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野史秘闻>古代太子被废的原因

古代太子被废的原因

所属分类:野史秘闻 编辑:莫笑少年梦 访问量:1768 更新时间:2023/12/9 2:58:03

封建时代,帝国的最高掌权者为皇帝。如果从秦始皇之后算的话,除去影响力较弱的小王朝,中国共有近五百位皇帝。据不完全统计,非正常死亡的帝王占总数的百分之四十。看似风光,却实在是一个高危职业。

那么作为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未来储君:太子。其生存环境又如何呢?恐怕并不比当皇帝好受。占据了太子之位,并不代表就一定能坐上皇帝宝座。历史上废太子众多,我们来看一下太子被废,都有哪些原因。

一、兄弟争锋,骨肉相残

这恐怕是太子被废最主流的原因了。皇位只有一个,只要是头脑正常的皇子,说一点觊觎的想法都没有,那是不可能的。太子也不容易,身居高位,犯下一点小错,都会被人拿来攻击指责,自然会被其他兄弟时刻盯着。

隋文帝杨坚的儿子杨勇,就是此类典型代表。杨勇并没有大的问题,就是生活有些奢侈(生活作风),加之和母亲独孤皇后关系不太好,逐渐被父皇和母后疏远。此时风头正劲的杨广暗地里收买人心造势,顺理成章地闯入老皇帝视线。杨广和司徒杨素趁机陷害杨勇,杨勇就被废掉了,实在是冤枉。

二、权臣谋利,互相勾结

要知道一朝天子一朝臣,太子继位前,肯定会有想法比较多的大臣去谋求自己的后路。太子的位置实在是尴尬,如果贸然去亲近朝中大臣,必然会引起老皇帝的猜忌。一个不留神,私结党羽、图谋篡位的大帽子就压的自己翻不了身。鸡蛋不能放在一个篮子里,既然太子不好沟通,那些暗怀鬼胎的大臣,自然会去亲近其它容易掌控的皇子。

秦始皇之子扶苏,就是此类典型代表。扶苏为人宽仁,极有政治远见,因焚书坑儒一事直言劝谏,触怒秦始皇。秦始皇死后,李斯赵高矫诏逼死扶苏,另立胡亥继位。如果扶苏不死,继位后施仁政于天下,秦朝也许能改变二世而亡的命运。

三、参与党争,提前夺位

这个就单纯是自己作死了,辩无可辩。当太子当的久了,恐怕会像邻人窃斧的主人公一样,看谁都想抢自己将来的位子,看什么都不对劲。时间长了,心理产生问题,性子急的就会按耐不住。

李世民长子李承乾,就是此类典型代表。史书记载,李承乾为人不敬师长,得知胞弟李泰有夺嫡之念,于是暗杀李泰。后来联合一众党羽企图逼宫夺位,被李世民识破,最终被废。

四、后宫干政,母以子贵

太子之位不是一个人的事,身后甚至牵连着一整个家族的荣辱。作为皇帝的后宫妃子,自然希望自己的子嗣能得继大统,从此母凭子贵。

不过,这个例子的主人公是贾南风,她却并没有自己的子嗣。当时西晋皇帝司马衷(痴呆皇帝)的儿子司马遹是太子,可是这个司马遹行为有些乖僻。皇后贾南风怕司马遹继位后对自己不利,就诬陷司马遹谋反,操控司马衷废了司马遹。在这个女人的影响下,成功点燃八王之乱的导火索,引发五胡乱华一系列的恶果。

五、父亲不喜,只得让位

这个原因就有点让人无语了,既然被父皇立为太子了,父亲又不喜欢自己,真是没地儿说理去。

汉光武帝刘秀的儿子刘疆,就处于此等尴尬境地。话说身为太子的刘疆一直活得小心翼翼,从无越轨之处。可是他的生母郭皇后被刘秀废除,刘秀另立阴丽华为皇后。刘疆整日不安,最终主动向刘秀请辞,失去太子之位。不过刘疆被封为东海王之后,也算是得了一个善终!

标签:

更多文章

  • 唐玄宗为什么同意杨贵妃为安禄山洗三

    野史秘闻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安禄山,杨贵妃,唐玄宗

    安禄山是唐朝时期的一位大人物,他这个人聪慧过人,虽然体型很胖,却非常灵活,在战场上骁勇善战,精通六国语言,可以说是文武双全。安禄山的官场生涯可谓是平步青云,他为人圆滑,利用贿赂等手段打通朝廷关系网,特别是还认了杨贵妃为干妈。安禄山又老又肥,让杨玉环给他洗澡,唐玄宗为何不阻拦?安禄山的体型要比一般人大

  • 皇帝选妃的具体标准

    野史秘闻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皇帝

    我们在观看古装剧的时候,肯定会看到过这样一个场景,那就是皇帝选妃子的场景。在古代的时候,皇帝每年都会进行选妃,在古时候每当一个少女十五六岁的时候,就要准备进到皇宫中参加选妃,如果要是被选中的话,那么可以说是一件光宗耀祖的事情,所以说在当时有许多女人都非常希望能够被皇帝所选中,以此来改变自己悲惨的命运

  • 古代人夏天的穿衣

    野史秘闻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古代

    夏季烈日炎炎,很多城市的气温甚至超过了40度,有人即便是光着膀子还是会喊热,幸亏现代社会有空调可以制冷,有冰箱可以放置冷饮,使人们少受了暑热之苦。可是,在古代社会没有空调和冰箱,传统礼仪又要求人们穿得里三层外三层,夏天这样穿,人们真的不热吗?实际上,炎热的夏季,古人在非礼仪场合也会尽可能穿得少,甚至

  • 古代各种奇葩税

    野史秘闻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古代

    在中国古代封建社会时期,税收一直是各朝各代的经济命脉,其中最为重要的便是在现代中国已经免除了的农业税,这个农业税一开始是直接征收粮食,一直随着时间的推移,到了明朝时期才实行了货币化纳税。除了朝廷征收的正税以外,也会出现一些其他的税项,通常税项的多少和国家的整体实力成反比。例如个别贪官污吏巧立名目设置

  • 古代太子被废后的结局

    野史秘闻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

    今天小编就给大家带来古代太子被废,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古代太子被废之后,他们的结局是什么?他们最后的结局会很凄凉吗?能够翻身的太子又有谁?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世事变化无常,没有谁能够保证自己永远不会发生意外,连皇帝也不能。可是国不可一日无君,如果皇帝突然发生意外,自然是立刻就需要人来继承皇

  • 颐和园八大不可思议看不见的警戒线是什么

    野史秘闻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

    文昌阁旁边最美丽的风景,莫过于宽阔的昆明湖。早在明朝的时候,这里就是北京地区最有名的风景区了,每年三四月,到这里来踏春已经成为当地百姓的风俗。后来,乾隆看上这块风水宝地,修了皇家园林,那就不是随便什么人都能来的了。可要是派重兵把守呢,又破坏了这里的景致。据说,有人就想出了一个折中的办法,修了一条看不

  • 清朝为什么避免皇帝沉迷美色选秀的标准是什么

    野史秘闻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清朝

    后宫争斗剧特别是清朝后宫剧的泛滥,让我们直观的见识了清朝后宫的争奇斗艳和妃嫔争宠,同时也给我们造成了一种认识上的误区:皇帝的后宫一定是美女如云的。其实,在清朝之前,皇帝选妃的标准主要依皇帝个人喜好,多数情况下姿色的确是第一位。但是清朝却不同,在清朝为了避免皇帝沉迷美色,选秀往往不看姿色,那么清朝选秀

  • 颐和园八大不可思议曾经高楼林立

    野史秘闻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

    从照片中不难看出来,当年的文昌阁与今天的区别还是很大的,当年的文昌阁是三层建筑,而且旁边小亭子有两层檐。原始的文昌阁比现存的文昌阁高出一大截,而且装饰更为精美,上面还有一座西洋大钟。可以看出在清漪园时代的文昌阁整个建筑都是比较独特的。现在我们看到的颐和园是慈禧重修后的景象,因为当时的财政原因,将三层

  • 颐和园八大不可思议为什么说颐和园会长高

    野史秘闻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

    其实这颐和园重修后也不是所有的建筑都变矮了,也有增高的,德和园大戏台就是增高的一个。颐和园中大戏台这个地方,原来在清漪园的时候,是一个四合院,是一层的戏台,它名字叫怡春堂。但到慈禧的时候,乐寿堂这儿是慈禧的寝宫。慈禧喜欢看戏,不仅是喜欢看戏,而且还喜欢编戏。所以说,就在离这个乐寿堂不远的地方修了这么

  • 古代升堂喊威武的原因

    野史秘闻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古代

    在各种古装影视作品当中,我们会经常看到衙门审案时,官老爷落座,左右衙役高喊“威武”,这是什么操作?喊“威武”的目的是什么?为什么不喊其他词?下面就来揭秘一下,古代衙门审案时鲜为人知的“堂威”原理。所谓“堂威”,指的就是公堂之上的威严。不管古代还是现代,公堂之上“官老爷们”都要有威严,不然朝廷制定的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