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野史秘闻>历史上的建宁公主是怎样的人?建宁公主的命运是怎么样的?

历史上的建宁公主是怎样的人?建宁公主的命运是怎么样的?

所属分类:野史秘闻 编辑:莫笑少年梦 访问量:4910 更新时间:2024/2/8 7:01:23

康熙杀掉丈夫孩子的建宁公主:建宁公主眼睁睁地看着自己的丈夫和儿子被处以极刑。似乎就在一瞬间,建宁公主成了“孤家寡人”,可这一瞬间却酝酿了好多年。

金庸先生的《鹿鼎记》中记载了这样一位公主:她虽然出身高贵,是皇家的金枝玉叶,却刁蛮泼辣,还有点施虐兼受虐狂的味道;她本来可以嫁入门户相当的贵族家庭,却为爱嫁给一个娶了七个老婆的无赖混混韦小宝。她就是建宁公主,那个有些疯癫的建宁公主。

历史上的她就是这样的吗?让我们走近她,为你还原那个“杯具”的建宁人生。

还算快乐的童年

历史模糊的记载中,依稀能找到建宁公主一生中不多的快乐时光。

建宁公主是皇太极的第14个女儿,她最开始的封号其实是和硕公主,13岁嫁给平西王吴三桂的儿子吴应熊,14岁时晋封为和硕长公主,16岁时被封为和硕建宁长公主,后来又改为和硕恪纯长公主。由此可见,这“建宁”并不是公主的名字,而是她的封号,而且是众多封号之中的一个。但由于“建宁”这个封号实在太出名,所以我们就沿用建宁公主好了。

另外就是建宁公主不是康熙的什么妹妹,而是他的亲姑姑。建宁公主是皇太极最小的女儿,她的母亲奇垒氏来自蒙古察哈尔部。当时察哈尔部统治者林丹汗与当时还是后金的大清对峙,后来察哈尔部归入后金,建宁公主的母亲奇垒氏应该就是皇太极在接收林丹汗家眷时来到皇宫的。奇垒氏的出身并不高贵,但应该也年轻貌美,可皇太极的心里只有宸妃海兰珠,所以应该不会太受宠。

1643年,皇太极去世,当时女儿建宁公主还不到三岁。虽然皇太极去世了,可作为皇太极最小的女儿,建宁公主还是受到了孝端皇后和孝庄皇后的疼爱。随着满洲人的兵马开进了山海关,建宁公主也跟着自己的家人住进了紫禁城。

对于建宁公主的童年,史书中不曾详细记载,但可以想见,不与其他人有利益冲突的她肯定是快乐的。

被政治左右的婚姻

与政治有关的婚姻,必定被政治左右。

吴三桂和儿子吴应熊在历史上也是赫赫有名的人物。想当年,要不是吴三桂“冲冠一怒为红颜”,把清军放进山海关,满洲人的铁骑也许不会那么轻松闯进中原。

虽然此后吴三桂帮助大清镇压了风起云涌的反清浪潮,但作为一位掌握大量军队的汉人,满清朝廷还是要防的。所以在顺治五年,吴三桂的长子吴应熊被留在京城,美其名曰入侍,其实就是做人质。

为了表示对汉臣与汉人的友好,并笼络几位朝中汉臣,顺治还安排了一场政治婚姻他把13岁的建宁公主许配给了平西王吴三桂的儿子吴应熊,建宁公主也成为大清历史上第一个下嫁汉人的公主。之后,顺治还把他的两位养女柔嘉公主与和顺公主分别下嫁给了另外两位藩王的儿子耿聚忠和尚之隆。

另外,为了奖励并稳住手握重兵的吴三桂,顺治皇帝还册封吴三桂为平西王,尚可喜为平南王,耿精忠为靖南王,分别镇守云南、广东及福建,这就是着名的三藩。

对于建宁公主和吴应熊的婚姻生活,史料中没有太多记载。只是可以想象,作为入侍的“人质”,吴应熊小心翼翼地生活还不够呢,更不用说得罪大清的公主了。而作为政治婚姻的主角之一,受过良好教育的建宁公主也明白自己身上的使命,想必与额驸的生活肯定也是相敬如宾的了。

顺治走了,康熙来了。

康熙的文治武功自不必说,忍耐力也不是一般人比得了的。康熙对于三藩不是没有想法,只是他觉得时机还不成熟。康熙十年,吴三桂六十大寿,康熙让建宁公主亲自去拜寿。媳妇给老公公拜寿很正常,可别忘了,建宁是公主,而吴三桂只是臣子!康熙的这一举动,足见康熙当时对吴三桂的政策还是施恩忍让。

生在帝王家,他们生活的天地就是那座城,并与城里的那些人做着“心理战斗”。建宁公主生在大清,嫁在吴家,她自然明白这次拜寿的意义。虽然生活得还算幸福,但她的日子也始终在提心吊胆中度过她害怕哪天公公真反了,那她夹在夫家与娘家之间,该如何自处?

1667年,吴三桂想试探康熙对削藩有什么想法,就借口患有眼疾,要求辞去总管云贵两省的职务。康熙顺水推舟,将云贵两省的事物交于督抚管理。云贵两省的官员,早就是吴三桂的人,云贵总督卞三元、提督张国柱等人上书请命,希望吴三桂仍总管滇黔事务,被康熙皇帝以吴三桂身体不佳拒绝。康熙的意思吴三桂看得很明白,于是开始在背地里扩充军力。

1673年3月,平南王尚可喜上书,请求归老辽东,让他的儿子尚之信继续镇守广东。可康熙以“藩王现存,子无移袭之例”拒绝了尚可喜以儿子袭爵的奏请。此事后两个月,吴三桂也假惺惺地向朝廷疏请撤藩。康熙很清楚吴三桂是怎么想的,也知道一旦同意吴三桂的撤藩请求,吴三桂很可能举兵造反。但为了实现未来的长治久安,康熙准了吴三桂的请求。

吴三桂的一举一动无时无刻不牵动着建宁公主的神经,吴三桂主动请求撤藩,还应承朝廷特使的行动让建宁似乎看到了和平的希望。然而12月,当吴三桂扣留朝廷派去的特使、诛杀云南巡抚朱国治的消息传来,建宁公主最担心的事还是发生了吴三桂反了!

用幸福为政治祭祀

政治打碎幸福只是一下子,对建宁公主却是一生的痛。

当年放清军入关的吴三桂,这回造反却打着“拥立朱三太子”的旗号反清复明,与康熙的大清军队作战,着实有些讽刺。

战争刚开始时,吴三桂率领的叛军势如破竹,这让大清的朝廷内部发生分歧,开始出现主降的声音。1674年4月,康熙下令处决当时还在京城的额驸吴应熊以及吴应熊与建宁公主的儿子吴世霖,以示消灭吴三桂的决心。斩草除根向来是皇帝们的拿手好戏,就算吴应熊没有造反之心,康熙也不能让他活在世上。

建宁公主听到消息后,痛不欲生,难道她要在瞬间失去自己的丈夫和儿子吗?其实,和吴应熊生活的这些年里,建宁公主知道,她的丈夫吴应熊只想安分守己做人,并不想随父亲造反。她想把这一切告诉康熙,可康熙却避而不见。她失去了最后的希望!

建宁公主眼睁睁地看着自己的丈夫和儿子被处以极刑。似乎就在一瞬间,建宁公主成了“孤家寡人”,可这一瞬间却酝酿了好多年。

为了安慰公主,康熙经常下诏慰藉公主,谓其“为叛寇所累”。可这一切有什么用呢?这无法换回建宁公主幸福的家庭!

在这之后的几十年里,我们不知道建宁公主是在怎样的心情下生活的。但在那样一个以“夫”与“子”为天的年代里,一个无夫无子的寡妇,又怎会活得快乐?就算她是个公主!

1704年,63岁的建宁公主离开了这个让她伤心痛苦的世界。

建宁公主的悲剧似乎是从开始的时候就注定了的,生在帝王之家的人也似乎并不总是“看起来很美”,他们的命运有时甚至是很惨很无奈。然而这就是政治,康熙当初下令杀吴应熊的时候,肯定也想过自己的姑姑会多么痛苦。虽然大清是他康熙的,可他康熙,甚至是爱新觉罗家族也是大清的,他们必须无条件地为大清的长治久安服务!

不知道历史上的建宁公主如果看了金庸先生的《鹿鼎记》会不会羡慕那个疯癫的公主。虽然韦小宝娶了七个老婆,但书中的建宁公主还是有丈夫、有女儿的,她最终还和韦小宝过着快乐的生活。可真实的建宁公主,除了康熙的事后安慰,什么都没有!

政治左右着紫禁城里的一切,而这一切建宁公主无法改变,只能随着政治的流水被动地生活……

勇敢面对不幸的婚姻

无法想象,从那座皇城里逃出来需要运用怎样的手段与计谋,但不禁设想,如果建宁公主在丈夫、儿子死了之后能够逃出来,那她的人生也许不会这般孤独终老。她改变不了前半生,却可以改变似乎注定的后半生。

现代的女人们,早就已经脱离了那种身不由己的变态的“道德规范”的束缚,也早获得了对婚姻与爱情的自主选择的权力,可是有些似乎还被围在那座不会带给她幸福的城里。

这不是鼓励那些住在婚姻这座城里的人都去离婚,而是想让大家知道婚姻是要带给人幸福的,那么当自己的爱人背叛自己时,当面对爱人的谎言时,当爱人完全没有对家庭的责任感时,女人们,千万不要为了面子、孩子等的无谓理由而忍受。这样的婚姻不只不会给自己带来快乐,还会让自己陷入无尽的痛苦中。

每个人都有追求快乐的权力,每个女人都应该是快乐的天使,当你的那个他只能让你痛苦时,自己为什么不勇敢一点呢?

标签: 历史趣闻

更多文章

  • 民国时候的蓝衣社是干什么的?蓝衣社是个暗杀特务组织吗?

    野史秘闻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历史趣闻

    据《蓝衣社》一书介绍,上个世纪二十年代末期,留日的学生滕杰等人(均为黄埔军校毕业生)目睹日本国内的战争狂热,故而回国准备上书政府,提醒国人日本人的军事侵略之可能。后来,这批爱国青年上书无路,无奈之下聚拢黄埔军校的毕业生们,希望可以在危难之时为国家效力。他们的组织,就是“三民主义力行社&r

  • 康有为是怎么死的?是谁毒死康有为?

    野史秘闻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历史趣闻

    康有为的去世,有孔子“知天命”的精义。1927年3月29日,康有为参加同乡宴,喝完一杯橙汁后,突然腹痛难忍急忙回家,当夜呕吐不止;31日凌晨2时,他对身边的人说:“中国我无立锥之地了,但我是不能死在外国的”有交代后事之意,5时许,康有为“七

  • 程咬金的战斗力如何,程咬金并非只会三板斧

    野史秘闻编辑:君莫笑标签:历史趣闻

    程咬金并非只会三板斧程咬金是一位在中国民间最具知名度的历史人物,但演义和历史原型相比,程咬金的形象已大大变形。首先,变形的是他的兵器。老程其实用的不是八卦宣花斧,而是马槊,一种马上用的长矛,这种兵器可不是说有就有的,要三年才能制成一把,而且成功率只有四成,如果用刀去砍,能发出金属的声音,那就说明制作

  • 垓下之战双方是谁?垓下之战刘备和项羽分别多少兵力?

    战史风云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历史战争

    垓下之战:五年,高祖与诸侯兵共击楚军,与项羽决胜垓下。淮阴侯将三十万自当之,孔将军居左,费将军居右,皇帝在後,绛侯、柴将军在皇帝後。项羽之卒可十万。在史记中已得知垓下之战。汉阵营的将领有:淮阴侯、孔将军、费将军、绛侯、柴将军。柴将军:二岁十月入汉,击齐历下军田旣,功侯。孔将军:以执盾前元年从起砀,以

  • 鄱阳湖之战双方兵力分别多少?朱元璋是怎么以弱胜强的?

    战史风云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历史战争

    这场战役发生在元朝末年,在这场战役中,当时元朝的最高统治者朱元璋和陈有谅他们二人之间的一场战役,在这场战役中,他们二人为了争夺当时的鄱阳湖水域而进行大战,这场战役的最后以朱元璋胜利而告终,在这场战役中,充分体现了朱元璋在用兵方面的一些计谋,体现出他的智慧。同时,这场战役在我们中国古代历史上有着重要的

  • 崖山海战是怎么回事,崖山海战的结果如何?

    战史风云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历史战争

    在宋朝时,有着这样一场战役,这是一场悲壮的战役,此战之后,中国在历史上第一次完全沦陷于外族。但这场战争中在绝境中所表现出来的民族气节和那种知其不可为而为之的勇气,不能不让人叹服。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至1278年,南宋全境已纳入元朝版图,但是南宋残余势力陆秀夫、文天祥和张世杰

  • 鄱阳湖大战是怎样的?朱元璋又是如何诱敌陈友谅的?

    战史风云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历史战争

    在长江上有陈友谅,长江下有张士诚,东南有方国珍,南邻陈友定,在前有狼后有虎的情况下,朱元璋分析了自己的局势和处境,将目光对准了陈友谅,而作为朱元璋占据应天后最大的敌人,朱元璋又是如何诱敌陈友谅的?在此之前朱元璋和陈友谅本来是没有仇的,说到底都是因为地盘惹的祸,不偏不巧陈友谅的地盘在朱元璋上面,而朱元

  • 白登之围的详细经过是怎么回事,白登之围的起因是什么?

    战史风云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历史战争

    白登之围,是公元前200年(汉高祖七年)汉高祖刘邦被匈奴围困于白登山(今山西省大同市东北马铺山)的事件。公元前201年(汉高祖六年),韩王信在大同地区造反叛乱,并勾结匈奴企图攻打太原。汉高祖刘邦亲自率领32万大军迎击匈奴,先在铜辊(今山西沁县)告捷,后来又乘胜追击,直至楼烦(今山西宁武)一带。时值寒

  • 破釜沉舟是哪次战役,“破釜沉舟”的故事发生在哪次战役中?

    战史风云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历史战争

    巨鹿之战是秦末农民大起义中,一次最激烈的、具有决定意义的一场战斗。公元前208年,秦军攻赵,楚怀王派军援助;项羽杀掉畏缩不前的宋义,"破釜沉舟",与秦军决战,连败秦军。这场大战的胜利,基本上消灭了秦王朝赖以存在的军队,为推翻秦王朝的统治创造了极为有利的条件。释义破釜沉舟:比喻不留退路,非打胜仗不可,

  • 武昌起义时间什么时候,武昌起义参战部队是哪些

    战史风云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历史战争

    为推翻清政府的统治,热血的革命党人经过精心的策划和商量后,决定在湖北省武昌市发动一场兵变。这就是著名的武昌起义。武昌起义时间是1911年10月10日,旧历八月十六日。因为那一年刚好是辛亥年,所以武昌起义时间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体现了武昌起义作为辛亥革命开端的地位。武昌起义是在黄花岗起义失败后所组织发动起