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71年,刘伯温收到马皇后赏赐的小口袋,打开一看里面只有一枚枣和一颗核桃,刘伯温大惊失色:“不好,枣桃,早逃,皇上要杀我了!”次日早朝,刘伯温高呼:“皇上,臣有一字不会”,侥幸保得一命。
民间素来有“三分天下诸葛亮,一统江山刘伯温”的说法,把刘伯温和诸葛亮比肩,因为两人同样能掐会算,同样足智多谋,同样帮主公打下了偌大的江山。
按理说,朱元璋当上皇帝后,应“一人得道鸡犬升·天”,像刘伯温这样跟随他一起打江山的老部下们,理应加官进爵,尽享荣华。
可朱元璋却犯了疑心病,担心这些老部下功高震主,结果老部下几乎都“真·升·天”了,只有少数存留下来,但也只能苟延残喘。
朱元璋知道刘伯温的本事,心里早就把他惦记上了,只不过没有合适的借口。
当时太子朱标刚十几岁,有一天,他缠着老师刘伯温带他出宫玩,刘伯温就带着他到南京城的大街小巷遛弯。
当二人走到一家门口的时候,突然从门里传来撕心裂肺的叫声,朱标向里一看,只见几个膀大腰圆的壮汉正在杀猪。
朱标就问刘伯温:“老师,他们为什么要杀猪呀?”
刘伯温回答:“杀猪吃肉啊。”
朱标又问:“所有猪都要杀掉吗?”
刘伯温回答:“当然,大猪是肯定要杀的,小猪长大了也要杀。”
两人回宫之后,朱标在向父亲朱元璋汇报学习情况时,就聊到了杀猪的事。
朱元璋一听顿时脸色大变,怒喝道:“什么大猪(朱)小猪(朱),这是杀我和太子吗?要夺我大明江山?明天我就要你好看!”
朱元璋没有注意到,在他生气的时候,马皇后正巧路过,听到他的话后,急忙派人给刘伯温送了一个小口袋,里面装的便是一枚枣和一颗核桃。
刘伯温收到马皇后派人送来的小口袋后,顿时大惊失色,暗道:“坏了,皇上翻脸了,得赶紧想个脱身的办法。”
次日早朝,刘伯温故意迟到,朱元璋趁机发难,正要问罪的时候,刘伯温连忙解释。
“皇上,臣昨晚写奏折时,有一个字不会写,苦苦思索,直到天亮了才发现已经到了早朝的时辰。”
朱元璋没好气地哼了一声,心想:连个字都不会写,还自称学富五车呢?吹出来的吧?
于是问刘伯温哪个字不会写,刘伯温回答一个“赦”字。
朱元璋一听乐了,是该秀一秀操作了,这个字我熟啊。于是提笔便唰唰唰写了个大大的“赦”字。
刘伯温当即接过,跪在殿前叩首高呼:“谢皇上赦免之恩,臣即日便告老还乡。”
朱元璋这才明白,自己被这刘伯温算计了,一时又想不起留下他的借口,只好能让他逃过这一劫。
然而,即便刘伯温告老也没能躲过这个杀劫。
刘伯温回到青田老家后,便隐姓埋名、不问世事,即使一些官吏登门拜访,刘伯温也是避而不见。
当时附近有一个叫谈洋的地方,那里经常有一群海盗流寇活跃,附近的百姓深受其害,可当地官吏不作为,不仅不处理,还故意隐瞒不报。刘伯温知道后,便写了封奏章,让儿子直接报送给朱元璋。
老对头胡惟庸知道了这件事,就向朱元璋打小报告,说谈洋是有龙气的地方,刘伯温不是想剿灭海盗,而是想把谈洋圈起来做自己的墓地,这才和附近百姓有了冲突。
朱元璋信以为真,震怒不已,当即停发了刘伯温的退休金。刘伯温非常惶恐,只好回京谢罪,以安朱元璋的戒心。
1375年,刘伯温生病了。朱元璋知道后,派胡惟庸带御医前去探病,几天后,刘伯温的病更严重了,感觉肚子里像是有块石头挤压,身体也变得更差了。
一个多月后,已经无法自己行动的刘伯温,在家人的陪伴返回青田老家,拒绝服药,没过几天便去世了。
刘伯温到底没有躲过杀劫,或者说他看透了帝王之心,只要自己不死,这杀劫便永远不会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