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野史秘闻>权倾朝野的明珠与索额图,为何对魏东亭尊敬一些?

权倾朝野的明珠与索额图,为何对魏东亭尊敬一些?

所属分类:野史秘闻 编辑:等你回来 访问量:4436 更新时间:2024/1/8 7:02:47

夫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那我们的主人公康熙究竟有怎样的故事呢?

看过电视连续剧《康熙王朝》的朋友,对于其中的魏东亭并不陌生。

他是康熙皇帝的幼年发小、侍读书童,还是康熙的贴身侍卫,之后更是担任东南沿海四省的海关总督,掌管着朝廷的经济命脉,可见康熙皇帝对其的信任与器重。

也正是因为如此,当朝中两位炙手可热的宰辅大臣明珠和索额图见到魏东亭的时候,也要毕恭毕敬的叫一声“魏东亭大人”。这其中既有着对魏东亭身为朝廷封疆大吏,对其官阶与职位的尊敬,也有着对其与康熙特殊关系的忌惮,当然除此之外,康熙对于魏东亭也是非常尊重与推崇,进而也令这两位内阁宰辅对其是更加的肃然起敬。

《康熙王朝》中的魏东亭,历史上并无此人,他的原型实际上曹寅,不过其中也包含了一些历史上索额图的事迹。

魏东亭,在剧中是康熙皇帝的老师魏承谟的儿子,而实际上,魏东亭以及魏承谟这对父子都是虚构的人物。

先来说说魏承谟。

魏承谟在历史上并不存在,他的历史原型是范承谟,即“清初第一汉臣”范文程的儿子。

历史上的范承谟,起初在翰林院工作,后做到了浙江巡抚,“三藩之乱”前调任福建总督。耿精忠叛变后,将范承谟囚禁,并且在康熙十五年(1676年)将其杀害。而这与《康熙王朝》中魏承谟先是被外放做了封疆大吏,后在“三藩之乱”中慷慨就义的剧情基本一致。

再来说说魏东亭。

历史上,康熙皇帝的确有这么一位相伴长大的发小,不过他不是魏东亭,而是魏东亭的历史原型,曹寅。

曹寅,出身于正白旗内务府包衣,其母孙氏曾担任康熙皇帝的保姆。后康熙皇帝为了回馈曹家,便将曹寅的父亲曹玺任命为江宁织造。曹玺去世后,曹寅先是出任苏州织造一职,后调任江宁织造,苏州织造则由其内兄李煦接任。

曹寅在其南下出任苏州以及江宁织造之前,曹寅在宫中所担任的职务也正是銮仪卫之职,与魏东亭的职务也基本一致。

当然,在“智擒鳌拜”的剧情中,历史上索额图的功劳却是被剧中的魏东亭“张冠李戴”了。康熙“智擒鳌拜”,索额图绝对是“首功之臣”。当时的他辞去了包括大学士、吏部侍郎在内的所有职务,专心做康熙皇帝的贴身侍卫,在保护康熙绝对安全的同时,也在暗地里帮助康熙组织训练这些布库少年。不仅如此,索额图全程参与并执行了康熙整个“智擒鳌拜”的计划,特别是他站在武英殿外诱骗鳌拜交出了武器,为“智擒鳌拜”的成功创造了积极的条件。

只不过,在《康熙王朝》中,为康熙皇帝挑选并且训练布库少年的人变成了魏东亭,而剧中的索额图则在这段剧情中,成为了彻底的看客。

魏东亭对于康熙皇帝,可谓是将“忠诚”演绎到了极致。

魏东亭的父亲魏承谟是康熙皇帝的老师,魏东亭与康熙既是发小又是同窗,两人相伴长大,关系自不用多说,可以说他与苏麻喇姑是康熙皇帝最为信赖的人,也是最为亲密的人,在这一点上,甚至连康熙皇帝的结发妻子赫舍里氏都难以企及。

也正是因为有了这层关系,使得对于魏东亭、苏麻喇姑的尊敬,就是对康熙的尊敬,反之对于二人的不敬则是对与康熙皇帝本人的不敬。

在此之前的剧情中,康熙皇帝驾临山西,山西总督莫洛因为贪功邀宠被康熙皇帝训斥,莫洛是左一个“苏麻大姑姑”,又一个“苏麻大姑姑”的喊着,求着苏蝲蝲蛄替他说说好话。一介地方督抚一级的封疆大吏面对苏麻喇姑这样一介侍女都是如此的卑躬屈膝,更不用说此时已经是掌管朝廷经济命脉的魏东亭了,所以即便是索额图和明珠这样的朝廷重臣,也不敢贸然自魏东亭面前有所不敬,毕竟康熙的面子在那里摆着的。

实际上,康熙对于魏东亭也是同样的敬重与推崇,当然这一切都是魏东亭用他的“忠心”换来的。

“智擒鳌拜”后,原来潜伏在魏东亭府上的康熙卧底浮出了水面,这是康熙对于魏东亭赤裸裸的不信任表现,可是魏东亭却对此始终没有放在心上,继续着对康熙皇帝的绝对忠诚,这也令康熙皇帝对其是更加的倚重和信任。

在杨起隆企图用美色祸乱康熙的时候,魏东亭只要听闻一点风吹草动,准会第一时间带人赶到,以确保康熙的绝对安全。

在康熙皇帝准备南收台湾,北征噶尔丹的时候,又是魏东亭主动扛下了筹集军费的重任,也算是为康熙皇帝能够统一国家,维系边境安定,做出了积极地贡献。

而魏东亭所做的一切,都不是为了自己能有个高官厚禄,他所做的一切只是对于国家、对于朝廷、以及对于康熙皇帝本人的“忠诚”,单从这一点上来说,他的行为与品行,就要高出只想着结党营私、争权夺势的明珠和索额图不知道多少倍,从这里也可以看出魏东亭之于康熙皇帝的重要意义。

事实上,魏东亭对于康熙皇帝的“忠”以及康熙皇帝对于魏东亭的特殊情感,在康熙安排其就任台澎知县的时候尽显无疑。名义上,康熙皇帝以渎职失察、治下无方的罪名,将魏东亭贬谪到了台澎,从封疆大吏的岗位上直接撸到了县令一级的地方小吏,但是这两人没有任何的交流,就明白了彼此的用心良苦。

一方面,这是康熙皇帝的“苦肉计”,为的是保护魏东亭,使其免于朝廷党争的波及,进而可以在复杂的政治斗争中全身而退。

另一方面,台澎金夏刚刚收复,也需要一位有威望、有能力并且是康熙信得过的官员进行治理,既可以让台澎民众信服,同时也是为了巩固收复台湾的成果,因为换了别人,康熙皇帝也会担心其再次割据自立,而只有魏东亭才是他真正信得过的人。

于是,魏东亭之于康熙的意义在此刻得到了充分的显现。

对于康熙来说,有些事情真的是只有魏东亭可以去做,也只有魏东亭去做他才能够得以放心和安心,而这一点就连明珠和索额图都没有达到如此程度,因而对于魏东亭的自愧不如也就成为了必然。

在这样的情况下,明珠和索额图,虽然贵为内阁宰辅,朝廷重臣,更是康熙皇帝身边炙手可热的人物,可是他们依然距离魏东亭有着一份差距,这份差距不是体现在官阶上、职务上、品阶上,而是体现在了康熙皇帝的心里,所以他们尊称魏东亭为“魏东亭大人”,既是发自内心的,也是一种真实情况的体现。

在这之后,明珠因为结党营私、败坏朝纲,先行被康熙皇帝惩治,而索额图也因为与太子胤礽密谋弑君夺位进而为康熙拿下,两个人就此身败名裂,成为了康熙皇帝的阶下囚徒,就连在“千叟宴”上,康熙向他们敬酒都是用的空酒杯。而这也便是康熙皇帝对这二人的最终评价,虽然都是有功之人,但同样的,他们也是罪无可赦的“罪臣”。

反观魏东亭,不仅自己被康熙封为了“毅亲王”,自己的小孙子更是被康熙安排给弘历做了侍读,这是康熙对魏东亭的认可,同时也表明了自己想要将这份君臣情谊继续下去的态度。

所以纵观整部《康熙王朝》,魏东亭才是真正的“人生赢家”。

标签: 康熙清朝野史秘闻

更多文章

  • 曹操为什么不将蔡文姬占为己有 而是将她嫁给种地的老实人

    历史人物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曹操,蔡文姬,风云人物

    蔡文姬,蔡邕的女儿,琴棋书画样样精通是不输于洛神甄宓的美女,三国对她的描写并不多,但是蔡文姬下半辈子的生活可是非常凄惨的,被匈奴掳走当小妾了,蔡文姬自第一任丈夫死后被匈奴人所抢,沦落到左贤王那里。而那时候自己老爹蔡邕早已去世多年。左贤王不是匈奴的最高统治者,左贤王却是高级贵族,虽然不是老大,但是是唯

  • 对整个宋朝皇室而言,吃羊肉为何成了“祖宗家法”?

    文史百科编辑:冷默言语标签:文史百科

    首先是因为古人认为羊肉好吃,《说文解字》中解释“美”字说:“美,甘也。从羊从大。”而其他肉产量还没羊肉大。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牛是生产工具,在牛出栏量增加,整牛和牛肉价格出现较大差距之前,牛肉不容易吃到,这个转变也是在宋朝完成的,以后再讲。狗肉也不错,从汉到宋都是民间重要肉

  • 白起真正的经典战役:华阳之战经过如何呢?

    战史风云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战史风云

    华阳之战,是秦昭襄王三十四年(公元前273年),秦国名将白起、魏冉率军在韩国的华阳(今河南新郑北)一带同魏国、赵国的军队发生的战争。魏赵两国最终战败,秦国获胜进占魏国大片城池,此战共斩杀魏赵联军十五万。在很多人看来,长平之战是白起的代表作,也即很多人一提到白起,就联系到了长平之战。但是,在笔者看来,

  • 晋国何以崛起何以灭亡?晋文公一项制度埋下祸根?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春秋战国,历史解密

    晋国几百年的兴衰成败,都与晋文公一项制度有关。公元前633年,晋文公改革军制,每军各设一名将、一名佐,按地位高低分别是中军将、中军佐、上军将、上军佐、下军将、下军佐。中军将权力最大,为正卿(上卿),中军佐为次卿(亚卿),上军将、上军佐、下军将、下军佐四个则是下卿。三军六卿由跟随他流亡的卿族大臣担任,

  • 光绪被慈禧关起来,他每天都做些什么来打发时间?

    野史秘闻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光绪,清朝,野史秘闻

    清朝的历史说起来很复杂但又没有那么的复杂,清朝曾经在历史上也是非常鼎盛的一个朝代,康熙、乾隆等等这位皇帝都为了清朝的繁荣昌盛耗尽了自己一生的时间,可惜的是清朝最后的命运却全部葬送在一个女人的手上。曾经的大清王朝不仅没有成为鼎盛的朝代更是成为了历史上最后一个王朝,同治皇帝去世的早,没有皇子,那么清朝下

  • 出生时是肉球的除了哪吒还有谁?虚云老和尚生平有哪些传奇?

    历史人物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近代,虚云老和尚,风云人物

    出生时是肉球的除了哪吒还有谁?虚云老和尚生平有哪些传奇?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要说有一个人出生的时候是大肉球,很多人应该都会想到传说中的哪吒吧,相传哪吒一出生就是一个肉球怪胎,但是这毕竟只是传说当中的事情,所以很多人第一反应这当然会是假的。而历史上一位虚云老和尚,据说他出生的时候同样也

  • 汉武帝知道太子刘据冤死后,他为何不立刘病已当继承人?

    文史百科编辑:长街听风标签:文史百科

    我们都知道,汉武帝是个雄才伟略的君主,他开创了一个新的时代,他是汉朝历代帝王里,无可争议的一个杰出帝王。然而,只要是人,就无法避免的会犯错,即便他是高高在上的君主,也不例外。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对于汉武帝来说,最痛心的,或许就是晚年的巫蛊之祸吧。汉武帝晚年的时候,沉迷于修仙

  • 汉中之战时,蜀汉派出了怎样的阵容?都有哪些人参与?

    战史风云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战史风云

    汉中之战,下面小编为大家带来详细的文章介绍。汉中的地理位置极其重要,对刘备来说尤其如此,它是益州的东大门,北连关中东接荆襄;215年曹操平定汉中张鲁之后,刘备如鲠在喉寝食难安于217年主动进攻曹操发动了历时近两年的汉中之战;双方调兵遣将,曹操在东线要面对孙权和南线面对关羽的压力,北疆也不安稳的情形下

  • 楚怀王不是楚国的国君吗 他为什么会死在秦国呢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楚怀王,秦国,历史解密

    楚怀王为何死在了秦国,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战国末期,楚国与秦国时战时和,而楚怀王熊槐更是多次表示要与秦国斗争到底,又多次与秦国联合攻击齐国等诸侯国,但是楚怀王最终却死在了秦国,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丹阳之战苏秦和张仪是战国后期著名的纵横家,楚怀王

  • 太后失恋写了首诗,还被封为千古女词人

    野史秘闻编辑:星辰落怀标签:胡太后,北魏,野史秘闻

    古代王朝实行世袭君主制,皇帝驾崩,皇子继承,若小皇帝年幼,则多由其母亲临朝,历史上垂帘听政之事屡见不鲜,如大秦宣太后,满清慈禧太后等。她们在所谓“牝鸡司晨”的同时,也养男宠、蓄面首,北魏胡太后也不例外。胡太后,北魏宣武帝妃胡充华,孝明帝元诩生母。宣武帝驾崩时,孝明帝尚不足六岁,母亲胡太后掌管朝政。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