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野史秘闻>苏轼烹饪羊肉方法多:羊蝎子因改名“东坡羊蝎子”

苏轼烹饪羊肉方法多:羊蝎子因改名“东坡羊蝎子”

所属分类:野史秘闻 编辑:一刹时的永恒 访问量:4850 更新时间:2024/1/22 18:40:59

中国人吃羊肉的历史源远流长,早在4000多年前,中国的先民就驯化了羊,羊成为日常六畜之一。汉代以前羊肉主要用煮,或者用泥裹着烤着吃,加工相对粗糙,调料也很少。汉朝的时候,热爱美食的人民,想尽办法烹饪美食,他们有时腌制羊肉,有时熬汤,还能够晾干做肉干,也能切成细条烹饪,甚至用烟熏烘烤等等,羊肉的制作方法日益精湛。

网络配图

羊肉的“文吃”与“武吃”

唐朝时羊肉作为美食进入的新纪元。一次韦巨源升官作了尚书,请皇帝吃饭。其中有几种羊肉的美食,今天看来仍然令人惊叹。比如:通花软牛肠,这种香肠是用羊骨髓与牛肉搅拌在一起做成。羊皮花丝,即细切的羊肚丝;逡巡酱,即为鱼肉羊肉制作的酱,鱼羊为鲜;五生盘,即羊、猪、牛、熊、鹿5

种肉的拼盘;格食,即用羊肉、羊肠拌豆粉煎制而成等等,最夸张的是“升平炙”,一道菜用三百条羊舌、鹿舌烤熟后拌在一起,即寓意能言善辩,又体现君臣一心。

到了宋朝,羊肉价格变得十分昂贵。由于宋朝疆域较小,大量过去适宜养羊的地区被其他鼎立少数民族政权占据。羊是军用物资,羊皮可以制造军队的营帐和官兵的衣服。《辽史》中就明确记载,宋辽两国的边境贸易中,为了削弱宋军的军事力量,辽国严格控制羊的出境。西夏政权倒是允许羊卖到宋境,可价格贵的令人乍舌,几斤茶叶才能换一只羊。因此,在宋朝一般人是吃不起羊肉的。平江府的羊肉每斤卖到900钱,而冬天的黄河鲤鱼每斤不到100钱,一顿普通有酒菜的饭10钱也够了。因为羊肉太贵,连俸禄低的小官也吃不起。

网络配图

羊肉在宋朝皇家的地位特别。宋朝皇族的家规定:“饮食不要太多山珍海味,御膳房只用羊肉就够了。”因此,宋朝的御膳房主要做羊肉,每年要消耗十万多斤羊肉。宋朝皇帝也爱吃羊肉,宋仁宗半夜做梦,都想吃烤羊。宰相吕大防止曾经对宋哲宗说:“宋朝能够维持一百多年的国泰民安,就是因为皇家只吃羊肉。”

这或许与唐朝以来盛行的中医“以形补体”,“吃啥补啥的”的理论相似,羊是温顺,安静的动物,与宋朝皇帝形成宽厚仁慈的性格也有影响。即便皇帝只吃羊肉,天才的厨师们也能做出巧夺天工的人间美味。《武林旧事》记载:绍兴二十一年,宋高宗亲临清河郡王张俊府第,并在张府接受了张俊的宴请,这是极其难得的圣眷恩宠。张俊准备了大量山珍海味,作为皇家最重要的羊肉,自然是重要的组成部分,包括:羊头菜羹、烧羊头、羊舌托胎羹、铺羊粉饭、烧羊、斩羊、羊舌签等,其中羊舌签是把羊舌头切成极小块,熬成肉粥,用鸡蛋做卷,包裹碎肉,味道香甜可口,寓意能言善辩。羊舌托胎羹则用羊舌二枚,羊皮二块,羊肾四枚,蘑菇、糟姜做羹,食用肉汤,有补中益气的效用。

羊肉的皇家荣耀,上行下效,宋朝的官员也格外看重羊肉。羊肉的吃法虽多,归纳起来是两大类,一种是“文吃”。这点很符合读书人的品味,不但要求羊肉要做的好吃,还要有搭配美酒。吃肉的环境雅致,有美好的音乐舞蹈助兴;另外一种叫做“武吃”。这种吃饭是对专注与羊肉单纯的热爱,只吃肉,别的都不用。宋朝大臣蒲宗孟一家是武吃的代表。一家人一天要吃十几只羊,一年共需四千多只。

网络配图

酷爱羊蝎子的苏东坡

宋朝的大名士苏轼和羊肉缘分颇深。苏轼性格耿直,仕途坎坷。宋神宗时,他反对王安石变法被新党贬斥。好不容易熬到宋神宗去世,旧党上台。苏轼却反对彻底废除王安石的新法,仕途再遇障碍。最倒霉的是宋哲宗亲政后,新党再次上台,苏轼被贬斥到惠州,从此再无翻身的机会。今天的惠州市地处珠三角地区,经济繁荣,人口密集。在北宋时,这里可是偏僻荒凉,民生凋敝。对于这个没有前途的罪官,苏轼身边的姬妾们纷纷离他而去,只有那位给苏轼“欲把西湖比西子”灵感的红粉知己王朝云,一直陪在身旁。不幸的是由于水土不服,王朝云常年患病,最终逝于惠州。面对事业和感情的双重打击,苏轼依然倔强的生活着,并不断发现生活中的乐趣。他喜欢吃荔枝,学习古法酿酒,甚至凭借自己多年对美食的造诣,不断发明改进羊肉的新吃法。

标签: 苏轼

更多文章

  • 陆游坚持练气功:一生逆境重重也能活到85岁

    野史秘闻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陆游坚持练气功

    陆游,是南宋时著名的爱国诗人,他的一生经历颠簸坎坷,在重重逆境中能活到85岁高龄,甚至在其晚年时,还能耳聪目明。究其原因,主要是他做到乐观豁达,善于养生。陆游很重视和坚持练气功。网络配图陆游的不少诗句都写下练功的方法,甚至是他练功场景的真实写照,坚持不懈地锻炼,才使他夜能观物,白发脱后现黑发。 陆游

  • 揭秘三国第一寿星:此人竟然活了93岁

    野史秘闻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司马孚

    在中国古代历史上,诗圣杜甫曾经在《杜工部诗·曲江二首》中表示“人生七十古来稀”,也即对于古人来说,寿命相对较短,到六十岁就是花甲之年了,到七十岁那就真的是非常稀少了。而就三国时期来说,因为战争等原因,人们的寿命也就更短。不过,对于司马孚来说,却活了93岁,即便放到现在,那也是寿星级别了。对于司马孚来

  • 揭秘那些和史上第一太后“缠绵”的男人们!

    野史秘闻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冯太后

    冯太后or李未央中国历史上,有一大特点就是:凡女主当政,几乎无一例外必有秽史。汉朝的吕后,唐朝武则天,大辽萧太后,大清慈禧太后,这些女人无论政绩如何,她们的私生活都是史学家和还是平头百姓都津津乐道的。冯太后也不例外!首先要说的是李奕。冯太后在与她的养子拓跋宏的第一次政治斗争中失败后,便退居二线。但是

  • 中国古代怎么当好爸爸:富商要求子女不准炫富露财

    野史秘闻编辑:轻描淡写标签:中国古代怎么当好爸爸

    古代爸爸们身上的压力其实比现代爸爸更大,《三字经》中已有“养不教,父之过”的说法。如果是个皇帝爸爸,会怎么做?网络配图皇帝爸爸其实最不好当,身上的压力大于常人,除了管理天下,还得担负起培养未来接班人的大任。比如,中国历史上第一位皇帝爸爸--秦始皇嬴政,就政治而言,是绝对成功的,灭六国、统天下,可谓“

  • 貂蝉的第一个男人:谁是第一个爱上貂蝉的人?

    野史秘闻编辑:轻描淡写标签:貂蝉

    有人说第一个爱上的貂蝉男人是司徒王允。可能吗?司徒可是“位列三公”的高干啊,权力大极了,可惜,西凉来的大军阀董卓搞独裁,皇帝见他都尿裤子。王允感到很不安全,便私下策划除掉董卓这根“肉中刺”。他的馊主意实际上就是“美人计”,这种做法极为下流,若非万不得已,谁也不愿摸这泡臭狗屎。说白了就是“性贿赂”,仗

  • 煮酒论英雄:三国时期十大神奇预言

    野史秘闻编辑:活在梦里标签:三国

    导读:三国时期的谋略师诸葛亮在民间传说中戴着“神机妙算”的闪亮光环,他不仅是中华民族的智慧的代表,还是德才兼备的人才。早在三国时期,人才济济,神人辈出。现在的算命先生多数是滥竽充数的,然而在三国时期,这些神人的预测可谓十分的精准!NO.10曹操之煮酒论英雄曹操有一段与刘备煮酒论英雄的佳话。酒至半酣,

  • 狄仁杰宁自杀也不诬告 血流满面吓住酷吏

    野史秘闻编辑:活在梦里标签:狄仁杰宁自杀也不诬告

    前面说过,狄仁杰从小性格执拗,一生坚持原则不动摇。这是他成功的要素之一。他引起皇帝关注的第一件事情就和他的性格有关。有两位将军,一个叫权善才,一个叫范怀义,误砍了昭陵的柏树,高宗知道后勃然大怒。你到人家老爸坟头上砍树,人家能不愤怒吗?何况还是皇上的老爸。高宗下令,一定要严办这两个人。案件交给狄仁杰,

  • 明朝野史:首辅张居正死于纵欲过度

    野史秘闻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张居正

    明朝万历帝十岁登基,张居正当了十年首辅,辅助皇帝处理朝政。他虽然不是皇帝,却肩负国家重任,以天下为己任。近代思想家梁启超甚至说:“明代政治家只有一张居正。”但野史却说张居正死于纵欲过度……近代思想家、文学家、学者梁启超(1873-1929)曾点评:“明代有种种特点,政治家只有一张居正!”要知道,明朝

  • 揭秘大唐猛将苏定方战史:一人竟然灭掉三国

    野史秘闻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苏定方

    大唐盛世,名将如云,要评选第一猛将,很多人有不同的选择,比如尉迟恭、秦叔宝、薛仁贵……但我今天要说的是另一个人,即苏定方。熟悉《隋唐演义》的人,对“苏定方”这个名字肯定不陌生,不过可惜的是,这位猛将在演义中被丑化成了一个大反派,尤其是设计害死了大众偶像罗成,更让人切齿痛恨。实际上,这是一个非常典型的

  • 盘点:中国历史上被“冤枉”的十大名人

    野史秘闻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名人

    导读:我们一直都在探索历史的真相,但是历史的真相往往和我们看到的不一样。我们知道历史上的刘禅是个昏庸无为的人,但是,你错了。历史真正的刘禅其实并不昏庸。下面我们就来看看中国历史上被“冤枉”的十大名人,看看哪些名人被我们误解了。1、刘禅——刘禅其实不昏庸!刘禅,即蜀汉后主,字公嗣,小名阿斗。刘备之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