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野史秘闻>万贵妃为何能宠冠六宫?被历史丑化了的万贵妃究竟是怎么样的?

万贵妃为何能宠冠六宫?被历史丑化了的万贵妃究竟是怎么样的?

所属分类:野史秘闻 编辑:黑姑娘 访问量:4627 更新时间:2023/12/24 6:21:11

甄环聪慧果断,延禧机智敏锐,如懿棉里藏针,

在险恶的后宫,她们智计百出,面对各种挑战,

总是能逢凶化吉,一关又一关的闯下去,直到成为后宫最后的胜利者,这让观众看得相当过瘾。

如果你觉得宫斗剧已经很精采,那么我今天将分享的,是大家以为总是充斥着心机与斗争的后宫里,还有一个真爱的故事,只可惜故事的女主角遭到丑化,成为中国历史上的一大恶女,这人就是明朝的万贵妃

后宫斗心机,步步皆惊心

万贵妃历史上名声很糟糕,《明史》说她「六宫希得进御」,不让皇帝宠幸后宫其他人;

又说「后宫有娠者皆治使堕」,一旦发现有人怀上龙种,她都要想办法搞掉。

在这种恐怖的气氛中,朱佑樘的诞生到长大继位,就充斥着各种传奇。

民间谣传着,尽管万贵妃千防万防,但宪宗还是让一位姓纪的宫女怀孕了。万贵妃派手下去打胎,结果派去的人心软,回报万贵妃说纪宫女没怀孕,只是生病肚子胀,这才生下朱佑樘。

小皇子出生后,纪宫女害怕万贵妃报复,请求太监张敏扔掉孩子,张敏害怕皇上绝后,于是把孩子养在宫中的安乐堂。安乐堂离被打入冷宫的吴皇后极近,她得到消息后,帮忙着一起把小皇子照顾长大。

直到有天宪宗感慨自己年纪一大把了,居然膝下无子,张敏这才说出真相,让父子相认。

朱佑樘入宫前,纪宫女交代千万不要吃万贵妃的食物,让万贵妃无从下手,气的要死,只能把气出在母亲身上,逼死了纪宫女。朱佑樘被立为太子后,太监张敏也因为害怕遭到万贵妃迫害而自杀,只有朱佑樘因为有皇太后保护,才得以生存下来。

万贵妃意图谋害朱佑樘,让宪宗差点绝后的故事,讲的有鼻有眼,好像真有其事。但其实《明史》这段故事抄自成书于明末毛奇龄的《胜朝彤史拾遗记》,毛奇龄的资料源自于慎行编的《谷山笔尘》,于慎行说是从南京宫内一个退休老太监那里听来的,此时距万贵妃去世已经百年之久,从南京的老太监口说听来发生在一百多年前北京皇宫里的故事,这可靠性实在令人怀疑。

而除了《明史》的记录外,其他的《实录》、奏章,都没有提到万贵妃毒杀皇嗣。乾隆就曾亲自撰写《驳明宪宗怀孕诸妃皆遭万妃逼迫而坠胎》,提出几个反问:

一、

《明史》说万贵妃飞扬跋扈「后宫有妊,皆遭潜害」,但朱佑樘出生一年前,他的二哥朱佑极就已经出生,还活到三岁才去世,为什么他没有被害?《明史》张敏说「皇上没有儿子」不敢害朱佑樘,那朱佑极算什么?

二、

万贵妃既然这么严格小心的防范后宫子女有无怀孕,又怎么会被派去的宫女以「生病肚子胀」所蒙骗?万贵妃不是残忍暴虐,宫女哪来的胆子敢骗她?

三、

说太监张敏舍命相救,将皇子放在安乐堂附近,既然要保密,与其留在皇宫送出去不是更好?

因为安乐堂吴皇后可以常来照顾皇子?都没有想过万贵妃随时可察觉异常,万贵妃是又聋又瞎了吗?

四、

朱佑极出现后,很快就被确立为太子,此事怎么可能瞒得住万贵妃?

五、

既然说万贵妃霸道,不让后宫生皇子都管。那么朱佑樘即位时,竟然有十四个兄弟,怎么这么多人逃过万贵妃的堕胎追杀?

除了乾隆的疑问,根据《明史‧列传》和《明实录》,冒死保护朱佑樘,畏罪万贵妃报复自杀的张敏,为何能在立太子三年后,在宪宗面前诬告浙江按察使杨继宗,他不是死了吗?

从这些反驳中,我们可以看到太多自相矛盾的地方,万贵妃残害皇子一事,全是谣言、抹黑。那么去除历史迷雾的万贵妃,万贵妃和宪宗之间到底是怎么回事呢?

很简单,就是个姐弟恋的故事。

景泰元年,朱见深(后来的宪宗)被立为太子,祖母孙太后,为了保护这个孙子,将自己的贴身宫女万贞儿(后来的万贵妃)派去照顾太子。

孙太后所以这么安排,主要是因为朱见深并非当时皇帝景帝的儿子,而是景帝之兄英宗之子。

英宗因为土木堡之变,失陷于北方,被瓦剌掳去,兵部侍郎于谦等大臣为了稳定国家,

反对将帝位传承给英宗的幼子,认为国有长君,国家才会稳定,主张拥立皇弟景帝登基。

孙太后在群臣的胁迫下,不得不同意景帝即位,可是她也附带要求,必须以英宗的庶长子宪宗为太子,待景帝百年后,皇位又回到英宗一系。

不过人性都是自私的,景帝即位之初,确实按照约定立宪宗为太子,但随即在两年后反悔,改以自己的儿子朱见济为太子,将宪宗废黜,幽禁起来。

朝野上下都明白景帝内心在想什么,所以没人敢来探望这个废太子,就连宫中的太监、宫女,也不给宪宗什么好脸色看。自幼与父母分离,没有同年龄的玩伴,身边的太监、宫女也不把他当回事,所有人中,只有万贵妃温柔的照顾着宪宗。

在这段幽禁岁月中,万贵妃和宪宗,二人虽有年龄之差,不过长时间的相依为命,万贵妃成为他生命中最重要的女人。

景泰八年,英宗夺回皇位,宪宗也终于结束长年的幽禁生活,恢复太子身份,也在这时,二人关系被发现。

英宗勃然大怒,认为万贵妃这个大龄贱婢,竟敢勾引太子,本来要将其处死,可是挡不住宪宗苦苦哀求,以死相逼,最终打了万贵妃一百大板,几乎差点要了她的命。

英宗认为,宪宗不过是因为身边没有女人,这才走上歧路,便亲自帮他选妃,一次娶了三个。想说如此一来,那么儿子就不会再迷恋万贵妃。可惜事实并非如此,天顺八年,宪宗即位,半年后,在生母周太后的主持下,册立英宗所挑妃子中的吴氏为皇后,但万贵妃也同样进宫,并深得宠信。

正所谓一山不容二虎,吴氏素来看不起万贞儿,认为其家世低微,年纪又大,不过是用狐媚的手段勾引皇帝。吴氏当上皇后后,就仗着自己是六宫之主,背着宪宗,把万贵妃召来,骂其是狐狸精,然后拿棍子将其胖揍一顿。打完后,还警告万贵妃,叫她以后小心做人,不要再勾引宪宗。

看过宫斗剧的朋友应该都知道,得罪女主角的,通常嚣张都不会太久。没错,吴氏这一打,

可是触犯到宪宗的逆鳞。对于宪宗来说,上次父亲英宗要处死万贵妃,他都能以死相求,吴氏算什么,又有什么胆子敢打他的女人?

因此,吴氏皇后之位还坐不满一个月,就被宪宗废黜,命其上交皇后册宝,退处别宫,也就是所谓的打入冷宫了。

吴氏退居的住所,位于北京西安门内,距离专门安置病患、废人的安乐堂非常近,每天饱受病毒的熏染与病人哀号的折磨,苦不堪言。

吴氏被废后,改由英宗所选的王氏为皇后,之所以不是万贵妃接任,那是因为她那时还不是贵妃,她一直到成化二年才以37岁的高龄,为宪宗生下长子,晋封为贵妃。

万贵妃都这把年纪,竟然可以超越六宫三千佳丽,显示宪宗把他所有的疼爱都集中在万贵妃的身上,这才造就了这个奇迹。

按照宪宗对万贵妃的宠爱来说,如果这孩子平安长大,那么想必是未来的太子,下任皇帝的不二人选。这样一来的话,万贵妃的一生,将是人人传颂的后宫传奇,一个宫里最低阶的宫女,竟然可以逆袭为一国之母,这是不是很励志!

不过命运却对万贵妃开了最大的玩笑,这个儿子没能保住,不到一岁就夭折。37岁的女性,这放在今天也是高龄,不容易怀孕,何况古代医疗资源缺乏,更加困难。不过万贵妃不服气,始终没有放弃生下自己的孩子的努力。正因为万贵妃不曾放弃有自己孩子的梦想,依然独占宪宗的宠爱,所以宫中开始流传:万贵妃自己生不出来也就罢了,但她生不出来,也不让人比她先生。

事实上,宪宗朝前期皇子稀少,主要的问题并非万贵妃到处逼人堕胎,根本原因是在宪宗身上。宪宗少年时期是吃过苦的,国难当头被立为太子,三年后被废,过了四年凄惨的幽禁生活,飞了的太子之位又回来了。人生经历多次大起大落,宪宗的精神世界,变得复杂又敏感,极度没有安全感。

正因为宪宗是这样的人,所以性格强势不服输,玲珑多智成熟的万贵妃才会吸引他。宪宗依赖她,喜欢她,性生活和子嗣对宪宗来说,并不是那么重要的,毕竟他还年轻不是吗?

有哪个女人不想独占自己心爱的男人,宪宗当然清楚万贵妃这样的心理,找女人是也尽量避着她,不去刺激她,这样一来,子息自然就少。朱佑樘在成化十一年立为太子,而万贵妃过世是成化二十三年,这中间间隔十多年。

拥有继承人之后,宪宗对万贵妃的宠爱是否就动摇了?完全没有,反而万贵妃对宪宗朝的影响越来越大。

而最足以说明宪宗对万贵妃的爱,是至死方休的,就是成化二十三年万贵妃病逝。万贵妃死后,宪宗深叹道:「万妃长去,吾亦安能久矣」,为万贵妃辍朝七日,并以皇后以礼亲自主持她的丧事,还给她谥号,这都是史无前例。

并且数月之后,宪宗就悲伤过度而亡,当时才41岁,这真的是情深义重。

因此,万贵妃恶女的评价,不见得真的罪恶滔天,反而是因为她打破常规,以宫女的身分,

却能跨越年龄与皇帝来场姐弟恋,这实在超越当时世俗想像的极限。

放在民间,与其相信宪宗和万贵妃间是真爱,不如想像皇家就跟民间一样,家中有着善妒残忍的大妇,她迫害了土财主的其他妻妾与小孩。这种剧情,才是大众相信、能看懂的。

标签: 明朝万贵妃野史秘闻

更多文章

  • 乾隆帝有多宠爱固伦和孝公主?她的结局如何?

    历史人物编辑:不惹红尘标签:风云人物

    固伦和孝公主,清高宗乾隆皇帝第十女,自幼最为乾隆所钟爱,乾隆曾说:“你如果是皇子,朕一定立你为储。”接下来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说起清朝的皇帝,就不得不提这位赫赫有名的乾隆皇帝。在位期间清朝达到了康乾盛世以来的最高峰,还是一位深情而专一的丈夫。他与孝贤皇后伉俪情深,可谓举案

  • 在玄武门之变的时候,李渊当时的心理活动是怎样的?

    文史百科编辑:红楼梦魇标签:玄武门之变,李渊,文史百科

    说到玄武门之变其实大家也知道的,也还是有很多让人疑惑的地方,最近很多人也都想问了,这个玄武门之变的时候,这个李渊当时的心理活动是怎么样的,是不是非常伤心,还是有有非常多的无奈等等?这个问题也比较有意思,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玄武门之变李渊肯定是非常非常伤心的啊,死了儿子不说,

  • 牧野之战是如何爆发的?其对历史的影响有哪些呢?

    战史风云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商朝,周武王,战史风云

    牧野之战是殷商帝辛(周朝称之为纣王)军队和周武王军队的决战,史称“武王克殷”、“武王克商”、“武王伐纣”。由于殷商先征西北黎,后平东夷,虽取得胜利,但是穷兵黩武,加剧了国家财政负担、社会和阶级矛盾,招致灭亡,最后兵败自焚,故《左传》称:“纣克东夷而损其身”。战争经过商朝末期,周武王十一年(前1059

  • 太平天国灭亡后,十万年轻的女兵去哪儿了?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清朝,古代,历史解密

    当时在太平天国是设有女营地,虽然女人不能行军打仗,但是女人却是稳定军心而用的。在古代能保证士兵们可以安心打仗的就是家人安在。所以女人即使是对行军打仗没有帮助但也是不能抛弃的。可是一旦在战争中带上这种老弱妇孺就会显得特别的累赘,尤其是一但这类人多了起来,势必会让整个军队的机动性都变得很差。就针对了这个

  • 朱元璋亲自剥桔子给儿子吃,儿子却赶紧逃

    野史秘闻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朱元璋,明朝,朱元璋,野史秘闻

    明太祖朱元璋从一个小小的社会底层的布衣成长为淮右猛虎最终建基立业开创大明王朝也是相当了不起的人物。如果说朱元璋清洗功臣确实让人诟病的话,那么如果说想把屠刀对准自己的儿子这恐怕不太可能。他清洗朝臣是为了坐稳朱家天下,看他的分封制度就可以看出他对自家子孙还是非常不错滴。十有八九这个又是编排朱元璋的传说。

  • 李治是如何登上这太子之位的?竟然只是捡了个便宜?

    历史人物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唐朝,李治,风云人物

    唐高宗李治作为一代圣君李世民的儿子和千古一帝武则天的丈夫,被后世人无休止地谈论着、评说着。但除此之外,人们似乎对他知之不多。李治是如何登上这太子之位的?下面来说一些不为人知的历史之谜:李治是李世民的第九个儿子,当他还是晋王的时候,有人在太原发现一块奇石,纹理天成,呈“治万吉”三字,一时传为佳话。不过

  • 古代对身故有很多描述,那么“薨”是对什么级别的专称?

    文史百科编辑:君莫笑标签:文史百科

    殇指早夭,不特指男女;古代官方对“薨”的用法:古人对身故的有多种方式的描述,常见的就是“卒”了,早亡一般用“殇”,帝后级别用“崩”,还有就是对一些特殊地位或者特殊方式死亡的描述,比如“殉”、“没”、“自尽”、“弑”等,这里专门谈一下“薨”的用法。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礼记·

  • 曹操一生最险的一战,揭秘邺城之战的经过及结果

    战史风云编辑:与世无争标签:战史风云

    小编知道读者都很感兴趣邺城之战的故事,今天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要论三国历史最著名的大战,那当然要数官渡之战了,正是这场大战奠定了中国北方的大格局,也为后来的三国一统打下了基础。但要论最惨烈的战斗,邺城之战绝对算是其中之一。在这场围城大战中,袁家展示了自己最后的底蕴,残余的河北名士依

  • 狄仁杰支持武则天称帝又得到重用 为什么他只是一个三品官员呢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武则天,狄仁杰,历史解密

    正所谓一朝天子一朝臣所以每代新皇帝登基之后,就要除掉异己,着手创建以自己为核心的统治集团,选拔重用自己倚重的臣子。一代女皇武则天登基之后也是这么做的。而武则天最为倚重的人,不得不说是狄仁杰这位贤臣了。但是武则天如此重用狄仁杰。却只封狄仁杰一个三品官,这让人觉得非常奇怪了。一代女皇武则天作为女子能够从

  • 她是隋文帝的宣华夫人,为何丈夫死后就和杨广在一起了?

    野史秘闻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宣华夫人,隋朝,野史秘闻

    古代皇帝就是至高无上的存在,手里的权利也是非常大。那么皇帝看上的女人一般也都是投怀送抱,但是有的时候皇帝喜欢的女人不能投怀送抱,而且还拒绝皇帝抛出的橄榄枝。有一些女子是坚贞自守,但是也有很多人女子碍于权利才妥协于皇帝。唐玄宗李隆基和儿媳(杨贵妃),唐太宗李世民和弟媳(齐王妃),这些原本都不被世俗认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