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野史秘闻>朱元璋去看大臣的小妾,朱元璋刚走,小妾为何自尽而死?

朱元璋去看大臣的小妾,朱元璋刚走,小妾为何自尽而死?

所属分类:野史秘闻 编辑:策马西风 访问量:4438 更新时间:2024/1/26 5:06:37

公元1363年,鄱阳湖里发生了中国古代史上规模最大的水战,双方共投入60万兵力,最终朱元璋打败陈友谅,成为元末势力最大的枭雄。此后5年,朱元璋兼并了张士诚方国珍等人,建立明朝。朱元璋称帝的这一年,他并没有完成统一,当时福建、两广、川蜀、云贵等地,也都还在元朝的控制之下。在祖国的西北,盘踞着另外一位枭雄,他叫李思齐,也是元朝末年著名的将领。洪武二年,李思齐投降朱元璋,可不久便去世了。更奇怪的是,朱元璋在李思齐去世后,去过一趟李思齐家中,朱元璋刚离开,李思齐的小妾便上吊自尽了。

元朝末年,天下大乱,元朝内部也分崩离析,无力挽救天下。当时唯一有能力拯救元朝的将领,名叫察罕帖木儿,此人十分骁勇,他率领蒙古军队,打败了刘福通的红巾军。其他各路红巾军对察罕帖木儿望而生畏,连朱元璋也暗暗与他通信,希望避开察罕帖木儿的锋芒。察罕帖木儿手下有两名大将,分别是王保保和李思齐。王保保又名扩阔帖木儿,是一员猛将,而李思齐是汉人,自幼在元朝军中,有勇有谋。

察罕帖木儿带领李思齐和王保保收复了河南、山东大片土地,为元朝立下大功,但不久,察罕帖木儿被红巾军将领田丰刺杀身亡,元朝让王保保接任主帅,因为李思齐和王保保不合,李思齐一怒之下,带领部下转战陕西,占领陕甘等地,自立山头。

洪武元年,朱元璋派徐达和常遇春攻打元朝大都,元顺帝北逃,王保保被迫撤出中原,镇守雁门关。徐达在雁门关打败王保保后,开始收复秦晋之地,李思齐在多般反抗之后,不敌徐达,从陕西退到甘肃,后来又被徐达、常遇春、冯胜等人围攻,李思齐最终选择投降。至此,朱元璋收复西北。

李思齐虽然投降了朱元璋,但他的结局却十分凄惨。朱元璋一直非常欣赏王保保,王保保被徐达打败后北逃,朱元璋屡次派使者去招降,都未成功。李思齐投降后,朱元璋想到李思齐和王保保曾是昔日的战友,便让李思齐做使者,到王保保军中去招降。李思齐此时已经身不由己,只得硬着头皮出了雁门关,去找王保保。

《元史》记载:

明祖遣思齐通好于扩廓帖木儿。始至,待以宾礼。

也就是说,王保保听说李思齐来了,非常高兴,待他如上宾,好吃好喝的招待,除了不投降外,其他并没有难为李思齐。李思齐临走时,王保保怕他路上有危险,派一群护卫护送。然而,快要走出草原时,护卫忽然拦住李思齐,说王保保想要李思齐的一只手臂。《元史》:

骑士言:“愿得公一臂。”思齐知不免,断臂与之,还,未几卒。

李思齐知道已经不能避免,于是砍掉了自己一条手臂,只身回来。李思齐回到雁门关后,因为失血过多,去世了。

故事到这里并没有完,因为李思齐投降后,他的部将和家眷都迁到了南京。李思齐的妻子去世多年,他家中有一位小妾郑氏和李思齐感情很好,一直管理内务。朱元璋在南京,听闻李思齐去世,便打算到李思齐家中安慰一下李思齐的家人。因为这样做能够让李思齐的旧将稳定下来,避免生乱。当朱元璋来到李思齐家中,把李思齐去世的消息告诉小妾郑氏的时候,郑氏非常淡定。可朱元璋刚一离开,郑氏便关上房门,悬梁自尽了。对此《皇明奇事述》(卷三)记载:

“中书平章政事李思齐卒,太祖恤其宅,妾郑氏自尽死。”

郑氏和李思齐十分恩爱,他听闻丈夫去世后,强忍悲痛,自尽殉夫,让朱元璋非常感动。朱元璋特地下旨,追封她为“淑人”,善待李思齐的后人。陕西渭南现在有个孤李村,村民大多姓李,称是李思齐的后代,上个世纪60年代,李家祠堂里供奉着李思齐和郑氏的牌位,可惜文革时期被毁。李思齐是元朝末年十分悲剧的历史人物,她的妾室郑氏,值得后人敬佩。

标签: 朱元璋明朝野史秘闻

更多文章

  • 历史上真实的沈珍珠,她是个怎样的人?

    野史秘闻编辑:策马西风标签:沈珍珠,唐朝,野史秘闻

    古代历史上英雄人物辈出,沈珍珠的故事大家听过吗?说起沈珍珠,很多人都会认为,她应该就是李豫的真爱。虽然她在战乱中下落不明,但代宗皇帝从来都没有停止过对她的搜寻。事实上这些只不过是人们受影视剧的误导,在正史上,她的地位与寻常丫鬟并没有区别。如果说她的经历稍微特殊一点的话,就是受到过李豫的宠幸,然后生下

  • 妇好:为国家打下一半领土,最后却难产而死

    野史秘闻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妇好,商朝,野史秘闻

    众所周知,中国女性的吃苦耐劳精神是举世闻名的,只是受古代封建男尊女卑的思想所致,很多她们的英雄事迹不被后世知晓!在国难当头时,她们也能巾帼不让须眉,指挥千军万马,驰骋在刀光剑影的疆场,勇气可钦可敬,事迹可歌可泣。譬如像替父从军的女将花木兰,驰奔沙场塞旗斩将,所向辄克捷,莫有当其锋者;亦或像抗金女英雄

  • 皇帝瞒着皇后赏游花园,皇后问他却被杀了

    野史秘闻编辑:策马西风标签:毛皇后,东晋,野史秘闻

    曹魏明悼皇后毛氏是东汉末年河内郡人,出身比较微贱,其父毛嘉是典虞车工,负责为官府修理、制作车辆。毛氏虽然出身不好,但容貌美艳、性情温婉,很早便闻名远近,等到及笄后,便被魏文帝曹丕的长子平原王曹叡纳入府中,成了一名侍妾(“黄初中,以选入东宫。”见《三国志·卷五》)。毛皇后虽然出身低贱,但起初很受宠幸毛

  • 到底是什么事情,让郑成功狠心杀死妻子儿子?

    野史秘闻编辑:策马西风标签:郑成功,清朝,野史秘闻

    谈及郑成功,人们的第一反应就是民族英雄。他出生于日本,四岁时乃父郑芝龙归顺明朝,他第一次踏入大明的领地。自那以后,他的一生都与明朝不可分割。当年清军强盛,明朝衰亡,郑芝龙携数十名亲信投降清军,郑成功极力劝阻,但终究无果,于是他率领亲兵誓死效卫南明。再后来,他又赶走了荷兰人、收复台湾。纵观他的一生,可

  • 她是康熙的妃子,康熙死后留圣旨让她出宫,最后结局如何?

    野史秘闻编辑:策马西风标签:清朝,古代,野史秘闻

    清朝建立初期,汉人在社会上的地位是比较低的,甚至还有着满汉不能通婚的禁令,可是随着时间的流逝,满汉慢慢成为了一家人,汉人虽然还是没有受到和满人一眼的待遇,但是已经不再被歧视和排挤了。皇帝为了促进满汉之间的感情,甚至开始主动纳一些汉女为妃,今天要跟大家介绍的是康熙后宫中的一位汉妃,她名为王氏,在历史上

  • 官渡之战后曹操没有消灭袁绍,为什么袁谭袁尚却内讧打起来了

    野史秘闻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官渡之战,三国,野史秘闻

    袁绍大举进攻曹操,在建安四年。当年八月,曹操出兵抵抗,两军在黎阳对峙。这场仗持续了一年多,一直到第二年,也就是建安五年的十月,曹操才完全击败袁绍军,斩首七万余人,并且袁绍和袁谭轻身归,曹操“虏其众”。也就是说,袁绍的十多万军队基本上全军覆没。但袁绍并不是回去之后就死,而是到建安七年五月,才发病呕血而

  • 衮代皇后:清朝最凄惨的皇后,还给弟弟生三个子女

    野史秘闻编辑:我亦王者标签:衮代,清朝,野史秘闻

    皇后在古代是国家的象征,她们享受到至高无上的荣耀,一般来讲,结局会比较不错的。然而,如果皇后得罪了帝王,抑或是卷入了政治斗争,她们的下场就会比较凄惨了,比如说乾隆第二任皇后那拉氏,因断发而被打入冷宫,落得一个“不废而废”的结局,而清朝历史上还有一位更加凄惨的皇后,她就是卷入政治斗争的衮代皇后。衮代皇

  • 高洋:历史上最禽兽的皇帝,把妃子杀了做成琵琶

    野史秘闻编辑:我亦王者标签:高洋,南北朝,野史秘闻

    北齐的建立者高洋,历史上说这个人的时候都直接说是疯子。他在位前期可以说励精图治,北齐国力上升非常快。不过后期就比较残暴,或者说不正常了。高洋曾经看到自己宠爱的妃子和昭武王高岳有过暧昧关系,一时妒心大发,抽出匕首把薛嫔杀了,然后把尸体揣在怀里,又醉醺醺地去找人喝酒。酒过三巡,高洋忽然从怀里把尸体掏出,

  • 皇子由乳娘抚养长大,皇子登基后乳娘结局如何?

    野史秘闻编辑:我亦王者标签:汉武帝,汉朝,野史秘闻

    皇子生下来就会由乳娘抚养长大成人,这样的做法有利有弊,一些皇子可能都见不到自己的亲生母亲,而乳娘则成了他们唯一的依靠,皇子登基成皇帝后,都会报答乳娘,因为他们是皇帝小时唯一的陪伴人。汉武帝登基后采用董仲舒的治国方针: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此后开疆扩土,奠定汉朝版图,并且加强中央集权制,反击匈奴。可以看

  • 武则天墓前有61无头石人是什么?其中有何含义?

    野史秘闻编辑:我亦王者标签:武则天,唐朝,野史秘闻

    武则天墓前的六十一个无头石人是六十一位王。武则天时代也是唐朝比较繁荣的年代,不少外国使臣经常前来拜谒。唐高宗李治驾崩的时候,六十一个国家地区的国王或者使臣都前来吊谒。武则天的61个无头石人就以他们的形象作为标本制作出来的,算是用来满足武则天虚荣心的精心之作。有人说,在昔时八国联军进军华夏的时辰,看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