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野史秘闻>荒诞的正史

荒诞的正史

所属分类:野史秘闻 编辑:等你回来 访问量:3027 更新时间:2024/1/21 20:14:34

沈惟敬剧照

02

这位沈惟敬是什么人呢?

在自愿趟浑水之前,这个人没有任何功名在身,只是浙江嘉兴城里一个卖药的。

因为年轻的时候跟着老爹出海做生意,学会了日语。

如今年纪大了,也不干什么正经营生,整天在街面上忽悠人,混碗饭吃。

估计是人道主义精神爆棚,这么个街溜子竟然自告奋勇前往朝鲜。

不过话又说回来了,沈惟敬的外表很有欺骗性,人快70岁,一副仙风道骨的做派。

加上嘴皮子滑溜,兵部尚书石星当即拍板,就是你了!

说干就干。

沈惟敬进入朝鲜后,单骑直入日军大营,点名要找日本第一军统帅小西行长。

听到明廷来人了,小西行长拿不准这其中的虚实,也不敢轻举妄动,就让人大张旗鼓的整队,想诈诈明廷来人。

看到日军大营忽然一副整装待发的样子,沈惟敬心下雪亮,日本人并不知道他有几斤几两,这就好办了。

沈惟敬拉起明朝这张虎皮,反将小西行长一军:“我们大明这次派了很多军队,人数是你们好几倍,你们要是敢滋事,不要怪我们不客气!”

别说,小西行长心里真有点儿露怯了,就随便编了个瞎话,想划价:“幸亏两军没造成什么摩擦,我们马上就撤兵啦!敬告大明尊使,我们希望和朝鲜以大同江为界,西边归还朝鲜,至于东边日本就正式接管了。”

言外之意,朝鲜我们吃定了。

听完小西行长的需求,沈惟敬没说答应,也没说不答应,先来个缓兵之计:你提的要求,已经超出我的权限范围,我必须请示我们大明大皇帝陛下。你放心,以我对皇帝的了解,他一定会答应这个事。但为了表示日方的诚意,日朝双方休战先五十天,一切等我从北京回来再说。

沈惟敬说的都符合规矩,小西行长也没多想,那就等信儿吧!

他万万想不到,沈惟敬根本没法儿代表大明,也见不到皇帝,他说的话也都是不作数的。

《明史·外国传一·朝鲜》载:

惟敬至平壤,行长绐曰:“天朝幸按兵不动,我不久当还。以大同江为界,平壤以西尽属朝鲜耳。”惟敬以闻。廷议倭诈未可信,乃趣应昌等进兵。而星颇惑于惟敬,乃题署游击,赴军前,且请金行间。

03

按说,沈惟敬入朝任务已经完成,该功成身退了。

可他没有。

从日军军营出来,沈惟敬先去朝鲜国李昖那儿混吃混喝了几天。

跟朝鲜君臣保证,大明马上派人过来,你们就把心放在肚子里吧。

他还在等一个人。

当时,李如松刚刚平定宁夏之乱,就立刻被派到朝鲜灭火。

小西行长(左)和沈惟敬

这次他学聪明了,表示:全面撤兵的事情太大,自己不好决定,你去日本找丰臣秀吉谈吧。

而且为表示诚意,日军先行撤出汉城,并留下四万石大米送给明军。

谷应泰《明史纪事本末》载:

东师议款。初,我师捷平壤,锋甚锐。转战开城,势如破竹。及碧蹄之败,久顿师绝域,气益索。经略宋应昌急图成功,于是惟敬之款始用。而倭刍粮并烬,行长亦惩平壤之败,有归志。因而封贡之议起。经略既得请于朝,赦不穷追。且得倭报惟敬书,乃益令游击周弘谟同惟敬往谕倭,献王京,返王子,如约纵归。倭果于四月十八日弃王京遁。如松及应昌整众入城。所余米四万余,刍豆称是。

双方一团和气,和平似乎指日可待。

不久之后,沈惟敬出发前往日本面见丰臣秀吉。

可见到丰臣秀吉的时候就傻了。

因为丰臣秀吉直接以胜利者的姿态,向明朝使臣提出了七个条件:

一、明朝必须派出一位公主,与日本天皇和亲;

二、恢复双方的贸易路线;

三、 明日两国永誓盟好;

四、朝鲜将东四道割让给日本;

五、朝鲜送一位王子到日本做人质;

六、日本释放两位被俘虏的朝鲜王子;

七、朝鲜宣誓永不背叛日本。

这种条件别说大明不会答应,就连朝鲜也不可能答应。

谈成这个结果回去,朝廷上下不得把自己给活劈了才怪呢。

所以,沈惟敬一边稳住使团的人,一边找机会溜回朝鲜去找小西行长。

06

小西行长也郁闷。

他清楚,丰臣秀吉提出的这七点要求,明朝一定不会同意。

可日军现在士气衰弱,补给困难。

仗打成这个样子,他也不敢把朝鲜的真实情况报告给丰臣秀吉。

更要命的是,这时候,丰臣秀吉的淀殿(织田信长的侄女)生下了丰臣家的继承人丰臣秀赖,丰臣秀吉大喜过望之下,决定从朝鲜撤一部分兵力回来,用来给儿子祈福。

丰臣秀吉要是知道了,有充足的理由送小西行长去见天照大神。

而沈惟敬也抓住这个机会,对上面汇报说日本人已经认输,正在撤军,不久将派人前往北京送上投降书。

有关丰臣秀吉的七个条件,他一个字也没提。

消息传到北京,朱翊钧以为朝鲜大局已定,发出指示:只要日军撤出朝鲜,丰臣秀吉向明朝上书谢罪,大明就给丰臣秀吉个面子,封其为日本国王。

沈惟敬找到小西行长,小西行长就找人伪造了一份谢罪表。

小西行长为什么敢和沈惟敬勾搭到一起去呢?

那是因为,日本并不是大一统的国家,天皇只是个吉祥物,关白(丰臣秀吉)也不能直接管理所有的土地。

日本真正掌握实权的是各地的大名,拥有土地和家臣。

他们对关白宣誓效忠,一有战事,就率领军队出战,而且不仅要出人,连武器和粮食都是自筹的。

本来小西行长等人来朝鲜是抱着发财的心态,但是跟明军打了几仗之后,见占不到便宜,就想直接撤了。

但是这个心思却不能和丰臣秀吉说,本来打朝鲜就是丰臣秀吉的一石二鸟之计,赢了,他将在日本流芳百世;输了,他派到朝鲜的基本都是反对派,死了正好减少自己在国内的压力。

造完谢罪表,小西行长向丰臣秀吉打报告:明朝已经同意了你的要求,快派使者来做最后的谈判吧。

好巧,丰臣秀吉派出的这位使者,刚好是小西行长的老熟人小西飞。

既然是熟人,自然就方便动手脚。

在小西行长的授意下,小西飞在北京递交了伪造的谢罪书,只字不提丰臣秀吉的七条协议。

至此,在沈惟敬和小西行长的通力合作下,明日双方都对“结果”感到很满意。

大明上下以为日本已经服软;丰臣秀吉也以为大明已经投降。

07

纸里终究包不住火。

万历二十二年(1594年)十二月,大明派临淮侯李宗城为正使偕同沈惟敬正式携带国书,渡海册封丰臣秀吉。

临行前,沈惟敬特意跑了一趟釜山找小西行长商量后面怎么办,他觉得这件事终究要露馅。

小西行长拍着胸脯告诉沈惟敬,他已经买通了读国书的人,会把那些扎眼的话跳过不读。

丰臣秀吉也得到消息——大明来人手持答应他统治朝鲜的国书,马上就到大阪。

高兴坏了。

为了让全日本都知道他有多牛,把所有能请来的权势人物全部请到了大阪,一同见证即将到来的“光辉时刻”。

可等到大明使臣下了船,光辉时刻就成了现眼时刻。

因为诏书是这么写的:

“奉天承运皇帝,制曰:圣仁广运,凡天覆地载,莫不尊亲帝命。溥将暨海隅日出,罔不率俾。昔我皇祖,诞育多方。龟纽龙章,远赐扶桑之域;贞珉大篆,荣施镇国之山。嗣以海波之扬,偶致风占之隔。当兹盛际,咨尔丰臣平秀吉,崛起海邦,知尊中国。西驰一介之使,欣慕来同。北叩万里之关,肯求内附。情既坚于恭顺,恩可靳于柔怀。兹特封尔为日本国王,赐之诰命,于戏!龙贲芝函,袭冠裳于海表,风行卉服,固藩卫于天朝,尔其念臣职之当修。恪循要束,感皇恩之已渥。无替款诚,祗服纶言,永尊声教。钦哉!”

这份诏书从头到尾洋溢着大明特有的臭屁味儿,根本就没有一块地方能省略不读,小西行长事先的谋算落空了。

丰臣秀吉直接把诏书摔在地上,跳脚骂:“老子想当‘日本王’不会自己当吗?还轮得上你来册封?”

说着拔剑就要杀了小西行长,被人死死拉住才罢手。

明朝使团被逐出日本。

这还不是最要命的。

最终朝鲜得知了有关“秀吉七条”的内容,立即对大明朝廷提出交涉。

08

至此,沈惟敬精心编织了一年多的谎言全部漏了底。

朱翊钧大怒。

神宗朱翊钧

沈惟敬的保荐人石星下狱。

沈惟敬被押送到京,和石星关在了一起。

石星的本意只是想让沈惟敬去朝鲜探点情报回来,哪知道他捅了天大的篓子。

石星悲愤交加,没几天就病死在狱中。

沈惟敬也就此结束了自己光辉的忽悠人生,被推出去,一刀砍了。

但事情远远没有结束——

在沈惟敬和小西行长的努力下,中日两国双双被激怒,同时出兵朝鲜。

战争持续了近七年之久。

虽然最终以中朝两国的胜利而结束,但三国都为此付出了沉重的代价。

来源: 历史教师王汉周

标签: [db:关键词]

更多文章

  • 新加坡民间对我们“友好”么?

    野史秘闻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db:关键词]

    国家百姓之间的友好关系,一方面是来源于共同的文化,另一方面,也是来源于密切的交往和共同的利益。所以世界范围内都是如此,同时具备这两项,那么民间关系一定是友好的。最典型的盎格鲁撒克逊国家,就是典型的如此,但是这个也有例外。最典型的就是新加坡,那么很多人关心的是,新加坡民间对我们“友好”么?你可能想不到

  • 朕说“巨制”:假如美国解体了,世界会发生什么变化

    野史秘闻编辑:长街听风标签:[db:关键词]

    在紧跟时事和格局上还是各位爱卿们赢了说出去的话泼出去的水活该整起来了接下来请欣赏文案 & 插画为你带来的鸿篇巨制《当你以为我们会鸽的时候,不鸽也是一种鸽》前排观演提示激动时刻请勿大声喧哗但可以和旁边朋友分享尊重选手看完再有序退场可以顺便指指点点如果你有更好的想法可以尽情展示

  • 古代有一特殊方法,能让“光棍”们都娶上媳妇,不愿意都不行

    野史秘闻编辑:胖次标签:[db:关键词]

    古人云:“男三十而娶,女二十而嫁”,这句话出自《周礼》。但此话所说的意思可不是男子三十岁再娶,女子二十岁再嫁,而是说最晚的成婚年纪。在古代,到一定年纪还不成婚的,对于朝廷来说那可是“拖后腿”行为,还会有惩罚。不仅惩罚的是“光棍”,连“光棍”的生父生母也要一起受到惩罚。为何朝廷会如此着急?因为这关乎到

  • “真实的盗墓笔记”?博主发布“探墓”经历,官方回应

    野史秘闻编辑:活在梦里标签:[db:关键词]

    3月10日上午,知名历史博主@考古学人在微博发文称有网友向他私信举报:有人在小红书发布“探墓”的相关违法活动信息。知识补充:鲁怀王——朱当漎(1473-1505)明太祖朱元璋第六代孙,成化十九年封世子。弘治十八年薨,寿三十三。谥怀简。以孙观[火定]袭封。追封王,改谥曰怀。鲁怀王墓位于山东省平邑县白彦

  • 六个大内侍卫打不过一个厨子,嘉庆帝终于看不下去了 

    野史秘闻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db:关键词]

    八旗子弟在清初是个尊荣的称号。清朝入关初期,清统治者通过大规模的圈地活动,掠夺许多肥沃的土地作为旗地,按不同的等级分配给所有八旗官兵,然而,这套优厚待遇随着战事的平定、圈地的停止,也就无法支撑了,八旗内部贫富迅速分化,一些八旗子弟贫困到了触目惊心的地步,富贵者穷奢极欲,有钱人自然声色犬马,贫困者又想

  • 皇娥与嫦娥和常羲有关系吗

    历史人物编辑:落叶无声标签:皇娥与嫦娥和常羲有关系吗,神话人物

    东晋时代的小道散《拾忘记》中有一段仙人相恋的故事,故事的女配角喊皇娥,她是少昊的母亲。第一面,按某些道法去,仿佛有某种分割。太昊是太阳,少昊做作便是玉轮,而皇娥是少昊之母,固然也便是玉轮之母,也便是《山海经》中的常羲。第二面,皇娥是少昊之母,而扔开神话,只瞧汗青,文献中,出有纪录少昊之母是常仪,也便

  • 女娲的弟子有哪些

    历史人物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娲的弟子都叫什么名,女娲的坐下弟子简介

    女娲是上古时代的年夜神,闭于她***的传说风闻,有不少种道法。九天玄女正在黄帝时代,有一名女神,名九天玄女,听说那位九天玄女便是女娲的师傅。九天玄女会术数,关心黄帝挨败了尤,使患上黄帝一致了华夏天区。女娲的师傅九天玄女遭到黄帝的约请,前去和平关心做战。蚩尤请去本人的弟弟发挥术数,使患上疆场上浓雾漫天

  • 嫦娥和常羲是一个人吗

    历史人物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嫦娥和常羲是一个人吗,神话人物

    常仪是五帝之一帝喾的第四个妃子。据传奇,嫦娥以及常仪是统一团体,常仪又称常羲,嫦娥、常羲本本是一个名字,娥以及羲二字,正在古汉字中的形、音皆同,真属一字之分衍。可是嫦娥奔月的故事出自帝喾之子帝尧(唐尧)的时期,并且常仪是去世于帝喾以前的,以是常仪其实不是嫦娥。常羲:一称“常仪”。中国神话传奇中的玉轮

  • 嫦娥是帝喾的女儿吗

    历史人物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嫦娥是帝喾的女儿还是妃子,嫦娥和帝喾的关系

    依据史料纪录,常仪只给帝喾死养了两个孩子,个中的男孩便是没有擅之君帝挚,女孩则便是帝女嫦娥。正在《山海经》中借有别的一种纪录:常羲又称常仪,她取帝喾(帝俊)死了十二个玉轮,并且“常羲”字里意义便有死玉轮的意义,标明帝喾以及常仪的女女便是玉轮之神嫦娥。嫦娥又有姮娥之称,也便是道,常羲固然收音取嫦娥相似

  • 上古神女娲的介绍

    历史人物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关于女娲补天的资料,女娲的介绍

    女娲,中国上古神话中的创世女神。又称娲皇、女阳,史记女娲氏,是中原平易近族人文先初,是祸佑社稷之正神。是本初社会母系氏族时代传播上去的一名巨大女神抽象。相传女娲制人,一日中七十化变,以黄泥模仿本人抟土制人,制造人类社会并创建婚姻造度;果人间天塌天陷,因而熔彩石以补彼苍,斩鳖足以坐四极,留下了女娲补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