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野史秘闻>古代官员不能经商的原因

古代官员不能经商的原因

所属分类:野史秘闻 编辑:晴天 访问量:1680 更新时间:2024/3/19 12:31:08

古代官员不能经商这项规定对大多数人来说想必不会感到陌生,不过这一规定并非现代社会的新产物,而是在中国延续了长达两千多年。那么为什么古代官员不能经商呢?

有人认为,古代将天下万民分成四类,即“士农工商”。官员处于士大夫阶层,是四民中的最高层,而商人处于四民中的最底层。士大夫们不屑与商人为伍,所以不会降尊纡贵去从事大家都看不起的商业活动。这个观点虽然看起来颇有道理,但却经不起推敲。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士大夫们再怎么清高,也不会和钱过不去。

况且历史上也出现过一些大名鼎鼎的儒商,如子贡范蠡白圭等。这些人都是士大夫中的精英,同时也称得上是商业巨子。那么既然合法经商不是什么丢人的事,为什么从春秋战国以后,中国历史上就很少听说官员经商的事情呢?答案是规定不允许。《资治通鉴》中引用了一段董仲舒给汉武帝的上书,里面就很好解释了为什么官员不能经商这件事。

《资治通鉴·卷第十七·汉纪九》中写道:“夫天亦有所分予:予之齿者去其角,傅其翼者两其足,是所受大者不得取小也。古之所予禄者,不食于力,不动于末,是亦受大者不得取小,与天同意者也。夫已受大,又取小,天不能足,而况人虖!”这段话的意思是说:上天给予万物的恩赐都是有所分配的。给予利齿的动物不再长犄角,给予翅膀的动物只会有双足,这是因为给了大利所以就不再授予小利。

古代那些吃朝廷俸禄的官员不能靠卖力气谋食,不能通过经商谋利,这也是获大利而不得再取小利,这便是天道。如果一个人既要获大利又要取小利,那就是上天都无法满足他的贪欲,更况人呢?用现代通俗点的说法来解释《资治通鉴》中的这段话就是留口饭给别人吃,不要把所有便宜都给占尽了。

那么古代官员经商会带来什么危害呢?《资治通鉴》在上述内容之后也给出了答案:“此民之所以嚣嚣苦不足也。身宠而载高位,家温而食厚禄,因乘富贵之资力以与民争利于下,民安能如之哉!民日削月朘,浸以大穷。富者奢侈羡溢,贫者穷急愁苦;民不乐生,安能避罪!此刑罚之所以蕃而奸邪不可胜者也。”

这段话的意思是:这正是百姓叹息苦难的原因。官员们身居高位,一面拿着朝廷丰厚的俸禄,一面利用手头的权力与民争利,寻百姓又哪是他们的对手呢!百姓们长期受盘剥,陷入穷困潦倒的境地。最后就是富人奢侈无度,穷人穷急愁苦。百姓无以为生,自然就会铤而走险触犯法律,这正是刑罚繁多却无法制止犯罪的原因。

因此,我们在史书中很少看到古代官员经商的事情,并非古人不爱财,而是历代朝廷考虑到社会稳定等因素,禁止官员从事商业活动。此外,古代不断贬低商人的地位在某种程度上也遏制了部分官员的侥幸心理,毕竟当所有士大夫都形成了经商可耻的观念后,谁要再去触碰这条红线,那就不仅仅违反了国家的法纪,同时也会受到士林圈子的排斥,高昂的代价足以使大多数古代官员对经商望而却步。

标签: 古代

更多文章

  • 古代测量时间的工具

    野史秘闻编辑:晴天标签:

    时间,对于我们的生活来说非常重要,时间清楚的表面我们的生活和工作是有条不紊的,而恪守时间就是使人信任的前提,准时办事,恪守时间,往往就是通往成功的第一步。我们平时可以通过钟表,手机,电脑等方式知道时间。我们知道在古代,时间也是非常重要的,皇帝规定什么时间上朝,大臣就必须要按时上朝。那么,在古代科技不

  • 汉武帝刘彻真的宠幸李延年吗

    野史秘闻编辑:晴天标签:汉武帝

    据《史记·佞幸列传》记载,刘彻还是胶东王时,就与学伴韩嫣“相爱”。当了太子后,愈发亲密,后来发展到常常与韩嫣一起睡觉的地步。韩嫣擅长骑射,并响应刘彻“灭胡”之志,学习匈奴战法,由此更加得到刘彻的宠幸,官拜上大夫,赏赐无数。后来江都王刘非入朝,在上林苑打猎时,看到韩嫣的盛大排场,误以为是皇帝,跪拜道旁

  • 古代八百里加急的速度

    野史秘闻编辑:晴天标签:古代

    在古代,因为时代和技术的限制,八百里加急不仅是古代价格最昂贵的消息传递方式,而且还是最快的消息传递方式。那古代的“八百里加急”到底有多快?八百里加急和现在的快递差多少?首先,我们必须知道这八百里加急的运行原理。其实和我们现代的物流一样,为了达到最快的速度,是由多个节点连接起来的。而这八百里加急的“节

  • 古代男子身上佩戴的饰物

    野史秘闻编辑:晴天标签:古代

    古代传统男子和现代人一样,都会随身佩戴饰物,所以不要以为佩戴饰物的男子都是很娘的,在古代佩戴饰物的男子是很有男人味的。而且古代的男子饰物更加讲究,今天就扒一扒中国古代男子的饰物吧。1、男士的发冠首先是发冠,但是呢!古代男子除了戴发冠以外,还会簪花,听上去是不是觉得有点神奇呢?一般在现代不是只有女子会

  • 古代女子卸妆用品

    野史秘闻编辑:晴天标签:古代

    不知道我们是否想过一个问题,在古代,女子同样化着精致的妆容,那她们是如何卸妆的呢?只用清水洗脸,当然会有一些化妆品残留,长此以往,还会对肌肤产生损害。那么聪明的古代女子是如何卸妆的?《阿房宫赋》曾经描绘过后宫佳丽梳妆卸妆的场景:“明星荧荧,开妆镜也;绿云扰扰,梳晓鬟也;渭流涨腻,弃脂水也。”可以说,

  • 古代人藏钱的地方

    野史秘闻编辑:晴天标签:

    中国人爱藏钱,这是不少人的认知。现在中国的储蓄量在全世界都名列前茅。其实古代人在藏钱这方面也是颇有心得,没银行也不妨碍大家在家藏钱。最常见的藏钱方式就要数窖藏了。那时候大多数人家用的还是铜钱,找个容器将多余的钱放进去,再挖个地窖,把钱埋起来。在古人看来,埋在地下的钱是最安全的,毕竟地界大,大家埋得又

  • 古代夏天冰块的来源

    野史秘闻编辑:晴天标签:古代

    古代并不像我们现代技术一样发达,可以直接制作冰块。那么古人夏天所用的冰块是从哪里来的呢?下面我们一起去看看古人采冰和保存冰块的方法吧!我们知道获取冰块最快的方法就是冬天的时候去结冰的河面或者湖面上采冰,那么,使这些冰块保存到夏天是一件非常难的事情。于是古人就想到了这种方法,挖洞积冰。曹操在位时期,就

  • 古代的调味料品种

    野史秘闻编辑:晴天标签:

    在物质不算丰富的古代,人们想要做一桌美食,选择一些适合菜肴本身的调味料是一大关键。为此当时的古人想尽了各种办法,将调味料与食材能够相互融合,造就一道道精致的美食。回顾古人调味料的选择,不难发现创新与突破一直都是人们在烹调技术上的最大特点,下面我们一起来看看古人有哪些调味料吧。一、调味品"三剑客"先秦

  • 古代的飞鸽传书的真实性

    野史秘闻编辑:晴天标签:古代

    大家在很多的古代历史影视剧中应该都看过,有着那“飞鸽传书”的剧情:从窗外扑腾进来了一只飞鸽,它的脚上绑着一只小筒,里面藏着来自远方友人或者是前线的消息、战报,收到之后,打开纸条,便将自己的回信写好后,折好再放进这纸筒里面,最后这消息便是传出去了,达到了自己和远方的通信。这就是被古人称道的“飞鸽传书”

  • 古代人出行的交通工具

    野史秘闻编辑:晴天标签:古代

    古代人出行方式本就受限,加上道路不通,路上常有强盗,出行时常担心小命难保。若古代人出远门常最短十天半月,长则数年,而且需要有完全的准备。那么古人都是用什么交通工具的呢?下面我们一起来看看吧!首先是步行:因为拜访朋友等等原因步行出门,路上道路艰难,所以古人相对现在来说比较重视朋友感情。车马:战国以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