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野史秘闻>完颜兀鲁好歹也是长公主出身,却被小叔子的小妾欺负

完颜兀鲁好歹也是长公主出身,却被小叔子的小妾欺负

所属分类:野史秘闻 编辑:语文霸霸 访问量:2524 更新时间:2024/1/18 22:34:51

按说,长公主一般都有权有势,甚至能左右朝廷政务。

比如东汉时期的馆陶公主,不光权势显赫,还在她的影响下,汉景帝改立了刘彻为太子。

可是,同样是长公主出身的完颜兀鲁,出嫁后,不但又被迫嫁给小叔子,还被小叔子的小妾欺负,极为悲惨。这是怎么回事呢?

完颜兀鲁是金国开国皇帝完颜阿骨打的长女,由于徒单氏家族在金国建国时立有功勋,完颜阿骨打为了笼络徒单氏,便将完颜兀鲁嫁给了徒单氏的长子徒单定哥。

然而,徒单定哥是个不寿之人,婚后不久便病逝了。不过,在他临终时,由于无子,便将幼弟的儿子徒单查剌过继为子。

这样一来,完颜兀鲁不仅能保住徒单定哥的家产,还有徒单查剌做伴,也就不至于太过孤单。

谁知道,徒单定哥的次弟徒单斜也却惦记上了嫂子完颜兀鲁。

他惦记,倒不是因为完颜兀鲁姿色出众,而是想将徒单定哥留下的那份丰厚的财产占为己有。

说起来,徒单斜也出身显赫,又在朝中担任要职。但他异常贪婪。

据《金史》记载,徒单斜也在做太原尹时,让画师绘制了一幅佛像。他声称自己见过佛祖,和画师所绘一模一样。于是他说这是佛祖显灵,应该为佛祖铸以金身。

为此,徒单斜也向他管辖的几个郡县强征黄金。但是他征索了好些年,却不见他将收集起来的黄金拿来铸佛,原来他把那些黄金全都据为己有了。

由于徒单斜也太过贪婪,被他盘剥的老百姓背地里都对他很怨恨,给他起了个外号叫“金总管”。

贪赃枉法的徒单斜也,闹得民怨四起,最终朝廷只得免除了他的官职。

所以,当徒单斜也想要迎娶完颜兀鲁为妻时,遭到了完颜兀鲁的极力反对。可是,完颜兀鲁的婚嫁并不由她说了算,最后还是被强嫁给了徒单斜也。

自然,这段婚姻尽管得到了人们的祝福,却注定了不幸福。

果然,徒单斜也在侵占了完颜兀鲁的大部分财产后,便对完颜兀鲁露出出了真面目,完颜兀鲁勃然大怒,对他大骂不止。

徒单斜也有个叫忽挞的小妾,平日仗着得宠,在府中专横跋扈,并不把完颜兀鲁放在眼里。因此,她和完颜兀鲁的关系非常恶劣。

忽挞见徒单斜也轻视完颜兀鲁,便动了做正妻的念头。

1149年,海陵完颜亮弑君篡位,夺取了帝位。

由于完颜亮的皇后徒单氏是徒单斜也的女儿,因此徒单斜也再次被封爵为王,并被任命为会宁府长官。

位高权重的徒单斜也在朝中专权自恣。对于那些素日与他不和的人,则处处羞辱。朝中大臣屈服于他的权威,不敢公然反对他。

忽挞虽然只是个小妾,但由于得到徒单斜也的宠爱,因此也有机会入宫向皇后徒单氏请安。

她趁请安的时候,故意在徒单氏的面前说,完颜兀鲁对皇帝杀她的哥哥完颜宗敏曾口出怨言。

然而,让忽挞遗憾的是,由于徒单氏并没有将她的话告诉完颜亮,因此完颜兀鲁并没遭到横祸。

心有不甘的忽挞只待机会。

不久后,韩王完颜亨改任广陵府尹。

公主和宗室贵族的妻妾们,都应前往韩王府向完颜亨的母亲道贺。

一时,韩王府中大摆宴席。不光王亲贵族们都欢坐一堂,就连完颜亮也在其中。

忽挞随完颜兀鲁向完颜亨的母亲道贺时,故意当着完颜亮的面,大声诬告完颜兀鲁对皇帝有怨言。

果然,完颜亮听到后,便将她叫到面前详细询问。忽挞便又将所诬之言又说了一遍。

完颜亮在篡位时,为了巩固皇权,曾对宗室大开杀戒。完颜兀鲁的哥哥曹国王完颜宗敏便惨遭杀戮。

现在听说完颜兀鲁对他竟有怨声,于是便将完颜兀鲁抓捕入狱,并让大臣萧裕立审理此案。

由于忽挞得徒单斜也的宠爱,府中的侍女和仆从对她非常畏惧,因此在被讯问时,都不敢说话。

完颜亮见状,认定完颜兀鲁有罪,便将她处死。

在完颜兀鲁被处死后,徒单斜也又趁机把她的养子徒单查剌的财产全部侵吞。

可怜身为长公主的完颜兀鲁,就这样被人欺凌至死。此后,再也没有人提起过她。

标签: 完颜兀鲁金国野史秘闻

更多文章

  • 明朝太仆寺卿李应升简介:遭阉党弹劾为“东林护法”而削藉

    历史人物编辑:心作祟标签:风云人物

    明朝(1368年―1644年 ),中国历史上的朝代,明太祖朱元璋建立。初期建都南京,明成祖时期迁都北京。传十六帝,共计276年。明朝时期君主专制空前加强,多民族国家也进一步统一和巩固。明初废丞相、设立厂卫特务机构,加强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但同时也为中后期宦官专政埋下伏笔。明朝时期农民反封建斗争也进入

  • 李煜本是南唐李璟的第六子,他却为何继承了南唐皇位?

    文史百科编辑:与世无争标签:李煜,南唐,文史百科

    南唐后主李煜我们都知道,他的诗词水平在我国古代历史上都能排的上名号,是一个非常有才华的文人,但是他根本不适合做皇帝,那么为什么还要将他立为太子呢?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世人都说南唐后主李煜懦弱无能,其实,其兄李弘冀其实是一位骁勇善战的大将军,曾经力克北周劲旅。可是,当大宋代替

  • 夜半惊魂 关于汪精卫越南河内被刺杀案疑云

    战史风云编辑:晴天标签:民国,谍案,汪精卫,战史风云

    1938年12月,国民党二号人物汪精卫率家人随从,从当时国民政府所在的重庆出走,经昆明辗转来到越南河内。在河内却发生了被刺杀的疑案,这到底是真是假,且来看个究竟。在时任日本首相的近卫文麿发布第三次对华政策声明,提出“善邻友好、共同防共、经济提携”三条件之后,汪精卫于12月29

  • 揭秘黄帝是否真实存在 他究竟是神话人物还是历史人物呢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黄帝,华夏,历史解密

    我国有着五千年的文明史,而起点就是从黄帝时代算起的。我们自称炎黄子孙,黄帝和炎帝共同被我们尊奉为中华民族的人文初祖。由于当时没有文字记载,黄帝只能是一个扑朔迷离的传说人物。黄帝标准画像《史记.五帝本纪》说:黄帝是少典之子,姓公孙,名轩辕。但《国语》上说黄帝姬姓。和周朝王室同姓。晋朝皇甫谧(mi)所著

  • 为什么历代皇帝都要珍藏王莽的头颅?

    野史秘闻编辑:策马西风标签:王莽,西汉,野史秘闻

    古代历史上英雄人物辈出,王莽的故事大家听过吗?富于浪漫主义色彩的王莽,近年来又被赋予了一个新的标签:穿越千年的改革者。在评价王莽的问题上,众史家似乎并无太大争议,千百年来多用抨击指摘之词,将其视为篡汉的逆贼和荒唐的暴君。基于这种基调,王莽惨死,头颅被历代君王收藏,似乎也是合情合理之事。可是,如果我们

  • 慈禧为什么会放弃修复圆明园?原因是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慈禧,清朝,风云人物

    1860年,英法联军一把火烧了圆明园。圆明园是清朝的皇家园林,经雍正、乾隆、嘉庆、道光、咸丰5朝长达150多年的经营,集中了大批人力物力建成。圆明园建好后,每年夏天,皇帝都会离开紫禁城来到这里避暑、办公,处理军政要务。可以说,圆明园也是皇权的象征。那么,圆明园被英法联军放火烧了后,有没有重新修建的计

  • 三国乱世令人记忆深刻,但是为什么却把张飞害惨了?

    文史百科编辑:卖萌天才标签:文史百科

    一部《三国演义》成就了无数英雄,三国乱世也更加令人记忆深刻,但是却把张飞害惨了!为什么这么说呢?《三国演义》是这样描写张飞的:“身长八尺,豹头环眼,燕颔虎须,声若巨雷,势如奔马。”因此在人们的心目中,张飞的长相是威猛无比的,但其实不然,历史上的张飞非但不是一个黑脸的野兽派人物,而且还是一个文武双全的

  • 七国之乱是如何爆发的?其对历史的影响有哪些呢?

    战史风云编辑:冷默言语标签:汉朝,汉景帝,战史风云

    七国之乱即西汉七国之乱。七国之乱又称作七王之乱,是指公元前154年1月17日,即是西汉初期汉景帝3年发生的一次叛乱。叛乱原因是以吴王刘濞为中心的七个刘姓宗室诸侯不满国家削减他们的权力,参与叛乱的共有七个诸侯国,所以叫做“七国之乱”。由窦婴、周亚夫所平定。七王之乱主要是地方王国势力和中央集权的矛盾。汉

  • 汉朝使臣被杀,汉武帝为何释放大量囚徒去打仗?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汉武帝,汉朝,历史解密

    相信很多人都听说过“明犯强汉者,虽远必诛”这句话吧,它出自汉武帝时期一个叫做陈汤的名将之口,全句为“宜悬头槀街蛮夷邸间,以示万里。明犯强汉者,虽远必诛!”这样的豪言壮语成为那个时期,汉民族最为强大的象征,相当地霸气,相当地自信。所以,汉武帝一朝,被后世之人不断怀念,也是理所应当的事情。在公元前104

  • 为什么说李夫人与汉武帝相遇是历史上最为精彩的营销之一?

    野史秘闻编辑:人生初见标签:李夫人,汉武帝,汉朝,野史秘闻

    一代雄主汉武帝刘彻的丰功伟绩,是值得后世所敬佩的。他北击匈奴,彻底扭转了秦末以来汉民族对外战争的颓势,打出了汉朝的国威,完成了连汉高祖刘邦都没有能够完成的伟业。至于说他的感情生活,则更是丰富多彩。先有金屋藏娇,后有专宠十五年之久的卫子夫。然而,十五年虽然久,却还不到汉武帝在位时间的三分之一。对于精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