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野史秘闻>雍正一岁时抓周写的字,为什么会让康熙脸色大变?

雍正一岁时抓周写的字,为什么会让康熙脸色大变?

所属分类:野史秘闻 编辑:不惹红尘 访问量:306 更新时间:2024/1/16 13:21:16

雍正一岁时抓周写的字,为什么会让康熙脸色大变,认定这个孩子日后大有可为呢?这是很多读者都特别想知道的问题,下面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一起看看吧。

一岁抓周

康熙十七年十月三十日,康熙皇帝的四阿哥出生,康熙皇帝万分开怀,立刻就赏赐给了这个儿子许多奇珍异宝,这对四阿哥来说可是万分的殊荣。

他的生母只是一个小小的贵人,连抚养儿子的权利都没有,那康熙皇帝究竟为什么会对这个出身不高的儿子如此喜爱呢?这一切都是因为康熙皇帝实在是死了太多儿子了。

他八岁登基,十一二岁时就有妃嫔服侍,刚刚十三岁就有了第一个儿子,或许是因为他生这些儿子的时候年纪太小,这些孩子的寿命都不长,大多数都夭折于襁褓之中。

四阿哥说是康熙皇帝的第四个儿子,可他前面已经有很多哥哥姐姐夭折了。古代来以多子多孙为福,连平民百姓都希望能多有几个儿子,更况是家里真的有皇位要继承的康熙皇帝呢?

更让康熙皇帝欣喜的是,四阿哥在胎里养得极好,白白胖胖腿脚有劲,比之前那些早早夭折的孩子们健康多了,事实也的确如此,四阿哥能吃能睡,平平安安的长到了周岁,这也就代表着他很有可能健康长大。

为了庆祝四阿哥平安长到周岁,康熙皇帝下令为他举行了周岁宴,除了后宫的妃嫔之外,朝中数的上号的大臣们都要参加,当天众人欢聚一堂,宴会的主角四阿哥也被抱了过来。

康熙皇帝让人将他送到抓周桌上,好测试一下他将来究竟有什么成就。

抓周是汉人的传统习俗,满族人并不信奉,但是康熙皇帝崇尚汉家化,给自己的儿女们都准备了抓周礼,妃嫔和大臣们看着有趣,纷纷围到了桌子附近,看看四阿哥究竟会抓什么。

胡乱写字

刚满周岁的四阿哥爬在抓周桌上,眼睛到处乱动,很显然这桌子上五花八门的小玩意儿让他目不暇接,不过他爬了好一会儿,也没有伸手去抓哪样东西,这让一旁围观的人们都十分好奇,这小家伙最后究竟会抓什么呢?

很快答案就揭晓了,四阿哥爬到桌子中央,伸手就抓了一支笔,众人纷纷喝彩,抓毛笔是有文采的好兆头。

一般来说能抓住毛笔的孩子将来读书都会很出色,康熙皇帝也很高兴,他很重视儿子们的教育,四阿哥如果将来真的能有才学的话,那可是件好事。

正当康熙皇帝沉浸于喜悦之时,人群中突然爆发了一阵惊呼,康熙皇帝顺着这些人的目光看去,才发现四阿哥抓住毛笔之后居然没有放手,而是抓着它胡乱写画。

本来康熙皇帝也没把这当回事,小孩子嘛,拿了新玩具到处乱画也不是什么怪事,可接下来的事却让他大吃一惊,四阿哥胡乱画了一通之后,桌上居然真的呈现出了一个歪歪扭扭的汉字。

这可把在场的众人惊得不轻,哪有周岁的孩子就能拿着毛笔写字的,不过他们仔细一想,这应该只是一个巧合,不过从这也可以看出,四阿哥将来必然不是个简单人物。

在这些人中,康熙皇帝最为激动,他可是四阿哥的亲生父亲,怎能不与有荣焉?他径直推开众人,仔细地辨认了一下桌子上的字,那字虽然又歪又丑,但也足以让人辨认——敕。

脸色大变

这个“敕”字让康熙皇帝脸色大变,周围的人也纷纷惊呼,这是为什么呢?我们现代的人很少见到这个字,但是在古代这个字却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得。

书》记载:“敕天之命。”也就是说,“敕”字从诞生开始就跟皇权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皇帝的命令叫敕命,皇帝的诏书叫敕令……总而言之,这世上只有皇帝一个人能使用这个字。

四阿哥只有周岁就能写出这个字,这岂不是说他将来可能会问鼎皇位?康熙皇帝心里十分惊讶,也颇有些忌惮。

他早就把自己和皇后的嫡子封为皇太子,不过他再仔细一想,四阿哥乃是天家皇子,他这个皇帝的亲生儿子,写这个字也不一定代表他就要做皇帝啊?

那时候的康熙皇帝心里还是更偏爱太子的,现实却并没有如他所愿,随着时间的流逝,原本聪慧孝顺的太子变得越来越残暴,其实这也怪不了太子,康熙皇帝是出了名的命长,他当了那么多年太子也没有转正的希望,性情怎能不变?

康熙皇帝无法理解这一点,大手一挥就将太子废掉了,其他的皇子们趁机粉墨登场,使尽浑身解数在康熙皇帝面前百般表现,还勾结党羽排除异己,相互之间争斗不休,弄得朝野上下一片腥风血雨,这也就是史上有名的九子夺嫡。

四阿哥在这九子之中并不起眼,虽然他私底下也在发展势力,但是在康熙皇帝面前,他还是表现出一副淡泊名利的孝子模样,康熙皇帝对其十分满意,就将他立为了继承人,康熙死后,他继位为帝,是为雍正皇帝。

康熙皇帝晚年的时候颇为昏庸,给雍正皇帝留下了一个不小的烂摊子,可雍正皇帝丝毫没有退却,他上位之后就开始了大刀阔斧的改革。

清理贪官污吏,追讨大臣欠款,发展农业商业……在他的努力之下,大清终于恢复了富强,这也为后来的乾隆盛世奠定了坚定的基础。

雍正皇帝最后成为有名的勤政明君,流芳百世,这似乎印证了他在抓周时写的那个“敕”字,不过这并不代表抓周的结果与人的命运必然相符,事实上,这只不过是个随机的巧合,婴儿将来究竟成为什么样的人,还是得看他日后的努力。

标签: 野史秘闻

更多文章

  • 传闻""太后逃难在路旁,真龙都用担子挑"形容的是赵匡胤赵光义,这是真的吗?

    野史秘闻编辑:我亦王者标签:野史秘闻

    传闻““太后逃难在路旁,真龙都用担子挑”形容的是赵匡胤赵光义,这是真的吗?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呢?下面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挑儿逃难公元947年的正月,曾经繁华的开封城里混乱一片,遍地狼藉,城中的百姓们都带着金银细软四散而逃,生怕被身后凶神恶煞的辽人士兵追上。混乱中,不少百

  • 武则天退位的时候大臣们都是什么反应?姚崇为何而哭?

    野史秘闻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野史秘闻

    武则天应该算得上是古代女子中的佼佼者了,她从一个小小的后妃,一跃成为皇帝,让天下人朝拜。那么武则天退位的时候大臣们都是什么反应?姚崇为何而哭?武则天的上位史,相信大家都十分清楚:她原本只是唐太宗李世民后宫中一个不得宠的妃嫔,在这偌大的后宫中孤苦无依,无人问津。这样的日子一眼便能望到头,如果武则天不做

  • 陈群为什么总和郭嘉过不去,还说其私生活不检点?

    野史秘闻编辑:与世无争标签:野史秘闻

    众所周知郭嘉,是曹操最欣赏、最信赖的谋士之一。他跟随曹操擒吕布、破袁绍、斩袁谭、定乌丸一路南征北战,屡献奇策。那么陈群为什么总和郭嘉过不去,还说其私生活不检点?在曹操统一北方的过程中可谓是劳苦功高。遗憾的是这位军事奇才仅仅在曹营效力了十一年后就英年早逝。难怪曹操撕心裂肺的哭喊出“哀哉奉孝!痛哉奉孝!

  • 赵飞燕服用息肌丸保持美貌,息肌丸是什么东西呢?

    野史秘闻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野史秘闻

    赵飞燕服用息肌丸保持美貌,息肌丸是什么东西呢?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历史故事网小编一起往下看。据说赵飞燕出生后便被父母丢弃,三天后仍然活着,父母也觉得奇怪,就开始哺育她。稍大后,她同妹妹一同被送入阳阿公主府,开始学习歌舞。她天赋极高,学得一手好琴艺,舞姿更是出众。每当她纤腰款摆、迎风飞舞是,就好像要乘

  • 曹丕一心只有权力,为什么最后却放过了曹植?

    野史秘闻编辑:活在梦里标签:野史秘闻

    根据历史记载,曹操一生有二十多个儿子,曹丕是次子,本不在继承人范围内,但他运气好,曹操本来属意的儿子都死了,只能轮到他或者是曹植。那么曹丕一心只有权力,为什么最后却放过了曹植?曹丕是曹操的第二个儿子,论年龄,论资历都是比其他的的兄弟要好的多,可是即便如此曹操也对他没什么好感,也不看重他,最开始的时候

  • 朱高炽历经重重坎坷上位,为何登基没多久便去世?

    野史秘闻编辑:策马西风标签:野史秘闻

    朱高炽,即明仁宗,明朝第四位皇帝,他是明成祖朱棣的长子,生母是仁孝徐皇后,在位共十个月,年号洪熙。接下来历史故事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年少时期的朱高炽,是一个十分儒雅以及仁爱的人,所以深得父亲的喜爱。但是唯一的缺点就是朱高炽太胖了,胖到什么地步呢?自己走都走不动,一定要在

  • 一生专宠一人,重情义的朱见深与万贞儿的 "姐弟恋"

    野史秘闻编辑:语文霸霸标签:野史秘闻

    明宪宗痴爱年长17岁的万贵妃,感兴趣的小伙伴快来和历史故事网小编一起看看吧。说起明宪宗朱见深,让人印象最深的就是他与万贞儿万贵妃的“姐弟恋”。其实,按照古人的生育年龄,万贵妃与朱见深17岁的年龄差,说是“母子恋”也不为过。但不管什么恋,朱见深当了皇帝后,没有“群花渐欲迷人眼”,而是不忘旧情,重情重义

  • 雍正王朝中"死鹰事件"的主谋到底是谁?

    野史秘闻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野史秘闻

    今天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带来雍正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被任命为大将军王的皇十四子胤禵在平定了西北叛乱以后,“九王夺嫡”的形势似乎已经明朗,这场历经数十年的夺嫡之争也似乎走向了终点,胤禵这位在当时继位呼声最高的皇子,似乎就等着康熙皇帝临终的那道传位诏书了!可就在这个关键的时候,皇

  • 盘点历史上以"放荡"出名的四个女子,结局分别如何?

    野史秘闻编辑:与世无争标签:野史秘闻

    你真的了解夏姬吗?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提供详细的相关内容。在中国漫长的历史进程中,涌现出无数声名远扬、对时代发展做出重大贡献的的人,他们因他们的行为而受到尊崇与怀念。但历史上同样有不少人,因为自身行为不检而受人指摘,甚至多少年过去,人们提起他们依然满怀不屑。在我国历史上有这样几名女子,她们本有着高贵

  • 户口本上写着"初中"溥仪,真实文化水平如何?

    野史秘闻编辑:晴天标签:野史秘闻

    溥仪的文化水平不仅仅是初中程度,尽管他的户口本上写着“初中”,但这并不是他真实的文化水平。作为大清朝最后一位皇帝,溥仪有机会接受皇家教育,学习汉文、满文和英文,他甚至聘请了英国名士庄士敦先生作为英文老师。庄士敦的教导打开了溥仪对西方文化的探索之窗,这也导致溥仪开始接触西方物品和观念,如剪辫子、穿西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