雍正大赞戏子葛世昌:“你的戏演得好,今儿逗得朕也笑了,不容易!”说着,赏了他一盘糕点,还亲手写了一个“福”字赐给他,谁知葛世昌得意忘形的一句话,却惹得雍正要把他乱棍打死!
雍正五年6月18日,雍正皇帝在宫中大摆宴席,美其名曰“祝亡母六十大寿”,实则是借着这个幌子宴请大臣前来看戏,借机探查各个人实际情况。
虽然说雍正最忌讳的就是玩闹,但是对于已故母亲贺寿的热闹氛围是少不了的。
故而他将京城负有盛名的葛世昌戏子请了来,这也吸引了不少爱听戏的大臣前来观看。
众人纷纷给这晚上的戏班子点节目,要数最特殊的,就是三爷允祉点的《目连救母》和雍正点的《郑儋打子》。
首先表演的是雍正点的《郑儋打子》,葛世昌演得十分卖力,直接空中翻滚两圈,从高高的云梯上直冲而下,给足了气势。
其中内容惟妙惟肖,连不苟言笑的雍正忍俊不禁,对身边的侍卫说:
“这葛世昌功底深厚,等节目结束了重重有赏!”
葛世昌表演了一辈子的戏,平生还是第一次被雍正皇帝赞扬,不禁有些喜不自胜。心里开始盘算着要说些什么话讨万岁爷开心。
其次表演的是《目连救母》,虽然说贺寿大典表演的热闹一些没有错,但是这部剧的内容是目连的母亲是一个生前作恶多端的女人,非常的遭人恨,死后就堕入了恶鬼之道,永世不得超生,并且面目可憎。
目连舍不得自己的母亲成为这个样子,就去拯救母亲。
这令雍正看得十分不快,原本开心的感觉一扫而空,这不就像是在暗喻自己的亡母是个作恶多端的女人吗?简直是挑衅。
而后节目已然结束,葛世昌将身上的行头卸下来,便屁颠屁颠地跑过去想雍正讨赏。
雍正深知演什么戏也不是戏子说了算,这《目连救母》的仇还是以后找机会去报吧,故而还是给了葛世昌一个很中肯的评价:
“听说你的戏演得好,今儿逗得朕也笑了,不容易!当真名不虚传。赏你二百两银子,再加御膳房刚出炉的糕点,希望以后继续加油。”
葛世昌被夸得找不着北,平日里被那些王爷皇子们夸惯了,也由于贫嘴的本领得了不少好处,如今可是被雍正皇帝夸奖,宣扬出去不知道要为他的戏班子带来多少利益。
他心里打着美好的算盘,可贫嘴的毛病可一点儿也没改。
“万岁爷,今儿您夸了我,是我上辈子求来的殊荣。奴才听说您写字极其潇洒俊逸,许多人求着抢着也得不到您的亲笔,不知今日趁您高兴,奴才是否可以讨得一个‘福”字?”
台下王公贵族们纷纷抬头震惊,有几个差点被喝进去的茶水呛到。
今日亡母六十大寿又如何,当朝上下几百号人,都不敢主动去找雍正要一副他的字呢,这小小戏子竟然敢张口就来。
没人料到,雍正直接豪迈地说:
“来人呐,拿笔墨纸砚来,今个儿我就写个‘福字送他。”写完便命人递到葛世昌手中。
葛世昌欣喜若狂连忙道谢,可这人就是管不住自己那张破嘴,蹬鼻子上脸,又开始说着别的东西。
“万岁爷,您自知我在常州安家,却不知这常州知府姓甚名谁啊。”
雍正很是疑惑,静待他的下文。葛世昌又接着说。
“事实上啊,那是我的亲戚,虽然说现在他还不是,可是只要您大笔一挥啊,他就是啦!”
这仅仅是戏班子爱开玩笑的一个梗,雍正却不开心了,自古帝王最忌讳的就是戏子妄议朝政,戏子终究要低人一等,连他也可以妄议朝政,还不得翻天?
“照你这么说,那明日的朝廷众臣们,岂不是要欺君罔上了?”
雍正听后,额头青筋暴起,这位极其看重自己权利的帝王,绝对不允许自己的地位受到威胁,葛世昌这一玩笑,可算是开的太大了,谁也不敢替他求情,众人纷纷低下头假装盯着盘子里的糕点。
经过一片死寂后,雍正一拍桌子,便直接下令。
“来人呐!此等野心勃勃之人,还留他在台上干什么?”
身边的侍卫不知道要如何处置葛世昌合适,只怕轻了雍正皇帝责令,他们也要跟着受罪,重了得罪人,葛世昌可是王公贵族身边的大红人。
“禀告皇上,依照葛世昌的罪行,如何处罚?”
雍正正在气头上,哪里会理性思考,再加上之前葛世昌唱了《目连救母》令他将愤怒推到高潮,于是便说:
“少废话,直接打死!”
随后,外边传来了葛世昌的惨叫,没几分钟,他便咽气儿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