在心,仔细思索。《孟子》文章则是一大段一大段,首尾通贯,熟读则文义自见,不能象读《论语》时一样逐句逐字的理会。

第四,《四书》中圣人言语的意思一重又一重,需要深入去看。

人们通常只看到第一重的表面意思,便不去追究第二重含义,只有看得到言语的缝罅处,深入进去思索,才能透彻其中的意思。

最后,也是极为关键的一点。阅读《四书》要在平实的生活中去体悟领会,要在自己的身心上去着切体认,更要在行为上去努力践履。

《四书》所讲无非都是平平正正的生活。《四书》的“阅读”不仅仅是“知”,更应当是“行”。所以,《语类》论读书法的第一句,朱子便说:“读书只是学者第二事。”

标签: 大学自己孟子阅读一个孔孟论语大人

更多文章

  • 出自郭嘉之口的这个成语成了兵法圭臬

    文史百科编辑:胖次标签:大军,速度,行军,河北,建安,用兵,公元,成语

    献帝建安五年(公元200年),曹操在官渡之战中大胜,献帝建安七年(公元202年)袁绍病死,其诸子各据一州,开始了无休止的相互攻讦。袁氏诸子内部的分裂为曹操统一河北提供了契机。曹操对河北连年用兵,先是于献帝建安九年(公元204年)攻破邺城,占领冀州,又于献帝建安十年(公元205年)亲自都督虎豹骑攻克南

  • 梦回唐朝可能会用到的骂人脏话

    文史百科编辑:胖次标签:农民,对方,就是,各种,唐人,流行,这些,骂人

    前几天讲了一些穿越到古代要遵守的奇葩律法,今天来给大家讲一些若回到唐朝可能会用到的骂人的脏话。为什么?万一你来到长安街举目无亲的被富二代、官二代们给欺负了,你这办公室小白领如何打得过五大三粗的唐人!骂也不会骂,白费吐沫星撅着屁股喊半天“草泥马”“son of a bitch”,人家还以为你秀逗了,太

  • “牛鬼蛇神”一词从何而来

    文史百科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这个,白蛇,佛教,后来,一个,就是,刘邦,一条

    据说,最早使用“牛鬼蛇神”的人是唐代诗人李贺,他是以此来赞美杜牧诗歌的魔幻与奇谲。本来是一个褒义词,后来却产生异化,成了一个“坏词”。我最早知道这个词,是小学五年级时,一位经历过“文革”的语文教师,在黑板上写上一句非常革命化句子,并声情并茂地朗诵了好几遍,其中就有牛鬼蛇神这个词汇。那是上世纪90年代

  • “偃旗息鼓”“一身是胆”这俩成语竟然与赵云有关

    文史百科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故事,准备,赵云,军营,大家,这个,成语,两个

    三国故事在成语中占的比例尽管不大,但被后世反复应用的并不少。这里面既有说事迹的,也有讲人物的,本篇就介绍其中的两个成语。暂不揭晓谜底,先将故事说一说,让大家来猜猜这两个成语是什么。这两个成语的发生年代是献帝建安二十四年(公元219年)。当时刘备与曹操在汉中地区展开激战。老将黄忠力斩曹魏名将夏侯渊,刘

  • 指鹿为马的成语故事

    文史百科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一头,于是,但是,自己,成语,这一,成为,二世

    指鹿为马说的是,秦始皇耗尽一生之力,最终一统天下,成为了我国历史上第一位皇帝,建立了一个泱泱大国,也就是秦国。秦始皇死后,秦王二世上台,但是却一直都受到宦官赵高的胁迫,是赵高的傀儡。赵高见秦二世越来越无能,已经没有了多大的利用价值,于是决定犯上作乱,夺取皇位。虽然秦二世在赵高的手中,但是却担心朝中众

  • 成语“水到渠成”有着怎样的历史故事

    文史百科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王安石,水到渠成,当时,收藏,安排,成语,时期,苏轼

    成语“水到渠成”,在生活中我们可能会使用,也明白其代表的意思,可是关于这个成语的出处或许很多人还不了解?那成语“水到渠成”有着怎样的历史故事呢?下面跟着中国古代历史故事的小编一起去了解一下吧!北宋时期,有一个叫苏轼的人,字子瞻,号东坡居士。他的父亲苏洵、弟弟苏辙都是当时著名的古文学家,世称“三苏”。

  • 请君入瓮的故事出处

    文史百科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唐朝,不知,逼供,自己,武则天,什么,犯人,谋反

    请君入瓮的故事发生在唐朝时期。唐朝时期一个官员利用请君入瓮的方法逼供了不少犯人,后来经上头查实这名官员滥用刑法,就派朝廷命官安防此举,并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这就是请君入瓮的故事。欲知细节请看下文!唐朝武则天为女皇帝时,任用来俊臣等一批酷吏,专办谋反案件。他们造了许多刑具,使被告忍受不住酷刑,只得

  • “三寸金莲”小脚之于男人们的“性”心理

    文史百科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女人,金莲,小脚,一样,开始,男人,女性,宋朝

    杭州的陆梯霞先生德行高超,远近闻名。有一天,他梦游地府,看见城隍在审理南唐李后主裹足一案。根据城隍的讲述,李后主前生是嵩山的净明和尚,转世为南唐国主。他在宫中行乐,用白布将爱妃窅娘的双脚裹成新月形,使之纤小屈上,舞于金莲台上,摇曳生姿。这原本是一时兴起的好玩,想不到后世竟相模仿沿袭成习,世间女子争相

  • 瘦马的血泪人生和悲惨命运

    文史百科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人家,女孩,贩子,女子,为了,人口,那些,瘦马

    为了满足某些人的畸形需要,人口贩子制造了种种人伦悲剧,“瘦马”便是一例。在那些小女孩被选为“瘦马”的时候,就注定她们一生悲惨。人口贩子则踏着别人的血泪赚取钱财,其无后乎。扬州瘦马,只是瘦马的一个区域典型。她不是一种马,是大量经过专门培训、预备嫁予富商作小妾的年轻女子,而这些女子以瘦为美,个个苗条消瘦

  • 成语“望门投止”讲述的是怎么样一个历史故事

    文史百科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皇帝,下令,怎样,朝廷,党人,逮捕,当时,他们

    望门投止的意思是逃难或出奔时,见有人家就去投宿,求得暂时存身。后泛指在仓猝情况下,来不及选择存身的地方。那关于这个成语有着怎样的典故呢?又讲述了怎样一个历史故事呢?张俭是东汉山阳高平(今山东邹县西南)人,出身名门望族,祖上是楚汉时代曾和刘邦并列诸侯的赵王张耳,他以操行高洁闻名当世。张俭曾做过山阳东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