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野史秘闻>揭秘:福王朱常洵真的被做成“福禄汤”了吗?

揭秘:福王朱常洵真的被做成“福禄汤”了吗?

所属分类:野史秘闻 编辑:元气少女 访问量:3019 更新时间:2024/1/17 8:20:49

1638年十月,孙传庭率领秦兵在潼关原设伏,而被包围的李自成与他的农民军还浑然不知,洪承畴在后面截杀,前又有孙传庭,最终此战过后李自成只剩下18人,与刘宗敏侥幸逃生。与此同时,张献忠也被招降。

崇祯帝高兴地说“再用十年,必将社稷兴盛,天下太平。”可是话音未落,皇太极便又一次引兵南寇,于是洪承畴、孙传庭被诏令北上抗清。

而李自成则死里逃生之后得以重整旗鼓,张献忠更是又反叛。天下局势糜烂,终于慢慢地将危如累卵的大明王朝推到。李自成的口号,实在是太诱人。“迎闯王,闯王来了不纳粮”流民,失地的农民尽皆归附。要不然怎么会有人说,胜负之数,岂非时耶命耶运也

1640年,李自成已经攻克永宁、宜阳。而转年3月,中原大城洛阳告破,福王朱常洵被俘,随后被处死。而关于朱常洵的死状,而在清朝一本《绥寇记略》 中以及众多的民间传说中,福王朱常洵死状惨烈,被李自成煮熟,制成了“福禄汤”,然后众人分食,以此来激励农民军奋勇抗击明朝。那么,关于朱常洵又到底是如何死的呢?

福王朱常洵,乃是明神宗朱翊钧的第三子。其母亲郑贵妃,14岁便进宫服侍万历帝,可惜的是虽然母亲郑贵妃有着别人难以企及的圣眷隆恩,他却只是万历帝的第三个儿子。他面前的是长兄朱常洛——一个低贱的宫女所生之子。二哥朱常溆,出生便殇。

他的优势是母亲得宠,自己也备受万历帝重视喜爱。但是在一个讲究宗法制的国家,尤其是自其太祖皇帝朱元璋留下的《皇明祖训》中“立嫡以长”的祖训也成为他成为帝王的阻茛。

而关于册立朱常洛还是朱常洵,这场长达15年的国本之争中,万历帝为了福王朱常洵坚持了15年不临朝,而朝臣们则被万历帝罢官、发配、解职的便有100多人。

最终万历帝迫于无奈只得将朱常洛封为太子,而朱常洵则被封为福王,藩属洛阳。但是虽然地位不及太子朱常洛,但在权势之上可谓是如日中天。朱常洛连太监都能欺负,而福王继续逗留京畿,窥伺宝位。

后来,幸亏在朝臣叶向高等人的谏言之下,才被迫就藩洛阳。但即便是就藩洛阳之后,其母都想依靠“梃击案”处掉朱常洛。

而对于这个福王,万历帝更是万般亏欠。从小便娇生惯养,更是拨付28万余两为其修葺府邸,超越规制10倍。一次便赏赐4万顷良田。而朱常洵则声色犬马,唯爱妇女,歌舞。与中原大地接连频发的旱灾、蝗灾,数以千万计的流民相比,他甚至毫无一丝怜悯之心。更有甚者还有野史称其肉重360斤,一方是肥如猪,一方则是易子相食,骨瘦如柴,也正应了那句张养浩的元曲“兴亡百姓苦”。

而不纳粮的闯王李自成与食民而肥的大明王朝以及大明王朝的“肥王爷”,老百姓实则很容易选择。而在攻破洛阳城后,我们这位福王朱常洵则逃入迎恩寺藏匿。随即便被李自成大军找到,并且处死。

那么福王到底是不是一如《绥寇记略》中记载的那般“福王及世子由崧缒城去,王以体肥,不能远走,贼得而杀之,称其肉重三百六十余斤,脔分股割,与鹿肉同烹,群贼胪食,名曰:‘福禄宴’” 被做成了福鹿汤了吗?

而在满清编修的《明史》中,福王朱常洵只是被杀,后来两个侍从哭诉,而李自成嘉奖他们的义气,便允许他们将福王的尸体装殓带走,然后埋葬。

那么到底哪一个才是正确的记述呢?1924年,在河南孟津县麻屯乡发现了明福王朱常洵圹志,也为我们揭开了埋藏地下的几百年的真相,这个圹志的撰文者乃是福王之子,也便是后来的永历帝朱由崧,在圹志中记载:祭葬从优,一切丧礼视诸藩倍;大明崇祯十六年正月初八日,葬邙山之原。

也就是说,福王朱常洵被李自成煮成福禄汤,显然是杜撰的,只是抹黑农民军的附会之言而已。

标签: 朱常洵明朝野史秘闻

更多文章

  • 关羽当初直接逃回西川的话 刘备又会对关羽怎么样

    历史人物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风云人物

    还不了解:关羽逃跑的读者,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关羽要是不回援荆州,而是逃回西川,等待他的将是什么?我们了解关羽由于在进攻曹操的时候不小心的被孙权偷了屁股,将他的大本营荆州给偷袭了。当时关羽一看自己的大后方根据地被偷袭了,他是不管不顾的就跑回去救援。可是他不了解的孙权要的还不仅

  • 廉颇在赵国未尝一败,但为何却没能在魏国建立功业?

    文史百科编辑:君莫笑标签:文史百科

    说到廉颇蔺相如小编相信很多人都是知道的,廉颇是古代的一位大功臣,同时,关于廉颇小编看到还是有很多人在议论纷纷,有的人说廉颇的功大于过,有的人说廉颇过大于功。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廉颇是战国时期四大名将之一,其在赵国身经百战而未尝一败,为赵国立下了汗马功劳,可以说是个很能打的将

  • 宁夏之役的胜利背后,隐藏着哪些问题?

    战史风云编辑:等你回来标签:战史风云

    很多人都不了解宁夏之役,接下来跟着小编一起欣赏。万历二十年(1592年)九月十七日,李如松领兵攻入宁夏并将拜围在府中,拜于绝望之中自缢身亡,大明赢得了万历三大征之一的宁夏之役的胜利。单从表面上来看,通过这场胜利,明军在李如松和麻贵的率领下不仅全歼了拜叛军,还在贺兰山下重创了套虏(盘踞在河套地区的蒙古

  • 印象主义音乐:带有一种完全抽象的、超越现实的色彩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印象主义音乐,古典乐派,历史解密

    从十九世纪末到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前,在音乐史上称为“近代音乐”时代。在这一时期,以印象主义音乐为代表的几种音乐流派,实现了音乐史上从晚期浪漫主义向二十世纪现代音乐的过渡。产生印象主义音乐是19世纪末在欧洲文化活动中心巴黎萌生的一种新音乐风格,是受“象征主义文学”和“印象主义绘画”的影响而出现的 一种音

  • 盘点三位留名青史的明代太监,他们做了哪些事?

    野史秘闻编辑:语文霸霸标签:明朝,朱元璋,野史秘闻

    说起明朝宦官,大多数人想到的大多是王振、刘瑾、魏忠贤之流,他们专擅弄权,党同伐异,为害朝廷,简直罪无可恕。但其实明朝历史上还出现过不少颇有建树的宦官,其中最著名的便是七下西洋的“三保太监”郑和,郑和的功绩自不必多说。而《明史·宦官传》中也列举了三个评价比较好的宦官:怀恩、李芳、陈矩。那么我们就来看看

  • 罗大纲曾多次献策,为什么洪秀全从未采纳?

    历史人物编辑:黑姑娘标签:罗大纲,清朝,风云人物

    说起太平天国罗大纲来,估计很多人都不知道,他只是一位太平天国将领,但是并不是太平天国著名将领,甚至他都没有参加“上帝教”。不过,这样太平天国将领的军事才能可是非常厉害的,可惜遗憾的是,虽然罗大纲曾多次献策,但是洪秀全杨秀清从来都没有采纳过,难道仅仅因为他没有参加“上帝教”吗?早在洪秀全杨秀清北伐的时

  • 张士诚一直受人好评,他为何会如陈友谅输给朱元璋?

    文史百科编辑:黑姑娘标签:文史百科

    元末明初,各地诸多枭雄崛起,其中当属朱元璋、陈友谅、张士诚最为耀眼,他们也可算成三国鼎立之势,这三人当中朱元璋和陈友谅都具将相之才,有敏锐的眼光和果断的杀伐,但张士诚却跟他们不一样,他宽厚而爱人,深受百姓拥戴,受人一直好评,如果说陈友谅因为心狠手辣不近人情而输给朱元璋,那么张士诚为何也会输于朱元璋呢

  • 赤壁之战孙权为什么只给周瑜三万人马?周瑜带三万人马怎么敢迎战曹操?

    战史风云编辑:异世邪君标签:三国,周瑜,曹操,战史风云

    三国时期,群雄割据,在那个时代最为震惊世人的莫过于赤壁之战了,这场战役直接奠定了三分天下的基础,同时也是一个以少胜多的典例,据说当时周瑜说需要五万军队即可抵御强敌,但是当时的孙权只给了三万却是为何?元208年,挟天子以令诸侯的曹操,终于一统江北,占有了半壁江山。然而他并没有就此止步,反而一面高吟“老

  • 一样是立太子,朱元璋这边齐齐拥护,康熙这边却是龙争虎斗?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清朝,历史解密

    历史上的皇权之争从来没有停歇,但是在明朝和清朝却有两个极端对比,朱元璋和康熙的儿子们。在朱元璋册立太子之后各个儿子之间风平浪静,放在清朝康熙年间,九龙夺嫡的可是闹得欢腾。朱元璋和康熙都是我国历史上相当厉害也相当出名的皇帝,朱元璋草根出身,白手起家建立了大明王朝。康熙是清王朝的第四位皇帝,也是中国历史

  • 刘文静被杀事情结束了吗?其实这才是父子反目的开始!

    野史秘闻编辑:晴天标签:唐朝,刘文静,野史秘闻

    1武德二年(619年)十月,正是“秋风吹渭水,落叶满长安”之时,一位头发凌乱的中年男人在一片萧瑟肃杀的氛围中,人头落地。死前,他抚膺长叹道:“高鸟逝,良弓藏,故不虚也。”他,就是太原起义的主要策划者之一、大唐开国功臣刘文静。两年前他曾经纵论天下势,尽管身为阶下之囚,却神色从容,侃侃而谈,意气风发。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