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野史秘闻>揭秘:唐高宗李治将武则天送入感业寺有何苦衷

揭秘:唐高宗李治将武则天送入感业寺有何苦衷

所属分类:野史秘闻 编辑:人生初见 访问量:1825 更新时间:2024/1/7 21:29:26

李世民闭上了眼睛后,长孙无忌立即安排禁军护送李治先回宫稳定局势,然后他亲率大队人马护送李世民的灵柩回京。两路人马都抵达长安后,才昭告天下皇帝驾崩。五天之后,李治在太极殿即位,他就是历史上的唐高宗。李治即位后,忙得像打仗似的。一方面,他要办理父亲的丧事;另一方面,他要处理一大堆军国大事。这些事情,他都很陌生,需要紧忙学习,紧急处置。对于军国大事,他不敢有丝毫的怠慢和放松,因为父亲留给他的是一个举世无双的超级大国,他必须高举父亲治国理论的伟大旗帜,全面贯彻父亲“仁政爱民”的重要思想,深入落实以德治国观,把大唐建设成为一个高度富强、文明、发达的封建主义国家。

这是一个宏伟而美好的愿景,李治对此充满信心,但他的压力比谁都大。他决心做像父亲那样一个勤政爱民的好皇帝,于是每天都风雨无阻地上朝理政。处理完朝政大事后,他又走街串巷,遍访民情。李治的这些表现值得肯定,他是一个有作为的皇帝,不像后人评价得那么昏庸。李治一头扎进繁忙繁重的政务事务中,就把武则天忘到了九霄云外,更忘记了他当初对武则天的承诺。这可苦了武则天,李世民死后这些天来,她简直是度日如年。以前,她期待这一天,因为这一天就是她的出头之日;但她也害怕这一天,因为她担心李治到关键时刻不信守诺言,那么她一切的一切,都将随着进入寺院的那一天起化为乌有。

现在,她害怕的事情终于发生了。通过这段时间的等待和观察,她发现李治变了,变得很理性。过去,他把爱情看得比事业重要,现在他却把事业放在第一位。什么爱情呀,承诺呀,在他看来,都是过去很傻很天真的事。男人啊,永远都是这样。在他们心里,女人和爱情永远都比不上事业。且说这个李治,他原来迷恋我到了痴狂的程度,现在当上一把手忙起来,连看我都不来看一眼,更别说兑现承诺的事了。他太绝情了,太伤我自尊了!伤心归伤心,但武则天仍对李治抱有一丝幻想。因为按照惯例,皇帝去世后,那些未育的嫔妃并非全部入寺为尼,个别才智德行卓越的,是可以破例继续留在宫廷的。比如像那位把李治养大的薛婕妤,她其实是唐高祖李渊的婕妤,李渊死后,她并没有入寺为尼,而是被李世民返聘回来当太子的奶娘。李世民之所以返聘她回宫工作,就是看中了她卓越的才智德行。这也很好地说明了“是金子到哪儿都会发光”的道理,薛婕妤是个人才,她混得不错。

有薛婕妤这样的例子,武则天坚信自己也能被李治返聘。且不说她才智过人,品貌出众,仅凭她和李治之间的私情,李治也一定会把她留下。更何况,李治曾向她作出过承诺。武则天的如意算盘打得很有理由,但她还是失算了,因为李治整天除了忙还是忙,在他的记忆中,过去的那段情,那个承诺,似乎没有过。这年八月,眼看着李世民就要下葬昭陵了,望眼欲穿、度日如年的武则天,还是没能等到李治的任何消息,她不禁绝望起来。

随着李世民的下葬,武则天也迎来了她人生最黑暗、最迷茫的岁月。因为她没有被李治留下来,而是随着李世民其他未育嫔妃进入了位于长安西南的感业寺为尼。换句话说,她被大唐帝国单方面解聘了,临走时不仅没有拿到违约赔偿金,还被限制了人身自由,更别说是申请劳动仲裁了,她到哪儿去讲理啊?入寺那天,武则天心灰意冷到了极点,她内心极不平衡,她甚至觉得李治是个伪君子。

李治的难言苦衷有三个方面。第一,他把武则天留下来,同父亲把薛婕妤留下来完全是两回事。父亲把薛婕妤留下来是为了工作,他把武则天留下来却是为了保持私情,可他们的私情见不得天日,并为传统伦理道德所不齿,因此他不敢把她留下来。第二,他向来胆小软弱,而把父亲的女人留下来,是需要勇气和霸气的。他既缺乏父亲那样的气魄,又要顾及舆论的影响,因此他还是不敢把武则天留下来。第三,他刚刚即位,皇位不稳,加上性格柔弱,所以一直受长孙无忌、褚遂良等顾命大臣的控制,这些大臣是绝不会允许他胡作非为的,他又顶不过这些大臣,只好夹着尾巴做皇帝,不敢有任何非分之想。这也是他不敢把武则天留下来的重要原因。

如此说来,在当时的情况下,李治真是不敢把武则天留下来。其实,他心里很痛苦,他知道武则天一定很伤心,但伤心总是难免的,谁让他们曾一往情深呢?武则天入寺之前,李治一直没去见她。他不是不想见她,也不是忙得没有时间见她,而是不敢面对她,只好在心里安慰她:“先挺过这一段时间吧,有了合适的机会,我就接你回宫。”这又是李治的承诺,但武则天没有听见,也没有感受到。带着对未来的无限绝望和对李治的无限失望,武则天走进了感业寺,走进了她人生最黑暗、最迷茫的阶段……

武则天进入感业寺后,首先被剃掉了头发。可怜那一头秀美的青丝啊,如今却被那无情的剃刀整得灰飞烟灭。她顿时失去了昔日的风采,望着那清一色的面无表情的尼姑们,以及那被高墙围堵的阴森寺院,她的心跌到了谷底。巨大的现实与心理落差,让武则天许久都没能缓过神来,毕竟这件事对她打击太大了。尽管寺院再三要求尼姑“看破红尘,远离世俗”,但武则天来自于滚滚红尘之中,她怎能轻易忘却红尘中事呢?但这里是她当前的归宿,她只好接受现实。有道是“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命运如此安排,总有它的道理,该干什么就干什么吧。武则天的思想发生了这样的转变后,就打算当一天尼姑念一天经。

标签: 唐朝皇帝李治武则天

更多文章

  • 烽火戏诸侯:揭开周幽王宠妃褒姒为何不会笑?

    野史秘闻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周朝,褒姒,烽火戏中

    褒姒为什么不笑?后人往往只知道这不笑的结果,却从不知不笑的原因。这与一个女人的品质无关,其实想一想就会明白,她嫁给幽王时,周幽王已经是有了一个成年儿子的老年人,她怎么笑得出来。褒姒,西周幽王的宠妃,生卒年不详。西周的都城在镐京,就是现在的陕西长安县西北。褒人所献,姓姒,故称为褒姒。古褒国人。褒国立国

  • 野史里的上官婉儿除偷皇帝的男人 她还干了什么

    野史秘闻编辑:不惹红尘标签:上官婉儿,唐朝

    在武则天统治的时代,也是一个女性格外有地位的年代,她的宰相也是武则天非常信任的一个手下,上官婉儿,其实上官婉儿,并没有一个宰相的称号,只是其实他是一个掌控了许多实权的仅次于武则天的一个官员,所以其实也算是名副其实的宰相了。其实在那个封建统治的年代,女性是没有资格上朝做官的,上官婉儿的辉煌,首先得益于

  • 都说西游记是哄小孩子的 事实真是如此的吗?

    野史秘闻编辑:红楼梦魇标签:西游记,唐朝

    “西游也疯狂”山川文社说西游第二季第6期”《西游记》看似是一部普通的神魔小说,甚至每当你看那些孩子们,为那位无所不能的大圣爷上蹿下跳的时候,你还会笑话他们的幼稚。殊不知这部小说并非是你们看到的这么简单,作者的很多想法,就掩藏在小说之中,依照剧情发展,谱成了一部非常深刻的哲学书籍。而其之所以能够成为四

  • 揭秘:宋朝历史上最有文彩的那些妓女如何吸引男人

    野史秘闻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宋朝,妓女

    宋乾道年间,陆游自四川回乡时,其门客挟一名四川妓女回家,将其安置在别馆,经常前往相见。一次,门客患病,许久未往,妓女怀疑门客抛弃自己,另有新欢。门客作《鹊桥仙》词辩解,妓女即依其韵答道:妓女文学是宋代社会的特殊产物。无论是北宋的东京,还是南宋的临安,随着歌楼妓馆这一行业的发展,以词为代表的妓女文学应

  • 解密:唐僧去西天取经的包袱中有着哪些宝贝?

    野史秘闻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唐僧,西天,取经,

    取经路上,负责挑担的不是沙僧,而是猪八戒!取经团队的行李中有哪些东西呢?在原文中,八戒曾经介绍说:四片黄藤蔑,长短八条绳。又要防阴雨,毡包三四层。匾担还愁滑,两头钉上钉。铜镶铁打九环杖,篾丝藤缠大斗篷。唐僧师徒走的是远路,除了一些生活必需品,其他东西都是能省则省。黄藤篾,绳子,扁担,防雨布,这四件基

  • 揭秘:为何中国历代追求幸福的皇帝都死得很惨?

    野史秘闻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古代,皇帝

    我们现在看电视剧,那里面的皇帝可是很爽,想干吗就干吗,想要钱了就要钱,想要女人就要女人,想换换口味,谈谈恋爱收收养女,也成,至于什么微服私访,下江南,根本就是小菜一碟啊。电视剧里的皇帝那可是无所不能了。可惜,皇帝没这么幸福。先说皇帝的用钱,确实,皇帝用的钱很多,除了朱元璋刘裕萧衍几位很节约外,大多数

  • 孙悟空原来被如来压了600年 难道大圣被压晕了!

    野史秘闻编辑:君莫笑标签:西游记,如来

    “西游也疯狂”山川文社说西游第二季第16期”孙猴子每到发狠的时候,就会张嘴来一句“吾乃五百年前大闹天宫的齐天大圣。”,于是不少人就都认为他的确是被五指山压了五百年,甚至以到最后所有人都这么认为。但实际上凡事总有差池,就算如来当时给他设定的时间是五百年,但真正操作起来的时候却会发生一定的误差。一般仙人

  • 雍正皇帝到底是如何顺利获得了康熙青睐的呢?

    野史秘闻编辑:君莫笑标签:雍正,康熙

    近年来,各电视台都推出了清宫大戏,主要也都是围绕着九子夺嫡展开的钩心斗角。这样观众们在观看娱乐之余不禁思考,雍正皇帝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人?他是否真的就心狠手辣不顾念丝毫兄弟手足之情?对夺嫡失败的其他兄弟都下了死手?但更早以前的雍正王朝却又给出了另一个克己奉公的雍亲王形象。那么到底那一个才是真正的雍正

  • 民国时美国大片风行广州 1张包厢票够平民生活1月

    野史秘闻编辑:元气少女标签:民国,美国,大片,

    上世纪二三十年代全城几十家影院几被美国大片一统天下“看呀,看呀,宝莲女士的一口牙齿,多么齐整呀,每天用家庭医学社的止牙痛药,滴两三滴在漱口水里,能够使口腔清洁,永保牙齿坚固!”亲爱的读者,这是1921年广州一家药商在当年的《影戏杂志》上打出的广告,文中的宝莲女士不是别人,恰是当年轰动影坛的好莱坞巨星

  • 揭秘:为何唐宋时期中国人的食谱中猪肉很少出现?

    野史秘闻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古代,美食

    自西晋灭亡以后,大量北方游牧民族南下,经过300多年的战乱先一统于隋,又一统于唐。建立唐朝的李氏家族虽然是汉人,但早已严重胡化。皇族如此,吃得起肉的贵族、官僚们也是如此。胡人自然更爱吃羊肉,正是在苏轼出生前的数百年间,猪肉逐渐没落。学者王利华指出,在魏晋—隋唐时代的华北地区,猪的饲养仍较为普遍,但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