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野史秘闻>宋徽宗禁止屠狗,却又出现了挂羊头卖狗肉"的现象

宋徽宗禁止屠狗,却又出现了挂羊头卖狗肉"的现象

所属分类:野史秘闻 编辑:伸手摘星星 访问量:1423 更新时间:2023/12/29 0:11:38

今天历史故事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宋徽宗的故事,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羊肉上升到祖宗家法,备受皇室的追捧,和羊肉本身、羊的产量局限有关,这造成羊肉在宋朝极为紧俏的现象。在宋代还有一种肉,出现在大宋皇帝的诏令中,这就是狗肉。

崇宁初,范致虚上言:“十二宫神,狗居戌位,为陛下本命。今京师有以屠狗为业者,宜行禁止。”因降旨,禁天下养狗,赏钱至二万。太学生初闻之,有宣言于众曰:‘朝廷事事绍述熙、丰,神宗生戊子,而当年未闻禁畜猫也。’其间有善议论者,密相语曰:“狗在五行,其取类自有所在,今以忌器谀言,使之贵重若此,审如《洪范》所云,则其忧不可胜言者矣。”

这则文字出自朱弁所著的《曲洧旧闻》,说的是宋徽宗因属狗而禁屠狗的趣事。宋徽宗赵佶生于1082年,时值壬戌,属狗。当时,有个叫范致虚的中书舍人,为了讨好皇帝,就奉承道,皇帝属狗,天下之人怎能再杀狗呢?宋徽宗一听觉得有道理,便降旨禁天下屠狗。对此,太学生们看不习惯,就议论纷纷,你爹宋神宗属老鼠,也没见他当年禁止养猫呀!这件事可小可大,似乎无关轻重,可有人还是从中看到端倪“其忧不可胜言者矣”。

宋徽宗禁止屠狗,切断了狗肉来源,想必会助推购其价格的上涨,一些投机钻营者就会蠢蠢欲动。

崇宁是宋徽宗的第二个年号,宋徽宗屠狗大约发生在1102年左右,而在此后的文献资料中,佛家的书籍却记录了很多“悬羊头卖狗肉”的现象。如,宋代高僧释普济主要著作《五灯会元》卷十六“悬羊头,卖狗肉,坏后进初几灭。”僧人释惟白《续传灯录》卷三十一“悬羊头,卖狗肉,知它有甚凭据?”同时,僧人释昙华也写了一首名为《满禅人画临济像请赞》的诗:“临济秃,无眼目,讨便宜兮不知足。高悬羊头卖狗肉,秤头斤两惜如玉。胸中更有一般毒,天下无人敢轻触。”

“悬羊头卖狗肉”实质就是现代俗语“挂羊头卖狗肉”。为什么会出现“悬羊头卖狗肉”,笔者认为有以下原因:一是皇帝下旨屠狗,买卖狗肉不敢关明正大,刚好可以用体型相似的羊做掩护;二是由于禁止屠狗,狗肉变得紧俏起来,以至于像玉石一样值钱。三是比之狗肉,大宋羊肉更贵,挂着羊头,却卖狗肉,以坏充好,说明当时的风气很不好。

或许是太过俚俗,“悬羊头卖狗肉”一直为传统的士大夫鄙视,所以这一俗语才没有出现在官方文献中。

其实,“悬羊头卖狗肉”并不是宋代才出现的,他的源头至少可以追溯到先秦时期。《庄子·天下篇》曾推出“犬可以为羊”;而在《晏子春秋·内篇杂下》则有“悬牛首卖马脯”的记载。春秋时期,齐灵公喜欢宫女穿男装。这种“时尚”很快传到宫外,闹出了很多男女不分的笑话。为了挽回国家形象,齐灵公便下令禁止女着男装,还让人撕破穿男装妇女的衣服,此举并不奏效。于是,晏子就进言道:“君使服之于内,而禁之于外,犹悬牛首于门而卖马脯于内也。”齐灵公听后,认为很有道理,便从宫内率先禁止女人穿男装,从此齐国女扮男装的现象再也没有了。

“悬牛首卖马脯”,内在意思是表里不一,狡诈欺骗。《后汉书·百官志》进行进一步延伸“悬牛头,卖马脯,盗跖行,孔子语”。

以前的是马肉,为什么变成狗肉了呢?人们推测,这应该和狗肉的地位下降有关。古人认为人的始祖是狗相,狗为六畜之一,并将其作为祭祀场合的重要祭品。狗的地位还是比较高的。后来,由于看家护院功能的强化,狗的地位一再降低,乃至出现了鸡鸣狗盗、狐朋狗友等带有贬义的词语。

“挂羊头卖狗肉”虽为旧时俗语,但蕴含的道理却很真实。历史上“挂羊头卖狗肉”,名实不符的事情屡见不鲜。如慈禧太后实行“垂帘听政”,其实就是“挂羊头卖狗肉”,她真正的目的就是要实质上的亲政和掌权。

回到开头,“挂羊头卖狗肉”作为一种不良现象,他败坏的却是这个社会风气,甚至断送了大宋的江山。范致虚不肖,因谀言而得赏,而多年后,金军兵临城下,一些“挂羊头卖狗肉”的行为大行其道,最终宋徽宗被金军所俘,绝命塞外。国君治国理政,不仅要打击“羊头卖狗肉”行为本身,更要打击打着道德、法律招牌贩卖公序良俗和公平正义的行为。

标签: 野史秘闻

更多文章

  • 揭秘:为何说宋仁宗时代是"最好的四十年"?

    野史秘闻编辑:落叶无声标签:野史秘闻

    今天历史故事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宋仁宗的故事,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宋仁宗庆历三年(1043),大宋枢密副使富弼,这位当年怒怼辽皇,刀兵加身都不变色的硬汉,却突然告诉宋仁宗“自己很害怕”。他害怕什么呢?因为这几年,北宋三四十个州都闹“盗贼”。而且这些盗贼绝不小偷小摸,通常是大白天得意洋洋杀进州城,把府

  • 古代的"午门斩首""秋后问斩"都是什么意思?

    野史秘闻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野史秘闻

    古代犯人往往都逃不过一番惩罚,严重者都需要被问斩,当着百姓的面,即有着惩罚犯人的作用,也有威慑百姓的效果。那为什么要选择午时三刻呢?犯人往往犯下不可饶恕的罪名,并且人人憎恶,不容于世,就会被处以午时三刻问斩,午时三刻在古人眼里,是一天阳气最重,阴气最弱之时,被问斩之人往往魂飞魄散,再难转世祸害于人。

  • 皇帝故事:嘉靖与海瑞下棋,喊天下钱粮减三分

    野史秘闻编辑:长街听风标签:野史秘闻

    在中国历史上,秦始皇创建了皇帝制度,自己成为第一个皇帝,称“始皇帝”。自此,中国开始了长达两千多年的专制制度。皇帝是中国中央政权的突出代表,是政府和社会的核心,享有最高的权力和荣誉。皇帝自称“朕”,其他人当面直接称皇帝为“陛下”、“圣上”、“万岁”等,私下敬称皇帝为“圣人”、“大家”、“官家”、“至

  • 朱元璋临死前为什么连说三遍"燕王来否?"

    野史秘闻编辑:卖萌天才标签:野史秘闻

    今天历史故事网小编为大家带来了一篇关于朱元璋的文章,欢迎阅读哦~在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王朝历史上,有很多因为皇位的争夺导致父子兄弟都反目成仇的事情发生,那么在位的皇帝对于继承者是谁的话也很头疼,因为儿子要是不聪明又不好把江山交给他管理,可是儿子太聪明了又不知道该选择哪个,就像是康熙的儿子每个都那么优秀

  • "文青"是什么?为什么说魏晋时期的文青是文青中的战斗机?

    野史秘闻编辑:语文霸霸标签:野史秘闻

    “文青”是什么?为什么说魏晋时期的文青是文青中的战斗机?今天历史故事网小编给你们带来全新的解读~“文青”圈子指的应该是魏晋时期的知识分子圈子,那么首先明确一下,这个圈子应该有两种,一种是走传统的“入仕”,通过做官进入魏晋官场圈,真正进入上流社会。不过魏晋时期施行的九品中正制到后期形成了“上品无寒门,

  • 为什么有句话叫"少不读水浒"?水浒传里有什么不适合青少年的?

    野史秘闻编辑:落叶无声标签:野史秘闻

    为什么有句话叫“少不读水浒”?下面历史故事网小编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相关内容。“少不读水浒”这句话有道理吗?“少不读水浒”这句话有一定的道理:第一,《水浒传》中杀气太重,容易误导年轻人;第二,《水浒传》中好汉喜欢冲动,容易误导年轻人;第三,《水浒传》中算计太多,容易误导年轻人。第一,《水浒传》中杀气太

  • 皇帝故事:春秋时期,楚庄王酷爱的鱼糕

    野史秘闻编辑:晴天标签:野史秘闻

    在中国历史上,秦始皇创建了皇帝制度,自己成为第一个皇帝,称“始皇帝”。自此,中国开始了长达两千多年的专制制度。皇帝是中国中央政权的突出代表,是政府和社会的核心,享有最高的权力和荣誉。皇帝自称“朕”,其他人当面直接称皇帝为“陛下”、“圣上”、“万岁”等,私下敬称皇帝为“圣人”、“大家”、“官家”、“至

  • 曹氏只是刘邦的"外妇",刘邦怎知刘肥是自己亲生儿子?

    野史秘闻编辑:女王范儿标签:野史秘闻

    今天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带来刘肥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很多人并不知道,被刘邦立为太子并在刘邦死后继承了皇位的刘盈并不是刘邦的长子。虽然刘盈是刘邦正妻吕雉所生的唯一嫡子,但在刘盈之前,刘邦已经有了一个儿子叫刘肥,刘肥是刘邦的长子。据记载,刘肥的生母姓曹,史称曹氏。曹氏是刘邦的“外

  • 揭秘:古代"四大丑女"排名第一的是谁?

    野史秘闻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野史秘闻

    大家好,我是历史故事网小编,说起嫫母的话,各位一定都有所耳闻吧。黄帝的第四位妻子叫做嫫母,嫫母没有母仪天下的嫘祖那样幸运,她不仅没有子孙做过帝王,而且长得奇丑无比,丑到什么程度呢?见过她的人是这样形容的:她的额头像大大的锤子,她的鼻子像高高的山丘,虎背熊腰,皮肤黝(yǒu)黑。威武的黄帝为什么会娶如

  • 河曲战败后,为何晋国无法阻止"晋益孤"的趋势?

    野史秘闻编辑:语文霸霸标签:野史秘闻

    今天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带来晋国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对于晋国来说,他们在“河曲之战”中本应取胜,但最终还是以微弱的劣势失败了。在赵盾的召集之下,晋国六卿齐聚于诸浮,他们的目的就是针对此战出现的问题,作出一番总结和检讨。他们的重点有两个:一是设法避免范武子全心归附秦国,应当早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