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野史秘闻>"千金一笑周朝亡"!周幽王的"罗曼蒂克消亡史"!

"千金一笑周朝亡"!周幽王的"罗曼蒂克消亡史"!

所属分类:野史秘闻 编辑:一刹时的永恒 访问量:2748 更新时间:2024/1/18 5:05:09

“千金一笑周朝亡”!周幽的“罗曼蒂克消亡史”!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

在春秋历史上,周幽王是一个因为爱女人而出名的人物。他因为爱上了一个女人而招来祸端,这件事看似不可思议,但残酷的事实已经摆在了台面之上,不由得人不信。

表面上看,在“春秋”这个封建的朝代,堂堂天子,找个女人来宠爱,本就是无可厚非之事。但实际上,君王的私生活和国家政事,本就是泾渭分明的。历史上有很多聪慧机敏的君王,却都把这两件事混为了一谈,因此摔了跟头。

可怜的周天子,就犯了这样一个低级的错误:他亲手打开了春秋时期的“潘多拉魔盒”,释放出了其中的“龙涎”,并因此全身心地爱上了一个美女。

《东周列国·春秋篇》褒姒剧照

此“魔盒”中的龙涎,指的就是褒姒。

传说在夏朝的时候,有两条龙从天而降,占卜的结果显示,杀掉、赶走或是留下这两条龙,都不是吉利的事情。只有请得龙涎,才是吉利的。于是夏帝陈列了玉帛和宝器,并向龙祈祷,龙便留下唾沫飞走了。而夏帝将龙涎留在了木匣子中,妥善地保管了起来。

夏朝和商朝相继灭亡后,这木匣子便传到了周朝。到了周厉王在位之时,由于好奇心作祟,他便将那木匣子打开来看,不小心将龙涎流到了地上,竟然无法擦掉和除去。周厉王害怕至极,便命令宫女赤裸着身子,对龙涎大声呼喊,结果那龙涎却变成了“玄鼋”——黑色的蜥蜴,窜到了后宫之中。后宫有一个七、八岁的女孩不小心碰到了蜥蜴,竟然在没有丈夫的情况下,在十五岁时怀了孕,并生下了一名女婴。她很害怕,便将那女婴抛弃在了野外。

这神乎其神的记载,见于司马迁的《史记·周本纪》之中。我们都知道,每当朝代更迭之时,史官都会做一件事,那就是书写前朝的罪状,并且歌颂本朝的仁德。然而,单单如实书写,怕是远远不够的。在那个封建的时代,必须在史书中加入一些的神话元素,才能使人民更加信服。太史公此段记载,应是合乎民意罢。

《东周列国·春秋篇》褒姒剧照

这件事并没有就此结束。到了周宣王的时候,民间流传着这样一首歌曲:“桑木的大弓啊,萁草的箭袋,说的是周朝啊,即将灭亡了”。周宣王听闻此歌后,恼羞成怒,便在全国范围内通缉卖桑木弓和萁草箭袋的人。

我们前文所述的女婴,正巧被一对卖桑木弓和萁草箭袋的夫妇收养,这一家人逃到了褒国。女婴长大后,被褒国进献给周朝,她从此便成了周幽王的宠妃。

褒姒的来历,只是一个神话传说而已。在笔者看来,这个说法既尊重了民间传说,也给周朝的灭亡找到了一个合乎天意的理由。

褒姒就此顺理成章地成为了一名合格的“红颜祸水”。她的形象,不仅承载了人民对周天子“不君”的恨,也加持了人民对周天子无能的愤怒。

人们常说,男人通过征服世界而征服女人,而女人则是通过征服男人来征服整个世界。对于褒姒而言,被周幽王迷恋上,就是她发迹的开始。她的温柔似水和倾国倾城,很快就让周幽王失去了明辨是非的能力。自此,她成为了周幽王生活的全部。

周幽王忘记了身为一国之君应该承担的责任。他得到褒姒后,两人“坐则叠股,立则并肩,饮则交杯,食则同器”。他沉沦在了温柔富贵乡中。

当一个男人,忘记了他的事业和责任的时候,厄运女神就会悄悄地潜到他的身边,将他的好运带走。

《东周列国·春秋篇》周幽王剧照

我们不禁会问,褒姒到底是个什么样的女人?她到底有什么本领,竟让周幽王沉迷至此?

从《东周列国志》中的记载,便可窥知一二:“论年纪虽则一十四岁,身材长成,倒象十六七岁及笄的模样。更兼目秀眉清,唇红齿白,发挽乌云,指排削玉。有如花如月之容。倾国倾城之貌。”

面对着这个“流盼之际,光艳照人”的美人,正值青春期的周幽王,哪里能够把持得住?

爱美之心人皆有之,问题就在于,周幽王自此“君王不早朝”,他忘记了身上肩负的国家重担。他爱上褒姒本没有错,错就错在这二人,一个“玩物丧志”,一个“包藏祸心”。

褒姒顺利为周幽王生下一个儿子。试想,如果褒姒满足于眼前的宠爱,并不作其他非分之想,那还则罢了。怎奈何,人心不古,得陇又望蜀,褒姒已经不安于现状了。

她要向王后的宝座挺进,她要让她的儿子成为太子,她要掌控周幽王,并以此来掌控整个天下!

她理所当然地成功了。王后申后和太子宜臼被废,褒姒被立为王后,她的儿子伯服成为太子。

《东周列国·春秋篇》褒姒剧照

周幽王一系列的错误,造成了对国家、对自己无法挽回的伤害。他仅仅为博取美人一笑,就不顾后果地动用烽火来戏弄诸侯。正所谓“千金一笑周朝亡”,申后之父申侯联合犬戎攻打王城,失掉人心的周幽王与褒姒,付出了生命的代价,为他们玩火的游戏写下了一个悲惨的注解。

其实“烽火戏诸侯”这种说法,只是作家所使用的艺术手法而已。从史料上得知,周朝的灭亡,只不过是宫廷斗争的必然结果。

周幽王之死成为周朝由盛而衰的分水岭,自此,春秋时代的大幕,被缓缓拉开。

标签: 野史秘闻

更多文章

  • 一些你不知道的"不正经"野史!你知道"老公"在古代是什么吗?

    野史秘闻编辑:轻描淡写标签:野史秘闻

    今天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准备了:一些你不知道的“不正经”野史!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快来看看吧!曾国藩遗嘱四句话,后代没出一个败家子。曾氏家族打破了“盛不过三代”魔咒,据称是曾国藩的“四条遗嘱”起到了决定性作用:一是慎独则心里平静。二是主敬则身体强健。三是追求仁爱则人高兴。四是参加劳动则鬼神也敬重。刘备:

  • 皇帝故事:朱元璋登基后稳定政局,严惩腐败

    野史秘闻编辑:笑红尘标签:野史秘闻

    在中国历史上,秦始皇创建了皇帝制度,自己成为第一个皇帝,称“始皇帝”。自此,中国开始了长达两千多年的专制制度。皇帝是中国中央政权的突出代表,是政府和社会的核心,享有最高的权力和荣誉。皇帝自称“朕”,其他人当面直接称皇帝为“陛下”、“圣上”、“万岁”等,私下敬称皇帝为“圣人”、“大家”、“官家”、“至

  • 皇帝故事:朱元璋给官员们警示"守井"哲理

    野史秘闻编辑:女王范儿标签:野史秘闻

    在中国历史上,秦始皇创建了皇帝制度,自己成为第一个皇帝,称“始皇帝”。自此,中国开始了长达两千多年的专制制度。皇帝是中国中央政权的突出代表,是政府和社会的核心,享有最高的权力和荣誉。皇帝自称“朕”,其他人当面直接称皇帝为“陛下”、“圣上”、“万岁”等,私下敬称皇帝为“圣人”、“大家”、“官家”、“至

  • 她十一岁就当了皇后,被百姓称为"花神"

    野史秘闻编辑:活在梦里标签:野史秘闻

    嗨又和大家见面了,今天历史故事网小编带来了一篇关于张嫣的文章,希望你们喜欢。古代的时候一些非常出名的女性人物有很多,这些女性人物她们可能都是因为自己的外貌,或者是因为一些特别的才能,所以说被大家所熟知,甚至是一直流传下来。所以今天要给大家介绍一个女子,她也是非常特别的,在她11岁的时候就已经当上了皇

  • 宋徽宗禁止屠狗,却又出现了挂羊头卖狗肉"的现象

    野史秘闻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野史秘闻

    今天历史故事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宋徽宗的故事,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羊肉上升到祖宗家法,备受皇室的追捧,和羊肉本身、羊的产量局限有关,这造成羊肉在宋朝极为紧俏的现象。在宋代还有一种肉,出现在大宋皇帝的诏令中,这就是狗肉。崇宁初,范致虚上言:“十二宫神,狗居戌位,为陛下本命。今京师有以屠狗为业者,宜行禁

  • 揭秘:为何说宋仁宗时代是"最好的四十年"?

    野史秘闻编辑:落叶无声标签:野史秘闻

    今天历史故事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宋仁宗的故事,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宋仁宗庆历三年(1043),大宋枢密副使富弼,这位当年怒怼辽皇,刀兵加身都不变色的硬汉,却突然告诉宋仁宗“自己很害怕”。他害怕什么呢?因为这几年,北宋三四十个州都闹“盗贼”。而且这些盗贼绝不小偷小摸,通常是大白天得意洋洋杀进州城,把府

  • 古代的"午门斩首""秋后问斩"都是什么意思?

    野史秘闻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野史秘闻

    古代犯人往往都逃不过一番惩罚,严重者都需要被问斩,当着百姓的面,即有着惩罚犯人的作用,也有威慑百姓的效果。那为什么要选择午时三刻呢?犯人往往犯下不可饶恕的罪名,并且人人憎恶,不容于世,就会被处以午时三刻问斩,午时三刻在古人眼里,是一天阳气最重,阴气最弱之时,被问斩之人往往魂飞魄散,再难转世祸害于人。

  • 皇帝故事:嘉靖与海瑞下棋,喊天下钱粮减三分

    野史秘闻编辑:长街听风标签:野史秘闻

    在中国历史上,秦始皇创建了皇帝制度,自己成为第一个皇帝,称“始皇帝”。自此,中国开始了长达两千多年的专制制度。皇帝是中国中央政权的突出代表,是政府和社会的核心,享有最高的权力和荣誉。皇帝自称“朕”,其他人当面直接称皇帝为“陛下”、“圣上”、“万岁”等,私下敬称皇帝为“圣人”、“大家”、“官家”、“至

  • 朱元璋临死前为什么连说三遍"燕王来否?"

    野史秘闻编辑:卖萌天才标签:野史秘闻

    今天历史故事网小编为大家带来了一篇关于朱元璋的文章,欢迎阅读哦~在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王朝历史上,有很多因为皇位的争夺导致父子兄弟都反目成仇的事情发生,那么在位的皇帝对于继承者是谁的话也很头疼,因为儿子要是不聪明又不好把江山交给他管理,可是儿子太聪明了又不知道该选择哪个,就像是康熙的儿子每个都那么优秀

  • "文青"是什么?为什么说魏晋时期的文青是文青中的战斗机?

    野史秘闻编辑:语文霸霸标签:野史秘闻

    “文青”是什么?为什么说魏晋时期的文青是文青中的战斗机?今天历史故事网小编给你们带来全新的解读~“文青”圈子指的应该是魏晋时期的知识分子圈子,那么首先明确一下,这个圈子应该有两种,一种是走传统的“入仕”,通过做官进入魏晋官场圈,真正进入上流社会。不过魏晋时期施行的九品中正制到后期形成了“上品无寒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