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不请托关说、不受馈赠的王旦和公孙仪

不请托关说、不受馈赠的王旦和公孙仪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落叶无声 访问量:4425 更新时间:2023/12/27 14:41:45

旦是真宗时宰相,其女婿韩公将依例调往边远地方任职,其女儿爰央求王旦吏部关说施压,王旦却说:如果我对此事加以请托,未来定将影响他的前途啊…!韩公知道后,便说:岳父对我真是厚爱…。后来韩公果然平步青云,官居中书省、枢密院要职。

春秋时,公孙仪为鲁国宰相,十分喜爱吃鱼。当时鲁国的官员争相送鱼给他,惟公孙仪始没有接受,并说:正因为我爱吃鱼,才不能收别人的鱼;如果一旦接受,将受制于人,久而久之,则必因违法乱纪而丧失官位,到时连自己买鱼来吃都有问题…。

上述二例都很浅显易懂,但是在面对诱惑时,又有多少人能够做到公正回避的要求。俗语说得好:蝼蚁之穴,足以溃堤。小利守不住,未来必得寸进尺,其结果也将难保不身限囹圄。

标签: 未来如果公孙宰相自己接受问题知道

更多文章

  • “追星族”的闪亮登场可追溯到唐朝

    文史百科编辑:落叶无声标签:疯狂,粉丝,追星族,白居易,东坡,李商隐,儿子,一个

    现在人们都把追星族称为“粉丝”或者“fans”。“fans”的本意来自拉丁文“Fanatics”,意思是“对神的崇拜所导致的疯狂”。然而,“追星族”并不是当代的时髦词,据考证,追星族的闪亮登场可追溯到唐朝。一个名叫魏万的年轻人为了一睹诗仙李白的风采,从河南济源的王屋山下开始,锲而不舍地追踪偶像的踪迹

  • 唐朝人是怎样喝茶的

    文史百科编辑:落叶无声标签:茶艺,饮茶,清平,大唐,宫廷,茶道,时期,唐代

    大唐是中华民族的鼎盛时期。随着唐帝国强大的国际影响和频繁的国际交往,中国的茶香、茶艺,远播海外。大唐皇帝在六迎佛骨时,曾将一套价值无与伦比的宫廷茶具,奉献给法门佛祖。1987年4月3日,这批稀世珍宝重见天日,立即引起世界轰动。这说明,唐代已是我国种茶、饮茶以及茶文化发展的鼎盛时期。茶叶逐渐从皇宫内院

  • 玉器在古时候都有哪些用途?

    文史百科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就是,使用,玉器,身份,作为,所以,死者,象征

    说到玉,我们往往会莫名地产生一种敬畏心理,因为人们常常会说“玉是有灵性的”。古往今来,玉都是象征着高贵的身份和特殊地位。《礼记·学记》中有记载:“玉不琢,不成器。”《周礼》中也有言:“共其玉器而奉之。”由此看来,这两处记载是“玉器”一词最早的来源了,最早的玉器据我们有着八千年的历史。虽然现在玉器的用

  • 鸣礼炮的由来

    文史百科编辑:落叶无声标签:英国,庆典,大炮,美国,采用,十一,盛大,十八

    鸣礼炮起源于英国。据说400多年前英国海军用的是火炮,当舰船进入另一国港口之前,或在公海与外国舰船相遇时,便自动放空炮,以示无敌意;对方也相应以鸣炮回敬。久而久之,鸣炮便成了国际通例,成为盛大庆典和隆重的迎宾仪式上经常应用的一种礼节和礼遇。以前最大的战舰只装有大炮二十一门,全部鸣放作为对国家元首的礼

  • 三国人物的绰号

    文史百科编辑:落叶无声标签:这个,知道,吕布,一流,绰号,孙权,三国,爸爸

    想必大家知道,水浒传上面108条好汉个个都有绰号,其实名副其实的没几个,打仗厉害的也就那几个人,其他的用吓人的绰号唬唬敌人。还是看看老前辈三国人物的绰号!刘备(大耳儿贼)三国中仁者无敌的人物,可是总有一些人对其不满,直呼其讳。曹操就屡叫不爽。吕布临死还大骂:大耳儿,是儿最无信也。这不,让曹老大记住了

  • 中国古代的四大发明介绍

    文史百科编辑:落叶无声标签:指南针,造纸,世纪,我国,火药,印刷,发明,开始

    指南针:指南针是利用磁铁在地球磁场中的南北指极性而制成的一种指向仪器。指南针大约出现于我国战国时期。最初的指南针是用天然磁石经人工用琢玉的办法琢磨成的,状如勺,底圆,放在铜制的方形“地盘”上便自由旋转,“地盘”四周刻有二十四向,当指南针静止时,勺柄就会指向南方。古人称它“司南”。元代,指南针已改进到

  • 上善若水,厚德载物的由来

    文史百科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回报,好像,不争,老子,厚德载物,万物,帮助,不要

    “上善若水”语出《老子》第八章“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正善治,事善能,动善时。夫唯不争,故无尤。”“厚德载物”是《易传》中的话,原文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至于厚德载物,什么是“德”,其实很简单。帮助别人要求回报,叫做交易。帮助别

  • 妙联三出定终身

    文史百科编辑:落叶无声标签:一句,上联,形象,白色,看见,于是,书生,姑娘

    从前有一位才女,自幼聪明伶俐,是父母的掌上明珠。自五六岁起家里便聘请了一位饱学的先生教她读书识字。这女子天资过人,再加上有良师指点,不到几年工夫就熟读四书五经,吟诗作赋无所不能了。有时甚至连一些男子也比不过她。光阴荏苒,不觉十余年过去了,姑娘这时已经十八九岁,不但出落得如花似玉,而且满腹文才。官宦之

  • 十个被误传的俗语

    文史百科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君主,卫国,不通,因为,一个,这句话,孔子,小人

    中国文化博大深远,很多广泛流传的俗语至今还在被人们提及。然而,有一些常用俗语,很长一段时间以来,都在被大家误传,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10个被误传了几千年的俗语了解原句的真相一、嫁鸡随鸡,嫁狗随狗原为“嫁乞随乞,嫁叟随叟”,意思是一个女人即使嫁给乞丐或者是年龄大的人,也要随其生活一辈子。随着时代的变迁

  • “三教九流”指的什么?

    文史百科编辑:落叶无声标签:流派,学术,时代,孔子,各种,宗教,说法,人们

    “三教九流”的意义曾经是颇为高雅的。“三教”的说法起自三国时代,指的是儒、释、道三种教派。儒,本孔子所创,并非宗教,而汉儒为了抬高孔子的地位,把儒家学说渲染得像宗教一样,就被人们看做宗教了。释,指东汉时传人我国的佛教,以其为印度释迦牟尼所创而简称为释。道,是东汉时创立的一种宗教,讲究炼丹修道,寻求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