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野史秘闻>汉武帝为什么要娶自己的表姐?“金屋藏娇”的故事是真心的吗?

汉武帝为什么要娶自己的表姐?“金屋藏娇”的故事是真心的吗?

所属分类:野史秘闻 编辑:高傲的气质花 访问量:3692 更新时间:2024/1/19 16:18:14

大家也知道,以文治武功著称于世的

在讲到巫蛊之祸之前,我们先讲讲汉武帝的一些家事(而在此之前,我们也曾讲过很多他的家人情况)。

有心人曾试图比较同为伟大皇帝的唐太宗和汉武帝的女人和家人的异同。认为与唐太宗李世民比较高素质的知识型女人相比,汉武帝的女人就逊色很多,不是歌女就是琴姬,而且政治智慧也弱爆了,最发达的就是女人的小性子。这个可能有点以偏盖全,至少对于卫系皇后卫子夫,我们的伟大“史祖”司马迁还是持肯定态度的,盛赞其有“母仪天下”的品格,这确实是十分难能可贵的。

说到这两个伟大皇帝的家人子女,显然在数量上汉武帝比不上唐太宗(共有十四子二十一女),他的有史可查的皇后嫔妃就那么几个,6个儿子更加不及唐太宗的上10个如狼似虎的猛儿,所以说起汉武帝的家人来,并不显得怎样复杂和吃力。

关于汉武帝这个大男人式的铁血皇帝,虽然对其出身比较低微的美艳妻妾不是太好,甚至于充分显示出了一种极端的大男子主义作派,很多是非死即废,比如陈皇后被废,卫皇后因政治原因自杀,最极端的就是汉昭帝的母亲钩弋夫人就是汉武帝借故处死的,这也正是其“只爱江山不爱美人”的最佳诠注,怕的就是“子幼母壮,外戚专权”,夺了刘氏天下。其实据说汉武帝对自己的很多家人还是不错的,平阳公主就不用说,即使是对自己的同母异父姐姐,连他的母亲王太后都不敢认,汉武帝却执意要认这个姐姐,这确实陡然给这位刚强有余、温情不足的铁血皇帝增加了很多的人间温度,至少不能说他是不会体恤人的冷血动物,之所以对自己的大小老婆不那么客气,只不过是因为要抑制外戚势力保大汉江山的缘故,此中苦衷大家明鉴。

既然讲到了汉武帝的老婆们,在此不如先引用一下典故说说“金屋藏娇”是怎么一回事。

其实“金屋藏娇”这一成语就是典出汉武帝的大老婆陈阿娇的(汉·班固《汉武故事》有曰:“若得阿娇作妇,当作金屋贮之也。”),为后世大量引用的性感成语也,果然这皇帝老婆也不是白当的,也是创造历史的猛女。

关于此事,其实正史无记载,详细出自杂史类志怪小说《汉武故事》:“后长主还宫,胶东王数岁,公主抱置膝上,问曰:‘儿欲得妇否?’长主指左右长御百余人,皆云‘不用’。指其女曰:‘阿娇好否?’笑对曰:‘好,若得阿娇作妇,当作金屋贮之。’长主大悦。乃苦要上,遂成婚焉。……”

金屋藏娇原本也就是一个近似于“亲上加亲”的童话式故事,话说刘彻年四岁就立为胶东王,因“梦日入怀”传说而很有政治前途的他,也遂因政治联姻而有了“金屋藏娇”的香艳传说。

当时,回到宫中的馆陶长公主刘嫖(汉武帝姑姑),非常喜欢聪明伶俐的刘彻,所以一见到这个小精灵,立马亲昵地把他抱置膝上,逗问其曰:“臭小子,你长大以后会娶老婆儿吗?”小刘彻也不含糊,一点羞涩也没有地爽快答道:“当然要啊。”长公主大笑不止,同时指左右百余侍女,问他说想要哪一位呢?不料面对无边春色,调皮的小刘彻却摆手皆云不用。到了最后,当姑姑指着自己女儿陈阿娇说这个女孩如何?他才两眼放电笑嘻嘻地对曰:“好!若得阿娇作妇,当作金屋贮之也。”哈哈,小小年纪在男女私情上就如此老练,居然能想出了“金屋藏娇”这种大人未必就能想得出的刁钻处理手法,也不枉不是嫡长子(母亲还是一个改嫁的家族地位不是很显赫的妇人)的他获得了皇位继承权,这确实是很有想像空间也。

因为能取悦当时在政坛上很有影响力的长公主,这本身就增加了刘彻的很多政治分(尽管刘彻也不一定有意如此曲意逢迎捞取好处)。

而在此之前,也就是公元前153年(其时刘彻才3岁),就因为皇家联姻问题闹出了一场政治地震。

当时,由于汉武帝他爹汉景帝没有嫡子,于是按照“立长”传统,栗姬所生的庶长子刘荣被立为太子,刘荣其时尚未婚配,有私心的馆陶长公主也很想自己的女儿阿娇能成为母仪天下的皇后,所以就提议把女儿许配给太子。原本这是政治人求之不得的大好姻缘,于己于人都是“双赢”,脑子没进水的估计也都是吐饭响应,不料却被脾气不是太好、性格古怪眼里容不下沙子连皇帝也敢骂的的太子生母栗姬斩钉截铁地一口拒绝,唯一的理由就是,她十分讨厌有恃无恐十分霸道的皇帝好姐姐刘嫖(据说讨厌的原因就是刘嫖经常把惹火大美女进献给她的皇帝老弟,这让善妒的栗姬很受伤醋意很盛)。

这也埋下了太子刘荣被废、栗姬含恨死去的祸根,可能性格耿直的栗姬死都不知是什么一回事。

因为这一联姻变故,让做梦也不敢做皇帝梦的刘彻一圆皇帝梦,始料不及也,就因为他有一个也很有政治智慧很会经营人生的好母亲王夫人(不愧是燕王臧荼的后人)。

因为在栗姬那里碰了一鼻子灰,所以长公主才转而看上了刘彻,可谓是飞来艳福,不金屋藏娇又能如何?

从此长公主和政坛母“黑马” 王夫人的宫廷梦幻组合正式成军,在让皇宫面貌天翻地覆的同时,也顺便为刘彻准备了政坛翻身的超强实力。因为就在刘彻的生母王娡同意了这桩婚事之后,长公主大悦,于是也发力为儿女婚事张罗,天天去自己的皇帝弟弟那里软缠硬磨,也终于定下了这门亲事,遂成了金屋藏娇的美事。

当然,颇有政治智慧和谋略的王夫人还不单单是想让自己的儿子一尝“金屋藏娇”的美事而已,如果是那样,就没有历史上威风八面的汉武大帝了。

因为王娡不仅和馆陶定下了刘彻与阿娇的婚事,甚至于还定下馆陶长公主之子隆虑侯陈蹻和王娡小女儿隆虑公主的政治联姻,可谓是亲上加亲,而如此高调的“好事成双”背后,当然是为原本没有承继皇权资格的刘彻未雨绸缪加了个“双保险”。

也就在联姻之后,作为皇帝亲姐姐的馆陶长公主,开足马力为刘彻这个母亲“有娠,梦日入其怀”有天子相的猛小子积极张罗太子位,目的也就是为自己女儿一圆皇后梦,成为一国之母,一箭双雕也。

而要完成使命,就必须铲除升迁路上的“拦路虎”栗姬和太子刘荣。长公主最厉害的“武器”,当然就是发挥“长舌妇”的毒舌在皇帝面前说栗姬的坏话,史曰:日谗栗姬短於景帝曰:“栗姬与诸贵夫人幸会,常使侍者祝唾其背,挟邪媚道。”。大概就是说栗姬经常用背后吐口水的巫蛊之术,诅咒其他姬妾不得好死,用心太恶毒了。原本景帝对脾气倔强对其他姬妾爱理不理的栗姬印象就很坏,甚至于皇帝和其谈话一语不合还怒骂皇帝为老狗,所以一听自己的亲姐姐这样一说,更是气不打一处来。

而这边厢,有心为自己儿子上位制造机会的王夫人也没闲着,趁着景帝的薄皇后无子被废,皇后空缺,王夫人上演了一出陷政敌栗姬于不义的好戏。

关于这,史曰:(王夫人)又阴使人趣大臣立栗姬为皇后。大行奏事,文曰:“‘子以母贵,母以子贵。’今太子母号宜为皇后。”帝怒曰:“是乃所当言邪!”(《汉书》)

也就是王夫人玩了一招先抑后扬、欲擒故纵之计,暗中唆使大臣奏请立栗姬为皇后,看是为栗姬好,其实是为了激起已经十分厌恶栗姬的皇帝的怒火,强化其副作用,甚至一句坏话也不用说就能置栗姬于死地。

高人出招,果然高招,有心思细密如此的母亲,也必有雄才大略的刘彻是也。

事后证明,局面正好向王夫人设计的方向发展。那时不知是计又立功心切的大行官奏请皇帝“子以母贵,母以子贵”要立栗姬为皇后时,果然让景帝气得七窍生烟,这不是火上浇油吗?本来还持观望态度的皇帝一发狠,立马不管三七二十一就处死了大行官,同时废掉太子,改为临江王。

心高气傲的栗姬由此完全失宠,不能再见到景帝,最终心含怨恨的她忧郁而死。不久,汉景帝正式册封王娡为皇后,刘彻立为太子。关于这,史曰:“王夫人遂案诛大行,而废太子为临江王。栗姬愈恚,不得见,以忧死。卒立王夫人为皇后,男为太子。”(《汉书》)

既然刘彻如愿以偿坐上了原本不属于他的太子宝座,那么他的“金屋藏娇计划”也是不费吹灰之力就轻易实现了,强强联合的结果是,各取所需,皆大欢喜。阿娇也如她的强悍母亲的预期一样,顺利取得了太子妃的名号,演绎了一段“表姐表弟情意长”的美妙故事。

到了公元前141年,汉景帝驾崩之后,才年满十六岁的天才少年刘彻继位,所以有人也说汉武大帝是靠女人当上皇帝的,陈阿娇更是心想事成,成为了母仪天下的皇后,事情一直往馆陶长公主预定的轨道行进,如果不是他们一直没有孩子,那么汉武帝的“金屋藏娇”也一定是世间最美的经典爱情。

可惜,这也只是如果,因为后来他们的经典爱情确实是幻灭了。

标签: 汉朝刘彻野史秘闻

更多文章

  • 吕太公为何让年轻貌美的女儿嫁给混混时的刘邦?

    野史秘闻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吕太公,汉朝,野史秘闻

    三国的甄宓、唐朝的杨贵妃等人,可都是在小时候就被人看出将会“贵不可言”。可见,吕太公以刘邦面相说话,不过是托辞罢了。至于吕太公为何相中刘邦,且听我慢慢道来。想搞明白吕太公背后的用意,我们得先了解下他所处的社会环境。战国是周朝贵族制度解体,新制度建立前的过渡期。春秋时期没落的贵族——士,渐渐沦落到为战

  • 清朝禁止满汉通婚,为什么慈禧却下令允许满汉通婚?

    野史秘闻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慈禧,清朝,野史秘闻

    我们知道满人入关后,汉人的地位就一直不如满人,也有满汉不能通婚的规定,满族在清朝属于贵族,但是到了清末时期,慈禧太后却废除了禁止满汉通婚的规定,这是为什么呢?在1901年时候,那时候的满清政权,早已经风光不在,当时八国联军入侵中华,到了北京,慈禧太后带领下人匆匆跑到西安,借着光绪皇帝的名义发布了圣旨

  • 五虎上将之一的马超,他真的怕曹操?

    野史秘闻编辑:策马西风标签:马超,三国,野史秘闻

    说起马超,大家都知道他当时很是骁勇善战。不过他一开始的时候,其实自己是有山头的,并不需要归附在刘备麾下。因为他的父亲马腾,早在灵帝的时候,就已经手握重兵,看到当时的时机有利,就和铁杆韩遂起兵了。不过他们在攻打长安的时候,却没有得手,为此只好退回了凉州。这时候两个人就起了争执,直到马超后来掌控了军队,

  • 李治的王皇后是怎么死的?武则天禁止皇宫养猫是因为她吗?

    野史秘闻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唐朝,王皇后,野史秘闻

    宫斗,尤其是后宫斗争,是封建社会皇宫中屡见不鲜的现象。俗话说:“三个女人一台戏”,何况后宫有千百个女子,明争暗斗更加激烈。女人的嫉妒心极强,都想独享君王恩宠,为达到目的,用尽手段,往往制造出骇人的血腥惨案。唐朝后宫之中,皇后作为皇帝的正妻,是众妃之首。皇后以下,有贵妃、淑妃、德妃、贤妃各1人,是为夫

  • 武则天能顺利进宫,徐慧在李世民耳边说了不少好话

    野史秘闻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徐慧,唐朝,野史秘闻

    自古以来,贤良淑德的女子们都是男人们眼中的香饽饽,在他们的内心当中,都是特别渴望自己的身边能够有一个这样的伴侣,不过对于古代的三妻四妾来说,女子们之间的争斗还是比较严重的,尤其是在皇帝的后宫当中,就说唐太宗的身边,还出现了后来的一个女皇帝武则天,不过说起唐太宗身边比较有名的妃子,那就数徐贤妃徐慧了,

  • 猛将被擒宁死不降,皇帝把妃子送他立马投降了

    野史秘闻编辑:策马西风标签:洪承畴,明朝,野史秘闻

    文臣武将是国家必需的人才,帝王的统治离不开他们的维护,被皇帝重视的官员自然是真正有才能的,无论是谁当统治者,这样的大臣都会被重用的,可若是国家都换了呢,重臣们会如何抉择,他们是会誓死不从,还是会投降新主呢?历朝历代都会发生这样的事情,有人选择宁死不事二主,是为忠烈,让人敬佩,有人选择投降于新主,在新

  • 朱元璋去看大臣的小妾,朱元璋刚走,小妾为何自尽而死?

    野史秘闻编辑:策马西风标签:朱元璋,明朝,野史秘闻

    公元1363年,鄱阳湖里发生了中国古代史上规模最大的水战,双方共投入60万兵力,最终朱元璋打败陈友谅,成为元末势力最大的枭雄。此后5年,朱元璋兼并了张士诚、方国珍等人,建立明朝。朱元璋称帝的这一年,他并没有完成统一,当时福建、两广、川蜀、云贵等地,也都还在元朝的控制之下。在祖国的西北,盘踞着另外一位

  • 历史上真实的沈珍珠,她是个怎样的人?

    野史秘闻编辑:策马西风标签:沈珍珠,唐朝,野史秘闻

    古代历史上英雄人物辈出,沈珍珠的故事大家听过吗?说起沈珍珠,很多人都会认为,她应该就是李豫的真爱。虽然她在战乱中下落不明,但代宗皇帝从来都没有停止过对她的搜寻。事实上这些只不过是人们受影视剧的误导,在正史上,她的地位与寻常丫鬟并没有区别。如果说她的经历稍微特殊一点的话,就是受到过李豫的宠幸,然后生下

  • 妇好:为国家打下一半领土,最后却难产而死

    野史秘闻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妇好,商朝,野史秘闻

    众所周知,中国女性的吃苦耐劳精神是举世闻名的,只是受古代封建男尊女卑的思想所致,很多她们的英雄事迹不被后世知晓!在国难当头时,她们也能巾帼不让须眉,指挥千军万马,驰骋在刀光剑影的疆场,勇气可钦可敬,事迹可歌可泣。譬如像替父从军的女将花木兰,驰奔沙场塞旗斩将,所向辄克捷,莫有当其锋者;亦或像抗金女英雄

  • 皇帝瞒着皇后赏游花园,皇后问他却被杀了

    野史秘闻编辑:策马西风标签:毛皇后,东晋,野史秘闻

    曹魏明悼皇后毛氏是东汉末年河内郡人,出身比较微贱,其父毛嘉是典虞车工,负责为官府修理、制作车辆。毛氏虽然出身不好,但容貌美艳、性情温婉,很早便闻名远近,等到及笄后,便被魏文帝曹丕的长子平原王曹叡纳入府中,成了一名侍妾(“黄初中,以选入东宫。”见《三国志·卷五》)。毛皇后虽然出身低贱,但起初很受宠幸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