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野史秘闻>诸葛亮七星灯续命是诸葛亮设的计?诸葛亮想干什么?

诸葛亮七星灯续命是诸葛亮设的计?诸葛亮想干什么?

所属分类:野史秘闻 编辑:高傲的气质花 访问量:3692 更新时间:2024/1/18 15:45:26

01

公元234年,八百里秦川外吹来的秋风,比往年更冷一些。

诸葛亮不禁打了一个寒颤,随手拉了拉身上的大氅,这才发觉它是那么的单薄。

他突然意识到,自己和眼前的这十万蜀军离开成都,已经几个月了。

他没有忘记当时奏请出兵攻魏时,刘禅脸上复杂得难以捉摸的表情。

诸葛亮那时才发现,刘禅已经27岁了,早已不是当年的幼主。

孩子终究会长大,心思当然也会变,就像当年初出茅庐的他是何等的意气风发?

如今也只是尽人事听天命而已。

此时蜀军又如前几次一样粮草不继,而魏军大都督司马懿又坚守不出,双方这样对峙已经一个多月了。

蜀汉国力寡弱,自然难以维持这场消耗战,为了激对手出战,诸葛亮连送女人衣服这种幼稚的的手段都用上了,奈何司马懿依然镇定自若。

心力交瘁的他,终于病倒了。

生死皆有定数!

诸葛亮轻叹了一口气,抬眼处却见了桌子上绘制的一副星象图。他蜡黄的脸上一阵抽搐,从身边的小童招手附耳道:“快唤姜维前来,其余人帐外听候!”

姜维

02

从校场到丞相大帐,不过五百步,姜维却像是走了五百年。

他用力地握紧了剑柄,确认剑能顺利拔出,因为当他起身时,就看到魏延的目光,一刻也没有停止过注视。

那种表情,就像原野上的狼,直视着一头跟踪了许久的猎物。

姜维加快了脚步,魏延紧跟着,直到守卫拦住魏延:“丞相有令,传姜维进帐,其余人一律不得入内!”

魏延悻悻地叹了一口气,他心中憋着怨气:“我自长沙追随先主,镇守汉中十余年,纵然不算劳苦功高,在丞相眼中,我为何还比不上姜维这样的降将?”

远处篝火闪烁,夜枭的怪叫将寒夜映衬得越发诡异。

“你终于来了?”

看到前来的姜维,诸葛亮松了一口气。

他起身向姜维示意,让他靠近些,再近些。

诸葛亮当然知道,帐外有个人正竭尽全力地揣测着他们的一切密谋。

姜维上前,看着已经虚脱的诸葛亮,心中不禁一酸。

诸葛亮却摆手制止了他,用力向他嘱咐:

“汝可引甲士四十九人,各执皂旗,穿皂衣,环绕帐外;我自于帐中祈禳北斗。若七日内主灯不灭,吾寿可增一纪;如灯灭,吾必死矣。闲杂人等,休教放入。凡一应需用之物,只令二小童搬运。”

姜维不能确定这些繁琐的仪式,到底是丞相一时糊涂还是另有深意,但听闻若成功就能延续丞相十二年的阳寿,他决定依计照办。

因为丞相的生死,关系着蜀汉未来的命运。

皂旗,皂衣、甲士、小童一切都在按计划有条不紊的筹备。

第二天的深夜,大帐中忽明忽暗的灯火,使得披头散发的诸葛亮阴森可怖。

魏延远远地看着帐中那如鬼魅般的影子,突然泛起了一阵不安。

“世人相传诸葛亮多智而近乎于妖,当年赤壁一战竟能借的东风,如今他这般鬼祟是何居心?莫非真能延续寿命?若成将置我魏延于何地?”

他对这些怪力乱神的玩意儿向来是嗤之以鼻,但扑朔迷离的时局令他不能再作任何迟疑了。

魏延提着刀,向大帐中走去,惨白的月光下,他的影子被拉得如同一条寂寞的长蛇。

魏延

03

“禀丞相,前军探马来报似有司马懿大军杀来!”

魏延满脸杀机的冲入,话音未落,那地上用于祈禳的灯竟被踢翻。

“魏延!你好大胆!”

眼见功亏一篑,姜维拔剑怒吼道。

“生死有命,休怪文长……,我命不久矣,尔等暂且退下,容我独处片刻!”

诸葛亮长叹一声,冲着魏延摆摆手。

看着魏延被姜维推搡着出了大帐,诸葛亮枯瘦的嘴角,浮出了一丝笑意。

因为,他生命里最后一次完美而精巧的布局,终于成功了。

这场局里的所有人,都成为他布局里的棋子。

包括姜维,魏延,甚至司马懿。

尽管克复中原已成梦,但经过一番艰辛的设计后,他总算为蜀汉排除了一颗杀伤力巨大的暗雷。

这颗暗雷就是魏延。

从当年魏延投蜀的那一天起,诸葛亮就认定他是一个骜不驯的悍将,尤其是在刘备死后人才凋零,五虎将唯有一个老迈的赵云

可即便如此,每次北伐,诸葛亮都命令实力一流的魏延充当着后援,骂战这类低级的任务。

久而久之,魏延便心生怨恨,数次出言不逊,认为诸葛亮用兵谨慎,如果用他的计谋,早已收复中原了。

诸葛亮心里明白,只要他还活着,就可以凭资历令魏延听命。

然而在他撒手人寰之后,魏延是否会听命于北伐大计的接班人姜维?谁也说不准。

既然说不准,那就来一场代价惨烈的排雷行动吧。

所谓甲士四十九人,借七星灯作法祈禳等等,都不过是这场排雷的道具,为了保证效果,诸葛亮特意将这个消息散播出去,然后安心的等待测试结果:

那个不想让他成功续命的人,就是蜀汉的敌人。

这个人会是魏延吗?还是其他人?

司马懿自不必说,作为宿敌他肯定不希望诸葛亮再活十二年,但基于十万大军的防守,他不可能轻易灭掉帐中的主灯。

那么能够入帐灭灯的,只有自己人。

急躁的魏延中计了,他过于急切的表现出了内心的渴望,而同时诸葛亮松了一口气,总算把暗雷排除了,随后密授了马岱一项排雷计划,这便有了后来马岱奉密令斩魏延于马下的惊险一幕。

可怜魏延临死前还高呼:谁敢杀我!

只是他不知道,早在那盏灯熄灭的时候,悬于他脑后的利刃,已经初露寒光。

乱世诡谲人心难测,那些横刀立马的莽夫,终究敌不过那些精于算计的高人。

标签: 三国诸葛亮野史秘闻

更多文章

  • 蓝玉和刘伯温的关系如何 为何蓝玉想杀刘伯温以泄心头之恨呢

    历史人物编辑:策马西风标签:蓝玉,刘伯温,风云人物

    扑鱼儿海之战 让蓝玉一战成名,作为名将常遇春的小舅子蓝玉很早就跟随常遇春为朱元璋南征北战,其有余有谋且勇敢善战,多次为朱元璋的开疆扩土立下战功,不仅是常遇春就连朱元璋也多次夸赞蓝玉的功勋,后来在扑鱼儿海之战后更是封其为凉国公赐丹书铁券。可翻阅明史我们却发现,大将军蓝玉和谋臣.刘伯温一直不合,甚至多次

  • 古代交通并不发达,那有没有快递之类的行业呢?

    文史百科编辑:心作祟标签:宋朝,驿递,文史百科

    现在基于发达的物流行业,网购快递成了很多人的选择,不管你在哪里,你网络购买的东西都能够几天内到达,非常的便捷。当然这种事情是古人无法想象的,但即使古代也有快递业务,那么古人是怎么做的呢?今天小编就和大家介绍一下。春秋时期传递文书用车为传,用马叫驿,步行叫邮,大概五十里一个驿站。而到了秦汉时期驿站一般

  • 汉武帝反击匈奴之战的结果如何?这场战争有什么历史意义?

    战史风云编辑:异世邪君标签:汉武帝,反击匈奴之战,战史风云

    汉武帝反击匈奴之战,从根本上摧毁了匈奴赖以发动骚扰战争的军事实力,使匈奴再也无力对汉王朝构成巨大的军事威胁。战争中,匈奴被歼人数累计高达15万之多,无力再与汉室相抗衡。匈奴失去水草丰盛、气候温和的河南、阴山和河西两大基地,远徙漠北苦寒之地,人畜锐减,开始走向衰落了。汉武帝反击匈奴之战的胜利,也为汉王

  • 狄仁杰被下狱,后来被一个小孩子救了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狄仁杰,唐朝,历史解密

    故事还得从来俊臣说起,来俊臣是一个流氓出身,少年时爱好打架斗殴,不事生产,后终因盗窃的罪名被逮捕入狱。在狱中,来俊臣最大的爱好就是告密,而且还是无中生有的“妄告密”,说白就是看谁不顺眼咬谁,御史见他说的有声有色,误以为是真的,所以花了不少大力气去查案,结果查来查去都没有收获。一来二去,监狱管理方都知

  • 戚夫人应该怎样做,才能避开吕雉的迫害?

    野史秘闻编辑:心作祟标签:戚夫人,汉朝,野史秘闻

    汉十二年,太祖高皇帝刘邦驾鹤西去,这个一手缔造了两汉四百年江山的男人,刚刚身故,生前最受宠的妃子戚姬便被皇后吕雉发配到永巷为奴。在永巷,戚姬被剃掉了秀发,穿上了囚衣,脖子戴上着刑具,终日做着舂米的苦差,戚姬不堪受辱,创作了一首诗,没日没夜地唱着。诗曰:“子为王。母为虏。终日舂薄暮。常与死为伍。相离三

  • 齐襄公:私通妹妹,谋害国君,国家却日渐强大!

    历史人物编辑:人生初见标签:齐襄公,春秋,风云人物

    本文的主角是春秋五霸之首齐桓公同父异母的哥哥―齐襄公,这位仁兄的脑洞相当清奇,在位期间,做尽了各种奇葩的事情。但是他的一通骚操作却使得齐国能够开疆拓土,日益强盛,为以后弟弟齐桓公的称霸打下了基础。这事还得从齐国第五代国君齐哀公说起,当时山东大地上除了齐国,还有一个国家叫纪国,这两个国家经常发生矛盾;

  • 据古代文献记载,我们能够见到的笔筒是用什么制作的?

    文史百科编辑:卖萌天才标签:文史百科

    笔筒: 用陶瓷、竹木、等制成的筒形插笔器具。笔筒是搁放毛笔的专用器物,据文献记载,它的材质有镏金、翡翠、紫檀和乌木,现在我们能够见到的传世器物,大多是用瓷或者是竹木制作的。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笔筒是文房用具之一。为筒状盛笔的器皿,多为直口,直壁,口底相若,造型相对简单,没有

  • 东晋得以延续的关键一战,淝水之战是怎么以少胜多的?

    战史风云编辑:不惹红尘标签:东晋,淝水之战,战史风云

    谢安派出的将领胡彬,率领水军沿着淮河向寿阳进发。在路上,他得知寿阳已经被前秦的前锋苻融攻破。胡彬只好退到硖石(今安徽凤台西南),扎下营来,等待谢石、谢玄的大军会合。苻融占领寿阳以后,又派部将梁成率领五万人马进攻洛涧(在今安徽淮南东),截断了胡彬水军的后路。晋军被围困起来,军粮一天天少下去,情况十分危

  • 昙花一现的北辽王朝:孤注一掷的自救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北辽,宋朝,历史解密

    看着契丹在大金国的铁骑下苟延残喘,一天比一天日薄西山,耶律延禧不但不身先士卒,带领将士们反抗,反而越逃越远,干脆逃到了夹山里去,镇守南京的一些大臣坐不住了,他们实在无法容忍契丹帝国的百年基业毁在耶律延禧手里,更不想让自己成为亡国奴,于是,便商量想要立耶律淳为皇帝。耶律淳是兴宗耶律宗真的亲孙子,当年耶

  • 揭秘:花木兰是怎么隐藏女子身份12年的?

    野史秘闻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花木兰,南北朝,野史秘闻

    花木兰是我国历史上著名的女将军,相传她是南北朝人,为了抗击外族的侵略,毅然代父从军。其实历史上没有花木兰这个人,她是《木兰辞》中一个虚构的人物。《木兰辞》说木兰是家中的长女,在她14岁时柔然入侵,当时国王征兵,每家要出一位男人去戍边。木兰没有哥哥,弟弟尚年幼,没有办法她的父亲要出征打仗,木兰心疼年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