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野史秘闻>揭秘:古代帝王为什么喜欢龙龙有什么喻意

揭秘:古代帝王为什么喜欢龙龙有什么喻意

所属分类:野史秘闻 编辑:轻描淡写 访问量:2517 更新时间:2023/12/9 14:38:29

中国的封建帝王,为了“家天下”的私利,从来都是不讲廉耻、不择手段的。当他们发现百姓对龙极为崇拜,龙的地位神圣崇高时,便千方百计地跟龙“攀亲”,编造“龙瑞”,自诩“龙种”,极力把自己打扮成“真龙天子”,以此来愚弄百姓,骗取民意,巩固封建统治。

历史上将龙跟皇权联系在一起,自称“龙种”的,要首推汉高祖刘邦。当他打下江山,君临天下时,便开始用龙来神化自己,煞有介事地宣扬自己是母亲刘媪与龙交配的产物:“……其先刘媪常息大泽之陂,梦与神遇。是时雷电晦冥,太公往视,则见蛟龙于其上。已而有身,遂产高祖。”(《史记.高祖本纪》)不仅如此,他还为其子汉文帝编造了一个“龙种”神话:

有一次,薄姬对刘邦说:“昨夜,妾梦苍龙踞吾腹。”刘邦听后大喜,说道:“此贵征也,吾为汝遂成之。”后来果然生下一个“龙种”男孩,长大后即为汉文帝。(同上)显然,刘邦编造的这些神话,在神化自己的同时,也为后代建起了神化的殿堂。此后,他的子孙们也如法炮制,都把自己打扮成“龙子”“龙孙”。连那位颇具雄才大略的盖世明君汉武帝,也说其父汉景帝曾梦见赤气化为赤龙,才生了他这个“龙儿子”。

汉代以后,刘邦的“经验”进一步得到推广,凡做了皇帝的人,都把自己说成是龙种孕育出来的“真龙天子”,诚如清代词人朱彝尊在《百字令`彭城经汉高祖庙作》所言:“赢得割据群雄,六朝五季,各自夸龙种。”即使暂时还没有当上皇帝,正在争夺帝位的人,也要首先宣称自己是真正的“龙种”,这样当皇帝才具有合法性。有“千古一帝”之称的唐代明君李世民,称帝前也曾在“龙”字上大作文章。

唐太宗李世民是唐朝的开国功臣,按说接他爹高祖皇帝的班合情合理。但由于他老爹李渊在接班人问题上处置不当,遂酿成宫廷内乱,致使他们兄弟相残。为了取得当皇帝的资格,李世民及其党羽就编造了一个“龙凤之姿”的神话,说在他出生时,有两条龙在宫门外嬉戏,三天后才离去,这便是他的“生诞龙瑞”。有的书上则把他的“龙子”身份写得更为具体:

太宗生方四岁,有书生谒高祖,曰:“公在相法,贵人也,必有贵子。”及见太宗,曰:“龙凤之姿,天日之表,其年及冠,必能济世安民。书生已去,使人追之,不知所在。因以为神,采其语名之曰『世民』焉。”(《旧唐书`太宗本纪》)

李世民们编造的这些神话,显然是为了骗取民意,赢得民心,为夺取“皇权”制造舆论的。他的夺权成功,也进一步丰富了“君权神授”的“真龙天子”理论,为后世一些野心家争夺帝位树立了“光辉榜样”。中国近代史上有名的“窃国大盗”袁世凯复辟称帝时,就曾“活学活用”这“真龙”理论,自导自演了一系列的“好龙”丑剧。

辛亥革命胜利后,袁世凯窃取了革命果实,当上了中华民国大总统,接着便做起了“皇帝梦”。1915年,他以“民主制度不适合中国国情”为借口,宣布次年恢复帝制。为了证明他当皇帝“合法”,他也恬不知耻的以“真龙”自居,到处搜求“龙瑞”、“龙迹”。

1915年10月,英国领事许勒德夫妇在湖北宜昌神龛洞中发现了恐龙化石。宜昌关监督刘道仁把这当成“龙瑞”,电奏北京。袁世凯问奏后即派张专员到宜昌察验。化石原为群龙无首状,但张专员入洞视察后,“竟谓首尾俱全,实为大皇帝之国瑞”。袁闻之大喜,册封恐龙化石为“瑞龙大王”,改宜昌县为“龙瑞县”,并令从省库中拨款万元修祠堂供奉。当时的《东方杂志》载文称:“帝王与龙关系至密,方今国体更始,而石龙亦同时出现,其以祥瑞视之,又无足怪矣。”

还有一次,已当上皇帝的袁世凯正在宫中午睡,一位侍婢走进来送燕窝汤,不慎失手,将盛燕窝汤的玉杯掉到地上摔碎。这玉杯是朝鲜国王送给袁世凯的,非常珍贵。侍婢自知闯了大祸,吓得哭了起来。这时,袁世凯的爱妾洪姨给她出了个主意:“等万岁爷醒来,你就奏言:进入内室时,见床上蟠着一条金龙,心一惊,手一抖,玉杯就掉到地上摔碎了,求万岁爷恕罪。”婢女立刻照办了,袁世凯听后果然转怒为喜,对玉杯不但不再追究,还给了这位侍婢一些赏钱。

袁世凯对自己的“龙运”,也不断寻求“天理”支持。他在请风水先生郭三威为他察看祖坟时,曾问道:“龙兴之运,年数如何?”郭掐算了一番回答说:“若称帝,当应八二之数。”袁世凯再问:“这是八百二十年?还是八十二年?亦或是八年零两个月?”郭回答说:“帝位久长,事后自知,天机不可泄也!”

袁世凯心想,自己的朝代绵延八百二十年或八年零两个月都不大可能,而八十二年则比较现实。倘如此,也足可风光一世,恩泽三代了。没想到他一称帝就遭到了全国人民的强烈反对。在全国一片讨袁声中,他只过了八十三天皇帝瘾便被赶下了历史舞台。两个多月后,又一命呜呼。

标签: 龙有什么喻意

更多文章

  • 苏轼烹饪羊肉方法多:羊蝎子因改名“东坡羊蝎子”

    野史秘闻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苏轼

    中国人吃羊肉的历史源远流长,早在4000多年前,中国的先民就驯化了羊,羊成为日常六畜之一。汉代以前羊肉主要用煮,或者用泥裹着烤着吃,加工相对粗糙,调料也很少。汉朝的时候,热爱美食的人民,想尽办法烹饪美食,他们有时腌制羊肉,有时熬汤,还能够晾干做肉干,也能切成细条烹饪,甚至用烟熏烘烤等等,羊肉的制作方

  • 陆游坚持练气功:一生逆境重重也能活到85岁

    野史秘闻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陆游坚持练气功

    陆游,是南宋时著名的爱国诗人,他的一生经历颠簸坎坷,在重重逆境中能活到85岁高龄,甚至在其晚年时,还能耳聪目明。究其原因,主要是他做到乐观豁达,善于养生。陆游很重视和坚持练气功。网络配图陆游的不少诗句都写下练功的方法,甚至是他练功场景的真实写照,坚持不懈地锻炼,才使他夜能观物,白发脱后现黑发。 陆游

  • 揭秘三国第一寿星:此人竟然活了93岁

    野史秘闻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司马孚

    在中国古代历史上,诗圣杜甫曾经在《杜工部诗·曲江二首》中表示“人生七十古来稀”,也即对于古人来说,寿命相对较短,到六十岁就是花甲之年了,到七十岁那就真的是非常稀少了。而就三国时期来说,因为战争等原因,人们的寿命也就更短。不过,对于司马孚来说,却活了93岁,即便放到现在,那也是寿星级别了。对于司马孚来

  • 揭秘那些和史上第一太后“缠绵”的男人们!

    野史秘闻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冯太后

    冯太后or李未央中国历史上,有一大特点就是:凡女主当政,几乎无一例外必有秽史。汉朝的吕后,唐朝武则天,大辽萧太后,大清慈禧太后,这些女人无论政绩如何,她们的私生活都是史学家和还是平头百姓都津津乐道的。冯太后也不例外!首先要说的是李奕。冯太后在与她的养子拓跋宏的第一次政治斗争中失败后,便退居二线。但是

  • 中国古代怎么当好爸爸:富商要求子女不准炫富露财

    野史秘闻编辑:轻描淡写标签:中国古代怎么当好爸爸

    古代爸爸们身上的压力其实比现代爸爸更大,《三字经》中已有“养不教,父之过”的说法。如果是个皇帝爸爸,会怎么做?网络配图皇帝爸爸其实最不好当,身上的压力大于常人,除了管理天下,还得担负起培养未来接班人的大任。比如,中国历史上第一位皇帝爸爸--秦始皇嬴政,就政治而言,是绝对成功的,灭六国、统天下,可谓“

  • 貂蝉的第一个男人:谁是第一个爱上貂蝉的人?

    野史秘闻编辑:轻描淡写标签:貂蝉

    有人说第一个爱上的貂蝉男人是司徒王允。可能吗?司徒可是“位列三公”的高干啊,权力大极了,可惜,西凉来的大军阀董卓搞独裁,皇帝见他都尿裤子。王允感到很不安全,便私下策划除掉董卓这根“肉中刺”。他的馊主意实际上就是“美人计”,这种做法极为下流,若非万不得已,谁也不愿摸这泡臭狗屎。说白了就是“性贿赂”,仗

  • 煮酒论英雄:三国时期十大神奇预言

    野史秘闻编辑:活在梦里标签:三国

    导读:三国时期的谋略师诸葛亮在民间传说中戴着“神机妙算”的闪亮光环,他不仅是中华民族的智慧的代表,还是德才兼备的人才。早在三国时期,人才济济,神人辈出。现在的算命先生多数是滥竽充数的,然而在三国时期,这些神人的预测可谓十分的精准!NO.10曹操之煮酒论英雄曹操有一段与刘备煮酒论英雄的佳话。酒至半酣,

  • 狄仁杰宁自杀也不诬告 血流满面吓住酷吏

    野史秘闻编辑:活在梦里标签:狄仁杰宁自杀也不诬告

    前面说过,狄仁杰从小性格执拗,一生坚持原则不动摇。这是他成功的要素之一。他引起皇帝关注的第一件事情就和他的性格有关。有两位将军,一个叫权善才,一个叫范怀义,误砍了昭陵的柏树,高宗知道后勃然大怒。你到人家老爸坟头上砍树,人家能不愤怒吗?何况还是皇上的老爸。高宗下令,一定要严办这两个人。案件交给狄仁杰,

  • 明朝野史:首辅张居正死于纵欲过度

    野史秘闻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张居正

    明朝万历帝十岁登基,张居正当了十年首辅,辅助皇帝处理朝政。他虽然不是皇帝,却肩负国家重任,以天下为己任。近代思想家梁启超甚至说:“明代政治家只有一张居正。”但野史却说张居正死于纵欲过度……近代思想家、文学家、学者梁启超(1873-1929)曾点评:“明代有种种特点,政治家只有一张居正!”要知道,明朝

  • 揭秘大唐猛将苏定方战史:一人竟然灭掉三国

    野史秘闻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苏定方

    大唐盛世,名将如云,要评选第一猛将,很多人有不同的选择,比如尉迟恭、秦叔宝、薛仁贵……但我今天要说的是另一个人,即苏定方。熟悉《隋唐演义》的人,对“苏定方”这个名字肯定不陌生,不过可惜的是,这位猛将在演义中被丑化成了一个大反派,尤其是设计害死了大众偶像罗成,更让人切齿痛恨。实际上,这是一个非常典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